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57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屏风外面的人听罢,纷纷支起耳朵仔细聆听。说白了,这些人想知道李邦华到底有多么受宠,然后再看人下菜碟。

“李阁老为国操劳,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什么。”说着,他抓起被褥摸了摸,继续说道:“李阁老的被褥单薄潮湿,来人,去内廷给李阁老取一套被褥来。”

李邦华顿时感动的老泪纵横,他刚要感谢,被朱连伸手制止:“区区一套被褥而已,不用谢。”

“陛下,臣入阁以来毫无建树,让陛下失望了。”

“李阁老别说那么多,先让御医给你瞧瞧。”

明朝时,御医属太医院管理。太医院的官职分为院使、院判、御医、吏目等。

皇帝得病后,太医院至少会派出两位御医前往诊断。诊断后开的方子需要经过院判等部门审核通过,最后才能给皇帝服用。

站在王承恩身后的一位御医不敢怠慢,立刻上前放好脉枕,将李邦华的手腕放了上去。

御医的号脉后微微一笑,转身对朱连说道:“陛下,李阁老身体并无大恙。病倒是因为连日操劳得不到休息导致的,只需静养十天半月即可恢复。”

另一位御医在朱连眼神的示意下立刻走上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再次诊断。

片刻后,御医给出了同样的结论。

十天半月?

朱连心里只想骂街!

老天爷太坑爹了,开局一根绳也就罢了。现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正压朝堂的人物,却在关键时刻让他病了。

王承恩见崇祯面露焦虑之色,立刻低声问道:“两位御医可有良方?”

其中一位御医点点头,但表情有些无奈:“王公公,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您是懂得。我等虽有大补的方子,但李阁老年事已高,大补之后短时间内确实有效果,但有损本源,伤及根本。”

李邦华立刻低声说道:“麻烦两位现在开方子,我不在乎。”

见病人本人发话,两位御医不敢决定,只好看向皇上。

朱连立刻摇头:“李阁老莫要急于一时,现在流贼士气已衰,兵败是早晚的事。”

“可是陛下,臣...”李邦华还想说些什么。

朱连直接打断他,“李阁老继续负责内阁的差事,朕派几个太监在你身边侍候,下面呈递上来的题本,奏本由他们念给你听,怎么批复由你决定。”

“至于兵部的差事...你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暂时由他办理。”

“如何?”

皇帝发话,李邦华不好说些什么,只能领旨谢恩。

片刻后,李邦华敲定了负责兵部的人选:兵部右侍郎王家彦。

听到这个名字,朱连认可的点了点头。

正史上,北京被攻陷后,王家彦跳城自杀结果没有摔死,于是找了间民房上吊自杀。流贼发现他的尸体后用火焚毁尸,他的仆人把残肢断骸收集后葬在城外。死后南明朝廷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满清赐谥忠毅。

“好了,安心养病吧。”朱连说罢就要离开。

“陛下稍等...”李邦华直接坐了起来,他指着屏风外面说道:“西城兵马司呈递的题本,请陛下过目。”

第86章 朴实无华的防伪方式

“西城兵马司?”朱连微微一怔,他们能有什么惊动自己的事上奏?

屏风外面的邱瑜亲自将题本送了过来,递给王承恩。

从王承恩手中接过题本,朱连看完后眉头紧锁。

西城兵马司在题本中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城中发现了一处疑似流贼奸细的窝点,由于西城兵马司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守城,所以请旨派兵围剿。

第二件事是在城中找到一些从城外射进来的箭矢,箭矢上面绑着白布。

白布上面写着锦衣卫的暗语,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臣刘文耀率一万山东兵进京勤王,现已到达通州一带。今夜子时,臣将率军突袭流贼营帐,随后从朝阳门入城,请陛下派人接应。

“陛下,经过兵部查验,白布上的字确实出自左都督刘文耀之手,印章也是刘都督的官印。”李邦华伸手从旁边的桌子拿起一张宣纸,递给王承恩,宣纸上面是刘文耀官印的留底。

“不是仿制的?”

“就目前来看,无法分辨真伪,需要根据实物进行判断。”

朱连点点头,将白布扔到桌子上,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假的。”

李邦华愣了下。

他拿起桌子上的白布,又从王承恩手里拿过宣纸,使劲揉了揉眼睛再次辨认起来。

“李阁老别看了,朕不是根据字迹和印章辨别的真伪。”

“请...请陛下赐教!”

“刘文耀离京前,朕交代过。如果顺利除掉刘泽清,并将他麾下的兵马收入帐下。刘文耀率兵进京勤王时,为了防止有人冒充他诈降,往来书信中需要使用印信的地方都用永王的镀金银印。”

“如果投降的人真的是刘文耀,那么这白布上应该是永王的印信,而不是左都督的官印。”

李邦华嘴角抽了抽,被崇祯的脑回路惊到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的防伪方式竟然如此简单粗暴。

不止是他,纵观满朝文武也不会想到这个层面。

“陛下才智,臣望尘莫及!”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李邦华还没来来得及高兴,便想起了城中那伙奸细。

“陛下,现在城内有奸细,城外有冒充官军的流贼,看来他们计划在今夜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不得不防啊!”

