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2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如果再加上嘉禾在土地改良上节约下来的成本,对抗转基因大豆,优势在我!”

  贾亮想了想,“其实还有种方式,和豆农签订合同,对豆农的价格进行保护。”

  薛李强皱了皱眉,九三就是考虑到对豆农补贴的压力太大,才同意和维维谈合作。

  “我还是倾向于拉上嘉禾集团。”

  薛礼强又想起去年期货市场上的血雨纷争,如果不是看了郭阳的文章,九三粮油面临的局势只会更加艰难。

  去年国内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超过了1500万吨,占大豆产量的比例至少也超过了85%。

  进口大豆的低价倾销,国内大豆价格也随之掉到了谷底。

  每斤1.5元的价格,导致豆农全种同茬口期收入更高的玉米去了。

  最让人担忧的是,国内种转基因大豆的情绪也在蔓延。

  恰好这时候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又引起热议,九三食用油在京城、魔都等大城市迎来了热销。

  不只是国内。

  国外欧美日韩之间也爆发了激烈的转基因论战。

  但2003年,美利坚联合加拿大、阿根廷、澳洲等国对欧盟转基因禁令发难,总统出面游说。

  最终欧盟的转基因条例也做出了调整。

  转基因大豆和玉米陆续的进入了欧洲、日韩等市场。

  民众对非转基因豆制品的需求暴增!

  不断的有外商找九三粮油。

  正如他对郭阳所说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国内豆农的种植意愿很低,原料面临着严重威胁。

  短期企业可以补贴豆农,但时间一长,谁也受不了。

  要想扭转乾坤,直觉告诉薛礼强。

  嘉禾才是最好的伙伴!

  ……

  九泉。

  大地在烈日的照耀下,热浪滚滚。

  办公室里却极为凉爽舒适,嘉禾战略投资部的人急急忙忙的查了一上午的资料。

  谢时杰将汇总好的资料给了郭阳,一边说着。

  “去年大豆期货市场风波后,虽然很多做了期货保值的大豆加工企业活了下来,但转基因大豆进口的趋势却没有减缓。”

  “进口大豆的价格降到了每斤1.5-1.6元,国内的豆农去年很多都是亏本甩卖,今年就不愿意种了。”

  郭阳一边听着,一边翻阅资料,“1.5元每斤,相当于亩收入只有450元,美利坚豆农能挣钱吗?”

  谢时杰说道:“有高额补贴。”

  郭阳也翻到了资料,从2002年美《农业法》生效后,美利坚2004年对大豆的补贴达到了50.5亿美元!

  平均下来,每亩补贴近80元!

  转基因大豆本就有成本优势,加上补贴,依然能赚钱。

  而国产大豆呢,黑省大豆也是规模化生产,成本算低的了,但每亩成本也要280元。

  再算上土地价格,运输成本,确实没搞头!

  这丧心病狂的补贴!

  国内豆农怎么可能招架得住!

  估摸着再拖一两年,国家的国储计划也得启动了。

  谢时杰继续说道:“另外,还查到九三粮油最近应该是和日韩、欧洲有签订非转基因大豆订单的倾向。”

  “看来九三粮油是想苦练内功,扛过这次危机了。”

  郭阳思索着,九三集团由黑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所属11个农场和九三油脂化工厂共同出资组建。

  培植了三四十个大豆种植基地,辐射的耕地面积超过2000万亩。

  这么大的面积,要全靠九三集团去补贴农户种植费和运费。

  想来是薛礼强感受到了压力,恰好又知道了天豆1号。

  才有了合作的想法。

  郭阳估摸着自己猜透了对方的想法。

  “行程上再和九三集团约一下,时间定在去了鲁省后。”

  谢时杰看了看最近的工作安排,“金塔的第二茬牧草和五原的第一茬牧草,月底前就要刈割了,要不要再等等?”

  郭阳想了下,鲁省是肯定要去的,不亲自看看底牌天豆1号的制种情况,和人谈起来,也没信心。

  “不等了,你留在九泉吧,有什么状况及时沟通。”

  “那我趁这段时间再给你物色个秘书和专职司机兼保镖吧,老宋以后就留在公司开车?”谢时杰说道。

  “可以。”

  老宋毕竟年龄稍大,又有家室,开车没问题,其它方面就差点意思。

  弄得他,明明是个老总,活得却像个社畜一样,早饭都没人准备。

  嘉禾的格局都快丢没了!

  理了会儿事情,谢时杰才有心情开玩笑:“秘书要不要给你找个大美女?”

  郭阳撇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你干脆找个能干的!”

  谢时杰眨了眨眼,能干的?

