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61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后面他唯一给自己的解释是,合成序列在国外无法触发。仔细想想,去了日本那么多次,确确实实也没触发。

  顾陆当前的书房也有几千册书,就是想着万一有机会再来一次……算了,好事也不能都被他遇到。

  “金手指还有国界?!”

  就无奈,随便找餐厅对付了一顿,随即顾陆在路边站了小会,一辆黑色的拉达开过来。这是俄外交单位给来宾准备的车辆,近期到莫斯科的外宾都有。

  “时间差不多了,去剧院吧。”

  “好的,请系好安全带先生。温馨提示先生,我没有喝酒。”毛子司机会一点中文,一脚油门,车辆行驶中。

  为什么会有这个温馨提示?顾陆也弄不懂,他也不敢问。

  下午一点半,顾陆手持邀请函,抵达莫斯科大剧院。

  “在莫斯科玩得愉快吗?”萨利尼科夫问。

  “非常不错。”顾陆回应。

  检票时遇到了昨日在三个托尔斯泰沙龙里遇见的作家,其实顾陆记不得对方名字,主要俄罗斯人名字有点拗口,都是用英文交流,所以顾陆记外貌特点和读音。

  眼前这位主动打招呼的是“大脑门萨”,往里走,顾陆坐的第二排。

  别误会,第二排就是最好位置。第一排距离舞台较近,对舞台整体观看有点限制,所以当前是空着的。

  坐下后,就遇到昨天的“络腮胡金”,也是参加沙龙的作家,坐第三排。

  “今日的演出是顾先生你写的续作?”爱德华·韦尔金得到对方肯定之后,也竖起大拇指,“顾先生,你是个勇敢的人。”

  “我一直想为《卡拉马佐夫兄弟》写续作,但一直不敢动笔,我认为自身积累还差太远。”奥克萨娜·瓦夏金娜。

  又说话的是谁呢?好像是金发娜。顾陆在内心里想起这几个人。

  昨天他们都反对将托尔斯泰最后的签名书交给顾陆。很正当,毕竟他们也没看《逃向上帝》,所以当前来看,是想看看凭什么写个续作,就被尤里重视。难不成就凭你代表中国?就凭你中国强大……好像这真的无解。

  因此可以看到,大脑门萨、络腮胡金等人内心反对,可也没对其恶言相向。这代表的人不一样。

  “《卡拉马佐夫兄弟》即便没写完,也是一本名著,的确需要谨慎对待。”顾陆说。

  “《光在黑暗中发亮》这剧作以托尔斯泰是按照自己所写,也需要谨慎对待。”奥克萨娜·瓦夏金娜说。

  “当然,我查询了非常多资料。”都知道顾陆文抄前准备可都是很完善的,就是担心万一有记者采访类似内容答不上来露馅。

  比方说,记者提问西班牙历史,你不能一点也说不上来吧?毕竟能够写出《不朽的逃亡者》。

  奥克萨娜没再多说什么。你想想,如果你知道一个外国年轻人续写了《红楼梦》,你是什么心态,奥克萨娜就什么心态,这和文人相轻没关系,是更原始的,人类思维惯性。

  没一会儿,顾陆身旁坐着人了,左边是燕副部,再过去是俄文化高官,右边是送给他书的著名作家尤里。

  尤里能坐第二排,也不是因为他比后排的络腮胡大脑门厉害一个档次,而单纯因为他是本场戏的文学顾问。

  第二三四排特邀来宾全部入场了,剧院也就正式开放。

  其他观众们逐渐入场,后台的瓦拉瓦尔、加琳娜在化妆……

  俄罗斯事情不断,国内事可一点也不少。

  “启主席,共青团有合作找作协,因为涉及到顾陆老师,所以转到了我们这边。”秘书长田孟戈对启副主席说。

  共青团找到作协,进行其他合作。

  本来[新童话]丛书,共青团就支持,那么反过来,团子的活动,作协肯定也要责无旁贷。

  那么具体是什么活动呢?

  算是比较强势的活动,直接面向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更加清楚。

  五家人原名任家梧,八五年出生的他,有一大一小两孩子。大的10岁小学快毕业,小的6岁刚上一年级。

  “爸,你是很厉害很厉害的童话作家吗?”小儿子任传良突然问。

  暂时放下回微信消息的手机,任家梧谦虚地说,“也不能算很厉害,只是在同年龄段比较,我是还可以的。”

  “哦,就是漫画里说的同级无敌!”任传良概括。

  从五家人和孩子的名字其实能看出,他是任性滇省文山那一支,字辈是“望国有景,家传世代”。不过他挣钱还行,所以让两个孩子都在北京读书。

  “那能不能跨级战斗?”任传良问。

  同级无敌、跨级战斗,都看一些什么漫画?五家人皱眉。

  没注意到父亲的情绪变化,任传良继续说,“那爸爸,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五家人马上说,“有事就说,爸爸能做到的肯定会去做。”

  “我和同学们说,爸爸你是大作家顾陆的好朋友,你能不能给我PS一张合影照看,你和顾陆的合影。”任传良说。

  请假一天

  有点事,早早请假去,今天不用等了,快过年了啊!