“呵呵呵,李阁老说的不错,咱们是得防备了。”

李邦华一脸困惑的看着崇祯。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上为什么还能笑出来?

皇上这么乐观的吗?

“既然流贼开始用脑子了,朕就得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守城的事交给你们,记住,等敌人走近了再打!”

“至于城里的奸细,你们不用管了,朕会派东厂协助兵马司。”

“臣领旨。”

离开文渊阁后,朱连急匆匆回到乾清宫,召李若琏和王之心觐见。

平日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锦衣卫,厂卫。

皇帝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是隐藏在暗处的刀子。

想捅谁就捅谁!

“王之心,带着这份红本去往西城兵马司,会同其余四城兵马司,立刻抓捕城中的流贼奸细。记住,留几个活口,问清楚他们的底细。”

明朝皇帝批红的公文又称“红本”由内阁下发给六科,六科存档,并抄送给有关部门。

王之心立刻领命离开。

等王之心走远了,朱连才看向李若琏。

李若琏清楚的知道,皇上又要让他杀人了。

但自始至终,皇上让他杀的每个人都有该死的理由。贪官污吏,乱法的文人,通敌的商人。

“李若琏...你现在手上能用的有多少人?”

“回陛下,不足五百人,其余人都安排到西便门守城去了。”

“无妨,够用了。京师前几天粮价飞涨,朕让你查涨价的奸商你查出来几家?”看書菈

李若琏想了想,说道:“回陛下,共有十二家商号,这些商号控制了京师七成以上的粮食买卖。”

“朕给你一夜时间,将这些商号全部灭门,抄没的银两公之于众后送往内帑。”

李若琏下意识的想领旨,但猛地发现人不够用。

商号不但有人,还有武器。以一百辆马车的商号为例,一百辆车得有二百个马夫,加上保镖,杂役,总人数不会少于三百人。

由于商号与朝廷合作,所以他们不但有弓弩,甚至还有各种火器。

就凭他手下的五百人,能灭两个商号就不错了。

“陛下,臣人手不够,怕是...”

朱连淡淡一笑:“无妨,朕派一千八百勇卫营的将士协助你,今夜务必斩草除根!”

李若琏怔了怔,不敢接旨。

勇卫营是皇城的最后一道屏障,现在皇上把勇卫营的人借给他,皇城一旦出了事,他承担不起责任。

“勇卫营乃是陛下禁军,臣实在不敢动用。”

“放心吧,朕的安危还轮不到你来考虑。”

李若琏无奈,只能跪地领旨。

等李若琏离开后,朱连吩咐王承恩:“传旨内廷,今夜勇卫营奉旨出宫剿匪,皇城守卫空虚。为保皇城安全,二十四监的太监都可报名守卫皇城,凡参与守城的太监每人发五两银子。不想守城的朕也不会怪罪,去吧。”

“臣这就去办。”王承恩立刻离开乾清宫,安排太监们守卫皇城。

朱连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守卫北京城的人每天都发银子,而这些太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没有参与守城,也就没有功劳,没有功劳就没有银子。

底下的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时间长了,会出问题的。

现在他给这些太监们一个机会,想不想挣钱全看他们自己。

至于太监们的忠诚问题,朱连也考虑过。

这些人最大的特点是贪财,他们没有后代,养老全靠年轻时攒的这点钱。

只要给够了钱,就没有不忠的道理。

最关键的,他给自己留了二百人,就算太监们想搞事情,也得看看这二百人的脸色。

随着敲锣打梆的打更太监从殿门前走过,朱连知道夜入二更了。

最先动手的是五城兵马司和东厂,他们办差的方式简单粗暴。先派人围了,再想办法攻进去。

王之心身穿暗甲,看着紧闭的大门笑了。

此处竟然是一家商号。

有商号的地方就有银子,这句话在他心里是亘古不变的存在。

“王指挥,你确定这里就是私藏流贼奸细的地方吗?”王之心问。

五城兵马司是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得统称。每司设指挥一人,正六品;副指挥各四人,正七品。

西城兵马王指挥点头:“提督大人,就是这错不了!”

“功劳和银子都是三七分账,王指挥有问题吗?”

西城兵马司王指挥心里虽然骂个不停,嘴上却是说着截然相反的话:“多谢提督大人!”

第87章 李自成的三种打算

钓鱼台。

顺军中军大帐内,刘宗敏正在向李自成汇报军情。

其他诸位将领站在军帐两侧,脸色一个比一个严肃。

“皇上,今日攻城我军伤亡一万两千余人。其中民夫八千,兵士四千,另有骑兵被明军火炮击中,不过伤亡很少,只有寥寥数十人。”

啪!

李自成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他知道北京城不好打,但是没料到这么难打。

根据攻城的士兵汇报,北京城墙的外墙砖厚达四尺,比其他地方的城墙厚了将近一倍。今天付出一万多伤亡的代价,也仅仅在城墙上挖出了十来个洞口。

天黑撤兵后,明军会派人进行修复。虽然修复的地方没有之前牢固,但第二天攻城他们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再次挖开洞口。

“明军伤亡多少?”李自成怒气冲冲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