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257章

作者:安化军

  七万人的军营,除了边缘的一些特殊兵种,其实并没有多大。双方东西对峙,南北延展很远,东西纵深不够。被宋军中间插了一刀,现在前部军营全部在宋军的火炮射程内,情况惨不忍睹。

  伊利克坐在帅帐里,听见旁边已经响起爆炸声,帅帐被划开了口子,面色沉重。自己还是对宋军的实力估计不足,以为七万余兵力,对四万多人,总是优势。在宋军中间插入后,以为可以凭着兵力优势把他们赶出去。现在看来,哪里能赶走,今天能不崩溃,就是天幸。

  巨大的爆炸声,让很多黑汗士兵失去了理智,有的军队已经崩溃。向前冲宋军,宋军的炮位有步兵保护,冲上去的都被射杀。有的士兵发疯,在军阵中乱砍乱杀,很快被同袍杀死。

  这一轮炮火持续时间不长,不足小半个时辰,便就慢慢停了下来。

  伊利克出了帅帐,见自己四万大军,军阵已经完全乱掉。只是在宋军的包围圈里,没有退路,才依然在坚持。旁边的卫士看见伊利克出来,纷纷转过脸去,好似不认识一样。伊利克叹了口气,只是带着亲兵,四处观看。这个时候,竟然连完整的军阵都摆不出来了。各阵主将,要么阵亡,要么躲在安全处,对属下根本撒手不管。这一轮炮,把黑汗彻底打散了。

  张岊站在望楼上,通过望远镜,大致能看清黑汗军的情况。见大部已经散敌,还剩一小部分,有几支部队依然阵容完整,准备做战。想了一想,对亲兵道:“吩咐各炮位,离着那几支列阵的黑汗军比较近的,向他们射击。其他炮位,自由射击!再打一轮,让黑汗军彻底不能打了才好!”

  亲兵应诺,几个人分头行动,到各处去传军令。

  潘节收起腰刀,出了口气。刚才前方炮击,黑汗军没命地向后方攻来。宋军依靠昨晚送过来的各种火炮,加上强大的预备队,顶住了黑汗军。随着炮击进行,黑汗军的进攻越来越微弱,终于可以喘口气。

  此时黑汗军被隔离在外的三万余人,看着前方炮火连天,声音震天,一时不知所措。昨天他们见识过宋军炮火,并不特别厉害,受到的损失比较小。今天可是不一样,这么多炮,不知前方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了。双方没有交流,伊利克被围在前方,他们也不敢逃走。

  经过了两三盏茶的安静时光,伊利克找了几位重要将领到身前,商量对策。各人意见不一,有人建议降了,有人建议死等,等到晚上就不定有机会。正在争论的时候,突然前方的炮又响了。

  与上一轮炮相比,这一次的炮比较有针对性。凡是建制稍微完整的部分,得到的炮弹最多,很快就被打散。随着一轮一轮炮下来,黑汗军的建制完全散掉了。所有的人,都是趴在地上,等着宋军的炮火快一点结束。没有了军阵,没有了指挥,黑汗军队完全成了散兵。

  伊利克躲在一块大石后,身边有将领躲闪不及,被炮火击中,已经送了性命。

  其实,这个年代的火炮杀伤力不大,就是开花弹,落到人群里也死不了几个人。死的人少,受伤的人却多,大部分的人身上都有伤。就是伊利克自己,腿部也划了个口子。

  看着军营,伊利克叹了口气:“没想到宋军火炮如此厉害,根本不是昨日可比。罢了,这一仗没法打下去。等到炮停了,阿西尔,你到宋军军营,我军降了。”

  阿西尔本想劝一功,看了看四周,只能默默点了点头。此时的黑汗军队人数不少,但已经完全没了组织,还怎么跟宋军作战?除了投降,没了出路。

第189章 必须称臣

  “降了?”张岊打量着阿尔西,“这就降了?你们数万人马,这还没有好好打一场呢!”

