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72章

作者:鬼谷孒

  转过身,朝罗伯特看上一眼,冼耀文把目光对向罗伯特边上的中年白人男子,脸上露出笑容,“乔丹先生,你好,我是亚当·赫本。”

  “亚当,你好,我是大卫·哈罗德·乔丹,你可以直接叫我大卫,或者按照香港的习惯叫我佐敦。”

  冼耀文和对方握了握手,“我还是叫你佐敦,这个称呼更加亲切。”

  “OK。”佐敦无所谓地说道。

  派好雪茄,等三人都点上,冼耀文拥着佐敦站到码头的最边沿,“佐敦,罗伯特是否已经把合作的事告诉你?”

  “已经说了,但他没说我能拿到的数字。”佐敦吸一口雪茄,说道:“亚当,如果数字太小,我们可以当作今天没见过。”

  冼耀文轻笑道:“佐敦,看样子罗伯特没有提起我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我可以保证你不但能拿到不错的数字,还会有其他收获。”

  “其他?什么?”

第120章 历史与利益的必然

  佐敦的问题,冼耀文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告知对方过些日子会介绍一个人给他认识。

  虽然快到晚餐时间,但他没有同佐敦共进晚餐,而是去还没挂上山今楼匾额的茶楼接上岑佩佩,到历山大厦楼下的一间西餐厅与谢丽尔会合。

  谢丽尔已经从新加坡回来,她在新加坡鲜为人知的繁华之地哇燕街租好了一间办公室。

  之所以说繁华之地鲜为人知,是因为新加坡的华人都管那里叫“同济医院前”,一说这个大部分人都知道,反而正式的街名知道者寥寥。

  听谢丽尔说了一会新加坡的见闻,冼耀文快速消灭自己的牛排,随后拿起谢丽尔从新加坡带回来的资料看了起来。

  去年,当冼耀文从报纸上看到“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个名词时,他算了一下时间,猜到“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应该已经建立,只是这个组织大概不对外公开,所以在报纸上根本看不到它的相关信息。

  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也可以叫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它的作用就是对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员国实行禁运与贸易限制,说白了,巴统就是一个自由世界阵营针对共产主义阵营的组织。

  只要朝鲜半岛的战火一起,以西方国际组织的效率来分析,最多半年至九个月,巴统就会对内地正式实施较严格的禁运,经过试验、扯皮和调整,大约又是半年后,禁运的严格程度会再次升级,之后就要视战争的走向而定。

  从走私生意的角度来说,禁运越严格,生意就越好,利润也越丰厚。

  从正当生意的角度来说,禁运越严格,日子就越难过,原材料可以偷偷摸摸运到香港,成品怎么运出去,又该怎么输入到西方国家会成为大问题。

  从英国利益与外交的角度来说,英国已经实行实用主义外交数百年,之前英国承认大陆新政权就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是英资集团在大陆还有大量投资,仅上海一地还遗留着数亿英镑的投资,且投资多为不动产,短时期之内根本无法变现撤走。

  二是香港在贸易、政治、军事等方面对英国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英国政府自然不希望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冲突损害自身利益。

  对内地而言,香港是对外交流和贸易的窗口,对英国而言,香港的转口贸易意味着大利益,禁运一实行,大部分的转口贸易就会转移到澳门,香港会失去一大块“名正言顺”的利益,从伦敦到香港,政府人员和资本都要跳脚臭骂华盛顿你大爷。

  不过澳门不具备成为一个良好转口港的条件,澳门外港的水深限制了3000吨以上货轮的驶入,远洋货轮只有在香港码头完成货物从大船转移到小船的操作,才能通过小船送货去澳门,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合法与否,货物都会从香港走一遭。

  禁运一起,香港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会面临致命一击,首当其冲是工业,然后传染到银行业、仓储业、洋行业、运输业等各行各业,香港作为远东贸易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生意萎缩自然面临减产、停业或倒闭,企业一倒,裁员、失业人数自然要激增,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张等着开饭的嘴会让港府焦头烂额。

  为了解决吃饭的难题,依照英国曾经发放过私掠许可证的“机灵劲”,走私生意大概会进入一个看似不合法,但只要去港务局或者某临时机构办一个莫名其妙的证,交一笔莫名其妙的费用,就不会有人抓的混沌时期。

  香港这边眼疾暴发,大爷们集体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知道,哪个倒霉鬼被美国盯上,那就自认倒霉,上庭走个过场,该关就关,该罚就罚,该没收就没收。

