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秦阿冰
“惊鲵,去查查此事背后是何人在推波助澜。”
想了想,贾英还是唤来惊鲵,利用罗网这个特务组织去打探一下情报。
当日下午,惊鲵便回来报告情况。
“主公,根据罗网打探到的消息,此事背后是东林党人。”
当从惊鲵口中得知内幕后,贾英当即就是眉头一皱。
东林党,乃是大周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存在。
东林党发源于太上皇一朝,废太子谋逆自杀后,太上皇也一直没有立下太子。
而东林党也是在此刻出现,一直不停的劝太上皇立储。
最后东林党靠着国本之争而一战成名,让太上皇在重病之时,不得不立下他并不喜欢的雍顺帝为帝。
那时候义忠亲王也是储君的好人选,太上皇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立自己不喜欢的四皇子为帝
这其中,东林党功不可没。
雍顺帝还未登上皇位时,可是有名的铁面阎王,行事果决,心有大志,解决了不少麻烦的政事,正好符合东林党那时的士人心中对君王的预期。
可以说,没有东林党,雍顺帝坐不上这个皇位。
而东林党内不似武将,而是走的文官仕途。
其内部的士人皆是起源于江南一带,拉帮结派,在文官之中占据了很大的席位。
仅仅是朝廷六部,加上此前被雍顺帝罢官的钱谦益,就有五部尚书是东林党士人。
内阁大学士之中,东林党也占了不少人。
甚至林如海此人,也是东林党一员。
东林党同时还标榜自己乃是清流,他们有句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可以说,东林党的势力极其庞大,雍顺帝有时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人。
此次东林党人会选择将枪口对准薛家和薛宝钗,是让贾英出乎意料之外的。
想来,应该是文武之争的缘故,薛家受到了波及。
知晓了是何人在推波助澜后,贾英眼眸深邃,杀意一闪而过。
想了想,贾英决定前去寻找一下林如海,了解一下这东林党的具体情况。
林如海见到贾英到来后,满脸热情的将他迎入府内。
茶水奉上之后,客厅里只剩林如海和贾英二人。
贾英毫不拖泥带水的开口道:“岳父大人,近日京城中关于薛家的谣言,你可知晓?”
林如海闻言,不由得叹息道:“此事老夫也有所耳闻,薛家姑娘的名誉被毁,老夫也甚为痛心。”
“薛蟠他不想将妹妹嫁给贾宝玉,老夫能理解,但他口不择言,惹出了这等祸事,也不得别人。”
林如海说这话时,内心还是有些庆幸的。
幸亏他早有先见之明,在扬州就将黛玉许配给了贾英。
那时贾英还只是一等国侯,算不上特别显赫。
林家那时候家世也不差,四代列侯,贾英与黛玉算得上门当户对。
不然,如今被毁掉名誉的,说不定就是他自己女儿黛玉了。
贾英拱手道:“岳父大人,小婿此次前来,是打探到,此次谣言另有内幕,是因为东林党在其中推波助澜,小婿想向你了解东林党的具体情况。”
林如海闻言,也是大吃一惊。
要知道林如海也算是东林党一员。
分辨是不是东林党,最主要的就是看你有没有在东林学院进学过。
大周有三大书院,分别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
其中白鹿洞书院位于豫章南昌,岳麓书院位于两湖长沙,东林书院位于江南金陵。
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主要钻研学术,出过许多大儒。
东林书院则是近二十年兴起,学术钻研的不咋滴,热衷于科举仕途。
但东林书院却是出过个什么东林六君子,名气大得很,被读书人认为是清流的典范。
那钱谦益也属于东林六君子中的一员。
林如海曾在东林书院进学过,自然算是东林党一员。
不仅仅是林如海,贾英的另一岳父盛紘,当年在扬州时也曾前往东林书院进学,也算是东林党一员。
当他得知此事是东林党在推波助澜后,林如海神情也是凝重起来。
“贤侄,此事老夫还真是不知晓有这般内幕,老夫虽然算是东林党一员,但一向与他们走得远。”
“看来东林书院,也是已经堕落了。”
林如海说这话时,也是痛心疾首。
当年东林书院名气何等之大,不知引得多少江南士子前去求学。
东林六君子,个个廉洁奉公,大公无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么好的警世名言。
如今竟然不惜代价造谣中伤薛宝钗一女子。
其原因,林如海这般聪明人自然也猜得到,就是为了打击政敌,铲除异己。
而武勋,首先就是文官的眼中钉,肉中刺。
“既然此事与岳父大人无关,那小婿就不多留了。”
贾英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便告辞离去。
若是林如海他们也掺和进来了,那贾英当真是不好下手。
得知林如海早已经与东林士人远离后,他也放心了许多。
离开林府后,贾英又前往了盛紘府上一趟。
同样的,盛紘得知来意后,也是连忙解释清楚。
盛紘当年虽然在东林书院进学,但也早已经和东林士人没什么往来。
林家和盛家,都是书香门第世家,诗礼簪缨之族。
前往东林书院,主要是因为当年东林书院名气大,学术氛围好。
不曾想如今已经堕落到为了打击政敌,党同伐异。
当贾英回到大观园时,发现宝钗还在抽泣痛哭。
而黛玉等人也被感染到,纷纷陪着默默流泪。
“二哥哥...”
