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24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现有的牧草种子加工能力跟不上了,需要新建厂房,市里的意思是希望我们也搬迁到工业园区来。”

  “先稳一稳,看能不能租几间厂房。”

  每年2000万斤苜禾1号种子,加上6个新草种,厂房确实要扩了。

  但郭阳却不想让苜禾进工业园区了,随着嘉禾集团的扩大,九泉一个小小的工业园又怎么装得下蛟龙。

  嘉峪关,一个重工业城市。

  九泉,一个商贸中心城市。

  两个城市间只相隔二十二公里,中间却是荒芜的戈壁。

  郭阳想把这块地拿下来。

  次日。

  郭阳又和谢时杰沟通了一番,奶牛场引种,牧草加工,两家乳企的整合,两市对戈壁滩的规划……

  随后就踏上了去鲁省的旅程。

  途中,他拿着维维集团的资料看了又看。

  在豆奶行业,维维已经成为了整个品类的代名词,牢牢占据着豆奶的概念。

  品牌市场占有率85%,品牌知名度90%。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经过央视广告多年的传播,早已家喻户晓。

  可以说,维维就是豆奶的代名词。

  其市占率和知名度,对行业内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而言,都意味着恐怖。

  但维维这个看似强大的品牌却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销售额连年下降。

  2004年营业收入22.62亿元,但豆奶的销售额只有10.15亿,后起之秀蒙牛2003年就达到了50亿。

  在豆奶品类摇摇领先后,维维没有专注于扩大品类,制造跟随,吸引竞争对手加入。

  反而将所有的推广力指向品牌自身,没有承担品类拓展的责任。

  最终导致潜在需求巨大的豆奶业一直没有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加入,在竞争品类牛奶急速发展的同时日益萎缩。

  行业出现萎缩,损失最大的自然是领导者维维。

  看完维维的相关资料,郭阳也感慨万分。

  放弃对豆奶的持续推广,却投入重金进入自身毫无竞争优势的乳业。

  从短期来看,企业成长立竿见影,但短期利益会像吸血鬼一样吸走维维大量的资金和利润。

  几年下来,维维想重新聚焦豆奶业,全力开拓豆奶品类,但却错失了与牛奶竞争的最佳优势。

  更扎心的是,维维还用了四年时间帮助竞品牛奶提高市场地位。

  郭阳对比着嘉禾。

  嘉禾的奶业已经有了雏形,却迟迟没有发力宣传推广,就是因为准备得还不够多。

  新希望、维维以及资本帝国德隆系……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先把主业的牧草和种子搞好,市场搞大,进入奶业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造成领导者强大的原因,恰恰是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如果缺乏追随者,你永远都不能真正的强大。

  佳洁士对高露洁的穷追猛打,才造就了防蛀牙膏成为最大的牙膏品类;

  农夫山泉和娃哈哈的争相竞技,

  伊利和蒙牛的你追我赶,

  嘉禾也需要跟随者帮忙扩大市场,如同辉煌种业。

  在苜禾农牧占据了苜蓿的高端市场后,辉煌除了在中低端苜蓿市场上喝一口汤外,还开拓了燕麦草等领域。

  国内的牧草市场,在苜禾和辉煌等企业的带领下,相比原时空,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

  这也让郭阳有底气提前给乳业泻火,有优良牧草的支撑,国内乳业垮塌不了。

  思绪拉回。

  郭阳已大致摸清了维维和九三集团的前后因果。

  维维集团找上九三粮油,是想合作建非转基因大豆基地,九三粮油嫌弃维维集团不懂农业,拉上嘉禾集团想降本增收。

  维维集团可能不想带上嘉禾,因为两者有竞争关系……

  郭阳想着,维维集团有没有可能把旗下的乳业版块割让给嘉禾呢?

  其历经十几年建立的食品饮料营销网络是嘉禾最急缺的。

  但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

  维维旗下的乳业和酒业都属于大粮食版块。

  与其主业还有一定的市场及技术相关性,反而是焦炭,煤炭,房地产,金融与其主业毫不相干。

  那嘉禾为什么要和维维合作?

  完全没必要啊!

