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140章

作者:任猪飞

  在9月底时,港灯市值才48亿多,如今依旧在50亿港币左右。

  所以说,以‘六个月最高价’计算,泰富集团明年三月底收购港灯最恰当。就算触及全面收购线,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当然这个只是预防。

  林正杰笑着说道:“那倒未必,但我的想法是,以后和置地打交道的机会多的是,置地负债越高,以后跌得就越惨。到时候,说不定置地都可以被我们华资收购。”

  袁天凡不由得心中感叹,老板考虑还真长远。一旦香港电话失手,那还有香港电灯;而一旦香港电灯失手,最后还有香港置地。

  总有机会啃一个英资公司,当然前提是——香港形势朝着老板的预期发展。

  外面。

  泰富集团收购香港电话公司,在香港商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以往,林正杰要么狙击华资企业,要么收购华资企业,还从未挑战过英资企业。林正杰如今羽翼丰满,便盯上英资大型上市企业。

  香港电话公司市值35亿多,排名香港上市企业18名,十足的一家大型企业。

  长实集团。

  李家成听闻这个消息后,对身边的手下周千和说道:“泰富集团怕是收购不可能得逞,这第一香港电话有些政Z敏感,第二是如今置地风头正劲。”

  为什么说置地风头正劲,是因为置地在七十年代后期就开始重视地产发展,而到了1980年中丢失九龙仓之后,发展更加突飞猛进。

  可以说,如果包玉刚再缓一年发起收购,都未必是置地的对手。因为置地的物业价值大增,前期的发展地产项目也开始进入回报期,自然实力就大增。

  当然,没有如果!

  想想看,一年多前,包玉刚借了20亿便可以轻松拿下九龙仓;而如今对于置地来说,20亿的投资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们对巴士总站都是志在必得。

  周千和是长实的财务大管家,他说道:“确实,现在的置地实力膨胀厉害,再加上鲍富达这个人投资非常激进。只要置地加入,泰富集团未必就是对手。”

  两人的对话中,是对林正杰的怨念,而非真实的评价。

  置地的财务公司‘怡富’在星期天的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置地以36.90港币收购香港电话的35%的股权,且目前已经持有10.2%香港电话股权,涉及资金达到15.5亿港币。

  这个价格算是溢价25%,比泰富集团溢价10%提高了不少。

  要知道,此时香港股市正在经历一个信心危机,恒生指数从1800点跌至1200点,又反弹1400点,这种震荡对很多股票的信心打击很大。

  所以溢价25%,再加上前面逆势的行为,那些持有香港电话公司的股民,收益已经远超1800点时的20%左右。

  相当的有诱惑力!

  当天晚上,林正杰在泰富集团加班,很快便从记者那边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随即,他和陈伟忠、袁天凡、何方塘进行了一个会议。

  林正杰笑着说道:“看来置地是志在必得,那我们干脆成全他们,下周分散出售大部分股权给他们,剩下的后面慢慢套现。”

  既然无意收购,而置地的价格也喊到36.9港币每股,泰富集团当然应该果断认输。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这样一来,我们也能获利5000多万港币,置地相当于多掏两三亿港币。”

  目的达成!

  在场的人都知道,泰富集团必须收购的公司是——香港电灯公司(港灯),所以并不会在意此次收购的成败。

  甚至,本来就打算失败。

  陈伟忠有些可惜的说道:“其实,如果置地不参与的话,我们10%溢价收购说不定也能成功。代价也就14亿港币,而我们可动用的资金有30亿出头,虽然剩下收购港灯有些不足,但我们控股的三家子公司可是拥有庞大的现金流,通过分红也能补充很多弹药。”

  想想看,一旦拿下香港电话、香港电灯公司,泰富集团是多么牛的控股公司。

  至于负债20亿的泰富集团,该如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自然是坐享子公司的分红,以及从旗下产业的利润。更不要说,老板擅长股市,只要有机会,很快债务情况就会好转。

  林正杰摆摆手,说道:“没必要,这里面业牵涉政治原因,所以有人不愿意我们收购成功的。更何况,资金往往要留着收购最赚钱的资产。”

  “也是”

  商定方案后,大家才开始下班,也意味着这场收购基本结束。

  来的也快,去得也快。

  五天后。

  由于香港电话的股民没有等来泰富集团的再次提高收购价格,故纷纷卖给置地。

  所以置地在星期五的晚上,率先宣布获得香港电话公司的38%股权,达到预期的目标。

  消息传出,部分没有售出的香港股民,顿时后悔不已。

  “泰富集团也太不够打了,这不是林正杰的做法!”

