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25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目光甚至不敢直视新闻出版署的官员,只偶尔能撇到其漠然的表情。

  赖敏君手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

  “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纳。”

  赖敏君的新闻记者证最终被吊销了,并列入了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

  瞿阳知晓后,仍不满意,老板说的可是把她送进监狱。

  但赖敏君工作没了,又没法对家里父老交待,新闻业路也算是断了。

  ……

  鲁省,嘉祥基地。

  看着眼前丑得各有特色的大豆种质资源,郭阳想到了当初挖毕强时的场景。

  “我就想当个种子猎人。”

  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毕强也确实这么做的,这两年多来,几乎一有空就去各种荒漠、山区、戈壁、农村,哪里偏就去哪里。

  郭阳为其配了车,给予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去艰苦的地方,也偶尔能找向导。

  毕强每年也能带回各种植物种质资源。

  有野生的,有特定区域稀有的,有院校沉积的,也有已经湮没在了历史长河的遗留种。

  嘉禾的种质资源库一天天的丰富着。

  等待着郭阳去发掘。

  掌握了天豆1号的制种情况,郭阳也不再逗留,勉励了安涛和黎树山等人几句,郭阳就赶趟坐上了去京城的航班。

  行程很紧,没有得力的秘书确实不方便。

  谢时杰也当了两年多的助理,郭阳琢磨着他未来的去处。

  嘉祥的基地里。

  “黎哥,你说郭总不会生气了吧!”

  “不会,郭总也是学牧草育种的,懂这些。”黎树山说道。

  “你还别说,苜禾1号是真的牛掰,盐碱地改良的效果太好了。”

  “当时苜禾一上央视报道,那白花花的盐碱地和蓝天白云的草场一对比,你猜怎么着?”

  “你家里人不要求你考公务员了?”有人问道。

  “那不能,考公还得考。”

  那人也不卖关子了,“我家里那些官老爷们都嚷嚷着喊,这是国之利器。”

  “现在听说我在嘉禾上班,态度好了不少,老想着把苜禾拉来鲁省。”

  “天豆1号也耐盐碱啊,我们现在做的事也是国之基石。”

  安涛听着年轻人的交流,笑了笑,前路一片平坦,天豆1号也会是一个划时代的品种。

  京城,在酒店歇了一晚后,郭阳来到了微光公司。

  如今的微光公司也是鸟枪换炮,去年从期货市场全身而退后,就在京城金融街以1.6万/㎡买了两层写字楼。

  杨成早早的等着郭阳的到来。

  “老板,和九三集团约的下午两点会面。”

  “嗯,好。”

  走进办公区,郭阳就被墙上的贴画吸引了注意力。

  有山有草地,怎么看着那么熟悉?

  这时,微光公司的员工陆续的起身问好。

  员工有点热情,郭阳被打断了思绪。

  近三年,郭阳早就在微光公司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从去年的大豆期货开始,带领微光和蓝星投资从国际基金身上割下了一块肥肉,并且狙击了四大粮商对国内大豆加工业的金融阴谋。

  至今,郭阳亲笔写的那篇关于粮食战争的文章,仍在公司里广为流传。

  但让众人熟知他的,却是央视关于苜禾的报道。

  这也是微光公司第一次真实了解到集团的实业业务。

  让不毛之地披上绿装!

  苦涩的大地上,筑起了绿色屏障!

  那航拍的视频遥遥掠过,条条绿色长廊的尽头是巍峨的祁连雪山,开阔的天地间勾勒的线条越发灵动。

  万里黄沙,戈壁纵横的西部荒原,无处不在的美吸引着年轻人的向往。

  有年轻人看着郭阳,激动的高呼,“郭总,我想去西北!”

  “去西北上班?”郭阳问。

  年轻人愣住了。

  “哈哈哈……”办公室里一阵哄笑。

  “去西北玩。”

  郭阳反应过来,墙上的那幅贴画就是在苜禾草场上拍的,笑道:“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许巍的曾经的你去年底就已经发布,通过歌声感染了许多的年轻人,一上头就容易辞职,一辞职就容易旅行。

  不过今年刀郎更火,其‘西北风’歌曲也火遍了大江南北。

  办公室里笑得更开心了,他们发现老板也挺有趣。

  有人还接上了歌,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闹腾了小会儿,郭阳才面向办公室说道:“西北也需要金融人才,以后伱们可以借出差的机会去旅游,辞职就没必要了。”

