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当时全都力主抗金北伐,
绝非后人想象中的窝囊文人。
一路闲聊着,
三兄弟很快发现路不对,
他们居然被带去后宫的花园。
到场之后,
不但皇帝和梁王在,
还有皇后、贵妃、梁王妃和梁王侧妃。
三兄弟连忙作揖见礼,
挨个进行问候,
视线不敢落在后妃身上。
赵渊微笑道:“三位爱卿快坐下,”
“今日休沐,难得有点闲暇时间。”
“多谢官家!”
待三兄弟坐下,
饭菜很快端上来。
身为贵妃的扈三娘,
指着一盘蔬菜说,
“三位是福建人,可有见过这种染绛子(木耳菜)?”
刘子羽摇头:“未曾。”
沈有容说:“四川却是多有种植,”
“果实可为红色染料,”
“因此得名染绛子。”
“官家说此物喜温湿,”
“在南方可以存活几年,”
“移栽到开封却没法过冬。”
刘子翼道:“又能染色,又可食用,”
“此物当在南方推种,”
“福建那边应该很适合。”
刘子翚笑着说:“两位兄长不知,”
“此物福建也有,”
“只是种植尚不广泛。”
“《尔雅》之中亦有记载,”
“又叫落葵、承露、繁露,”
“还言落葵应是露葵之讹称。”
“我去福州之时,”
“福州附近州县,”
“僧人多喜此物,”
“称之为御菜。”
一盘木耳菜,
让气氛变得非常轻松,
更似是坐在一起拉家常,
赵渊顺着话头问福建的风土人情。
三兄弟却是久居浙江,
反而对浙江更熟悉,
他们只在福建渡过童年,
偶尔回福建祭祖而已。
渐渐就扯到军事,刘子羽说,
“东南百姓皆厌恶朱勔,”
“而那昏君还在让朱勔父子征敛聚财。”
“若是粮草充足,只需五千精兵,”
“辅以两三万杂兵,”
“就可快速平定闽浙之地。”
“明年再说,”
赵渊开口问道,
“你们对西北局势怎看?”
刘子羽回答:“臣没有去过西北,”
“只在征讨方腊时,”
“问过一些西北边将,”
“跟他们喝酒闲聊打听消息。”
“西北用兵,无非两个方向。”
“一是从河湟出兵,”
“攻略河西走廊,那是西夏的财赋重地;”
‘二是从横山出兵,那里是党项八部的生息之所。”
赵渊点头微笑,
示意刘子羽继续。
刘子羽说道:“从河湟攻略河西走廊,”
“沿途地形复杂,”
“且粮道拉得极长,”
“稍有差池就会一溃千里。”
“因此旧宋征夏,”
“还是以横山为主,”
“先稳住防线再逐步向前推进。”
“但无论河湟还是横山,”
“其实都该安民屯粮,”
“先充实边地人口再说,”
“这样就可尽量减少从关中调兵调粮。”
“四个字,且耕且战!”.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家兄弟
赵渊表示极为满意,
“你虽没去过西北,”
“却也明白这些,”
“已经难能可贵了。”
“环庆府还没有知府,”
“伱就去那里吧,”.
“记住自己刚才说的话。”
刘子羽看向赵渊,
赵渊微笑颔首,
他这才起身行礼,
当即领了这个差事。
赵渊又对刘子翼、刘子翚说,
“山东河北不稳,”
“须得文武全才做地方官。”
“你们两个,先去做县令,”
“一个在河北,一个在山东。”
“定不负陛下、梁王重托!”
兄弟俩连忙站起。
.....
刘氏兄弟离开之后,
赵渊和闻焕章又在花园逛了一阵。
赵渊突然说:“我打算跟四川一样,”
“先在京畿、河南、关中,”
“全面废除厢军体系。”
“保留巡检和驿递功能,”
“而且这两方面各有归属,”
“不再隶属于专门的厢军编制。”
“另外,还要保留纲军。”
“四川没遭太多天灾人祸,”
“厢军杂役大量被移民安置,”
闻焕章问道,
“你说的这三个地方,”
“想好了怎么安置吗?”
赵渊说道:“就近分田垦荒,部分原地转吏役。”
“今后实行免役法,”
“这个要配合摊丁入亩来完成。”
“所以裁撤厢军,是跟清查田亩、摊丁入亩配套的,”
“不混在一起搞肯定要出乱子。”
闻焕章点头道:“给一套章程出来,”
“我让地方官去执行。”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