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木生
主管恭敬地告退,其实他心里有点奇怪,公爵的手似乎……在颤抖?
主管出去后,马尔茨胳膊拄在桌子上,右手抵着额头,闭着眼睛拧了半天眉心,然后又一次展开了羊皮纸卷。
太轻敌了!太大意了!自己真应该去年就把格莱曼家的小子摁死。
……
下面是羊皮纸上的内容。
尊敬的公爵大人:
经过我们的多方打探,对格莱曼家族的军事实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现将信息汇总如下。
自从去年遭受海盗侵扰后,阿尔达就一直维持着一支常备军队,而且这一年来,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到现在估算有2000至3000人左右。也就是说,在比多堡之战中阿尔达仅仅投入了不到一半的军队。
这2000多人的部队中包含一支人数至少为600人的水上部队,应该是去年剿灭海盗所建立的,至于在消灭海盗后为什么会保留下来,根据我们在富兰港的探查,格莱曼似乎有发展远洋贸易的打算并已经付诸于行动,阿尔达发明了一种新船很适合远洋航行。富兰港内的人都在传这种船只已经航行至角湾一代。
军队的装备方面,虽然披甲率不高,但是他们有致命的火弩和雷锤,在格莱曼进军拜尔丁平叛的时候,他们还是火弩和长矛混编的部队,到今年的比多堡之战时,就清一色的装备火弩了,而且火弩进一步改进套上了刺刀,使士兵们既能远攻,又能近战。
至于火弩和雷锤这两种新式武器,情报显示大概率就是保罗·格莱曼本人发明出来的。
军队的素质方面,根据探子回馈的消息,军营附近每天都能听到里面士兵的口号声,从早到晚不间断,似乎只有周末一天没什么动静。虽然没打探出里面在训练些什么,可是一周六天的出操率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军队了,即使是诸位骑士大人也少有一周六天研习武艺的。
另外,高强度的训练意味着高水平的伙食供应,否则士兵们的身体是撑不住的。
先进精良的武器,充足的物质保障,这支军队花得钱绝对是海量的。
一年前阿尔达还是贫瘠的伯爵领,如今的表现却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它的印象,我们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如下:
一是格莱曼“联统”了隔壁的拜尔丁,阿尔达虽然贫瘠,但是拜尔丁在西北诸领中算是比较好的,这一举就能让税收翻上几翻。
二是各种新事物的发明,诸如瓷器、纸张、罐头,这些都是人们之前所没有见过的东西,而且还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在制造他们的技术扩散之前,格莱曼将继续从它们身上获得巨大利润。另外,阿尔达还有一种能够大量制取食盐的方法,让食盐的成本大大降低,现在西北海湾的盐商们几乎都在从阿尔达进货。
瓷器,纸张,罐头,食盐,用阿尔达商人的话来说,这是他们用于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另外,格莱曼还在向领地内的地主们销售一种昂贵的农业器械,此种器械对于农业的促进作用尚待考察,到已经为他赚取了大量金币。
三是阿尔达和拜尔丁两地工商业的兴起,“拳头产品”出现后,格莱曼对两地的工商业采取了扶植政策,吸纳了大量民间的工场主和商人参与到这些产品的生产和贩售中,虽然政策推行后税率降低了,但是由于规模的扩大,这方面的税收任然涨了不少。
噩梦般的一周!
第259章 对策
肯特公爵拿着手中的报告,心里有一种把它撕碎的冲动。
是谁让格莱曼赚了这么多钱?
他抬头看到桌子上摆放的瓷器花瓶,一把拿过来就要摔在地上。
但公爵的手却悬在半空中久久不能掷下,最后还是一脸别扭地把花瓶摆回了原处。
马尔茨又把情报主管叫了进来,命令他去大厅把自己的几个心腹叫来,并让其他人先散去。
一会儿后,心腹们到齐了,埃莫森·怀尔德也在其列,至于公爵的儿子则没有来,最近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出面,整饬军队,征召新兵,所以一直在外面奔波。
公爵把现在的困境向心腹们说了。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克制火弩和雷锤的武器,然后就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压死他们。”
但是这谈何容易呢?现有的弓箭和弩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不如前面两者,众人苦苦思索,始终没想到一个好的方案。
“肯特叔叔,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埃莫森突然说话了,马尔茨就像是黑暗中见到亮光一样马上说:“哦?说来听听!”