  冼耀文大胆推测在禁运二次收紧之时,在港的英国佬将迎来一次走私盛宴,从上到下,从公到私,都会有利益牵绊在走私活动里,这也是为什么爱惜羽毛的他对走私一点都不抗拒。

  都他妈会成为一丘之貉,阿二甭说阿大,大家就装作集体失忆,等将来把这一段擦拭干净,依然可以衣冠楚楚地坐在一起谈论绅士的品格。

  冼耀文对走私一点都不憱,只要没在自己头上戴一顶走私大头目的帽子,只要别给华盛顿找“我答应,百姓也不答应”的麻烦,逼着人家指名道姓制裁,这肥肉只要慢慢吃,别噎着、撑着就成。

  他现在担心的只有中华制衣这一摊子,为了不耽误生意,他非常有必要在南洋建一家分厂,找几家代工厂。

  要说南洋最适合建厂的地方自然是新加坡,在那边应该还有一个从龙之功等着他去触发,将来也有可能和别人合作成立一家“淡马锡·李&冼”控股有限公司。

  谢丽尔带回来的资料还挺丰富,政治、经济、华人构成都有,对他了解新加坡有很大的帮助,只是缺少有钱人家小姐的资料,不然他的三姨太或四姨太应该就可以是新加坡华人,现在看样子还得等他自己过去物色对象,排行只能是老五或者老六。

  “郑月英可惜了,要是留下能培养她帮我管走私这一摊子,怎么就是一个恋爱脑呢,还他妈去贩毒,真他娘的。”

  冼耀文眼里看着资料,脑子里却在想着女人,姨太太高管团队的第一步既然迈出去,也就不用端着了,第二步,第三步,该迈就迈,他见过的有潜质的女人,如走马灯般从眼底跑过,滴溜溜转了几圈,齐玮文这个名字高亮显示了起来。

  “这女人背景太复杂,要按王书宁说的,能力应该不错,走私生意绝对能管起来,碰到机会要不要招惹一下?”

  “周若云这个小娘皮也不错,就是家世太好,绝对不会当人家的姨太太,当正妻又差点意思……周懋臣的年纪好像不是很大,大概没有忽染恶疾,不治身亡的可能,基本没戏。

  让耀武出面?

  还是不行,不赶趟。

  从周孝桓下手,跟他交好,劝他学李世民,参透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的真理?

  还是歇了,通过林百万的事就能看出周孝赟难缠,我又不是周家女婿,就算要招惹周家,也该交好周孝赟打顺风仗,这孙子手段阴狠,吃相也难看,没有大利益不惹为妙。

  要是有大利益,岳父和大舅哥的仇还是要报的,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岑家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那话咋说来着,父仇不报枉为人子。”

  “老爷。”

  “嗯?”冼耀文抬起头,看向岑佩佩。

第121章 烂蕉冯

  “谢丽尔约我去逛百货公司。”岑佩佩用希冀的眼神看着冼耀文。

  “十点钟我让龙雀在尖沙咀码头接你。”

  “嗯。”

  岑佩佩愉悦地点点头,脸转回去继续同谢丽尔飙口音。

  也是难为她们两个,两个重口音的英语能说到一个频道去不容易。

  等两女吃完,冼耀文自己先回家。

  到家里楼下,看到水果店的老板果栏昌彭志昌正搬着竹筐往店里走,店门外还停着一辆车,车斗里垒着满满的竹筐。

  这一看就是有新鲜水果到了,冼耀文上前往车上的竹筐瞄上一眼,一见是李子,就往边上站站,准备等果栏昌忙完买一点。

  果栏昌放好一筐,从店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冼耀文,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抹了把脸,笑眯眯地走到冼耀文身前,“包租公,刚刚到的台湾新竹花螺李,帮你称几斤?”

  “甜不甜?”

  “在船上焐了几天,又甜又软。”果栏昌说着,从靠车门的竹筐里拣了几个李子递给冼耀文,“包租公,你尝尝。”

  冼耀文从果栏昌手里拿过一个,用手心抹了抹,塞到嘴里嚼了一口,细细品尝,随后,竖起拇指,“真甜,彭老板等伱忙完帮我称一筐。”

  “好好,包租公你等等,我很快就会搬完。”果栏昌说着,兴冲冲地返回去继续搬竹筐。

  冼耀文站在原地默默地看着果栏昌一趟趟往店里搬竹筐,过了过数,没一会果栏昌就搬了十来筐,他不由感叹一声,“果栏昌胆子挺大,敢上这么多货,卖得掉吗?”