  阿尔西道:“将军,在贵军的炮火下,我们的军队根本无法列阵,还怎么打?”

  张岊想了想,道:“罢了,你们不愿打,那就算了。回去之后,命各军列成整齐队列,武器由其他人交出来,我会派人收取。还有一件,你们前部降了,后部的数万人怎么办?”

  阿尔西道:“大王的意思,自然是一起降了。只是他们降不降,那可难说的很。”

  张岊笑道:“有什么难说,还不是你们心存侥幸,指望着能跑多少是多少吗。我告诉你,本军近万骑兵,他们只要一后撤,就知道厉害了。”

  说完,派了本军一个将军,交待一番,让他随着阿尔西回去,指导黑汗军投降。此时正面的宋军正虎视眈眈,一有不对,可以立即杀上去,也不怕黑汗军不投降。

  帅帐里,杜中宵看了张岊送过来的字纸,对一边的富弼道:“黑汗军抗不住火炮,已经降了。只是后边的军队被我们截住,说是要降,只是不知结果。”

  富弼拍了一下手道:“可惜,我们把前后分开,两边不相交通。如若不然,伊利克降了,后边的黑汗军队岂有不降之理?现在他们在包围圈外,总有不甘心的,会想办法逃跑。”

  杜中宵道:“副使,我们只有四万人马,不把黑汗军分开,火炮覆盖不了他们,也包围不了。那样的话,终究打成击溃战。这些人跑回龟兹,大军攻城,又是一场苦战。这一战只要抓了伊利克,还怕后边的黑汗军队抵抗吗?这样说起来,不管怎样都是值的。”

  富弼想了想道:“节帅说的也是。黑汗七万余兵马,一战被灭,大部被俘,余部击溃,已经是了不起的大胜了。等到传回朝廷,必然是全国皆喜。”

  杜中宵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道:“现在要紧的,是乘着这里新胜,立刻大军西进,直取龟兹和疏勒。只要占了疏勒,黑汗在山南再无立足之地,才算是大胜。”

  说到这里,杜中宵苦笑着摇了摇头:“又是一千余里,对于张岊来说,这一战可是不容易。”

  富弼点了点头:“是啊,真正大战或许只有这一场,但每占一地,都要飞奔数百里,对军队可是很重的任务。此去疏勒,再无大战了,可命张岊选出军中的骑马部队,少一些人,先把地方占住。”

  杜中宵想了想,断然道:“如果包围圈外的黑汗军队解决得顺利的话,这样可行!黑汗的军队已经大部消失在了这里,剩下的龟兹和疏勒都是空城,只要少量军队,就可以占领。至于南边的于阗,就先放在那里,等大军稳定了疏勒,派人去招降就是。”

  七八万人,对于黑汗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举国之兵。在这里失去,短时间他们再难举大军,占领龟兹和疏勒并不需要多少人。这数千里之内,只有那么几座大城,每城多者过万,少者一两千的人户,并不需要出动大军。自中唐以来,西域先派吐蕃攻占,又被回鹘和黑汗统治,丧失了大量人口。

  确认伊利克投降,张岊立即派人到后部包围圈外的黑汗军队去交涉。如果不投降,则视为依然抵抗朝廷,将派军剿灭。黑汗军队在不远处宋军骑兵的坚持下,大部投降,只有约两千多人,乘隙逃入了北边数十里外的天山里。张岊只是命骑兵追踪,并没有派大军追赶。

  到了夜晚,众将集中在杜中宵的帅帐,听候吩咐。

  问过了今日的战况,杜中宵道:“现在最要紧的两件事。一件是派骑兵西进,迅速占领龟兹,特别是疏勒。只要占领了疏勒城,则天山以南就为朝廷所有。再一件事,这近七万人的战俘,要先派军队押回到伊州去。到了伊州,我们有足够军队看管,铁路也可运来补给。在这里,这些人吃饭就是问题。我们是朝廷的王师,不能跟黑汗军队一样,向当地百姓征粮。”

