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好,那便由林教头率部驰援西京,接管西京防务。”
朱武看赵渊已经下了圣旨,
也不好多说什么,补充道,
“王庆、田虎兵马离西京已经不远,”
“林将军可带兵连夜赶去准备城防。”
“二人派来的使者则由我出面拖延几日,”
“然后再驱逐他们,”
“那时王庆、田虎再要派兵攻打西京,”
“林将军应该也已准备齐全了。”
赵渊点头道:“朱军师之计不错,”
“王庆、田虎使者便由你处理吧。”
说到这,赵渊看了眼地上的黄潜善,
“今后若有敢言以钱财求和者,”
“一律以叛国罪论处!”
“若我赵氏后人敢签城下之盟者,”
“逐出赵家,天下人共诛之。”
黄潜善原本还祈祷着赵渊能忘记他,
听得赵渊还是不放过他,不由告饶道,
“小人一时糊涂,还请大王饶命啊。”
宋朝赵家也有家训刻在石碑上,
但却是藏在太庙中,
天下臣民只知赵家有家训,
但却不知道赵家家训是什么。
只有每任皇帝登基时,
才被允许去存放石碑的地方观看并发誓。
大梁入主东京后,
把赵家石碑移了出来,
众人才知赵家祖训石碑上的内容,
“不准杀士大夫上书言事者。”
“凡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即使有谋逆大罪,亦不可株连全族,”
“只可于牢中赐死,不可杀戮于市。”
“不遵此训者,吾必不佑之!”.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还有个蒙古
若是把赵渊说的话公示,
后世子孙一旦被迫签了城下之盟,
天下臣民便有了造反的理由了,
对赵家江山无疑是个极大的威胁。
赵渊将众官都想要开口相劝,
便大声说道,
“若是我赵氏子孙真的需要签订城下之盟才能保住江山,”
“那他也就不配做皇帝了,迟早亡国,”
“苟延残喘只是给天下百姓多一些苦难,”.
“不如让天下豪杰早些逐鹿。”
“另一方面,把家训公示,”
“也可让天下百姓监督我晁氏子孙,”
“免得他们和赵氏子孙一样,”
“仗着无人知道祖训,便胡作非为。”
许贯忠听到这,
忍不住赞同道,
“大王英明,当一个民族习惯了花钱买平安时,”
“那这个民族离衰亡也就不远了。”
“大王这是想让天下汉人找回失去的血性,”
“汉人超过一万万,而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多的也不过几百万,”
“只要我汉人没了议和之心,”
“人人死战,没有民族可以奴役我汉人。”
契丹人是辽国主要民族,
党项人则是西夏,
女真人是金国。
蒙古人大多数人却是不知道是哪个民族,
少数博学的知道旧唐书中曾有“萌古”记载,
但似乎是北边一个很小的草原部落,
都未建国,怎么能和前面三个民族相提并论呢。
朱武奇道:“蒙古人是什么人?”
赵渊看已经说漏嘴了,
索性便再次装起神棍,
“蒙古人便是辽国上京道的几个部落,”
“若是没有我大梁,”
“几十年后,那几个部落会被一个叫铁木真的人统一,建立蒙古国,”
“然后扫灭金国、西夏、南宋,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那时我汉人只剩下五千万人了。”
朱武咋舌道:“一万万汉人剩下五千万人,”
“那岂不是杀了五千万汉人?”
赵渊摇头道:“没有那么多,常年战乱,民不聊生,”
“不少人死于饥荒、瘟疫等各种情况,”
“不过屠杀的也有数千万人。”
“屠夫主要便是金国人、蒙古人,”
“也有一些死于投降的汉人。”
林冲等对赵渊星辰下凡的身份深信不疑的人,
听得赵渊说的这般惨烈,
一个个顿时遍体冷汗。
刚刚归顺的百官则觉得赵渊是信口开河,
不说蒙古国听都没听过,
便是屠杀数千万人,
也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赵明诚难以置信的道,
“蒙古人会比金国人更加厉害吗?”
“居然能灭了金国、西夏、南宋。”
赵渊点头道:“我也让人打探了一下蒙古各部落的情况,”
“蒙古人确实骁勇善战,”
“便是辽国铁骑战力最盛之时,”
“也无法统一蒙古草原。”
“蒙古各部落都是马背上的民族,”
“辽国几次派兵深入草原,”
“不但无法剿灭或者收服草原各部落,”
“反而是败多胜少。”
“因此辽国只能在蒙古草原边境挖壕堑,”
“建城堡,阻止草原骑兵突袭,”
“而且严禁铁器流入蒙古草原,”
“但是蒙古骑兵没有盔甲,”
“用着骨箭,都能打的辽国骑兵望而生畏,”
“需要修建相当于我们汉人长城的壕堑来抵御蒙古骑兵的入侵。”
“你们可以想象到蒙古人的善战了吧?”
“即使这样,蒙古部落都不时突入辽国境内劫掠。”
张叔夜怀疑道:“蒙古部落既然这么厉害,”
“即使灭不了辽国,应该也能灭了西夏吧?”
“只要灭掉一国,便能获得铁骑横扫天下,”
“怎么……”
赵渊笑道:“蒙古各部落骁勇善战,”
“但也桀骜不驯,他们多数时间都在互相厮杀,”
“几个大部落都无法长期出兵攻打西夏、辽国,”
“因为他们背后的部落都像饿狼一样盯着他们,”
“一旦他们出征,很可能其他部落就会去抢他们的妇孺,”
“并到他们自己的部落里。”
“草原的规矩,战胜的部落会把没有超过车轱辘的孩子和女人留下并入自己的部落,”
“而超过车轱辘的除了少数能成为奴隶,”
“大多数都会被杀死。”.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更麻烦得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