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曾英施礼后看向龙文光,张献忠分兵攻打长寿,他不在那驻守,来此作甚?
龙文光似乎看穿了曾英的想法,微微一笑道:“曾贤弟别慌,孙可望部距离长寿还有二百多里。涪陵与长寿相距不过区区六十里山路,我今夜就能走小路返回去。”
曾英尴尬的笑了笑,坐在座位上尽量优雅的喝起了茶水。
“诸位!”秦良玉说话了。
虽然水陆两路都取得了胜利,但她脸上没有任何任何喜悦之情。
秦良玉继续说道:“此前我在各地募兵,效果甚微的原因找到了。”
“哦?”龙文光眼前一亮。
这些人里面除了曾英,其他人募兵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而曾英的水师容纳的人数有限,就算多招募一倍的兵力,也只能放在后方练兵。
可能有人会说让曾英替别人募兵。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那些人是奔着曾英来的,如果带兵的不是曾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跑。
龙文光拱手道:“麻烦秦总督说一说!”
秦良玉先是看了一眼曾英,紧接着叹了口气,最后才悠悠说道:“民心不在朝廷这里。”
“不能吧?”龙文光诧异的站了起来,“朝廷不但免了全国一年赋税,还免了徭役。我们此番募兵是按照朝廷的规矩做的,先给五两银子的安家费,然后每月再给一两六钱的饷银。”
“这些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百姓们,还不知足吗?”
秦良玉再次叹了口气:“其实,根本没那么多!”
“此话怎讲?”一直没说话的重庆知府王行俭开口了。
“朝廷免了田地的税,不是百姓的税!大部分田地不在百姓手里,而是在那些士绅地主手里。”
“百姓们租种士绅地主的田,无论朝廷收不收税,士绅地主都会向百姓们收田租。”
“百姓们,还是那般苦!在没看清张献忠真面目前,百姓们甚至巴不得他打进来,将那些士绅地主全部处死!”
听完秦良玉的分析,在场的其他人纷纷变了脸色。
怪不得秦良玉连夜召集他们前来议事,原来是这个原因。
可是...
怎么办呢?
所有人都没了主意。
曾英被称为曾公子的原因就是乐善好施,与底层百姓接触的多,知道的事也多。
他苦笑一声:“诸位大人,其实这怪不得百姓。无论朝廷免几年的赋税、徭役,都与百姓们无关。说白了,这些租地种的百姓看不到希望,赶上灾年甚至没有活路。”
“所以巴不得咱们赶紧失败,让张献忠把那些士绅地主杀一遍,然后平分土地!”
龙文光想了想,问曾英:“曾贤弟,为何你能轻易招募到百姓?而我们不行?募兵的钱都是一样的,甚至我私下里还会加一点。”
“我啊?”曾英想了想,“百姓们认为我是一个好人,所以愿意跟着我混口饭吃。”
秦良玉白了曾英一眼,反问道:“曾参将的意思是...我不是好人?”
“不不不...”曾英连忙摆手。
这位二品诰命夫人,受皇帝信任,封四省总督的女将军怎么会不是好人?
“属下的意思是百姓们之前受我恩惠,信任我的为人。愿意跟着我让我建功立业,升官发财。”
“当了官,发了财,接下来就会买地。他们租种了我的地,朝廷免我的赋税,我也会免除他们相应的田租。”
“这件事表面上是信任,实际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当然,我也不会坑害他们。”
听完曾英一席话,秦良玉,龙文光,王行检同时点了点头。
原因有了,方法呢?
秦良玉再次看向曾英。
曾英被看的心里发毛。
他先是假装低头,装作看不到秦良玉的目光。
可是装了一会后,他就装不下去了。
因为秦良玉亲自走到他身边,给他倒了一杯茶水:“曾英,我早就知道你在蜀中有曾公子的美名,现在朝廷正是危难之际,快想办法帮帮我吧。”
“就算不想帮我,也帮帮大明朝廷,帮帮当今陛下!”
“你要知道,大明朝不止咱们这里有战事。蒙古人,建奴,李自成将北方打的千疮百孔!如果南方再出了事,大明朝危在旦夕!”
曾英不敢继续坐着,他伸手扶着茶杯的盖子,等秦良玉倒完茶水后才松了口气,“秦总督,曾某受不起!”
“不是我不想帮,是此事比较难办!”
“难办?”秦良玉顿时一喜,“快讲讲。”
曾英说的是难办,而不是不能办。也就是说,肯定有办法。
曾英轻咳一声,对着在场的人拱手一圈后语气缓和:“川东一带暂时是无法募兵了。”
“若想募兵,得从川中和川西入手。”
“为何?”