  张岊叉手:“节帅安心,末将明日便派一万两千骑马步兵,只带轻炮,去占那些城池。依末将的估计,龟兹并不需要派多少人驻防,其余摆音、末蛮、倭赤等城,其本可以不驻兵马。一万大军,全力对占疏勒。只要黑汗军队在死守疏勒,占领应该不难。”

  杜中宵道:“放心,伊利克已经说了,后边的城池,除了监督百姓运输粮草的少量兵马,根本就没有黑汗军队。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快,不要让黑汗从天山以北派了人来。只要占住疏勒,断了黑汗在天山以南的落脚之所,他们就只能待在山北了。”

  张岊叉手应诺,道:“明日末将自带骑马步兵,一路西去,节帅安心。”

  杜中宵点了点头,又想了想道:“也好,你与张昇一起,前去疏勒。这一路已无大战,关键上路上走得要快,处置事情得当。剩下的黑汗军士,他们愿降,可以善待。还有一点,路上不要占土著百姓的便家,以免失了人心。王师西来,不能让他们失望才是。路途过于遥远,大军跟不上,你们的补给,特别是食物,肯定是带不够的。向地方征粮,要跟他们打欠条才是,等大军上来,依条偿还。”

  张岊听了,沉默一会,道:“节帅,有此必要吗?我只要约束士卒,不扰民就可以了。”

  杜中宵道:“需要的。以前大军过境,必然向地方上征粮征役,运输粮草。我们可以征粮,也可以征役,但一定要给他们补偿才好。将军,朝廷现在不差这一点钱,只管照做。”

  张岊叉手:“一切但凭节帅吩咐,末将听令!”

  杜中宵道:“其余兵马,便由我和富副使带领,前去龟兹,

  等你的消息。再派八千人,押送黑汗战俘,回到伊州。赵滋正在那里,可先由他的人看管。对了,伊利克先随在我军中,你前进的路上,需要他出面的时候,派个人回来送信即可。”

  富弼道:“不如让张将军带着伊利克,有城池不肯开城门,可以用他。”

  杜中宵想了想,道:“可以。一万两千人,在现在的西域已经是无人能敌了,没什么风险。你军到了疏勒后,便先在疏勒驻扎,等候我大军到达。只要占领疏勒,就可以跟黑汗慢慢谈谈了。”

  黑汗的地盘,除了疏勒外,大多都是后世的中亚地区,地形复杂。宋军初来,肯定不能翻过天山去攻他们,风险太大了。疏勒就是后世的喀什地区,山南盆地的西缘,天山脚下,正是黑汗进入山南盆地的路口。占领疏勒,断了黑汗与于阗地区的联系,黑汗势力就被排挤出了西域。

  第二天一早,张岊和张昇便点了一万骑马的步兵,外加两千骑兵,一路西去。杜中宵则和富弼一起到了帅帐,吩咐押伊利克过来。

  昨夜伊利克酒肉皆有,睡得安稳,气色看起来好了一些。

  进了帅帐,伊利克向杜中宵和富弼行礼,道:“见过节帅和副使。”

  杜中宵道:“大王且坐。战事结束,我们一起说些闲话。”

  伊利克在下面坐下,沉声道:“我既已为战俘,要打要杀悉听尊便就是,何必废话!”

  杜中宵道:“大王此话说得过了。朝廷此次入西域,是因为高昌不修臣礼,不派使节,而且阻隔商路而致。灭了高昌,再与大王战于此处,说起来,还不知道大王为何带兵来?”

  伊利克道:“你们灭了高昌,自然图谋他处,这还用说?而且我听说你们找了尉迟家的后人,说是要重建于阗国。这些不都是朝着我们黑汗来的。高昌败得如此难看,就是对你们置之不理,被你带兵突然进攻,失去了还手之力。有他们做前车之鉴,我自然要提早防范!”