第455章 光在黑暗中发亮

  小儿子任传良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爸。

  五家人胸腔中很生气,首个反应是转移话题,训斥孩子上周的数学考试为什么分数降低了。

  即便当时已批评过了,但拿出来再说一通,也是随口的事儿。但很快,五家人掐灭了这想法,教育孩子还是要讲一点道理。

  “我之前让传良你去问过,你们班上百分之七八十,都没人看过《小王子》也没听过顾陆这作家。反而看过的《枕头超人》是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五家人冷静下来,觉察到一个问题。

  枕头超人就是五家人的代表作,讲述了一群枕头星人降临到蓝星,有的小朋友家里枕头被附身,然后在主角团的努力之下,枕头星人放弃侵略的想法,而主角团也好好学习考上高分。

  就因为自家孩子的调查,再加上五家人在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才实施了踩顾陆上位的动作。

  “是这样的,不过今天老师说我们要搞个活动。”任传良的年龄还小,讲是讲得清楚,只是有点啰嗦,稍微总结一下。

  共青团的活动,“做新时代的少年先锋队与团员”,北京是最先实施的,所有公立小初高都参与。

  有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还有“学习先进事例学习”,举办“红色读书会”,塑造正确三观。

  其中,顾陆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再到党员(进入智库被火线入党),都可以说是先进事例。

  老师们还“顺口”提了一句:顾陆在成为少先队员时,就是优秀的少先队员。成为团员,改革了学校不合理的校庆制度,并且站出来监督学校食堂的卫生……与学校一起进步,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写个五六百字的应用文这周交上来。

  紧接是任传良和同学之间的聊天:“我家里有顾陆的书,你们不知道吧,顾陆是个很出名的作家”、“这算什么,我家有全套书二三十本”、“你们都不行,我爸也是童话作家,还和顾陆拍过照片。”等等,越吹越离谱。同学们不相信,任传良就嚷着,明天把照片拿给他们看。

  “好卑鄙的顾陆,居然利用盘外招!”五家人知晓前因后果后,内心的第一反应。

  在五家人眼中,这一手操作,明显是顾陆担心在[新童话]系列作品的出版中会输,抹不开面子的他,才出此下策。

  “呵呵,没用,如果是写成年人童话,我认输,你写小王子,还有写武侠,都有本事。但写给孩子们——这局赢得是我!”

  内心戏被孩子稚嫩的声音打断,“爸,你笑得那么开心,是不是真的认识很厉害的顾陆?”

  五家人回神,干咳一声,“我们现在参加了同一个出书活动,只不过我和他之间没过多交流……”

  “哦,所以老爸你的档次还认识不到顾陆?”别看任传良只有五六岁,但他是会总结的。

  他说,“那我们还是P图吧。”

  五家人试图让小儿子知道老子也不差,“在童话方面,我和他是差不多厉害的,甚至于某种角度来说,我比他更厉害。”

  “真的吗?”任传良瞪大眼睛。

  “当然,过段时间你就可以看到新闻报道,我的新文比他写得更好。”五家人说。

  “那为什么顾陆的名字出现在我们书上,”任传良说,“就我们语文书倒数第二页的推荐阅读的课外书目,有《平面国》。为什么没老爸的书?”

  “呃……”五家人不知道说什么了。对不起,我没有让顾陆大人尽兴?

  “是不是,过段时间之后就能看见了?”任传良感觉自己有很好的吹逼素材了。

  相信也看出来了,共青团的活动已在北京展开。

  老师说是“不强迫”,但就等于家庭作业了,顾陆这名字首次在零零后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小萝卜头,腹诽着:“这个顾陆怎么这么烦,哪都有他”、“我们为什么要学他?”、“他可以仅次于鲁迅,是我第二讨厌的人了。”……

  想要在人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最好的方法是在童年,是在作业里。

  国内扬名中,而国外也不遑多让,俄罗斯精彩的戏剧《光在黑暗中发亮》开始演出!

  第一幕第①场舞台:乡间的一所富宅中,带棚顶的露台。

  前景是两女一男三位演员,扮演妻子的玛利亚、妻子姐姐的亚历山德拉,姐夫的彼得。

  后景等待数位演员,分别饰演:年轻司祭、保姆、柳芭、丽赞卡、斯乔帕、万尼亚等。

  为什么说很多戏剧有观赏门槛,发展受到限制?当前这场就可见一斑。

  开场没任何提示,就是玛利亚和姐姐、姐夫诉说着丈夫尼古拉(以托尔斯泰自身为原型的人物)要把所有财产交给别人打理,没点耐心就会沉不进去,感觉没头没脑。

  第一幕第一场第一句台词,是身为姐姐的亚历山德拉出言,她表示如果尼古拉不是自己妹夫,会非常赞同,可做此行为的是妹夫,那么这行为就是胡闹!

