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142章

作者:任猪飞

  会议一开始,许世勋便提出疑问:“林生,对于黄锡照总经理辞职,你打算如何应对?”

  黄锡照终究受不了泰富集团的‘成本控制’,因为他作为总经理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保障收视率,是非常难的事情。

  在这种压力下,黄锡照决定辞职。

  林正杰直接回答道:“各位董事,丽的电视台推行‘成本控制’以来,盈利已经有希望,说明政策是对的。对于黄锡照总经理辞职,我也比较意外,不过大家无需担心,我已经打算任命泰富集团的董事叶绍良,兼任丽的电视台的总经理。”

  五家的董事代表顿时心凉了半截,本来这一年里,丽的电视台便是动荡不安,如今林正杰更是要任命自己的‘家臣’来担任总经理,实属没有前途。

  许世勋作为代表,马上说道:“叶董事没有经营电视台的工作经验,恐怕不会令丽的电视台起死回生!”

  其余股东纷纷发表意见,都是充满着怨言。

  永安公司的郭志梁甚至说道:“林生,丽的电视台的股份,我们五家有意出售,不如泰富集团买下我们手中的40%股权。”

  林正杰要的就是这个,他故意说道:“既然大家对丽的电视台没有信心,这个方案也不是不行。你们准备作价多少?”

  一年前,丽的电视台的估值是2亿港币。

  而如今,当然不值2亿了。

  见林正杰真的有意购买,大家都露出高兴的表情,许世勋作为代表马上说道:“40%作价6800万港币。”

  林正杰也不压价,说道:“成交”

  这五个股东,没一个有用的,还不如‘赶’出去。

  就这样,林正杰顺利达成目的。

  在五个股东看来,他们现在对泰富集团管理丽的电视台也没有信心,还如出售掉手中的股份;更何况,由于‘香港前途问题’初现,大家也有意套现。

  至于40%股权作价6800万,也属于比较合理的估值,毕竟这一年时间,丽的电视台估值确实初现下滑。

  事后。

  林正杰对叶绍良说道:“你现在在丽的电视台的任务就是稳住公司的一切,推行成本控制的方案已经过时,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打败无线电视台。”

  叶绍良为难的说道:“老板,我管行政说不定还能顶一下,你让管整个电视台,还要打败无线电视台,我怕误了你的大事。”

  他有自知之明,电视台的事情不是那么好做的,黄锡照能力很不错吧,照样没有做出多大的业绩,更不要说让老板满意了。

  林正杰自信的说道:“那是继任者的事情,以及是我的事情,你现在只是代理总经理。对了,你替我约一下周梁淑怡,就是佳艺的总经理。”

  叶绍良惊讶的说道:“她可是非常会花钱!”

  林正杰笑着说道:“要的就是会花钱,但又懂无线电视台的总经理。周梁淑怡在无线做过高管(行政总裁助理),又做过佳艺电视台的总经理。我需要丽的电视台,不对,是亚洲电视台彻底改变策略。”

  叶绍良这才真正明白老板的用意,一开始推行成本控制有三个目的:

  第一,养成电视台节约的风气,投资大是一回事,节约是一回事。

  第二,挤走五位股东,泰富集团要全资控股。

  第三,让黄锡照等根深蒂固的管理层,主动辞职,避免拉帮结派。

  “好,我马上安排!”

  泰富集团的办公室里,林正杰和陈伟忠、袁天凡、何方塘举行一个小型会议,关于收购港灯的筹备工作。

  随着‘六个月期限’即将来临,泰富集团也是磨刀霍霍,准备发起正式的收购工作。

  “这里有我写的一篇文章,你们看一看!”林正杰将一份资料给大家,并说道。

  陈伟忠率先看了起来,这一看就非常沉浸其中。

  《论‘债王’置地的处境》:

  置地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先后投资了白笔山项目(仅地皮便是13.5亿港币,和信和地产合资)、美丽华广场(仅地皮费28.8亿,和佳宁地产合作)、交易广场(总计投资80亿,含48.5亿的地皮)、黄后花园发展计划(和港府合作)、合组新世纪地产公司(和远东发展合作)、收购香港电话(耗资16亿多).置地的债务已经高达150亿以上。