  杜中宵看了看富弼,笑道:“好个提早防范!然后就来布告尔打了一仗?”

  伊利克听了,一时语塞,别过头去,不再回答。

  杜中宵摇了摇头,道:“大王,不瞒你说,事已至此,西域这里的土地,我们志在必得。黑汗的重兵已经被消灭,一路前去再无阻力。占领疏勒之后,黑汗的兵马也难翻过山来。”

  伊利克听了,急忙道:“你们就只是要占疏勒?”

  杜中宵道:“当然不是,还有于阗。以前你们到中原上贡,一直用的是于阗之名,让人还以为于阗仍然在呢,却不想已经被黑汗灭掉。除此之外,黑汗要派使节到京城,纳贡称臣!”

  伊利克抗声道:“我黑汗乃是本地之汗王,一样是帝王,如何称臣!”

  杜中宵道:“今日大军前来,不称臣者,只怕以后日子不好过。具体怎么做,当然是朝廷决定,但我作为河曲路经略使,自然不会让你们有好果子吃。还有,黑汗不称臣,大王就不要回去了。”

第190章 进占疏勒

  龟兹是唐朝时的安西都护府,是这一带最大的城市,城池巨大。随着晚唐五代乱离,加上一年前黑汗在这里击败高昌,现在人口少得可怜。

  杜中宵骑在马上,看着冷清的街道,有些唏嘘。这里本该繁花似锦,现在却如此冷清。

  进了城主府,杜中宵略作收拾,到了官厅。富弼早已等在这里,各自叙礼。

  用了茶,杜中宵道:“西域这里,适合人群居住的无非两种地方,一是龟兹这样的山脚下,还有一个是大河流过的地方。由此向南数百里远,那里是塔里木河,河水一直丰沛,有人居住。不过大河水道无常,时常泛滥,无法形成城市,只有一些渔猎人家。现在黑汗有两千余人进入天山,听闻是要翻过大山回黑汗去。张岊派了人跟着,他们只要不向别处,也就不管他们。再一个,就是南边塔里木河流域。我想派一两千人,沿着河边向西而去,在疏勒与我们会和,副使觉得如何?”

  富弼道:“自然该如此。听说五代战乱,许多民户逃到了南边大河两岸,军兵过去,说不定就会回到城里来。这一路走来,我们都看到了,每座城池都显得冷清。”

  杜中宵道:“是啊,西域本来人户不多,连经战乱,还能剩下多少人?这一带人口最多的就是高昌周围,其他城池都没有几户人家。说实话,占了这里,朝廷不知要投入多少钱进来。”

  富弼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从进伊州开始,一路打下来,看见的情况难说乐观。由于商路断绝,唐时繁华的大都市早已经破败了,人口稀少。特别是吐蕃打进来的时候,曾经大量迁移人口,一两百年都没有恢复过来。

  直接向这里迁移人口不用想,宋朝不是汉唐,要移民只能用厢军的形式。现在军队大规模整训,哪里有那么多厢军?直接招人,朝廷财政支撑不了。

  说到这里,杜中宵道:“其实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修路。朝廷新建了筑路厢军,不过没有多少会分到西域来。前些日子抓的黑汗俘虏,不知能不能跟前边的党项战俘一样,用来修路。”

  富弼摇头:“不容易用。黑汗不是党项,这些人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又有宗教习惯,他们在国内的时候,日子过得也并不特别艰难。再想跟用党项人一样,让他们吃得好,只怕不满意。”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富弼说的是实情,黑汗有自己宗教,本是农牧兼有,地理条件好,又在东西交通的路口上,日子过得比党项好多了。靠着让他们吃饱饭,就努力干活,只怕是不行。

