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怎么笼络他们?怎么让豪族承认武人秉政?”郑仲夫问道。
李俊仪说道:“任元厚前几年变法改制,一切都依大明制度,改来改去却又作罢了。”
“大将军可以再起变法,给地方豪族官员名额。”
“家族实力强大的,就让他们做阁臣或尚书。”
“家族实力次之的,就让他们做侍郎和御史。”
郑仲夫摇头:“你把豪族请回来做官,我们之前政变岂不是白干了?”
李俊仪解释道:
“大将军可以亲自担任内阁首相,把内阁变成一个摆设,真正处理朝政的衙门改在枢密院。”
“大将军可以兼任枢密使,让六部官员把公文送到枢密院来。”
“不管是阁臣、尚书、侍郎,只要由豪族担任的官职,通通都有名无权。”
“再大力提拔寒门士子,这些寒门才是真正做事的。”
“但寒门士子有权却无名,想要不失去手中权力,他们就得乖乖依附大将军.
第三千九百五十七章 斗豪门
而且,豪族霸占着高品级的官职,寒门士子会继续厌恶豪族。
让寒门和豪族去斗,大将军岂不就能稳定朝堂了?”
郑仲夫仔细思索一番,觉得非常有道理,当即拜倒:“李将军果真是智谋之士!”.
那些门阀豪族,家家都有人被郑仲夫杀死,他们愿意再派人到开京做官吗?
愿意!
而且来得飞快,生怕抵京太晚,会就此错失高位。
然后,高丽就出现非常诡异的局面——
武人集团只能控制京畿地区,而地方州郡依旧被豪族把持。
豪族在朝廷身居高位却没权力,寒门士子控制六部却连侍郎都当不上。
内阁和六部完全成为摆设,六部的中级官员负责办事,一切政务都需要跑去报告枢密院。
郑仲夫身兼首相和枢密使,跟着他政变的将领,也都捞到了文职虚衔和枢密院实权。
京畿地区的实权地方官,也交给武人和寒门士子担任。
一个只能控制京畿的军政府,就此迅速成型。
豪族怎么可能乖乖就范?
他们不敢公然反抗,却开始玩阴谋诡计。
李俊仪、李义方兄弟获得郑仲夫重用,一起政变的李高却有些被冷落。
被豪族文官宴请几次,不断的吹嘘奉承,李高渐渐就飘起来。
他觉得自己在政变时功勋卓著,又在消灭勤王军时立下头功,理应获得应有的回报。
他能容忍郑仲夫、李义方骑在自己头上,可那从头到尾看戏的李俊仪,
只是在郑仲夫面前耍嘴皮子,凭啥也比自己的官职更高?
被文官一忽悠,李高觉得自己也能当老大!
他暗中叫来自己的心腹商量计策,决定在郑仲夫、李俊仪、李义方下班的途中,突然杀出把他们给一锅端。
计划泄密了。
双方在开京城内兵戎相见,军政府第四号人物李高,兵败之后举家被杀。
豪族文官的阴谋还在继续,他们开始挑拨李氏兄弟。
同为武人,都是寒门,有着自己的家族势力。
但郑仲夫的家族势力太弱,李氏兄弟却出自世代将门。
李俊仪、李义方二人,靠着军中的家族旧部,
真实实力迅速膨胀起来,只不过政治权力一直被压着。
郑仲夫对此大为不安,在家中埋伏刀斧手,邀请李氏兄弟进行试探。
李俊仪隐隐感到不对劲,酒喝到一半突然跪下:“相公于我兄弟有再造之恩,若无相公举兵除掉奸邪,我兄弟二人怎能有今日富贵?”
“我父已经亡故,今欲拜相公为父!”
李义方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也噗通跪到地上:“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如此场面,郑仲夫完全没有料到,随即就志得意满,哈哈大笑说:“快快起来。今后我们父子三人联手,定能忠君报国、振兴社稷。”
宴罢离去,李氏兄弟的背心全是汗水.
第三千九百五十八章 小国屁事多
李义方回家之后,心有余悸道:“幸好兄长有急智,否则我们必死无疑。”
李俊仪说道:“郑仲夫此人,性格多疑善变。”
“如果再有人暗中挑拨,他还会对我们痛下杀手。”
“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待他如亲父,每次遇到都应下跪问候。”.
“难道要一直给他当假子吗?”