“爱哥哥...”
发现贾英到来后,黛玉等人连忙起身相迎。
黛玉捏了捏他的衣袖,哽咽道:“二哥哥,你快劝劝宝姐姐吧,无论我们怎么劝说宝姐姐,效果就是不大。”
宝钗发现贾英到来后,连忙抹泪,强行露出笑容道:“让二哥哥见笑了...”
看见俊俏非凡的贾英,薛宝钗又想起了京城中关于中伤自己的谣言。
刚刚平缓了一点的心情,再次揪心起来。
其实,薛宝钗心里对贾英也是有着好感的。
贾英就是薛宝钗心中最理想的夫婿人选,年轻俊俏,勇武非凡,平步青云,如今已经贵为秦王。
最关键的是贾英的霸道处事,能让这些姑娘们安全感直接拉满。
若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找贾英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宝钗妹妹,脸上的妆可是哭花了,再哭下去就成了小花猫,不好看了。”
贾英到来的第一句话,让众人感觉到十分意外。
但不得不说,的确是缓解了气氛。
让这一群莺莺燕燕继续哭下去,是个人也得跟着心情感到悲伤。
“噗嗤...”
“二哥哥不说,我倒是没发现宝姐姐此刻的确像是小花猫。”
探春冰雪聪明,连忙笑着跟着打趣调侃起来。
“三妹妹,你就知道和二哥哥一起打趣我。”
薛宝钗闻言,故作恼怒的模样,别有一番风味.. ........
随即又十分认真的问道:“真的很难看吗?”
探春,黛玉,迎春,惜春,湘云等人对视一眼。
随即一起点头。
这可让薛宝钗内心也是一阵紧张,不敢再继续哭下去。
她不想在贾英面前失态,让贾英见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薛宝钗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永远都是她保持着那行事淡定,有礼有节,举止娴雅大方的风雅。
此次若不是因为薛蟠惹得祸太大,她也不至于如此失态。
看见薛宝钗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后,贾英微笑着道:
“好了,此事我已经弄清楚了,不怪薛蟠他口不择言。”
“而是有人看不惯你们薛家,或者是看不惯整个武勋,薛家只是受了无妄之灾。”
“此次谣言之所以起得这么快,没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是不可能的。”
听得贾英这般说,众女内心皆是大惊。
想不到事情竟然另有内幕。
不过想想,的确是如贾英所说的一样。
就算薛蟠昨日在酒楼说的话,被传播了出去,但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连各位官员府邸里的下人们嘴中,都在谈论此事。
“到底是何人,竟然如此无耻下流,使用这等招数?”
小惜春咬着牙,脸上一副恶狠狠的表情,替薛宝钗感到不平。
不过因为年龄幼小的缘故,虽然有心想要表达气氛,看起来却是十分滑稽。
贾英也是感觉到有趣,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乐呵呵道:“此事是东林党所为,我已经全都打探清楚了。”
听到贾英道出事实,林黛玉脸色当即便是大变,迟疑不决的开口道:“东林党?那爹爹岂不是?”
林黛玉也是知晓自己父亲曾经在东林书院进学过。
东林书院的名气,在大周实在是如雷贯耳。
如今已是力压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存在。
林黛玉不敢去想,自己父亲难不成也参与了此事?
“放心,此事和岳父没关系。”
贾英笑着摸了摸黛玉的小脑袋。
黛玉闻言,当即就舒缓了一口气,庆幸道:“那我便放心了...”
她还真怕自己父亲也成了那般虚伪阴险的小人伪君子。
东林党虽然号称天下清流典范,但此次使用的手段,着实是让林黛玉等女子都感觉到不耻。
“二哥哥,如今虽然查到了是谁在中伤宝姐姐,但宝姐姐的名声也难以挽回...”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