  想了好一会,杜中宵突然发觉,抓的数万黑汗战俘有些多了,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处置好。让他们在西域做劳力,难于管理,会惹出事端来。直接放回去,有些可惜,总要黑汗付出代价才好。

  富弼道:“先把人关在高昌和伊州一带吧,等到了疏勒,再与黑汗王谈。如果他们给足够好处,也可以放回去。对黑汗来说,数万人不是小数目,他们应该愿意赎回去吧。”

  杜中宵摇了摇头:“也只好如此了。不过在放回去之前,还是让他们修路。从伊州到这里,一两千里路,实在过于遥远。没有铁路,这一线的城市只能驻军,城外根本管不到。”

  从龟兹开始,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铁路的走向。如果山南以于阗为目的地,则可以沿塔里木河的支流,一路向南直到于阗。如果是以疏勒为目的地,则应该向西。不过这都是杜中宵走后的事情,他也就是想一想,不会刻意布局了。从伊州修铁路到龟兹都不知何年何月,哪里管得了那么久远。

  大军在龟兹歇息了两日,便一路西行。前边张岊带的骑兵畅通无阻,黑汗又没有实力再派出大股军队,之后的城池确实没有什么驻军了。

  到了十月底,杜中宵的大军终于到了疏勒,这座三面环山的富庶之地。这里是东黑汗的陪都,地位仅次于首都巴拉沙衮,治下有近万户人家。伊利克与哥哥关系较好,一直常驻这里。

  疏勒比较靠南,气候比伊州和高昌温暖得多,虽然已经进入冬季,并不特别寒冷。

  进了城池,看着繁华的街道,杜中宵对富弼道:“我们在西域走了数千里,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这座疏勒城了。想来也是,唐中期没落后,这里没有被吐蕃占领过,人口没有迁移向他处。”

  富弼点了点头:“那时于阗还强盛,与黑汗争夺这里近百年,最后被黑汗灭国。此地是黑汗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周边许多王室,不可小视。前边败了之后,听说王公贵族出逃,市面倒是没有损坏。”

  一边的张岊道:“黑汗王公出逃,带走了许多宝物。我带军入城后,封了他们那些地方,到里面查看,已经没有什么宝物了,委实可惜。这里还是伊利克常驻的地方,不过我们来了,他的家人已逃了。”

  杜中宵笑道:“如果黑汗不纳贡称臣,回去的时候,就带伊利克回京城。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人没什么用处,但对黑汗来说,却不可缺少。我听说黑汗汗王兄弟不睦,伊利克与大哥交好,二哥却不跟他们来往。黑汗王少了这个弟弟相助,又损失大量军队,内政岂能够安稳?”

  张岊连连点头:“节帅说的不错,我来这里之后,召集本地乡绅说话,他们也是如此说。黑汗王跟二弟博格拉汗不合已久,双方早已不相往来,如果此次战败的消息传回去,难保不会争战。”

  杜中宵点头,对富弼道:“如此说来,还真未必非要黑汗王同意,他弟弟貌似也可以啊。”

  富弼道:“确实如此。没了弟弟相助,失了七八万人,如果黑汗内讧,只怕难料。”

  几个人一边聊着,不大一会,就到了城主府。

  张岊道:“这里是疏勒的城主府,也是伊利克的王宫,附近事务,都是他在处置。听说,这里是原来大唐的疏勒都护府,后来屡次更换主人,最后才落到黑汗王手中。”

  杜中宵看着城主府高大华丽,道:“这处所在,还要胜于高昌的王庭,确实是西域数得着的地方。”

  进了城主府,杜中宵和富弼各回住处歇息,换了便服,重新到官厅。张岊和昇已经等在这里,各自叙礼落座,张昇道:“节帅,本军一路西来,除了在巴尔楚克打了一仗,其余各城皆是开城纳降。听路上的人说,在布告尔败黑汗大军,把这些城池的人吓坏了。黑汗大军是从这些城池过去的,其阵容严整,声势浩大都是亲眼所见,在朝廷大军面前,却不堪一击,哪个还敢阻挡?”