  是要男的吗,嘉禾不是国企,找个女秘书不香吗?

  郭阳打发走了谢时杰,随后给薛礼强去了电话,“薛总,我后天到鲁省,你看在哪儿碰面合适?”

  “京城吧。”

  薛礼强又补充道。

  “对了,合作建基地是维维集团提出来的,九三主要还是想和嘉禾在土壤改良以及种子上进行合作。”

  郭阳迟疑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九三是提了合作建基地,他还以为是改良呢。

  不过维维集团又是怎么回事?

  维维豆奶?

  貌似也涉及乳业吧!

  这个老逼登,说话只说一半是吧!

  “那就京城见。”

  刚好也去微光公司看看。

  定好了行程,郭阳也准备提前下班了,出差之前再约几个管理层喝个茶,交待下工作。

  出办公室的时候却刚好碰到瞿阳,“余小川找你要人了没?”

  瞿阳楞了下,“啊……没有叻,啥事啊?”

  郭阳无奈的仰头深呼了口气,他这几个心腹,能力没得说,就是心气一个比一个傲。

  调查劣质奶粉的事哪那么容易!

  做这种事的奶贩子,谁不是风里雨里走过来的,心又狠,手段毒!

  苜禾的渠道又主要是面对海外,而天禾的销售网点遍布全国,深入乡镇农村,人员人手充足。

  就是调查的时候被发现了,打起架来也丝毫不虚!

  这余小川,牧草大卖了后,猴子尾巴就有点翘上来了。

  郭阳说道:“晚上一起吃个饭,把天禾和苜禾的主要负责人都叫上,到时一起说!”

  晚上,酒足饭饱后。

  郭阳和瞿阳在客厅喝茶,带着酒气的拨通了余小川的电话。

  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余小川,你说伱,搞又搞不定,摆又摆不平,把事情捏手里等着下蛋啊!”

  余小川有点懵。

  他正在五原盯着牧草消毒罐等设备安装,眼看着这两天就完成了,怎么突然就挨骂了?

  “老板,有啥事没搞定啊?”

  “让你调查的事。”

  余小川反应了过来,但想到那些惨痛的案例,眉宇间就带上了些许愁容,“老板,这事已经有眉目了。”

  “嗯?”

  “已经掌握了不少案列,但还有几条线索上的奶贩、企业没抓住,害怕打草惊蛇。”

  郭阳沉吟了下,直接安排了,“瞿阳就在我旁边,你把你下面兄弟的联系方式给他。”

  末了又补充道:“天禾和苜禾是一家人。”

第160章 谋划

  郭阳就守在一旁,看着瞿阳把相关的联系人记录下来。

  一会儿,瞿阳把手机返回来,郭阳又叮嘱了余小川几句。

  “近期你都呆在五原吧,牧草马上到刈割期了,酪农协会的人应该也快来了,你跟一下。”

  预计今年牧草的收入要占到嘉禾集团的近三分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好。”

  “调查劣质奶粉的事,我暂时交给瞿阳牵头,天禾种业的路子更广。”

  其实是郭阳觉得天禾种业的路子更野,瞿阳办事情也更为的不择手段,对农村更熟悉,能下狠手。

  相比而言,余小川可能和外商接触多了,渐渐的有了些儒雅的气质。

  结束和余小川的沟通后,郭阳又看向瞿阳。

  “也不用过于着急,主要是把牵扯面拉广,引起足够社会反响,才能一举消灭顽疾。”

  瞿阳此前也已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概什么时候合适?”

  “明年吧!”

  嘉禾在奶业的布局还没有完成闭环。

  奶牛场最初从呼图壁引种了2000头,近两年的扩繁加上持续的引种,投产奶牛也有七八千头。

  再加上辐射区域的牧民,一两万头还是有的,但远远不够。

  加工企业也只收购了两家,并且局限于陇省本地,缺乏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

  至于用种子商店奶牛基因培育出的奶牛,被郭阳命名为河西奶牛,目前仅有近千头。

  郭阳想了想,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天玉1号陷入转基因泥潭,你就没点想法?”

  “那记者?”

  郭阳沉下声,“给科学报施压,那记者没背景的话看能不能弄进去,再调查下具体是哪家干的,销售季就盯着他的市场抢!”

  瞿阳也阴狠的笑了起来,“嘿嘿,这事我擅长。”

  两人喝着茶闲聊着,恰好看到向天山刚从卫生间的方向出来。

  招了招手,老向走了过来。

  “有一批新进来的草种需要扩繁,在仓库那边。”

  郭阳说的仓库向天山自然懂,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