“他比我们年长不了几岁,传出去实在太丢脸了。”李义方心有不甘。
李俊仪安抚道:“我们在军中虽有许多旧部,但郑仲夫如今威望极盛,大部分武人都视他为英雄。”
“现在就该奉承他,把他捧得高高的。”
“他自己是武人,其实看不起武人,这些日子多与文官来往。”
“等武人跟他离心离德,我们就可以动手了!”
次日,兄弟俩去枢密院上班。
当着许多文武官员的面,二人跑到郑仲夫面前,跪地大呼:“孩儿问父亲安。”
文武全员全都傻乎乎看着他们,郑仲夫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笑着说:“乖孩子,你们且去办公吧。”
“孩儿告退!”
兄弟俩再次磕头,恭恭敬敬离开。
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李氏兄弟就能把郑仲夫干掉。
但他们没有时间了,一封大明国书从平壤发来,质问郑仲夫为何犯上作乱、囚禁君主、另立新王。
郑仲夫被大明国书吓得够呛,连忙把李俊仪叫来商量,
“大明天子不肯册封新君,这该如何是好?”
“没有大明册封,我们就一直是乱臣贼子。”
李俊仪说道:“只能派人出使洛阳,多给天子送些礼物,或许还能挽回局面。”
郑仲夫说道:“武人打仗还行,出使大明却不堪重用。”
“派文官过去,我又着实不放心。”
“在武人里面,只有你最聪明,这次须你去洛阳走一趟。”
“父亲所托,孩儿必定竭尽全力,”李俊仪说道,“孩儿需要带一些礼物。”
“要最精美无暇的绵茧纸,要最圆润硕大的珍珠,还要最好的皮毛和人参。对了,还要美女。”
郑仲夫说道:“你且先去国库里找,我再让地方州郡进贡。”
“至于美女,在整个京畿搜寻,务必要找出第一美人。”
李俊仪说道:“有了这些礼物,应该可以讨好大明天子。”
……
相较于覆灭金国和西夏,吞并高丽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它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不仅是大明史册,更是要写进人类文明史册。
因为,它跟电报扯上了关系!
去年冬天,闻焕章拖家带口来到洛阳,在过年之前就着手研发电报机。
他的研发过程特别不科学。
电报机的零件都还没有一个,就已经把电码设计出来了。
闻焕章并没有学过摩尔斯码,但知道那玩意儿是长短信号组合。
于是他直接舍弃英文字母,只用长短信号表达数字和标点.
第三千九百五十九章 无线电?
每一个常用汉字,由四个数字组成。
甚至韵目代日也搞出来了,使用最新版的《大明正韵》,用来代替发报的具体日期。
电码转汉字的设计工作比较琐碎,是扔给手下几个老婆负责,沈有容、李清照、文小妹三人为主要力量。
闻焕章觉得有线电报应该很简单,真正着手才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台有线电报的样机,在材料备齐之后,只用几天时间就搞出来.
但是,有效传输距离只有几米。
用电线来传播信号也只能传几米远!
因为闻焕章的电报机功率太低了,他那根本就不叫电池,而是最原始的伏特电堆。
在多次改进之下,虽然传输距离大大增加,但效果还是无法让闻焕章满意。
跟自己的儿子和学生助手商量之后,闻焕章把电堆换成手摇发电机。
一直搞到元宵节之后,干脆不做有线电报了,
直接上马无线电报,他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输。
第一台无线电报样机,有效传输距离大概200米。
几個月之后,到了端午节,也就是高丽武人政变时,第六台无线电报样机问世。
闻焕章把皇帝叫来,第一句话就说:“无线电报成了。”
“无线电报?”赵渊极为震惊。
闻焕章无奈道:“但最远只能把电报发到白马寺镇。”
赵渊哈哈笑道:“才三十里。不过也算很好的开始,闻院长请再接再厉。”
半年时间,闻焕章能弄出这种丐版机器,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继续改进的空间极大。
闻焕章说:“我跟学生们绞尽脑汁,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短时间之内很难再提高。”
“现在还有两个大力出奇迹的办法。”
“什么办法?”赵渊问道。
闻焕章说:“第一,建造大型的发射和接收天线;第二,在每个县城或附近建立中转站。”
“多大的天线?”赵渊问道。
闻焕章说:“洛阳天王寺的佛牙塔,那座塔有几十米高,天线可以顺着佛塔架设上去。”
“这种天线,沿途可以建很多个。”
“至于中转站,也可以帮忙继送信号,最好两三百里就建一个。”
另一个时空,人类第一次用无线电报跨越大西洋发送信息,就是通过建造巨大无比的天线来实现的——力大砖飞!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