  杜中宵道:“那一战,想不到还有这个效果。对了,南边的于阗怎么样?还有黑汗军吗?”

  张昇道:“只有鸦儿看、于阗、克里雅三个地方有军队,听闻一共不过一千余人。占领疏勒,那里便在掌中,我们还没有派军队过去。”

  杜中宵道:“不急,我们与黑汗交涉完毕,再对付那里不迟。占领了疏勒,就切断了黑汗国插手西域的抓手,于阗不过是顺手之事。等以后铁路修到这里,黑汗不足为虑。”

  于阗国一边是黑汗,另一边是吐蕃。此时吐蕃四分五裂,没有强大势力,不必担心。只要牢牢占住了疏勒,黑汗便就排挤出了西域。

  自铁路到伊州,西域战事远比杜中宵预计的顺利。本来还以为,自己属下大军经过整训,战斗力可能不如以前,西域又分成两大势力,会有几次大战。却没想到,火器的威力远超预料。

第191章 于阗路口

  彭林握住马缰,停了下来,对身边的副指挥使屠安平道:“前方是几条大河汇流之处,地位极其重要,都指挥使命令我们驻扎此地,等候命令。你带着二十士卒,到南边去看一看,有没有人家。这里芦苇丛生,沼泽遍布,难以看出究竟来,必须要四处查看。”

  屠安平叉手应诺,点了二十士卒,纵马向南边而去。路上大片沼泽,偶有路的痕迹,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看不出痕迹来。

  童二郎从水井里提起水桶,正要提回家里去,突然听见马蹄声。心中觉得奇怪,放下水桶,看着马蹄声传来的地方。这里地势偏僻,一向少有人来,怎么会有马蹄声?

  不大一会,就看见几十人骑着马,从一片芦苇后转了出来。他们穿的时红色盔甲,与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样,煞是奇怪。那些人四处观望,看着这里有人家,便一起行了过来。

  童二郎回头看了看住处,外面没有人影,大家一起到旁边的大水泡捕鱼去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屠安平带着人马,见前面一处水井,水井边站着一个打水的男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正静静地看着自己这些人。一带马缰,带着手下行了过来。

  到了跟前,屠安平下了马,对童二郎道:“小兄弟,你是哪族人?会说汉话吗?”

  童二郎道:“我是汉人,自然会说汉话。这里少有人来,你们又是什么人?来干什么?”

  屠安平听了大喜:“我们是军人,穿着盔甲么。对了,是大宋的军人,远来西域,收复故土。”

  童二郎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大宋是什么?没有听说过。这些年,听说的就是黑汗和高昌,就连于阗国都已经灭国几十年了。”

  屠安平道:“大宋就是现在的中原朝廷,便如以前的大唐一般。”

  童二郎吃了一惊:“你们是中原军人,怎么到了这里?此地离着中原有万里之遥,几百年没见过中原军人了。我跟你们说,从这里向南,是到于阗国道路,不过荒废已久。我们这里的几户人家,都是当年大唐强盛的时候,在附近的驻军,后来辗转流离,躲到这里。”

  屠安平对身后的士卒道:“没想到我们这么好运气,竟然碰到了当年唐军后人!有他们,周围地形便就清楚了。这个孩子汉话虽不流利,却字正腔圆,想来错不了!”

  说完,屠安平对童二郎道:“哪个是你家?到家里去,寻你们大人出来。”

  童二郎道:“我们家大人都出去了,家中只剩女人和孩子,却是有些不方便。你们要找人,只好在这里等着。这周围人烟稀少,到处都是芦苇沼泽,不好走动。”

  屠安平笑道:“找到了你们,就一切都好说了。好,我们在井边等,你去告诉这里的人一声。”

  童二郎就诺,也不提水,快步跑回家里,向家中的女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