“您听说过长弓吗?”
“长弓?我们这也有啊!”
“我说的长弓并非是普通的长弓,而是那种更长的,更大的。”
埃莫森双手比划着,向书房内的众人介绍。
“这种长弓长约1.5~2米左右,用紫衫木制成,也可用用榆木和橡木代替,但最好还是用紫衫木,因为紫衫木强固、不易断、坚韧、柔性好,可以拉得更开。”
“它的射程能够达到200~300米左右,这已经可以和阿尔达人的火弩匹敌了。而且它的威力很大,它可以在约合220—260米的距离上穿透皮革、衬垫甲及织物,或者侵彻锁子甲,板甲或鱼鳞甲可以抵挡它的侵彻;但如果在100米以内被正面射中连板甲也抗不住;到了50米的范围,长弓利箭简直可以说是无坚不摧。”
埃莫森的描述让众人眼前一亮,这种武器太可怕了。
“真的吗?埃莫森,你说的‘长弓’真有这么厉害?”
埃莫森略一沉吟,“呃……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可能有吹牛的成分,但是长弓威力巨大总归是不会错的。”
马尔茨·肯特一锤定音:“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你有办法制作这种弓箭吗?或者购买也行。”
“我不懂得制造方法,但是知道去哪里买。不过肯特叔叔,仅仅是买到是不行的,训练操作长弓的士兵并非易事,必须要通过经年累月的长期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长弓手。”
“关于这一点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佣兵。”
“佣兵?”
“是的,肯特叔叔,花钱雇佣长弓手,最好是是那种大型佣兵团的长弓手。”
马尔茨·肯特眯起眼,他知雇佣兵的存在,在一些战乱频繁的地区,活跃着大量这种为钱卖命的人,他们或者独来独往,或者组成团体,有些雇佣兵大团会成长到非常惊人的规模,战斗力甚至能匹敌一个强大领主的军队。
不过,大部分雇佣兵道德极其败坏,毫无荣誉感可言,客串一把土匪强盗是家常便饭的事。领地内征召的本土士兵虽然也抢,可还多少顾忌一下同乡之情,身为彻头彻尾外来户的雇佣兵可就没有这种拘束了。
当然,后面的这个特点丝毫不在马尔茨·肯特的考虑范围之内,唯一让他有点顾虑的是雇佣金的价格,能让别人卖命的价格肯定不会低。
但是如果自己能战胜反对自己的领主联盟,吞并了他们的领地和财富,特别是那个保罗·格莱曼的,所付出的终究会成倍地拿回来。
公爵一拍桌子喊道:“太好了,小埃莫森,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武器和士兵一下子全都有了。”
埃莫森一挺胸膛:“如果肯特叔叔有意的话,我愿意走一趟到去联系各个佣兵团。”
马尔茨同意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价格好商量,主要是能够召集到足够数量的军队。”
埃莫森提醒他:“可是,这需要时间,在佣兵团到达之前,我们还需要想个法子绊住格莱曼的腿,虽然他的军队现在停止不前了,但是无法保证他们会不会恢复进攻。”
公爵黯然:“对,这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情报主管突然说道:“公爵大人,这件事请交给我们。”
“你有什么好办法?”
情报主管微微一笑:“格莱曼伯爵这一年来搞得把自己的领地搞得有声有色,却不知道自己屁股下面已经埋了两座火山,虽然火山还比较小,但迟早有爆发的一天。”
公爵授意他继续说下去。
“报告里提到过,阿尔达搞出了一种新的制盐方法,能够迅速、大量的制取食盐。从明面上看,这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但是……”
“但是什么?”
“沿海一带有大量依靠煮盐为生的盐民,他们依靠传统的煮盐法制取食盐,在成本上拼不过新式的制盐法,盐商们都不从他们那里进货,搞得盐民们几乎快要失去生计了,只要我们……”
情报主管还没说完,房间里的有人叫起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是个馊主意!公爵大人,千万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抢话者是肯特家族的一名封臣,他义正言辞地说:“虽然我们与格莱曼处于战争中,但毕竟同为贵族,去挑动贱民去反对自己的领主,这成何体统?”
