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第102章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也就是这个时候,有灾民透过城门看见,西风等人正拉着一车车粮食出现在长街尽头:“粮食来了!”

  “粮食来了!”

  “快,别阻碍张大人设粥棚!”

  灾民们忽然像是溃败了似的,如潮水一般退去。

  陈迹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张拙驻马于他身侧,乐呵呵笑道:“我还以为你真的不怕死呢!”

  陈迹疲倦道:“张大人,这世上哪有真的不怕死之人?我怕得要命。”

  张拙低头仔细打量着陈迹,只见少年郎衣服被撕破,脸上有淤青,无比狼狈。

  片刻后,他郑重道:“谢谢。”

  陈迹随口道:“大人不必谢我,无事便好。”

  张拙肃然道:“若无你提醒,我不会发觉今夜有民变;若无你拖延时间,灾民也等不到粮食。本官一谢你保住了我和陈大人的头顶乌纱,二谢你保住了这城门背后的数千户百姓,三谢你让这些灾民没有变成暴民,救了这些可怜人。”

  说着,张拙跳下马来,对陈迹深深作了一揖。

  陈迹微微侧开身子,只觉得今夜的张拙,和往日的张拙有些不同。

  他缓缓开口:“如今有张大人在此主持大局,我也该走了。”

  “慢着!”

  “嗯?”

  张拙看向陈迹说道,认真问道:“吾有大志,可否助吾?”

  陈迹笑了:“多谢张大人抬爱,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玩命可以,但混不来官场。”

  张拙看着陈迹的眼睛,并未因拒绝而恼怒,反倒展颜一笑:“无妨,强扭的瓜不甜。但有一天你若改变主意,可随时来找我。”

  陈迹疑惑,总觉得这句话好像在哪听过,他笃定回答道:“我不会改变主意的。”

  张拙哈哈一笑:“少年人莫将话说死,这世界唯一不变的,便是‘变化’。”

  说罢,他主动移开话题:“此事确为刘家幕后主使?”

  陈迹应道:“确定无疑。”

  张拙看向乌泱泱的灾民:“你先别急着功成身退,刘家之人还藏在灾民之中,若容他们继续潜藏,恐怕还会生出变数。我且问你,你可有方法将他们找出来?”

  陈迹闭目沉思。

  再睁开眼时回答道:“有个方法,可以一试。”

第123章 青史写我

  城门洞中,张拙牵马而立。

  他看向陈迹,眼睛炯炯有神:“你有办法找出刘家人?若你能将他们找出来,本官……本官……”

  张拙本想说‘本官保你立功升迁’。可转念一想,陈迹是内廷的人,他纵有再大权力也没法给陈迹加官进爵。

  他思索片刻说道:“今日本就因你才保住乌纱帽,若你能再将这些人找出来,本官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日后你若遇到难处有事相求,只要是本官能做到的事,绝不推辞。”

  陈迹疑惑:“没有附加条件吗,比如‘不可违背原则’?”

  张拙笑着拍了拍陈迹肩膀:“放心,本官没有原则。”

  陈迹:“……”

  张拙抚平自己官袍上的褶皱,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陈迹:“说说吧,你有什么办法把他们找出来?”

  陈迹看向黑压压的灾民,轻声道:“他们会自己跳出来的。”

  此时,城内一架马车风尘仆仆驶来,旁边还伴随着上百名差役。

  张拙下意识看了陈迹一眼,漫不经心道:“这是我洛城同知陈礼钦的马车,想必他刚刚听闻民变之事,所以不顾安危的赶过来。咳,我们这位同知大人虽迂腐了些,却也算是官场里少有的正人君子了。”

  说到这里,张拙话锋一转,得意洋洋道:“当然,陈大人跟我一比还是差远了,起码我比他好相处。”

  马车驶到近处。

  不等马车停稳,陈礼钦便掀开车帘,从官差手里接过一支杀威棒,气势汹汹走来:“张大人,现在局势如何?”

  张拙调侃道:“陈大人,若等你此时襄助,恐怕洛城已经有数千户百姓遭殃喽。”

  陈礼钦神情一滞:“昨夜鹿鸣宴饮酒后,我早早便睡下了,我……”

  张拙笑着摆摆手:“无妨无妨,民变暂且平息,陈大人不必自责。稍后,陈大人来主持施粥大局便可以了。”

  陈礼钦松了口气。

  张拙打量着陈礼钦:“陈大人这是从哪里来?”