  “就是.除非又是一次狙击,泰富集团没有想过收购香港电话公司。”

  “也不一定,置地市值是泰富集团的四倍,赢得此次收购也是顺理其章。”

  外面的人,并没有搞清林正杰的真实意图,甚至连置地的人也没有在意泰富集团的真实意图,为这次收购胜利而庆祝。

  置地不会认为他们因为泰富集团的加入,而多花了两三亿港币,毕竟泰富集团比他们抢先收购香港电话。

  在这个时候,泰富集团的副总经理陈伟忠则接受记者采访,他没有就这次收购发表意见,反而就‘巴士总站’这个地王发表了意见,表示这幅地皮的价值至少75亿港币。

  言下之意,泰富集团收购香港电话公司不成,可能将投资中环的‘地王’。

  一时间,泰富集团的投资战略让人捉摸不透起来。

  对于‘中环地王’,香港能有实力应标的,恐怕也只有置地、长实、新鸿基,但偏偏泰富集团表示有意参加。

  陈伟忠的发言,自然是林正杰授意的。

  此次香港电话公司的收购战,泰富集团获利5000万出头,所以说并不是没有收获。加上‘短线证券’已经套现五天,将再获利5000多万。

  仅仅是这两笔证券投资,就轻轻松松获利1亿多,足够开支半年的利息(总负责20亿,年利息月2.2亿港币)。

  如今林正杰授意陈伟忠发表对‘中环地王’的采访,自然是故意抬高价格,让置地相信泰富集团会大张旗鼓的参与。

  要知道,泰富集团在拍卖场表现上,也是有着很好的记录。

  当然,实际上‘中环地王’在明年2月份才正式出售,而由于地产下跌,港府采取了‘投标’的方式出售。

  林正杰好像记得置地是以45~48亿的价格拿下的,而第二名长实则是43亿,第三名新鸿基才给出30多亿。

  所以如果林正杰想中标,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泰富集团实力不济,加上林正杰也不想被拖累。

  置地公司的会议室。

  鲍富达说道:“据怡富的人说,泰富集团似乎将他们的持股,尽数出售给我们。”

  众人有些意外!

  纽壁坚很快理所当然的说道:“泰富集团见不是我们的对手,快速做出这个决定,也算是避免损失。林正杰本来就是狙击手,所以这个行为理所当然。”

  大家认可这种观点,他们当然不会认为林正杰是有目的的发起收购,只会认为林正杰害怕置地。

  鲍富达也说道:“从一开始,他们的信心不足,价格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不过,泰富集团在报纸上大张旗鼓的表示有意‘中环地王’,甚至估价75亿港币,不知道是否真的想染指这个宝地?”

  纽壁坚说道:“无妨,无非是多一个不足轻重的竞争对手而已。”

  大家纷纷笑了起来!

  置地现在正值发展高峰期,别说泰富集团,就是长江实业也不会放在眼里。

第183章 【极限投资】

  时间匆匆,转眼三个月过去。

  又是一年春(1982年)。

  3月1日,星期一。

  上午,林正杰在泰富集团的办公室里踱步,脑海里思考着事情。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时间,泰富集团并没有什么商业举动,毕竟不适合投资。

  原本,在去年的11月,对于‘中环地王’香港舆论一直是在热议。有业内人士预测,这幅地王可售出70亿港币;泰富集团的副总裁陈伟忠也接受采访,估计这幅地皮的价值在75亿港币;置地总经理鲍富达也估计,这幅地皮的价值会在80亿港币。

  就仿佛是大家对于‘地产要调整的信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纷纷鼓吹‘中环地王’的价值。

  这幅14.4万平方尺的地皮,位于中环填海地段,港府要求是开发商需在巴士总站的上方,兴建一座两层平台,香港证券交易市场将设于此(四会合并后),故这个项目又称之为‘交易广场’。整个交易大厦是三座独立的摩天大厦,总物业面积达到200万平方尺。

  然而,正当大家鼓吹‘中环地王’的时候,香港地产从高峰回落已经非常明显,就连港府都宣布,原本的‘拍卖方式’改成‘投标方式’。

  最终在上个月(1982.2.12),置地以48.55亿的价格投中。

  长江实业的标价是43亿,新鸿基地产是38亿;而泰富集团也参与了投标,标价仅37.5亿港币。

  ‘中环地王’的价格,为什么如此落得快呢?