  如今香港地产和经济摇摇欲坠,‘香港前途’问题初现,在这种情况下,置地成为一个‘火药桶’,一旦香港地产大跌,置地便会成为‘香港最大的债王’,仅每年的利息都足以吞噬所有的利润,导致年利润为负数。

  文章分析了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置地最近一年多发展大型项目和负责规模,一个重点是‘香港问题’初现,香港地产下跌已经无法避免。

  袁天凡看完后,说道:“老板这篇文章绝对是有理有据,看来置地这次要栽一个大跟头。”

  实际上,今年香港地产已经下跌了不少,就好比70亿的交易广场地皮,李家成都只肯报价43亿,这相当于降了4成。当然,其他地产和物业降价没有那么多,但也有一两成的样子。

  这个跌幅确实不可能压垮置地、佳宁等地产公司,但关键是现在形势已经明显不对。

  何方塘看完后,说道:“老板是想找财经专家,润色一下发表出去,以此给贷款置地的银行压力。这样一来,置地接下来恐怕对港灯便无心顾及。”

  商战从来就是如此勾心斗角!

  林正杰固然有信心战胜置地——在港灯的收购战中,但他更想没有压力、成本更低的去收购港灯。

  “不错!置地如果缺了银行的支持,鲍富达就算依旧看好香港的经济,他也无法和我们抗衡,毕竟置地已经负债累累。甚至,这篇文章一出,还会影响置地的股价。”

  股价是一个上市公司最好的信誉保证,一旦股价暴跌,连银行也会看低这家企业。

  陈伟忠等人眼前一亮,此事还真是有力打击对手的方式。

  何方塘马上说道:“老板,这件事交给我去做,我正好认识不少财经类评论家,保证把这件事提高影响力。”

  林正杰当即同意,并说道:“好,此事只能是辅助,真正还得是真枪实弹的去收购。天凡,你先找获多利公司合作,晚点我们成立一个收购小组。”

  袁天凡兴奋的说道:“是,老板”

  老板走这一步棋,真是让人佩服。卖掉公司的物业资产,去追求公共事业资产,这样就算香港地产和经济出现问题,但电力、巴士是绝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更何况,泰富集团还有杀手锏——那就是投资美元和美股。

  散会后,林正杰坐在办公室里继续思考。

  此次收购港灯如果顺利的话,大概还需要18~20亿(前期已经用了5亿左右)。这样一来,泰富集团还能余下18亿港币左右。

  这些资金当然要全部兑换成美金,但无需投资海外。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185章 【扼杀萌芽】

  3月中旬,一位财经专家在《星岛日报》发表‘谁是香港的债王’文章。

  这篇文章将置地自从失去九龙仓后,投资变得冒进,投资多个大型项目而导致负债差不多150亿港币,每年利息都是12~15亿港币,大大吞噬了盈利。更重要的是,随着‘地产下跌’、‘香港前途危机’来袭,置地将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一旦香港爆发更大的经济危机,置地甚至可能是濒临破产。

  这位财经专家本身就是香港知名的财经评论家,再加上文章说得有理有据,甚至是已经出现这种情况,故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此篇文章一出,置地的股票应声大跌。

  这个时代港股还不能合法做空,否则机构一定不会错过这种机会。但就算如此,置地的股价也下跌不少。

  “胡说八道!危言耸听!”鲍富达将报纸猛的拍在办公桌上,气愤的说道。

  他为什么如此气愤?

  原来他自1978年上任置地总经理以来,便开始加大在地产上的投资,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去年(1981)置地的‘发展地产(出售为主的地产)’首次超过‘商业地产的租金’,置地的总盈利也高达14.3亿港币,其中租金为6亿港币。

  如此骄人的成绩,他怎么容忍别人的诋毁?

