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一千五百人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李自成心中的怒气才稍稍化解,明军的伤亡比例开始变高了。假以时日,北京城将唾手可得。
但是...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刘宗敏继续说道:“我军粮草仅够半月之用,为保军心稳固,臣建议组建四支筹粮队,筹集军粮。”
“据探马回报,刘文耀率一万五千兵马出天津,朝北京方向而来。”
“吴三桂和两万关宁军已到达卢龙一带,距北京四百多里。如果用快马轻骑,仅需三日就能到达北京城下。”
李自成眉毛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两股勤王大军加起来人数超过了三万五千人,这个人数可是实打实的士兵人数。
他号称五十万的大顺军,真正算作士兵的也不过区区六七万。
不过...
这两股勤王大军他只忌惮吴三桂一人。
刘文耀的一万五千人大部分是刘泽清的兵,这些兵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很一般,不足为惧。
吴三桂的关宁军在辽东与八旗兵对垒,虽然摸不透他们的真实战力,但绝对不会差。
“皇上,”刘宗敏停顿片刻,“今日攻城时已按照计划将信息送进城内,不知皇上是否要夜袭?”
“夜袭?”左辅牛金星愣了下,茫然的看着刘宗敏。
作为顺军高层,他竟然不知道计划是什么以及什么时候送进去的,更不知道夜袭的事。
刘宗敏看向李自成,得到同意后解释道:“早在北伐之前,李先生就将此计献于皇上。”
又是李岩!
牛金星看向李岩的目光中增加了几分嫉妒。
“详细的计策是这样的,先安排几百名精锐士兵扮作商人或者流民混进北京城。需要用他们的时候,会将信件用箭矢射进城内。”ap.
“难道不怕暴露吗?”牛金星很是疑惑。
“非也!”刘宗敏淡淡一笑,“这次的信件是用锦衣卫暗语写的,模仿刘文耀的笔迹并仿制了他的官印。表面上看是刘文耀带兵进京勤王,在今夜子时杀入我军包围,从朝阳门入城。”
“实际信件内容是通知我军细作,今夜子时想办法打开朝阳门对面的阜成门。”
“顺利打开则举火为号,我军一拥而入。没了城墙的保护,城中的明军将任由我军宰割。”
“对于信件上所写的内容,无论明军信与不信,他们都会在朝阳门布下重兵!朝阳门的守军多了,其他地方的守军就会少,打开阜成门的概率就会增加。”
“此计更为精妙的地方是,我军可以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假扮成刘文耀去朝阳门诱敌。成则一鼓作气冲进城内,不成也可以吸引敌军,为阜成门的计划做掩护。”
原来如此...
顺军其他臣子、将领听罢纷纷对此计表示佩服,一石二鸟,计中有计。
“如果...”就在其他人沉默的时候,牛金星一边观察着李自成的脸色,一边小心谨慎的说道:“如果两个计谋都被识破了,或者说我军细作被明军收买,贸然夜袭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不知李先生当初献计时是否考虑过?”
众人目光看向李岩。
李岩一如既往的坐在角落里,时不时的咳嗽两声。
见牛金星发问,他轻咳两声说道:“咳咳咳,牛左辅多虑了。今夜夜袭我军分前后两军,前军由民夫组成,后军由顺军精锐组成。”
“成功最好,就算成败,死的也都是一些民夫,对我军没有任何影响。况且死的民夫越多,节省的粮食也越多。”
众人听罢,脸上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哪是一石二鸟?
分明是一石三鸟!
李自成脸上也堆起了笑容,对这个计策很是满意。
沉默许久的刘芳亮缓缓抬起头,怔怔的看着所有人,一种陌生的感觉在心中油然而生。
起义时口口声声为了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怎么到头来把百姓当成了累赘?
他觉得可以让百姓冲锋陷阵,当排头兵,但不能让他们白白的去送死。
由于片刻后,刘芳亮艰难的开口道:“宗敏将军,都督大人!就算百姓的命不值钱,也不能拿他们的命当儿戏啊!消息一旦传出去,我军就失了民心!民心没了,还怎么打天下?”(刘宗敏被封为左都督,其他将领习惯称他为将军。)
不等刘宗敏反驳,李自成脸有愠色站了起来。
他踱着步说道:“芳亮最近是怎么了?完不成军令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说出这种涣散军心的话!”
“军中的百姓是百姓吗?根本就不是!”
“说好听点他们是灾民,说难听点他们就是流贼。为了一口饭,这些人什么都做过。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易子互食...甚至有些人还对他们自己的孩子下过手。”
“虎毒尚且不食子,这些人比虎还要毒,比畜生还不如!”
“所以,死就死了!”
“况且一将功成万骨枯,能死在我顺军打天下的路上,也是他们的荣幸!”