  陈礼钦沉下脸来:“今日是知行书院应卯的日子,我一早送问宗与问孝过去,也刚好拜会一下王先生,请他规训犬子时更严厉些。谁成想,第一天入书院,陈迹那小子便让我颜面尽失……”

  张拙一怔,下意识想要看向陈迹一眼,却生生忍住。

  今天是陈迹入学的日子啊!

  王道圣的规矩是卯时点卯,可现在却已经卯时三刻!

  却听陈礼钦还在继续说道:“张大人,昨日你还说陈迹答应了靖王,那时我想着只要他能一心向学,其他的便不必计较。可此子简直冥顽不灵、无药可救!”

  张拙张了张嘴巴,半天没说出话来,许久后,他迟疑道:“陈迹那小子会不会有更重要的事情?”

  陈礼钦嗤笑一声:“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我原以为他是睡懒觉,那也还情有可原,毕竟少年心性贪玩贪睡可以理解。但我还专程去了一趟医馆,却发现他根本不在里面。”

  “姚太医有没有说他去了何处?”

  陈礼钦越说越生气:“姚太医不肯说,他那两位师兄也不肯说,但想必此子又去了赌坊彻夜未归。说什么洗心革面,我看他是狗改不了吃屎!”

  张拙见他越说越难听,当即也有了些许怒意:“你做父亲的怎么老是怀疑自己孩子,当初有人说陈迹是赌徒时,你可有认真调查过?”

  陈礼钦不解:“赌坊拿着白纸黑字的借据找上门来,还能有假?”

  张拙瞪大眼睛:“所以,你看到借据便信了?若有人来污蔑我家孩子,我必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陈大人,好在你是同知,不是通判,不然这些年我洛城府衙要有多少冤假错案?!”

  陈礼钦怒目相对:“你!”

  一个声音打断两人争吵:“两位大人,不如我们先说正事。”

  这声音平静的像是一盆冷水,兜头浇在了两人头上。

  张拙转头。

  却见陈迹依旧戴着兜里,蒙着面目,只余下一双毫无波澜的眼睛。

  他有些担心,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劝慰。

  然而陈迹只是分析道:“两位大人快些安排施粥之事吧,且不提拖久了会不会再有事端,我观那些百姓,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再吃不到东西,恐怕扛不住了。”

  不知为何,张拙心中突然有种感觉,这位医馆学徒,是真的已经将陈氏那些血缘亲情尽数斩断。

  如荒原上的一颗野草,无所谓从何处来,无所谓到何处去,肆意生长。可对方昨夜挺身而出之举,却又像是八月里的大雨,磅礴而有力。

  陈礼钦看向陈迹:“这位是?”

  张拙指了指陈迹:“平息民变之事,多亏这位密谍司的同僚,小小年纪便有大将之风。”

  陈礼钦一身红衣官袍,上下审视着陈迹,微微皱眉:“密谍司?”

  张拙没好气道:“陈大人,你真该好好谢谢他,昨夜若不是他孤身一人在城外做人质拖住灾民,你我现在头上乌纱不保。”

  陈礼钦平静道:“本官不会因为阉党偶尔做件好事,便与阉党同流合污。张大人,卑职劝你也离阉党远一些。”

  张拙气笑了:“陈大人,你早晚要因自己的迂腐栽个大跟头!”

  说罢,他转身挥手招呼府衙里的官差:“都愣着做什么,赶紧从近处百姓家中借铁锅熬粥!”

  ……

  ……

  城外支起十六口大铁锅来,白米粥在锅中咕嘟咕嘟翻滚出浓稠的香气,灾民们一个个探着脖子、踮起脚尖看来。

  可粥棚前,却被一排官差手挽手挡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见。

  人墙之后,陈礼钦巡视着每一口锅。

  他左手搂起自己官袍长袖,右手拿着一支筷子插进稠粥里,直到确认插筷不倒后才放心下来。

  张拙撇撇嘴:“陈大人,这些灾民能有一口稀粥吃就不错了,这会儿还讲什么插筷不倒、毛巾裹而不渗的规矩?”

  陈礼钦肃然道:“张大人,插筷不倒、一天两顿乃是朝廷施粥的铁律,你我为朝廷效命,自当遵守。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人人皆可不讲规矩,最后得益的只会是权贵,受伤的只会是百姓。”

  “你陈家不就是权贵吗?”张拙讥讽道:“你可知,若像你这么施粥,洛城可动用的粮食最多也就顶十五日。十五天之后他们吃什么、喝什么?你若真有本事,便按律法将世家手里的田亩都收回来发给百姓,届时百姓哪用得着你施粥?”

