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一些不愿意出售土地的百姓都会被这些淮西子弟强买强卖,甚至还闹出了许多的人命!”
“当地的官府不敢管理这些事情,更不敢得罪朝中的权贵,故而使得这些冤屈难以昭雪!”
朝堂之上的淮西勋贵,听到这一番话有些忍不住了。
这毕竟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杨宪,简直是一派胡言,我等何时做过这样的事情,那些土地都是我们公平买来的!”
“至于百姓成为我们的佃农,那都是自愿的,何来强买强卖之说!”
“正是如此,我等都是有功劳的,若非是我们天下如今还是民不聊生,岂容你在此,冤枉羞辱!”
……这些淮西勋贵,一个个怒气冲冲地盯着杨宪,然而杨宪却丝毫不为所动,似乎这所说的一切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朱元璋怒喝一声。
“够了,朝堂之上,大喊大叫,成何体统!”
这些人看到朱元璋生气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朱元璋看向一旁的刘伯温。
“朕在各地设置监察御史一职,就是为了避免此等欺压百姓之事!”
“刘伯温,你有什么话可说?”
刘伯温低着头只字未言,他心里很清楚,朱元璋无非是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敲打一番,凤阳府附近所发生的事情,他并非不知道,只是这些事情实在是不好管。
如今天底下这么多的功臣各自都有封地,其中大多数的功臣都是来自淮西。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富贵还乡购买置地,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毫不客气地说,历朝历代的人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这些淮西将领所采用的手段过于激烈。
如果单独这件事情将这些淮西将领全部拿下,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好的结局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这些淮西将领,这些淮西将领像是受到了什么委屈一般,很不服气。
尤其是看着杨宪的眼神,仿佛能够将他千刀万剐。
朱元璋心中极为气愤,都到这个时候了,这些家伙竟然还没有意识到错误。
此时他突然间想到这些军队手中都有着丹书铁券,只要不是造反之类的事情,都可以免死一次。
这或许就是他们如此有恃无恐的原因,看来得想办法将这些丹书铁券给收回来了。
一众淮西将领将,目光看向胡惟庸,似乎想要让胡惟庸来帮他们解决这事情。
此时胡惟庸欲哭无泪,想要成为这些淮西子弟的带头人,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家伙是真能惹事儿,李善长在朱元璋面前的面子大,不代表他的面子也大。
想起李善长,胡惟庸顿时眼前一亮.
第十四章 胡惟庸的谋划
第十四章胡惟庸的谋划
“陛下,杨宪大人所说的未必属实,或许淮西将领们做得有些过火,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这样的程度,不如派人去调查一番!”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早就已经派锦衣卫去了,不过除了锦衣卫之外,朝堂之上倒是也要派一些人过去。
除了调查这些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招抚民心,体察民意.
如今朝中的重臣,韩国公李善长在家休养,胡惟庸和刘伯温两人代表着两大派系,汪广洋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这件事情确实有一些为难。
不过正好内阁的成员还需要一个,正好趁着这一个机会再提拔上来一个人。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了杨宪,杨宪感受到朱元璋看向他的目光,心中激动不已。
之所以他在这个时候提出此事,一方面是韩国公李善长不在朝堂之上,否则的话,以韩国公李善长的手段,他未必顶得住,另一方面则是朱元璋有组建内阁的想法。
虽然内阁的权力并不算大,但毕竟是天子重臣,被重用的可能性极大。
若是被朱元璋看中了自己,可就相当于是胡惟庸,徐达,刘伯温这样的存在,这可是一步登天。
这时胡惟庸也感觉到了朱元璋的想法,这可不行,若是真的让杨宪掌权了,岂不是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大敌,只见他直接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杨宪大人作为这一次的当事人,调查这件事情并不合适,臣举荐张昶!”
朱元璋扫视朝堂上益州仔细一看,好像还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胜任这一个职务。
张昶虽然能力一般,但是为人正直倒是还有些用处。
“既然如此,张昶便由你来调查此事,除此之外,特封以为中书省参知政事,此事调查清楚之后,便同大臣共同参赞中书省事宜!”
以张昶现在的官职,未必能够压得住当地的那些官员,但是如果有这个名头的话,就不一样了。
也就变相地承认了,商场会是最后一个内阁阁员。
突然间得到这泼天富贵的张昶,满脸不可思议。
他在这朝堂之上不属于任何派系,因此和这些官员的关系也一般。
有什么好事情基本上很少想到他。
再加上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力,在这朝堂上完全就是边缘人物,想不到这泼天的富贵竟然到了自己的头上。
“多谢陛下,臣定然会将这件事情调查得水落石出!”
杨宪低着头,脸色极为阴沉。
该死的胡惟庸,眼看着这个位置就要到手了,结果便宜了张昶这家伙。
胡惟庸看到杨宪的眼神,心中极为得意,这时他站出来说道。
“陛下,凤阳府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地的官员不可能不知道,可是过了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显然其中有问题!”