  实际上,自从置地失去九龙仓之后(1980.6),鲍富达让置地的投资更加的冒进。白笔山大型别墅群项目、美丽华酒店旧翼、皇后花园重建项目、交易广场、香港电话公司.一笔笔大型投资,确实让置地的债务高筑。

  但在鲍富达看来,只要地产继续保持去年(1981)的程度,置地很快可以摆脱债务高筑的情况。

  谁知道从去年底开始,香港地产已经陷入调整的行情;而今年‘香港前途’问题,更是随着新港督的敲定,而凸显出来。(尤德是5月份上任,但年初已经传出风声。麦理浩是3月份历任,期间两个月由布政司署任港督)

  鲍富达确实发现香港地产已经下跌,香港也出现前途问题的危机,但是他不相信地产会大跌。他始终相信,香港地产只是会调整。

  就是在‘香港前途问题’上,鲍富达以及纽壁坚等怡和系的高层,也相信——带英帝国会凭借马岛战役的胜利,而拿到香港继续的管理权。

  英国人,都沉浸在‘带英帝国’的荣誉中,所以对于接下来的‘香港前途谈判’,他们还是有信心的。

  恐怕直到撒切尔夫人摔那么一跤,才彻底摔醒了这些人,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说法。

  纽壁坚来到鲍富达的办公室,交代道:“鲍富达,外面的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可能会导致银行对我们失去信心,所以你要尽快将这种舆论打消!”

  纽壁坚身兼怡和、置地的两家公司大班,即董事长,才是真正的‘怡和系’第一人。纽壁坚背后有一些怡和股东的支持,所以就算是凯瑟克家族,也很难轻松推翻他。

  后世,凯瑟克家族为了让纽壁坚辞职,也是经过一番博弈,然后再给纽壁坚100万英镑,才算赶走的。

  鲍富达马上说道:“没问题!地产调整只是暂时的,一旦调整完毕,我相信很快再次上升。”

  纽壁坚点点头,说道:“我知道没有问题,但是舆论对我们有影响,毕竟银行家也看股票。我们置地200亿市值时,哪家银行不是主动向我们贷款!”

  鲍富达说道:“嗯,相信这个舆论很快过去,我也会在报纸上多宣传我们置地。”

  两人不会怀疑有人在针对他们,毕竟这个没有理由去那么做,吃力不讨好。他们只是认为,一定是财经评论家为了知名,报纸为了销量,而在危言耸听。

  不过这个舆论,恐怕一时半会是消散不了的,只能让时间慢慢抹平。就怕市场不争气,那么舆论就会发酵。

  此时不管是置地也好,还是佳宁集团、益大置业、鹰君地产、嘉年地产、恒隆地产等,该投资的项目都已经投资完毕。

  所以他们就算已经知晓危机袭来,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只能硬挺过去。

  就好比股市暴跌,很多人都舍不得斩仓一样,只是抱着幻想——挺一挺,就过去了。

  挺不过去就是破产!

  获多利财务公司的总经理朗德斯,亲自带队,来到泰富集团的会议室,商讨收购事宜。

  见到袁天凡,朗德斯打趣道:“林生,你这挖人的手段高明,我都不敢带属下来你的公司。你把袁天凡挖走,我们汇丰银行损失惨重呢!”

  袁天凡原本就是获多利财务公司的中层,汇丰银行本来要调到财务部任职的(高升),没想到林正杰仅仅是合作过一两次,便直接把人挖走。

  而林正杰挖人可是大胆的启用,袁天凡一上任就是泰富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二把手’,负责‘淘化大同’的资产重整。仅隔一年时间,袁天凡更是直接高升,成为泰富集团的董事兼财务经理。

  要知道,泰富集团作为香港上市企业的市值第十(超过新世界发展和港灯),财务董事可是位居高位,是集团的前三管理层所在。

  若不是泰富集团算是‘较新的公司’,排资论辈不是很严重,袁天凡严格不可能升得如此快。

  就好比霍建宁一样,1979年加入长实,仅是会计主管,干了三年后,今年直接辞职,自己成立了公司。若不是香港正好爆发金融危机,霍建宁的会计公司经营不善,李家成也就失去这位高管了。