其他贵族出身的心腹也纷纷嚷道:
“是啊,简直就是荒唐透顶!”
“大逆不道!”
情报主管不说话了,没有爵位的他无法理解诸位老爷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明明都快火烧屁股了。
肯特公爵烦躁地一挥手:“好了,这件事以后再议。你们还有什么别的主意吗?”
陆陆续续有人提了几个法子,但是在马尔茨心里都不具备可行性。
“埃莫森去联系善于使用长弓的佣兵团,我们重新训练一支军队,在佣兵到达之前尽量挡住阿尔达人。”
公爵最后如此宣布。
众人散去,唯有情报主管被留了下来。
“之前你说格莱曼的屁股下有两座火山,另一座是什么?”
情报主管眼睛一亮,小声说道:“乡下。”
“他在乡下里又搞什么事了?”
“打退海盗后,格莱曼伯爵推行了一项法令——‘土地整合’,通过置换让各家地主、自耕农零散的耕地整合集中起来,旨在更好地利用土地。”
“这法令听起来不错啊。”
“是的,法令是不错。但是乡下有很多人为了逃税而瞒报自己的耕地面积,也有许多人因为管理不严而侵占了大量的公地。呃……您也是知道的,这种现象总是屡禁不止的。”
马尔茨苦笑一声,示意主管继续说下去。
“而在耕地的置换和整合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查各家的地产,丈量实际的耕地面积……”
“还有就是,耕地的质量有好有坏,置换过程中再怎么努力维持公平,也会有人觉得自己吃亏。”
“因此,我们可以在这里大做文章。”
情报主管说完后,马尔茨·肯特一声不吭地思索良久,最后仅仅说:“你先退下吧。”
主管离开后,公爵的书房陷入了寂静。
第260章
阿尔达独自出兵埃姆森的事情传遍了整个西北海湾,让众领主们对这个在比多堡之战中大放异彩的伯爵领再次刮目相看。埃姆森可是马尔茨·肯特的老窝啊,这无异于单枪匹马去摸老虎屁股。
联盟中的其他领主惴惴不安地给保罗写信,劝他谨慎行事,如果战况不利的话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地支援,而保罗则给回信让他们放一万个心。
保罗的自信来源于两点,一是阿尔达军队当前的战斗力,二是参谋部施行的新式兵役制度。
从去年开始,参谋部便向领地内的各个大型村镇派驻人员,这些人或是退役官兵或是直接从部队中抽调的现役军人,他们的任务是组织和训练当地的民兵,使民兵成为一支合格的后备力量。
新的一年开始后,这些教官被归入了一个新的机构——兵役站,除了继续组织和训练当地民兵外,兵役站还增加了一个新的任务——定期统计自己所辖地域内符合入伍条件的兵役人口,考察条件包括年龄、身高、身体素质,乃至邻里间的风评、家族犯罪记录等等。然后将统计信息汇总到湖心镇。
当阿尔达的各个武装组织——海军、陆军、内卫部队——缺少人员的时候,比如遭遇到重大伤亡或者要组建新的部队,参谋部便拿出最新的兵役人口名单,按照比例在各个地方上选上一批,给各地的兵役站寄去一张张的入伍通知书,兵役站的人再拿着通知书挨家挨户地登门造访,最后于规定日期将人员统一组织起来送到湖心镇报到。
新一批的阿尔达子弟兵就这么诞生了,再经过三个月的集中化训练后,他们就能端着步枪上战场了。如果情况紧急就匆匆训练几天后直接拉到战场上去,反正他们面对的大部分敌人也刚刚放下锄头才没几天。
根据参谋部的推算,新的民兵制度和兵役制度施行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理想情况下,阿尔达和拜尔丁两地在紧急时刻能够动员起总共一万五千人的队伍。
身为伯爵的格莱曼家族名下没有众多的附庸,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弱小的象征,但对保罗而言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自己领地内的每一寸土地都归他直接管理,他的法令可以直达每一个城镇和每一个村庄,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而和他同一级别的其他领主就没有这种便利了,他们的法令只能在自己的直属领地里畅通无阻,到了自己封臣的地盘上,必须要先经过封臣的认可后才能执行。当然,这也得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手中握有绝对力量的强势封君,他的大部分法令在封臣的地盘上都能得到执行,至于执行的效果如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且封臣对于主君的义务不是无限的,比如一个男爵领地里有20个骑士,能征召起500名士兵,那么严格来说,他只要向自己的上级封建主提供5名骑士和100多名士兵就尽到为臣的义务了,领主们只有在保卫自己的领地时才会投入自己所有的力量。