  此话定下戏剧前期基调——“当好事伤害到周围亲人,就不再是好事”。

  紧接着第二三四……场的剧情,是亚历山德拉向司祭、向女儿,向亲戚,指责妹夫尼古拉的行为。

  甚至和宗教司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那么您为什么不放弃尘世的享乐呢?瞧,您在抽香烟。”“因为意志薄弱,就是说,不称职。”

  东正教的至善境界是放弃尘世间的享受,司祭办不到,可这并不妨碍支持信徒这样做,带有讽刺意味,历史上托尔斯泰被俄宗教院开除教籍也是有道理的。

  只看前面,会认为尼古拉是一个被教派洗脑的傻子,这个印象直到瓦尔瓦拉(饰演尼古拉的演员)上台,也没能扭转。

  一上场的剧情就是有农民偷砍了庄园十棵树要被判刑,但尼古拉认为不该判刑。

  尼古拉认为自己拥有九百俄亩森林,每亩五百棵树,也拥有四十五万棵,为什么要因为四万五千分之一的树木,就让农民倾家荡产?

  “如果不要求赔偿这四万五千分之一的话,其余的四万五千分之四万四千九百九十九也很快就会被砍光的。”“我根本无权占有这座树林,因为土地属于大家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属于某一个人。”……

  燕副部皱眉,国内的土地是国有制,确实不属于某一个人,但对偷盗行为还是不该放任,所以这戏剧究竟要表达什么?

  顶端(幕栏上)有中文字幕展示,燕副部俄语水平一般,有可能会听错,但中文总不会错。

  可这是托尔斯泰写的啊,被誉为“俄国革命镜子”的作家,内涵应该会更深一点吧?

  “戏剧没更改剧作吧?”燕副部小声问旁边的人。

  观众席小声讨论的并不少,并不是只要有剧情就有议论,又不是听古典乐……别想得那么高端。

  当然,讨论声肯定不可能大,这种场合影响他人还是不好的。

  旁边人是顾陆,他小声回应,“没有,是原文。尼古拉是托尔斯泰的映射,尼古拉的经历几乎是他本人经历。”

  实话实说,能坐上这位置的,哪怕文学素养普通,但智商绝对够用。燕副部明白过劲儿了。

  以自己为原型——让女配角先登场,再到宗教人士也做不到,“自私”的行为影响女儿柳芭的婚事,都是在利用讲故事的技巧,把自己(尼古拉)写得这么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讨厌。

  绝对不是读者迪化,你能想象晚年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不懂如何描写人物吗?

  “所有人都不理解,这是托尔斯泰,想表达自己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乃至观众都不理解的处境?”燕副部内心的思索虽然是疑问句,但基本上肯定了。

  第一幕结束。

  进入第二幕,剧情转为最亲近的人,妻子玛利亚的直接批判,她拿出了丈夫尼古拉的写给她的信:“……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把我们的全部土地交给农民,只留下五十俄亩土地和花园、菜园、浸水草地。我们自己努力工作,但不强迫自己或者孩子们。我们留下来的东西,毕竟能给我们带来五百卢布左右的收入。”

  戏剧的大部分剧情都用台词推进,台词展示了玛利亚为尼古拉生了九个孩子,身体已经衰老。现在要强迫着她去工作,简直是不能理解的行为!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都是大多数人的追求。

  别说亲人,甚至尼古拉想要帮助的农奴都不能理解他,认为“老爷”是在破坏农奴稳定的生活。

  所有的情绪积攒到极限。

  饰演尼古拉的演员瓦尔瓦拉,展现出了男首席的实力,

  他大喊:比如今天吧,我在勒然诺夫公寓的流浪汉中间度过了一个早晨。看见一个婴儿活活饿死了,一个小男孩成了酒鬼,一个生肺痨病的洗衣女工去给人家洗衣服。后来我回到家里,戴白领结的仆人给我开门,我看见自己的儿子,一个小家伙,叫这个仆人给他端点开水来,看见这样一大批为我们服务的佣人。……

  当尼古拉意识到自己的财富是掠夺老百姓,是剥削他们的土地之后,如何能继续享用饥饿者的劳动果实?

  剧情陷入第二阶段。

  “人就是环境,描写了环境的压迫和牵扯,然后就该是将自己血淋淋的剥开……”作家奥克萨娜很早就看过《光在黑暗中发亮》,但演员们精彩的演绎,还是让她完全沉浸。

  “我没有动笔续写《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决定是正确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家,他们思想的深度,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到达的,靠近都很难。”奥克萨娜说。

  爱德华·韦尔金说:“小声点,更精彩的要出现了。”

  没错,为什么第二阶段的剧情是“陷入”呢?因为第三幕和第四幕,都是尼古拉及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拉扯。

  瓦拉瓦尔不愧为好演员,演技非常细腻,他演出来尼古拉内心的狂风暴雨,也写出来儿子、女儿和妻子的交谈,想要将自己的感受传达。

  但,毫无作用。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