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768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义方猛然拔刀,无比精准的砍中脖子。

  青年将领毫无防备,捂着脖子还想挣扎,被李义方按在地上狠狠一抹。

  与此同时,郑仲夫和几个同党,也陆续拔刀开杀,出其不意的解决崔氏、李氏、金氏、柳氏等族在控鹤军安插的心腹军将。

  领头的被杀了七八个,余者被吓得胡乱逃窜。

  李高带兵从外面进来,堵住逃跑通道,大喝道:“不想死就乖乖听话!”

  面对堵住通道又披坚执锐的叛军,那些已经失去头头的禁军士卒,吓得纷纷丢掉兵器选择投降。

  殿内有一个内侍走出来,还没看清楚情况就呵斥:“吵什么?里面的贵人都听到了!”

  郑仲夫振臂高呼:“那些世家大族锦衣玉食,我们武人却穷困潦倒,这却是怎样的世道?”

  “我今天要铲除奸邪,有胆子的就跟我一起。”

  “殿内的文官,平时有欺负你们的,都可以去报仇一刀砍了。随我杀!”

  “杀!”

  在李高的士兵威胁下,那些禁军捡起武器,硬着头皮往殿内冲.

第三千九百五十四章 寒门不杀,只杀望族

  群臣还没反应过来,高丽国王就撒丫子跑路了。

  这位国王两度被软禁,对兵变和政变再熟悉不过,第一时间就从殿内的侧门往外跑。

  “寒门不杀,只杀望族!”郑仲夫呼喊道。

  群臣惊恐而逃,武人疯狂屠戮。

  就连始作俑者崔弘宰、崔允仪叔侄俩,也终于感觉到不对。

  他们的原计划,是利用武人控制群臣,把任元厚一党给抓起来,根本没让那些武人肆意杀戮啊。

  “寒门不杀,只杀望族!”

  随着武人一声声呐喊,少数品级不高的文官,纷纷躲到旁边表明身份:“我是寒门,我是寒门!”

  他们果然保住了性命,武人专门逮着高品级官员杀。

  从帽子和服装就能看出哪些是高官,武人们平时受够了怨气,今天终于能够尽情发泄了.

  文官一股脑儿的往两道侧门跑,跑出去才发现外面被堵住了。

  高丽国主王构也被堵在那里,连连求饶:“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崔允仪怒斥郑仲夫:“你这是犯上作乱,要被诛族的!”

  “早早放下武器,迷途知返还能饶你一命。”

  郑仲夫哈哈大笑:“你装什么好人?我作乱就是你怂恿的。”

  “你拿我当枪使,我也能拿伱开刀。除了陛下,逃到这里的人全杀了!”

  任元厚惊恐道:“放下兵器,我可以授你文职,今后就不再是武人了。”

  “杀!”

  在郑仲夫的带领下,一群武人涌上去,对着手无寸铁的文官乱砍。

  王构吓得蹲在院角,几个太监贴身保护。

  崔允仪惊慌逃跑,被一个控鹤军士卒追上,一枪捅到后腰扑倒。

  又有一个牵龙队士兵,挥刀砍在崔允仪的后颈。

  权臣任元厚,被李义方持刀所杀,足足劈了十多刀。

  郑仲夫却是找到了老仇人,他揪住金敦中的衣襟:“你烧我胡须作乐,事后还要捕杀我。我做错了什么?”

  金敦中哭嚎道:“将军饶命,是我年少无知。今日若是得活,我愿把侄女嫁给将军。”

  “将军只须休掉原配,娶了我侄女,今后便是金氏的女婿。”

  “哈哈哈哈!”

  郑仲夫愤怒狂笑:“到这种时候了,你还想让我给金氏做狗?”

  “做了你金家的女婿,今后事事都听你金家的吗?”

  郑仲夫挥刀砍伤金敦中的双腿,看着对方在地上惊恐爬行。

  爬着爬着,他又砍一刀。

  金敦中痛哭叫喊,又在恐惧的支配下,不由自主的继续往外爬。

  爬到门口,郑仲夫笑着把此人拖回来,随手又是一刀砍过去。

  足足劈了七刀,金敦中依旧没死,但已经放弃逃命,哭喊着趴在原地等死。

  好多文官,都是被虐杀而死的,只因他们平时把武人欺负得太狠了。

  最终,郑仲夫走向王构,把保护国王的几个太监全杀掉。

  王构看着满地尸体,已然陷入从未有过的绝望.

第三千九百五十五章 躺平的国家

  虽然他被软禁过两次,但那些政变还比较文明,别说胡乱砍杀文官,就连权臣都只是被流放.

  哪像现在这般血腥?