  林正杰没有想过去挖霍建宁,毕竟就算他公司经营不善,也有李家成请他回去高升,是不会忠诚于林正杰的。

  反而是袁天凡,现在的忠诚度非常的高,因为林正杰展露出来的‘眼光’,是他最佩服的存在。

  林正杰看着跟在一旁的梁柏韬,说道:“桑德斯,你们汇丰银行就像是香港金融人士的西点军校,我很难对人才视而不见。”

  朗德斯见林正杰看向梁博韬,连忙说道:“林生,你可别想再打主意了,毕竟袁天凡在金融领域,已经足够泰富集团的财务掌控。再挖走一个,当心两虎相争。”

  他当然高兴林正杰的比喻,这确实印证汇丰银行在香港金融界的地位——相当于‘香港的央行’、‘港府的财政部’。

  袁天凡见状,笑着打趣前上司,说道:“我们泰富集团发展迅速,自然需要接纳更多的人才!”

  “哈哈”

  众人笑了起来,很快并没有当一回事。

  汇丰银行还真不缺人才,因为很多人才会主动往汇丰银行跑,待积累了经验,再跳槽其它银行。就好比梁博韬一样,再过三年时间,一样是被花旗银行挖走,组建花旗银行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

  随即,大家坐在一起,正式开始会议。

  林正杰首先霸气的说道:“此次收购港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获多利财务公司的人,纷纷有些惊讶,这是林正杰首次亮出‘只有包玉刚和李家成’才拥有的霸气。不过想想又很正常,泰富集团系(四家上市公司)在地产高峰时,将大量的物业和地盘出售,回笼的资金是一个庞大的数额。

  朗德斯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收购香港电话公司时,泰富集团压根没有出全力。因为考虑到最终泰富集团还获利5000多万,他甚至怀疑是一次狙击战。

  事实就是如此!

  朗德斯说道:“那就出一个别人给不起的价格,又对股民诱惑力十足的价格,而股份只需要抵达35%,便可以将港灯收纳旗下。”

  上一次,泰富集团收购香港电话时,价格是泰富集团自己建议的;当时的朗德斯,就认为希望不大,当然他还认为泰富集团后面会提高价格,谁知道置地出价后,他们第一时间卖出了股份。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对,我听说现在置地有些麻烦,相信这一次没有银行给他们贷款吧?”

  朗德斯说道:“至少我们汇丰银行不会给置地贷款,因为获多利公司已经接受泰富集团的财务顾问。”

  信你个鬼!

  汇丰银行的两面三刀,是林正杰记忆犹新的。前世‘香港电讯’收购战时,置地不仅给新加坡电信做财务顾问,同时也放款给李泽楷的公司。因为如此,还被新加坡电信扬言要控告。

  朗德斯之所以如此说,恐怕是因为‘置地危机’已经被人揭露,汇丰银行当然不会冒险。甚至一旦情况不对,汇丰银行绝对是第一个向置地逼债的,这就是汇丰银行的作风。

  前世汇丰银行为什么出卖华威,并不是西方利益,或者英国利益,而是美国抓到汇丰银行的把柄——给墨西哥毒枭洗钱,所以汇丰银行只能听美国政府的话,否则汇丰银行在美国将领到巨额罚款,严重可能影响在美国的业务。

  林正杰说道:“所以,我们可能出现的对手实际上是三家——置地、长实系、佳宁集团。这其中,置地和佳宁已经出现财务上的问题,唯独长实有能力加入竞争。不过我们泰富集团不惧竞争对手,我们的现金流比长实系都更充裕得多。”

  朗德斯等人非常相信,因为泰富集团出售了太多的地产项目。

  众人信心大增!

  朗德斯也开始说道:“香港电灯公司目前的市值是50.5亿港币,每股价格为5.15港币(9.8亿股),若是溢价25%,即每股价格6.45港币每股,这样的价格应该很容易成功。毕竟置地和佳宁深陷投资低迷,长实的李家成未必会在这个时刻加入。”

  前世,置地便是以6.3~6.35港币的价格收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