  办公室一片其乐融融。

  郭阳和杨成进了总经理办公室,宽敞明亮,很有派头。

  不过墙上贴的是一幅寓意着鸿运当头的山水画,旭日东升,华云天降,山峦层迭,万山红遍。

  “可以呀,你这办公室比我在九泉的强。”

  杨成说道:“一个多月前,老板上了央视,公司里就跟过年似的,尤其是盐碱地改良的视频一出,员工的荣誉感暴增。”

  郭阳笑道:“微光的氛围挺好,多组织员工接触接触农业板块。”

  闲聊了几句,郭阳才了解起了微光的工作进展。

  杨成表情有些遗憾,“和阿里的接触失败了,去年2月阿里从软银和富达投资获得了8200万美元的私募融资,那时微光的资金都在期货市场上。”

  “今年阿里在计划收购雅虎华夏,原以为需要融资,但听说雅虎反手要投资阿里10亿美元。”

  郭阳沉默了,阿里两次融资的间隔时间短,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自然能够从容的选择投资伙伴。

  而且10亿美元,嘉禾也拿不出来。

  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腾讯呢?”郭阳问。

  “现在已经涨到了7元,快翻倍了,要获利了结吗?”杨成摩拳擦掌,小表情有点兴奋。

  卖个鬼哦!

  才7元,虽然具体数字记不住了,但郭阳也大概知道腾讯股价最高是达到过六七百的。

  现在卖了,那简直是血亏!

  “现在持股有多少了?”

  2004年6月的时候,腾讯在港岛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价2.77-3.7元。

  那时,嘉禾旗下的港岛公司:蓝星投资,一边在国际大豆期货上撤退,一边买入腾讯的股票。

  “目前持有0.8亿股,持股均价4.5元左右,占股本的4%左右。”

  “继续买进吧。”

  随后,郭阳又了解了下其它投资。

  去年从大豆期货上获利27.4亿元,但苜禾、天禾、沙海农牧、丰凯农机、全王生物,那时全都是吞金巨兽。

  以及新增的五原盐碱地治理,乌拉特60万亩草地治理两个项目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尤以沙海农牧为最,只出不进,持有的沙漠面积还在持续扩大,郭阳已经放任其两年了。

  任由陆汉斌折腾。

  另一个原因是大哥大嫂催婚催得紧,两夫妻身体也好,其他兄弟姐妹也有了安置,郭阳也就懒得回。

  算下来,微光用于投资的资金约15亿。

  以港股的腾讯,纳斯达克的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公司为主。

  国内,为了未来和农业布局形成合力,则投向了京城、魔都、羊城、鹏城等大城市的优质商铺。

  看了半上午资料,想到下午和九三粮油以及维维集团的会面,郭阳向杨成问道。

  “以你的了解,嘉禾有可能和维维在奶业上达成合作吗?”

  沉吟了半响,杨成才说道:“很难,甚至比不上接手德隆畜牧。”

  郭阳诧异的看着他,“德隆?”

  要说国内近两年资本市场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德隆系的崩塌了。

  德隆系留下的遗产中不乏很多优秀资产,比如说湘火炬、ST屯河,罗布泊钾盐矿等等。

  但德隆畜牧,却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杨成对与维维豆奶合作的评价,让郭阳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第162章 资本帝国的崩塌

  德隆系曾在华夏资本市场上创造过诸多神话,一直被奉若神明。

  德隆系雪崩前曾拥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共177个。

  产业整合一直是德隆系引以为豪的企业理念,短短数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并购神话。

  如果按产业划分的话,德隆系曾经掌控的资产包括:

  以天山股份为核心的水泥业;

  以合金股份为核心的机电业;

  以湘火炬为核心的汽车业;

  以疆省屯河为核心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

  以天一实业为核心的纺织业;

  由明斯克航母、大西部旅游等构成的旅游业;

  以喜洋洋文化、JJ迪斯科广场、京城国武体育等构成的娱乐业;

  以疆省蛭石、罗布泊钾盐为代表的矿业;

  以德农农资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业;

  以及由多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城市商业银行所构成的金融业;

  造纸、水电、蔗糖、酒店……

  就像一个编制混乱的大兵团,

  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德隆一度从容的玩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

  代价高昂的股价维护,不加节制的行业并购,成本奇高的融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