潮中的官员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胡惟庸这句话可谓是杀人诛心,地方上并没有传出来任何的消息,却很有可能发生了这些事情,足以说明一件事情是有人将这些消息给压下了。
朱元璋最讨厌的就是欺下瞒上,我是真的有人将这消息按压下来,对于中书省来说可是一件极大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出这样事情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韩国公李善长。
事情涉及韩国公李善长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朱元璋此时也非常纠结,不管怎么样李善长刚刚立下了功劳,这就直接找他的麻烦,倒是有一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更何况李善长好不容易离开了朝堂,若是利用这一个机会将他给薅回来的话,那才是让人头疼的事。
淮西勋贵听到胡惟庸这一番话,不由得眼前一亮。
妙啊。
通过这件事情将李善长也给扯进来,到时候李善长不得不出面解决这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淮西勋贵合作。
到时候李善长就算是想要从朝堂之上急流勇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朕自然会调查清楚!”
“今日之事先如此,退朝!”
胡惟庸心中极为得意,虽然今天的事情有些意外,但是还算得上是不错,至少将李善长又重新从韩国公府薅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件事情,淮西一众勋贵未必会继续相信李善长。
到时候自己就是淮西勋贵新的头人,而有了李善长这个虎皮大旗,今后行事也会方便许多。
朱元璋回到后殿之后,怒气冲冲地说道。
“这个李善长,朕想要放他离去,自然还留下如此一个烂摊子,当真是可恶!”
这时太子朱标匆匆地赶了过来。
“父皇,如今韩国公的身份敏感,若是再让他回到朝堂的话,未必是一桩好事,这件事情我看不如还是让他主动避嫌得好!”
“虽然韩国公所做的事情之中有所疏漏,但是不得不说此人对我大明而言功劳还是极大的!”
朱元璋撇了撇嘴,满是不满。
“又不是咱看在他确实功劳不小的份儿,哪里还会将他留在现在!”
“不过这个胡惟庸看样子倒是接受了李善长的位置,此人虽然有一些急谋,不过和李善长的差距还是有些太大!”
这是太子朱标试探地说道。
“不如由儿臣前往韩国公府一探究竟,相信韩国公定然有解决此事的办法!”
一想到韩国公府里的美食太子朱标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
关键是李善长所找的那些各种材料混在一起的味道,实在是香气扑鼻。
朱元璋看到太子朱标咽口水的动作撇了撇嘴。
“我看你是想百室家里的那些吃的?”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能够让你如此失态,你小子也真是的,有什么好东西不想着你,老子竟然敢独吞!”
“说起来咱也没有去过百室的府邸,既然如此,咱们一起去!”
太子朱标愣了一下,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朱元璋。
“陛下是要微服私访?”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老是在这深宫大殿里面,早就待腻了,正好出去看一看,之前听你说百室这个家伙很会享受,咱倒是要看看这老家伙究竟是怎么过日子的!”.
第十五章 还是韩国公会享受
第十五章还是韩国公会享受
太子朱标无奈只能和朱元璋一同前往韩国公府。
此时韩国公李善长正在院子里面钓鱼,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在李善长身边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暑气。
李善长专门让人定制了这可移动的凉亭,有了这东西,钓鱼的时候也不用怕晒了,在这凉亭的四周放置了大量的冰块,再加上周围八个侍女扇着风,虽然是夏天,却极为舒爽。
【叮!恭喜宿主躺平一天,获得奖励:辣椒种子】.
李善长感受着脑海当中的声音,心中舒爽至极,果然这样的日子才是自己梦想中的生活。
“爽,这样的日子给个皇位都不换!”
李善长伸了个懒腰,躺在特制的躺椅上。
这是在他背后突然间出现了一个声音。
“你这老家伙,咱的皇位就如此不值钱吗?”
李善长转头一看却发现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人正盯着他,不由得吓了一跳,急忙从躺椅上面站了起来。
“陛下,太子殿下,你们怎么来了?”
“臣李善长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朱元璋看着这周围的陈列,心中羡慕不已,就连自己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没有这么悠闲的日子,果然还是李善长会享受。
李善长心中满是怨念,上一次太子朱标来,这些人没有来汇报也就罢了,如今陛下都亲自来了这些家伙。
难道不来给自己提个醒说一声。
一旁的家丁心中冤屈无比,那人可是陛下,陛下都说了,不让他们前去禀报,他们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和陛下对着干吧。
尤其是那些侍卫和锦衣卫手中拿着明晃晃的绣春刀,这一幕谁看谁不迷糊。
朱元璋摸了摸这用细竹编成的躺椅,周围的冰块伴随着风传来阵阵凉气,令人心旷神怡。
只见朱元璋直接躺了上去,顿时感觉舒爽至极。
“看来咱给百室你的事情太少,太轻松了,竟然这么舒坦,你的病好了?”
李善长尴尬地咳嗽了两声。
“多谢陛下关心,不过老臣的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太医说了,需要静养!”
朱元璋撇了撇嘴,这话说出去,骗三岁小孩都没有人相信。
此时朱元璋看着一旁的鱼篮里面空空如也。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