  郑仲夫叹息道:“陛下待我不薄,当初金氏想要捕杀我,还是陛下派人来通风报信。”

  王构看到了活命的希望,连忙问道:“将军想要什么?我一定满足。”

  郑仲夫说道:“陛下每次被幽禁,都有人救你脱困。”

  “你看这几个阉人,宁死也要保护陛下。”

  “陛下若不退位,我实在不放心啊。”

  王构说道:“将军放心,我即刻退位,传位给太子!”

  郑仲夫又说:“我的女儿,年龄与太子相当。”

  王构说道:“请将军嫁女为太子妃……不对,是请将军嫁女为皇后!”

  郑仲夫满意道:“很好,陛下这就去写传位诏书吧。”

  ……

  年仅十五岁的高丽世子王晛,被郑仲夫拥立为国王。

  这位国王怎么说呢?

  丐版宋徽宗!

  王晛拥有宋徽宗的一切爱好和性格,政治手段却是不及宋徽宗的零头。

  他在郑仲夫的胁迫下,火速“登基称帝”,又娶了郑仲夫的女儿做“皇后”——在发给大明的国书上,肯定不敢这么称呼,但关起门来自嗨却很正常。

  对,给大明发去国书!

  只要获得大明皇帝的认可,这一次政变就算彻底成功了。

  宋朝的时候,高丽国书发往明州(宁波)。

  如今却是发往平壤,大明的平壤知府,兼掌对高丽的交涉权。

  即便高丽要派使者去大明,也得先往平壤走一趟,否则就拿不到通关文牒。

  平壤知府是大明第一届进士李易,由于国书发来的速度飞快,高丽武臣政变的消息还未传来。

  “高丽国主怎会突然退位?”李易问道。

  使者说:“国王病重,不能理政,因此传位于世子。”

  李易敷衍道:“我会上奏此事,你且回去复命吧。”

  “最迟明年,大明的册封使臣就会前往开州。”

  领到平壤知府的回执,高丽使者便躬身退下。

  李易立即招来平壤总兵张翼:“高丽或许有变,你且厉兵秣马,静待细作传回详细消息。”

  “我帮你筹措粮草,随时准备南下灭国。”

  “末将遵命!”张翼大喜。

  张翼原本是王彦的部将,被调来平壤做总兵才两年。

  总兵也有大小之分,最牛逼的可统率一省兵马。

  但在某些关键区域,一府之地也会设置总兵,比如姚平仲之前就担任麟府总兵。

  平壤总兵刚设立时比较重要,南防高丽,北对金国。

  但随着金国覆灭,高丽也彻底躺平,这里的级别就跟着下降了。

  此地偏远穷困,张翼还觉得自己是被发配了。

  没想到还能遇到灭国之功!

  当然,这种功劳太大,一个知府,一个总兵,是不可能独吞的。

  李易打发走张翼,便等着细作的详细军情.

第三千九百五十六章 武人的耻辱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就会写信去辽阳,请求辽宁省三司的支持——要兵要粮。

  …….

  高丽那边。

  庆州金氏听说武人政变,而且大肆屠杀文官,立即拿出钱粮招募兵勇。

  还给庆州驻军紧急发粮,以笼络快要饿死的将士。

  接着又跟隔壁两个州的门阀联合,发檄文号召天下义士举兵勤王。

  三州联军,总兵力超过一万,风风火火的朝开州杀去。

  人数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连像样的兵甲也没多少,顶多能镇压一下农民起义。

  七月初,双方在汉江对峙。

  郑仲夫让李高率领一千精兵,绕去下游数十里偷偷渡河。

  他自己率领数千大军,囤积船只数百艘,做出一副要渡江决战的样子。

  夜间,李高突袭勤王军的大营,郑仲夫趁机率主力渡江。

  勤王军大乱,庆州都统郑雄连忙倒戈,带兵直冲金敦安的帅帐。

  军中共有数十个豪族子弟被杀,郑仲夫又挥师杀向庆州,

  把庆州金氏给连根拔起,一口气砍了数百個金氏之人。

  紧接着,郑仲夫又分兵杀往隔壁两州,想把参与勤王的豪族全干掉。

  李义方的兄长李俊仪,连忙找到郑仲夫:“大将军真能杀尽天下豪族吗?”

  “杀尽又如何?杀不尽又如何?”郑仲夫反问。

  李俊仪说道:“地方州郡,尽为豪族控制,他们世代联姻、盘根错节。”

  “大将军如果继续滥杀豪族,全国各州郡必然叛乱四起,到时候我们该如何剿灭?”

  郑仲夫问道:“我们在开京杀了那么多文官,难道还能跟地方豪族和解吗?”

  李俊仪笑着说:“当然可以。大将军这次剿灭叛军,正好可以借机立威。”

  “如果不再滥杀豪族,其他豪族肯定不敢叛乱。”

  “就算有叛乱,也就一两个州郡,大将军可以轻松镇压。”

  “把那些豪族逼急了,可就不是一两个州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