  相反,维维这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风格,很明显低估了豆奶行业的潜力。

  嘉禾旗下的乳业未尝不可以涉足豆奶业。

  飞机降落在鲁省泉城机场。

  余洪海从丰凯农机给他调来了专职司机。

  一路驶向济州府,嘉祥县,天豆1号大豆基地就落户在这里。

  晚上,郭阳见了见嘉祥基地的生产负责人安涛。

  安涛给郭阳的第一印象和严群有点类似,四十来岁,瘦瘦的,牛仔裤配皮鞋,上身搭一件T恤。

  有过地方农业局和乡镇政府的工作经历。

  简单一聊,就知道此人技术水平还是有的,更多的却看不出来。

  在酒店歇了一夜,郭阳才来到了嘉祥大豆基地。

  嘉祥位于鲁省西南部,这里土地肥沃深厚,易于耕作,素有‘华夏大豆看鲁省,鲁省大豆看嘉祥’的说法。

  翠绿的豆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和郭阳在照片上见到的没什么两样。

  从这儿看,安涛还是挺务实的,没精挑细选‘照片’糊弄人。

  安涛一路给郭阳介绍着,“基地采用原原种-原种-大田用种的逐级扩繁技术,种子量级逐级扩大,种性保持得很好。”

  “天豆1号商品种基本完美的继承了原种的特性,无论是高温干旱,还是高湿多雨,抗病抗倒都很优秀。”

  郭阳问道:“耐盐碱呢?”

  安涛笑了笑,“今年的几十个推广示范基地都是选的盐碱地,出苗很整齐。”

  郭阳沿着基地转悠了一上午,基地全部采用流转的方式,总面积约3500亩。

  其中大部分是商品种用田。

  随着了解的越多,郭阳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天豆1号是2004年4月培育的,当年就扩繁了120亩,收获了5.76万斤种子。

  今年的商品种田扩大到了3000亩,还有约3万斤种子则是用于推广。

  沿用天玉1号的风格,营销部和生产部协同,在鲁省,黑省,冀省,辽省,蒙省,苏省建立了推广示范基地。

  且以盐碱地为主。

  从一开始,就拉满了噱头,吸引了农户的注意力。

  郭阳算了算,3000亩商品田,今年能收获144万斤种子,播种面积也就在18万亩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薛总,种子紧俏啊!

  郭阳还在基地里看到了大豆育种实验室,是近两个月才建立起来的。

  主要是几个才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在捣鼓。

  育种田里,上百份大豆种质材料形态不一,主要突出一个字:丑!

  有被虫咬了的,有黄叶子的,有侏儒形态的,有眼看着就要干死了的……

  实验室领头的黎树山,略显尴尬的解释着。

  “种子在极端的逆境生长情况下,更容易突破生命的极限,筛选出优质的基因。”

  郭阳点了点头,育种本就是掩人耳目的。

  能出成果最好,不能出也能为他丰富种质资源库。

  然后利用种子商店回炉重造,二次加工,这才是天禾核心的育种体系。

  郭阳突然想到了种子猎人毕强,也不知道他找野生种质资源,又跑哪个荒漠里去了。

第161章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在郭阳离开九泉后,瞿阳也立即行动了起来。

  天玉1号的营销网络是他一手建立的,能在各大玉米主产区热销,瞿阳也付出了无数心血。

  天玉1号被诋毁、污蔑,尤其是媒体编撰的母猪流产、老鼠绝迹等异常现象,让他愤怒到了极点。

  这心思得有多歹毒!

  完全就是想致天玉1号于万劫不复之地。

  因此,瞿阳立即了联系了各相关网点的营销人员。

  让他欣慰的是,这些从推销天玉1号中获取了暴利的营销人员、代理商,也早就按耐不住愤怒。

  早早的就到相关村落,走街串户,收集齐全了各种资料。

  文字、照片、录音、视频……

  老鼠确实有减少现象,但和天玉1号完全没关系。

  而是与政府防治、粮仓水泥地增多、几种灭鼠措施直接有关。

  拿到这些资料,瞿阳先是按郭阳的吩咐,联系了同样遭受转基因舆论压力的华夏科学院。

  随后又让人送往农业部和科技部。

  最后才是以天禾种业的名义向华夏新闻出版署提交了举报和投诉。

  京城,华夏科学报。

  荣楷看着文书人员新鲜送达的文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眉头紧皱。

  给予你单位警告,处1万元罚款,责令你单位进行整改。

  “荣主编,要不要提出陈述和申辩?我们报社没发啊!”

  荣楷抬头,白了那人一眼,“报社里去申辩,怕不是要被科学院那几个老头子吃了!”

  “噢。”

  “转交给赖敏君一份,让她自己处理。”

  很快,荣楷得知国际先驱导报也收到了处罚通知。

  不仅罚款,整改期间还暂停核发单位新闻记者证。

  荣楷这才平衡了些。

  却自动放弃了陈述和申辩,国际先驱导报也是同样的选择。

  唯独赖敏君提出了陈述,

  “转基因技术被很多人看作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它引发的争议我们也无法忽视,很多已经公布的动物实验证明,食用转基因食物是有风险的……”

  赖敏君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傲然,而是苍白不堪,申辩也显得单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