  原来,麦理浩港督在1月已经确定离职,继任者是英国外交官尤德。毫无疑问,‘香港问题’已经浮现,毕竟出身外交官的港督继任者,肯定是为了谈判做准备。

  这个时候只要不傻,都知道香港地产、股市要跌。所以在恒生指数也已经跌至1230多点,地产更是已经下跌不少。

  不用等中英正式谈判,香港经济便已经开始下滑。

  只是大家可能没有想到,今年会跌得有多狠,市场会有多恐慌。

  “老板”

  不一会,泰富集团的‘三架马车’——陈伟忠、袁天凡、何方塘,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

  “嗯,我们坐在会议桌,一起开个会。”

  随即,四人围在会议桌上开会。

  “何经理,港灯的收购情况怎么样?”林正杰率先问道。

  暗购港灯已经半年多时间,这还不包括最早持有的3%,泰富集团可谓小心翼翼。

  何方塘马上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拥有港灯9.5%的股权,而港灯现在的市值为50亿港币,所以并没有引起市场的警觉.我们持有9.5%港币的成本,仅为4.65亿港币;其中后面购入的6.5%股权,成本为3.45亿港币。”

  可能置地也没有想到,泰富集团真正的目标是港灯公司,毕竟前面收购香港电话公司失败。再加上,暗购的大部分股权都是在股市低迷时购入,市场警觉性不高。

  当然。

  泰富集团也不会一直暗购下去,这个月底便打算公开发布收购。

  接着,林正杰问道:“袁经理,我们的现金流还有多少?”

  袁天凡马上说道:“30亿港币,收购港灯应该绰绰有余。不过为了万无一失,我建议本月集团旗下的三家公司实行高额分红,让泰富集团套现一部分。”

  林正杰当即阻止道:“这三家公司账上的资金,我不打算大规模分红,晚一点,一半留着兑换美元存着,一半以10厘息借给母公司泰富集团。”

  三人立即明白老板的想法!

  首先,老板看好美元,故投资美元是大策略;

  其次,如今地产下滑,老板在去年地产高峰时,安排这三家子公司套现物业资产,让泰富集团在三家子公司董事会的影响力大增。

  最后,10厘的利息,高给三家子公司存银行的利息,自然顺理其章。

  三家子公司有近20亿的现金流,一半借给泰富集团的话,也让泰富集团的实力大增。

  袁天凡当即说道:“老板的想法更好!泰富集团已经减持了中巴和九巴的持股,我们持有两家公司的股权只有35%、40%,若是分红的话,反而对我们不利。”

  去年减持这两家各9%股权,让泰富集团获得近三亿港币的现金流,可谓已经大赚一笔。

  但如果现在分红,意味着持股权降低,分得也相应低了。

  而,泰富集团以后还会趁机增持,岂会现在安排大量分红。

  “好,暂时这样安排,接下来四家上市公司分红事宜,也要做好工作。”

  “是,老板!”

  泰富集团连同三家上市子公司,就是四家上市公司。每年3月份都要分红,林正杰的原则是:既不要大方——分红大量的现金,又不能让股东失望——少量现金分红+送红股。

  会议散去后,大家斗志昂扬,此次收购香港电灯公司,泰富集团可谓志在必得。

  晚上,马雅文带着林正杰的继女马美茵、亲儿子林文毅,来到嘉慧园小住一晚。

  马雅文在生产期间,在嘉慧园住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时间,随后便搬到自己的住所,毕竟方便一些。

  不过,两女的关系倒是已经被林正杰调教得亲密无间,所以马雅文偶尔会带儿女来嘉慧园小聚,也让李翠娥这个婆婆看看自己的二孙子。

  今天,很显然两个女人都精心打扮了一番,关嘉慧穿着粉色裙子,宛如仙女,马雅文穿着紧身齐膝裙子,非常性感。

  李翠娥见两个‘儿媳妇’如此争奇斗艳,已经见怪不怪,她还知道晚点儿子要把两个女人‘一龙二凤’;一开始,她自然担心儿子的身体,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儿子讲,只能通过两个媳妇劝说。

  但得知儿子的身体素质后,再加上儿子也不会听她在这方面的话,李翠娥也就不管儿子的荒唐了。

  席间,关嘉慧按耐不住的说道:“正杰哥,我生完孩子已经半年时间了,也想找个事情做做呢!”

  人之常情!

  毕竟朱琳琳和霍震寰结婚后,也和表姐开过服装店,虽然最后迫于男人的压力推出。但也充分说明,女人不单单是生育机器,她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