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太子朱标瞳孔紧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善长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仔细想一想,这话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当着朱元璋的面说出来,这真的好吗?现在外面可不止一个人说朱元璋残暴,否则的话也不会用杨宪这一个酷吏,这可相当于是贴脸开大了。
此时太子朱标真的担心朱元璋发飙,到时候场面失控。
然而朱元璋却哈哈大笑了起来,似乎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当成一回事。
“你倒是什么话都敢说这话,那些家伙在背地里可没少说过,就没有一个人敢当着咱的面说,难道你就不怕咱将你给砍了!”
李善长听到后撇了撇嘴,似乎并没有将这话放在心上。
“若是陛下连这一点胸襟气度都没有,当初我们这一群老兄弟就不可能跟着陛下打天下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心中极为满意。
本来以为这一群老兄弟当中真正理解自己的是汤和和徐达。
却没有想到这一个和自己渐行渐远的韩国公李善长竟然对自己如此的了解。
“你说得没错,那些家伙做得确实有些太过分了,如今才刚刚开国,这些家伙就开始欺压百姓,大肆地强占耕地,就是再过些年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咱就不明白了,以前都是一些打仗的好手,就是咱们淮西的老弟兄,当初如果不是被逼得实在受不了了,谁愿意会走上造反这条路!”
“现在一个个跟着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这些家伙干的是什么事情?”
“再这样下去咱该如何面对那些淮西的乡亲们!”
等到几人商量完这些正事之后,朱元璋看着李善长说道。
“我听标儿说你府邸里面的吃得挺多,正好给咱准备一些,咱倒是很好奇,百室你能够吃出来什么花来!”
李善长犹豫了一下,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在皇宫里面都能够吃得到,反而那些所谓的农家菜和地道的小吃却难以吃到。
正好自己又获得了辣椒这样的东西,再加上之前所找到的那些调料,倒是能够做出不错的东西来。
想到这里,李善长就已经去准备了。
等到准备好之后,闻着里面各种香味,即便是朱元璋也是食指大动。
尤其是面前的烧饼等东西,更是让他吃得直呼过瘾。
就在这时一大块牛肉直接被搬了上来。
这牛肉直接是抹上调料在火上烤的,香味极其浓厚。
诸葛亮看到这牛肉之后,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直接上去撕了一把,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好吃,这味道和咱小的时候放牛时吃到的牛肉不相上下!”
“咱当年给刘财主家放牛,那时候汤和都快饿死了,当时为了那一群老弟兄,咱直接偷了刘财主家的牛,直接给吃了!”
“当时咱就给那群老弟兄们说,有事情咱扛着,有咱老朱在,就不可能让这群老弟兄饿着!”
朱元璋一边吃一边兴奋地说着当年的光荣事迹。
李善长和太子朱标两人会心一笑,并没有反驳什么。
在这时又有几道菜被端了上来,这些都是一些极为简单的家常做法。
李善长指挥着手底下的人根据后世的记忆所做。
朱元璋很是好奇地问道。
“这菜里面怎么有如此辣的味道,这股辣味极为特殊,好像并不是山茱萸!”
如今做菜中辣味主要是靠山茱萸和胡椒来进行调味。
“之所以会有辣味,是因为这里面红色的东西,那一种东西叫做辣椒,这是我从一个海外的商人手中买来的”“虽然这东西辣味十足,但是也不能够经常吃,否则非得上火不可!”
“我得到的数量不多,不过把种子保留下来了,等到来年多种上一些到时候北方的将士驱寒最合适不过!”
朱元璋听到后眼前一亮,知道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前线的军队在战场上厮杀,尤其是那天寒地冻的,在外面巡逻的士兵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旦停了一会或者是睡了一觉,说不定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那样的环境根本不是人能够居住的。
所以每一次北征的时候,损失最大的就是非战斗减员。
有这个东西虽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作为辅助还算得上是不错。
李善长听到这话后撇了撇嘴,若是让他们知道在那块地方还有着亩产近万斤的粮食,这几人绝对会很震惊.
第十八章 太子妃常氏劝舅
第十八章太子妃常氏劝舅
现在还是不要暴露太多的好,不然的话,自己这太平日子可就过不上了。
一阵吃饱喝足之后,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人连吃带拿地离开。
只见他乐呵呵地看着一旁的王景弘。
“回头将这些东西全部都带到御膳房,并且让御膳房派几个厨子来学一学!”
“好歹也是朝廷的御膳房,竟然做的一些东西,连韩国公府的都不如!”
“对了,这几道小菜回头带去给咱妹子尝尝!”
朱元璋不厌其烦地唠叨着,等到回到马车之后,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了,只见他看着一旁的太子朱标说道.
“标儿,你觉得韩国公此人如何?”
太子朱标沉思了一番之后说道。
“父皇说实话,韩国公此人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孩儿发现越来越看不透这人了,真的不知道这人手中究竟还有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复杂。
“现在不只是你,就连咱也不知道李善长这家伙脑子里面想的是什么,以前好像还能够抓住这人的蛛丝马迹,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如今想要知道这人的想法,可就难了!”
“说来也奇怪,如果不是确定那人就是百室,我都以为换了一个人!”
“不过这韩国公府你可以经常来转转,不只是你雄英他们也可以带来!”
“人家都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事实上,青田先生刘伯温给咱带来的助力远远比不上此人!”