  刚才他已经尝出来了,李子是成熟前摘的,焐了几天刚好熟透,就现在这天气,到了明天晚上就能坏掉不少,不出三天全得坏,果栏昌只有一天半时间卖高价,剩下的一天之内都得低价处理掉,不然得砸手里,进这么多,真有点冒险。

  又等了一会,果栏昌搬好了水果,跟押车的一个年轻人说了几句,随后就跑过来招呼冼耀文。

  “包租公,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冼耀文笑着回应,“等一等没事,只要彭老板帮我挑一筐最好的。”

  “一定好,一定好,包租公进店里坐坐,我帮你挑一挑。”

  果栏昌引着冼耀文进了昌记的店内,吆喝自己老婆昌婶看茶,冼耀文谢绝后,果栏昌连忙打开一个竹筐的盖子,查看起李子的品质,一筐接一筐,看得非常仔细。

  冼耀文见状,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道:“彭老板,不用这么麻烦,差不多就行。”

  “不行,我一定要挑最好的给包租公你。”

  这场面话实在是客气,但对自己有利,冼耀文也就没再说客套话,而是把刚才的疑问说出口,“彭老板,你上这么多李子卖得完吗?”

  果栏昌捧着最新检查过的一筐走到冼耀文身前,“包租公,你看这一筐怎么样?”

  冼耀文看上一眼,见大部分李子青红相间,有几个已有细细的裂纹,恰是最成熟的果子,便点点头,“就这筐好了。”

  “我给你过秤。”果栏昌把竹筐交给昌婶拿去过秤,这才来到冼耀文身前站定,回答之前的问题,“包租公,不瞒你说,我这些李子是抵债抵过来的,价格不贵,只要能卖掉一半我就有钱赚。”

  正在过秤的昌婶听到果栏昌的话,立马用冷嘲热讽地语气说道:“包租公,你不要听他车大炮,他啊,废柴一个,帮人运货去台湾,钱没拿到,船也没了,要不驳货多挣钱,用得着在这里卖烂蕉。”

  “八婆,都跟你说过这事不要再提。”果栏昌蹙眉不悦道。

  昌婶把秤往竹筐上一扔,呲开獠牙,吼道:“为什么不提,我偏要提,废柴,你就是一个废柴,我嫁给你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这叫什么事。”

  冼耀文吐槽一声,只能站起来劝架,安抚昌婶几句,又把果栏昌拉到了店门外。

  安抚一句,点上雪茄陪果栏昌蹲在店门口抽根烟。

  两口白雾下肚,果栏昌打开了话匣子,“两年前,我还有艘货船,有一天,一个小老板找到我,想让我帮他运鱼苗去台湾,有生意我当然做咯。

  谁知道船刚出海没多久就遇到了大风暴,熬了好几天才算是撑过去,等船到台湾,船上的鱼苗都死光了。”

  果栏昌弹了弹烟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也怪我心软,知道小老板是用全副家当换来的一船鱼苗,死光了也就倾家荡产,在台湾的时候,小老板找我商量,想让我用船做抵押运一船香蕉回去,一开始我没答应,风险太大,后来小老板跟我说,我不肯,他没钱付我运费,他也只能跳海。

  他这么说,我也只好答应了,总不能看着一个年轻人就这么死了。

  就这样,我们运了一船香蕉离开台湾,不知道是他倒霉还是我倒霉,一路上都在刮大风,船只能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回到香港,一船香蕉全烂了,一根好的都没有。”

  “你的船就这么没了?”

  “被收走了,不过小老板人不错,肯认账,这两年每个月都会送钱过来,已经还我不少,就是细水钱存不住,流进来又流走,一直没钱再买艘新船。”果栏昌无奈地说道:“这两年驳货生意好做,错过挣钱的机会了啊。”

  “彭老板不用心急,现在是好时候,赚大钱的机会不少,早晚有一天会落到你头上。”冼耀文拍了拍果栏昌的肩膀,“你说的小老板,就是刚才给你送货的那个人?”

  果栏昌眉头展开,沉重的心情瞬间变得轻松,“就是他,烂蕉冯,开金铺、贩水果,生意做得还不错,很快就能把我的钱还上。”

  “这不就好了,不要跟昌婶一般见识,她心里有气也是正常的,一会好好哄哄。”冼耀文站起身,说道:“我就不回店里了,等下帮我送到52号。”

  “马上。”

  “再会。”

  今天星期三,冼耀文把资料放到一号楼书房,马上又下楼上了三号楼。

  刚踏上四层的楼道,便听到屋里传出的麻将声,走到窗前往里一眼,苏丽珍背窗而坐,她左右两侧是边上的两位房东太太,也是苏丽珍的牌搭子,对面是楚太太,挺该死,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这女人姓甚名谁。

  这四个女人凑在一起打牌没什么好奇怪,四人已经是老牌搭子,只是,楚太太后面还坐着楚天岚,手里正拿着剥好的瓜子仁往楚太太嘴里塞。

  “啧,这他妈是什么组合啊?楚天岚居然能这么开明?”

第122章 裙带关系

  冼耀文走进屋里,来到苏丽珍的身后,先冲楚天岚点头示意,然后对其他三女说道:“楚太、邓太、姜太,手气怎么样?”