不过在现实中,没人会蠢到只为自己的主君提供封臣义务中最低限度的部队,除了表示自己的忠诚,提供更多的部队还能在战后的战利品分配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上级封建主也不能滥用封臣们的忠诚,在征召封臣的部队超过一定的时间后,要么让他们解散回家,要么负责他们的开销,甚至要支付额外的军饷。
在到达义务所规定的期限之前,封臣军队的后勤开销、武器装备都是自行解决的,这方面的义务一层一层地往下延伸,在绝大数地方,最底层的士兵在被领主征召后需要自己掏钱购买武器和防具,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运气好到爆棚或者不爱惜自己的小命,也可以直接抗把锄头上战场,不管装备如何,反正人必须到。
这就造成了地方领主们的军队往往是服装杂乱不堪、装备五花八门,在保罗·格莱曼看来,即使是比多堡之战那万人以上规模的交战,也像极了村民械斗的放大版。
少数财力雄厚的领主会养着一批脱产或者半脱产的士兵,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统一制式的武器,但数量不会太多,例如比多堡之战中出现的那批弓箭手,他们就是以前费迪南德公爵的士兵,每周抽出两个下午被集中起来训练箭术。
只有国家层面的势力,比如伽贝拉帝国皇室、奥尔多王室,或者像贾尔斯这种拥有大片领地和众多附庸的半独立公爵,才能供养得起成建制的部队。
在之前的进军行动中,阿尔达军队占领了埃姆森几乎一半的领土,在肯特家族历代的经营下,埃姆森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型的伯爵领,它一半领土上的人口就有近10万了,如果第一营和第三营继续进攻下去,虽然这个时代的底层平民对自己的领主谈不上什么效忠,但是保罗仍然怕新占土地上会出什么乱子,于是南下部队止步于拜伦堡。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在阿尔达-拜尔丁和埃姆森之间制造一片缓冲区,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且作为肯特家族居住地的拜伦堡较之比多堡更加坚固,防御更加完善,即使有火炮,攻克它也绝非易事,保罗还是打算等待其他盟友的军队再次集合起来后,一起与肯特家族作战。
前方打仗,后方建设。南方的叛乱使得王室在全国各地求购盔甲兵器。由于新技术的采用,阿尔达的铁产量暴增,而炼铁的成本大大降低,自然是想在王室对兵器的旺盛需求中分一杯羹。但是王室需要的是成品兵器,阿尔达的铁匠数量用于领地内自己的生产都嫌不够,怎么可能再分去一部分生产刀剑盔甲这些在保罗眼中势必要被淘汰掉的东西。而且无论是阿尔达还是拜尔丁,擅长制造传统武器的铁匠寥寥无几。
但是别人的领地里有啊!是时候和盟友们谈谈合作的事情了。
第261章 游标卡尺与西北工业
阿尔达和拜尔丁虽然没有足够数量的铁匠,但是其他领地上有啊。
别的不说,普莱斯·帕克伯爵领地里的铁匠就以擅长打造兵器铠甲而闻名西北海湾,除了民间有些大量此类铁匠外,伯爵自己就经营着一个大型的武器作坊。
这也是老伯爵敢于组织反对肯特家族联盟的底气所在。
于是保罗将盟友们邀请到了湖心镇,向他们提出联合制造并贩卖武器的构想——由他提供原料,让各领的铁匠们加工成兵器,然后往外贩售,赚得的利润一起分配。
“阿尔达和拜尔丁能生产出大量的铁,无论是生铁还是熟铁,你们想要多少,我们就能提供多少。”
保罗说着让众位领主们瞠目结舌的话,这毛头小子口气也太大了。
“你能说一个大概的数字吗?比如一年能产多少吨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