  陈礼钦挥挥手:“张大人,论诡辩我不如你,我只按规矩、律法做事。”

  两人争辩时,却见陈迹拎着一袋子沙土回来,并抓起一把沙子要投进锅中。

  “你做什么?”陈礼钦抓住陈迹的手腕,怒目相对:“这是给灾民熬的粥,你往里面投沙子,不是故意作践人吗?”

  陈迹抬头看他一眼,一言不发的将手腕挣脱出来,要继续将沙子丢入锅中。

  可陈礼钦却怒喊道:“来人,将他给我拦下来!”

  几名官差手持杀威棒挡在陈迹面前,金猪则带着密谍拦在陈迹面前,笑眯眯说道:“干什么呢,我等保住两位大人的乌纱,两位大人却用杀威棒招呼我等?”

  陈礼钦含怒道:“且不提乌纱不乌纱的,这些灾民已经够惨了,为何还要在粥里掺沙子糟践他们?”

  金猪迟疑了一下,回头看向陈迹。

  陈迹解释道:“这灾民里混着刘家的死士,若不将他们找出来,早晚还有民变发生。可灾民这么多,从外表看,根本无法分辨谁是灾民、谁是死士。”

  “这与你掺沙子有何关系?”

  陈迹拎着麻袋,抓出一捧沙子说道:“那些灾民将树皮都啃秃了,哪里会在意粥中有没有沙子。但那些死士不同,他们不饿,所以会格外在意粥里的沙子。说不定还会主动跳出来,借机再次煽动民变。”

  陈礼钦摇摇头:“此举与我大宁律法不合,施粥便是施粥,不可坏了规矩。而且,若叫灾民以为朝廷官员为了克扣灾粮才在粮食里掺沙子,我等便说不清了。”

  陈迹见他坚持,便将麻袋丢到一旁:“那还有个办法,洛城道旁多有大叶冬青,让官差采来投入锅中,增加白粥的苦味。”

  当人类极度饥饿时,大脑中的弓状核、外侧区中的神经元会格外活跃。此时,人类对甜味的敏感度增加,对苦味和酸味的忍耐力增强。

  这也是所有人在饥饿时,感觉饭菜更加香甜的原因。

  所以,加大叶冬青提升苦味,也算是个办法,但不如沙子直接、有效。

  陈迹看向张拙:“张大人,让官差去摘取大叶冬青吧。”

  可张拙斟酌片刻后,却径自拎起麻袋,一把一把抓起沙土投入锅中:“什么狗屁规矩,此时再去采摘大叶冬青,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出问题,我一肩担之!”

  陈礼钦甩袖站到一旁:“张大人倒是有魄力,但如此不爱惜羽毛,焉知史书会如何对你口诛笔伐?”

  大锅前,张拙投掷沙子的手忽然停住,数个呼吸后,他重新抓起一把沙子丢入锅中,又拿起杀威棒搅拌锅中白粥:“随青史如何写我,张某人无愧于心。”

第124章 冯先生

  陈礼钦冷眼旁观,金猪却不依不饶:“陈大人,弹压民变本是你洛城府衙之事,从你来这里到现在,本座还未听你说过一个谢字。”

  陈礼钦冷哼一声,闭口不答。

  金猪气笑了,转头看向陈迹高声道:“早告诉你莫要掺和此事,你非要掺和,怎么样,人家还不领情呢。走,往后我若再参和文官的事情,便是我自己不长记性!”

  陈迹摇摇头:“大人,此事还不能走,还有事情没做完。”

  金猪急声道:“你搬倒了刘明显,抓住了景朝司曹,已是大功一件。不出意外,修行门径很快便会送至洛城。此时抽身而退,往后他们再办砸了事情便与你无关,你若继续留在这里,指不定这些文官还会往你头上扣什么屎盆子!”

  陈迹不答。

  金猪冷笑一声:“罢了罢了,我不再管你死活,你想留这里便留这里吧。往后出了事,可别找我诉苦。”

  说着,金猪竟领着天马转身离去,西风数次回头想要劝劝陈迹,却最终作罢。

  张拙放下手中杀威棒,劝陈迹道:“其实他也是为你好。”

  陈迹嗯了一声:“我懂。”

  白粥渐渐浓稠,张拙命人熄灭了锅底的灶火。

  一名官差问道:“大人,放粥吧?”

  张拙摇摇头:“不可,要等粥凉些再说。”

  待到放粥时,灾民一个个排队走上前来领粥,有碗的用碗接着,没碗的便用双手捧着。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