刘芳亮还想说些什么,但想了想又放弃了。
不值得,说出来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李自成看着刘芳亮的表情叹了口气,片刻后他吩咐道:“宗敏立刻安排夜袭的事,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通知刘西尧,让他密切关注刘文耀大军的动态,必要时可以主动出击将其击退。”
“牛左辅负责召降吴三桂一事,具体的条件就按照白天商议的来。”
“芳亮...领两千兵马,三千民夫去筹备粮草吧,希望这次你不要辜负朕的期待。”
末了,李自成提高嗓音,“李先生说了,现在时局变幻莫测,我军需要做三种打算。”
“第一种是吴三桂不投降坚持勤王。那么我军需速战速决,如果三天内拿不下北京,必须准备退兵。”
“第二种打算是吴三桂既不投降,也不勤王。那么我军就要做好长期围城的准备,就像皇太极围锦州那般,一边攻城,一边歼灭其他各路勤王大军。当然,这种局势的可能性是最低的。”
“第三种局面就不必多说了,如果吴三桂投降,我军将一统中原,将明廷取而代之,诸位也将封官加爵成就一番伟业。”
第88章 夜袭(二)
子时,朝阳门城楼。
“东南方向有情况,快去通知刘都督。”朝阳门上负责守夜的兵丁喊道。
五军都督府各有左右都督一名,朝阳门的守将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刘继祖,他与刘文耀是叔侄关系。
不等刘继祖来到城墙上,东南方向的喊杀声已经传了过来。
登上城墙,刘继祖看向西南方向。
顺军连绵不绝的营地被一条火蛇从中间穿过,火蛇行进速度非常快,眨眼间前锋部队就穿过营帐,来到明军火炮的射程之内。看書菈
紧接着,十余个拿着火把的骑兵快速来到城门之下。
“来者何人?再往前一步别怪我等不客气!”守军大喊。
城下一个骑兵扯着嗓子回复道:“快开城门,我等是原山东总兵刘泽清的部下,现已归左都督刘文耀统领。今夜刘都督率一万兵马进京勤王,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诸位稍等!”
刘继祖就站在旁边,等了片刻后他才说道:“本官乃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刘继祖,既是刘文耀亲来,让他亲自来到城下见我!”
城门下的骑兵早就料到了这些,他们立刻调转马头跑了回去。
不消片刻,一伙骑兵举着火把返了回来。
骑兵中一人晃动手上的火把,大声说道:“叔父大人,侄儿刘文耀在此,请叔父大人快打开城门,等流贼反应过来就坏了。”
城墙的高度再加上护城河的宽度,导致双方的距离长达几十米远。虽然有火把照明,但根本看不清彼此的相貌。
这也是李自成敢这么做的原因。
至于声音,找一个出生在北京,嗓音差不多的人就行。
见城头上犹豫,假扮刘文耀的继续大喊:“叔父大人再不开城门,我好不容易带来的援军就全军覆没了。”
刘继祖放眼望去,远处的顺军营帐一处接一处的亮了起来,不用想,那些人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而“刘文耀”身后的火龙,正在明军火炮射程外慢慢集结。
“快进城,我这就让人升闸!”
城下的人听罢顿时大喜,立刻安排人通知消息去了。
明代各城门均有护城河,吊桥和千斤闸。
朝阳门的千斤闸始建于明朝初期,闸门为铁皮包实木,布满加固铁钉,闸门宽六米,高约六点五米,厚度接近一米。按照明代的重量单位算,整个千斤闸重约三千四百斤。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闸槽中;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随着近百人的拉拽,朝阳门的千斤闸开始缓缓上升。
“刘文耀”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一边等一边朝城上喊:“叔父大人稍等,这些人都是山东兵,等他们京城后我再进。”
先头部队来到城门外的时候,千斤闸已经升起了三分之一。
就在这些人准备拔刀冲进去的时候。
轰的一声,千斤闸骤然落下。
紧接着,城楼上有人大喊:“打,给老子往死里打!”
一时间弓箭、弩、抛石机,各种火炮,铳同时发射。
与此同时,阜成门上出现了情况。
只见城头上一个火把在空中左右晃了晃,随后消失不见。
片刻后,火把再次出现,随即又消失不见。
隐藏在城外的顺军见状后立刻起身,马蹄裹布,口中衔枚,提着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阜成门。
这些顺军人数并不多,加起来只有千余人左右。
他们悄无声息的来到护城河边,迅速穿过护城河。
由于时间有限,明军只是安排人将被挖开的城墙进行了填补。护城河中的长木和尸体根本来不及清理,这些东西已经将宽阔的护城河变成了平地。
顺军士兵踩着曾经同伴的尸体,来到了阜成门外。
果不其然,阜成门的千斤闸正在上升。
城楼上和城门里面喊杀声正盛。
一千顺军见状毫不犹豫的冲了进去。
最后一名顺军伸手掏出掏出一个烟花,放在地上用身上的火折子点燃。
嗖啪!
响声过后,一道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炸裂,绽放。
“杀!”漫山遍野的喊杀声响起,在黑暗之中犹如洪水猛兽般冲向这座刚刚沉睡的城池。
第二波顺军同样只有一千人左右,他们见千斤闸还在上升,带队的人高兴的大喊:“成了,成了!杀!杀一个赏银十两,杀三个官升两级!”
说罢,他也从掏出一个烟花,放在地上用随着携带的火折子点燃。
烟花绽放后,远处的喊杀声这才由远及近,变得越来越清晰。
城上的守军好像还没反应过来,除了零星的鸟铳,火铳声,看不到其他成规模的抵抗。
城门附近的喊杀声最响亮,这里的战斗也最激烈!
第三波夜袭的顺军有了前两个烟花信号,一个比一个跑的快,冲的猛。
毕竟先冲进城门和后冲进城门的功劳是不一样的。
第三波人刚冲到城门口,猛然间发现前两波顺军正在往后跑,他们身后没有追兵,只有火光。
“快跑啊!”
“上当了,中了明军的埋伏。”
与此同时,城墙上箭矢,弹丸,滚木擂石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
第89章 迁都???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