  话音刚落,坐在苏丽珍左手边的邓太太立即垮着脸说道:“冼生,你是不是请风水先生来睇过,冼太手气太旺了,三家归一,只剩‘五何主’啦。”

  “邓太,用不用这么夸张,深水埗谁不知道邓生是大水喉,擦皮鞋都给千元大钞不用找啦,谁有本事能让你输到只剩五毫钱。再说打牌,你能给丽珍当裸书(老师)啦,她靠什么赢伱。”

  邓太太睨了冼耀文一眼,莞尔一笑,“冼生,你一个宝安佬,不要跟我学顺德话啦,整蛊作怪,缺(打)你吖。”

  冼耀文一笑结束对话,站苏丽珍背后看她打了几把牌,等果栏昌的李子送到,洗出两果盘用作招待,场面功夫一做足,立马上天台躲清净。

  四栋新楼在天台都设有煮茶台,一张石桌,配上炭火炉和一应茶具,边上还有一口小缸用来储存山泉水。

  冼耀文咬咬牙往炭火炉里加了一点龙眼炭,点着,坐上水,静待水滚。

  前些日子,王霞敏买回来一点龙眼炭和荔枝炭,冼耀文试了试,用这两种炭煮出的水幽香扑鼻、味质醇厚、汤圆软滑,遂让王霞敏去多买点回来,谁知道居然是绝版货,会烧制的师傅已经过世,手艺并没有传下来,一共不到三百斤炭,用一点少一点。

  搁好茶叶,冼耀文捻起一颗圆乎乎的龙眼炭,端详一会,然后放在石桌上敲两下,剥掉外壳,取出内部果肉连同果核一起碳化的碳球,思量着其中烧制的奥秘。

  若能破解其中的奥秘,再独家掌握烧制方法,一年旱涝保收至少能赚过百万,且可以用来当作结交人脉的利器。

  思量一会,冼耀文就把龙眼炭放到一边,这种未必能出成果的事,还是等自己不差钱再来考虑,拿出几百万用来撞大运,无伤大雅。

  待水滚,泡好茶,冼耀文端着茶盏走到栏杆边沿望向老楼的天台,叶问最近的生意不错,学拳的人挺多,密密匝匝,半个天台都快站满。

  触景生情,冼耀文脑子里冒出两个名字,一个戚继光,一个郝荡寇,前者将作为龙道的创始人候选,后者为抗日奇侠,凭着一手龙道功夫和一句赌你枪里没子弹的神打口诀,在敌后战场杀敌无数;

  1943年更是被选为援美抗日代表参加太平洋战争,在硫磺岛战役中,由于美军久攻不下,不得不启用之前表现良好,折了美军面子的郝荡寇,结果自不用说,郝荡寇直捣黄龙,干掉了小笠原地区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大将栗林忠道。

  后来在冲绳岛战役中,郝荡寇也有惊人表现,麦克阿瑟曾惊呼:“美国不能失去郝荡寇,他的价值超过五个集团军。”

  正因为郝荡寇的卓越表现,美国对他威逼利诱,但他时刻谨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誓死不从,这导致美国恼羞成怒,为了消灭他,抽调了原计划轰炸新潟的原子弹,投向了郝荡寇当时在度假的马绍尔群岛。

  没有人知道郝荡寇有没有被炸死,只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听过关于他的传闻,半年之后,马绍尔群岛出现了一个侠客,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每当有人问他姓名,他都会回答“莫问,哥已经死啦”,有一个略懂中文的密克罗尼西亚人为了吹牛逼,胡乱翻译,称呼他为Godzilla(哥斯拉)。

  “完美。”

  冼耀文打了个响指,为自己现编的故事喝彩,只要再润润色,控制一下脑洞,不让故事往神话靠拢,也不要有宗教色彩,就是一篇很好的郝荡寇生平介绍。

  “相比郝荡寇,戚继光当龙道创始人好像弱了点,要不往前推推,从楚汉争霸那时候开始?淫贼项羽强抢龙道弟子未婚妻虞姬,并指挥手下屠戮前去讲理的龙道一众弟子,致使龙道倒向老流氓刘邦,派出弟子张良、韩信辅佐,这才有了大汉江山。

  东汉末年,龙道一火夫张角,因缘巧合旁听了龙道传武师父授课,便忍不住内心之躁动,偷偷下山,把天下搅成一坨浆糊。

  见此情形,传武师父飞鸽传书想拜入龙道门下,却因资质不够,求而不得的皇甫嵩、朱儁、卢植,令三人剿灭张角……

  啧,不太好,涉及的人物太多,故事不好圆。

  1887年,龙道一弟子路过奉化,忽见一户人家屋顶霞光普照,后一打听,这户人家姓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