“就拿她今天提出来的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虽然看上去确实是难以完成的,但是不得不说,若是真的做到了,可是有着不少的好处,就连咱都有一些心动!”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这泼天的富贵,任凭哪一个帝王也不愿意错过,只可惜这件事情的难度太大,正如李善长所说,如果没有足够实力的话,那么这种办法就完全是取祸之道。
想到这里,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咱的臣子!”
“只要他不掌管权力,就绝对逃不出咱们的手掌心!”
“今后带着你那几个弟弟好好来转一转,若是能够学到些东西就更好了!”
“尤其是朱棣,天天不是抓个鱼就是摸个鸟,这样下去,未来能有什么出息?”
“将来这些人全部都是藩王,都是你的左膀右臂,得让他们多学一些正经的东西!”
太子朱标听到之后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些弟弟确实需要让他们学一些东西了。
和历朝历代的太子不一样,太子朱标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弟弟夺嫡的问题。
在自己还是吴王世子的时候,自己就已经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更何况自己身边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朝堂上的文臣武将皆是以自己为首。
朱元璋更是对他极为看重,从来没有想过让其他人继承他这一个位置。
除非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否则的话,未来继承那一个位置的人一定是他没有丝毫的悬念。
这时太子朱标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
“父皇,丹书铁券的事情极为重要,但是这一件事情若是全部都交给韩国公一个人去做的话,说不定会引起那些人的愤怒!”
“因为这一件事情,那些怀西子弟可是对韩国公李善长极为敌视,若是这件事情仅仅只是让韩国公一个人去做的话,说不定会引起众人的敌视!”
朱元璋听到之后皱了皱眉头,虽然他确实想让李善长和这些淮西勋贵走得远一些,但是若是因为这一件事情,将它陷入危险之中就有些不值得了。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件事情就由你来做吧,我相信你能够做好这些事情的!”
听到这话之后,太子朱标点了点头。
当天太子朱标回到东宫,一旁的太子妃常氏很是疑惑地说道。
“太子殿下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要处理吗?”
正常这个时候太子朱标都要去处理许多的事情,像如今这么快回来的时候还是第一次。
这时太子朱标将今天在韩国公府所发生的事情有选择地告诉了常氏,常氏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心中极为惊讶。
只见她想了想后说道。
“太子殿下的考虑是对的,如果这一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到时候针对韩国公的人就更多了,这件事情不能够让他一个人背着!”
此时的常氏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
“太子殿下放心,回头我就去找哥哥,还有舅舅,相信他们一定会理解这件事情的!”
太子朱标见太子妃常氏如此明事理,心中还有一些羞愧。
“说起来倒是孤的不是,毕竟郑国公的爵位是岳父大人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拼命得来,如今就这么拿下了,孤心里面实在是有些羞愧!”
然而这时太子妃常氏嫣然一笑说道。
“避一下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我父亲征战沙场,如今的荣誉可是开平王,至于那郑国公是我哥哥常茂,我哥哥只不过是承袭了这一个位置,并没有立多少的功劳,这个丹书铁券放在他手中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虽然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我常家和那些将门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不管怎么样,终究还是有一些关系不错的,到时候我等必然会联系他们一同上交丹书铁券!”
太子朱标松了一口气,如今这样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算得上是解决了。
“辛苦爱妃了!”
此时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以及其他和常家交好的一众勋贵都被请到了东宫太子府。
对于太子妃常氏的请帖,这些人都很是疑惑,但是能够将这么多人全部都聚集在这一个地方,则说明这件事情肯定小不了。
等到太子妃常氏出来之后,一旁的郑国公常茂急忙说道。
“妹妹,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旁的永昌侯蓝玉也急忙说道。
“是啊,外甥女儿,你将咱们这么多人都给找过来,事情肯定不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告诉咱,咱给你做主,就算是太子欺负你,咱也会找他要个公道!”.
第十九章 憋屈的蓝玉
第十九章憋屈的蓝玉
太子妃常氏听到这话之后笑着说道。
“舅舅,大哥放心,太子殿下待我很好,今日找大家来是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几人听到之后都很是疑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
只见这时太子妃常氏说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功臣,手中握着丹书铁券,除非是造反之类的大罪,否则的话都可以免死一次,诸位觉得这样的权力如何?”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都愣了一下,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子妃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而此时的永昌侯蓝玉愣了一下说道。
“这是朝廷给咱们的恩赏这有什么这些东西可都是咱们用命换下来的,难道有什么不该吗?”.
然而这时太子妃常氏却耐心地说道。
“诸位手中有了丹书铁券,就相当于有了一层保障,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什么,这个不是一件好事!”
“长此以往的话,只会越陷越深,这丹书铁券可以保一次的命,不代表能够一直保命,所以你本宫看来不如诸位将这丹书铁券交上去,反而会免掉祸端!”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一片哗然,每个人的眼神当中都是不舍。
这丹书铁券好是好东西,不光是自己地位以及功劳的证明当成传家宝传下去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要是就这么因为这。
太子妃红口白牙一句话给交了出去,实在是有一些不甘心。
即便是永昌侯蓝玉心中也有一些不舍。
“外甥女,这就没什么必要吧,这丹书铁券可是咱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大不了咱不用不就成了吗?”
“何必要将这东西给交上去,我可是要将这东西当成传家宝传给我家那浑小子,指不定未来有用处!”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