“因为那里都是蜀王的地啊,只要让蜀王免除百姓全部或者一部分田租,百姓们肯定心存感激,民心这不就来了吗?”
“如果在狠一点的话,就让蜀王放出话,只要将张献忠挡在成都之外,他就一直免百姓们的田租。”
远在成都的蜀王朱至澍忽感后背发凉,脑门发紧。
他急忙让侍女拿来热毛巾,猛擦脑门。
擦完之后喊来左长史,问道:“秦良玉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有,数败于张献忠,梁山和忠州已经丢。不出意外的话,正在涪陵一带与张献忠对峙,战况不明。”
“哦!肯定是张献忠这厮在惦记本王府上的钱财!”蜀王用热毛巾擦完额头后松了口气:“给秦良玉写一封信,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守住重庆!如果钱不够的话,可以向瑞王借。”
(瑞王朱常浩封藩在汉中,因汉中失陷跑到了重庆,汉中不少大户也带着家人跟着逃到重庆。)
“是。”左长史深施一礼,转身离去。
涪州府衙大堂内,安静的有些可怕。
曾英不说还好,说完之后众人同时沉默了。
尤其是秦良玉,她此前刚从蜀王那里“借”了银子,现在提出免除百姓田租一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可是...
不这么做的话,如何笼络民心?
如何补充兵源?
陛下所说的制造恐怖她已经试过了,效果不明显。
这里不比京师,百姓们读书识字的少,无法用报纸快速宣传。
思前想后,秦良玉终于下定决心。
“诸位,既然办法有了,那本督就按照办法做。”
龙文光提醒道:“秦总督三思啊!你我都是朝臣,蜀王是藩王。如果陛下追究起来,后果...”
秦良玉坦然一笑:“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我秦良玉虽是一届女流,却有大丈夫之志。”
“更何况我乃四省总督,陛下亦授我便宜之权,这四省的事,我担了!”
第268章 战略相持
成都蜀王府。
蜀王朱至澍接到秦良玉的密信后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看向送信之人。
送信的人并不陌生,正是锦衣卫百户王忠。
“王忠。”蜀王问。
“卑职在。”
“你觉得秦良玉这个人怎么样?”
王忠想了想:“回蜀王殿下,卑职以为秦总督胸怀坦荡,有安邦定国之志。”
蜀王点点头,端起面前的酸梅汤尝了一口,“其实,孤也是这么想的。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这样吧,你回去之后给秦良玉传个口信。等击退流贼之后,只要她亲自来蜀王府向我请罪,孤就不上书参她了。”
王忠眨了眨眼睛:“回蜀王殿下,卑职一定将殿下的话送到。”
蜀王再次点头,伸手拿起密信,漫不经心的拆开信封,将信纸拿了出来。
一目十行...
嗯?
蜀王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他左手捧着密信,侧着身子借屋外的阳光再次将密信的内容仔细看了一遍。
啪!
蜀王狠狠地将信纸拍在桌子上,脸上写满了愤怒。
秦良玉为了笼络民心,让他减免蜀中百姓的田租。
如果说借钱是奉了陛下旨意,那么让他减免田租算什么?
这些田地都是王府财产,怎么如何也轮不到她秦良玉插手。
旋即,他又恢复了平静。
“呵,秦良玉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孤可是大明亲王,岂会听她指使。”
王忠表情开始复杂起来。
他本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蜀王得意的表情后,又不忍打断。
“王忠,你想说什么?”蜀王见状,有些纳闷的问。
王忠轻咳一声:“启禀蜀王殿下,来之前秦总督让我给殿下捎句话,说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告知,不是商议。”
“什么?”蜀王没反应过来。
“咳咳,秦总督已经按照信中的内容实施了。”
蜀王终于反应过来......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欺我太甚,欺我太甚啊!”
“不行,绝对不行!”
“秦良玉啊秦良玉,你......”
“来人。”蜀王被气的脸色很是难看。
“在。”
“让成都知府来一趟!不,让四川巡抚来一趟,孤要弹劾秦良玉。”
门外的侍卫一脸为难的答道:“启禀蜀王殿下,四川巡抚正在长寿一带剿贼,一时半刻怕是来不了。”
蜀王愣了下,站起来左右踱步思考着对策。
正在此时,左右长史来到大殿之中。
他们刚要开口,发现蜀王正怒不可遏的在殿中踱步。
犹豫片刻后,左长史躬身道:“启禀殿下,秦良玉发来公文,说是让...”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