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第116章

作者:大秦阿冰

  昏迷之前,贾母心里别提有多恨了。

  一个个都被封为侯爵,可偏偏她不知晓去拉拢,反而各种得罪。

  若是这些势力,能为荣国府所用,那该有多好。

  若是她的宝玉,也能跟着被封为侯爵,那该有多好。

  宝玉若是被封为侯爵,贾母当场死了也心甘情愿。

  而王熙凤得知320自家男人封为一等国侯后,整个人直接欣喜的晕了过去。

  从此以后,王熙凤也将是超一品诰命夫人了,和贾母地位相当,能够平起平坐。

  自家男人在外边争气,连带着妻儿老小也会享福。

  光宗耀祖,荫福子孙后代。

  而封赏的圣旨,也是飞速的向着整个京城,整个大周传去。

  魏国公府。

  “丫头,你那不中用的哥哥被封侯了,蟠儿被封侯了,哈哈哈。”

  薛姨妈得知薛蟠封侯后,整个人就开始傻笑,一路傻笑着跑来向薛宝钗报信。

  “哥哥封侯了?”

  薛宝钗闻言,满脸的不可置信。

  她那哥哥薛蟠,人称薛大傻子,呆霸王一个,竟然也能被封侯?

  薛家乃是商贾世家,身为最为卑贱。

  其他世家勋贵,还可以捐个官来当当。

  薛家即便有钱,也不能给薛蟠捐官。

  此次薛蟠封侯,已经超越祖上紫薇舍人,超越先祖了。

  薛姨妈抱着薛宝钗,母女俩喜极而泣。

  “母亲,你听到了吗,环三弟封侯了。”

  另一边,探春来寻赵姨娘,也将这个消息告知。

  赵姨娘正在和丫鬟吃酒,陡然间听到这个消息,当即站了起来。

  “探春,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赵姨娘还怀疑自己听错了。

  探春脸上笑意盈盈,开口道:“母亲,我说环三弟被陛下封为侯爷了。”

  “那下流种子封侯了,环儿封侯了...”

  赵姨娘整个人喃喃自语。

  随即脸上一副傻笑模样,一遍遍的重复着贾环封侯的事迹。

  好吧,赵姨娘同样也疯了。

  同样的,此次北伐将领的每家府邸得到消息后,皆是在府中大肆欢庆。

  不少人家都和过了年一样,各种赏赐下人银钱,张灯结彩,准备举行筵席,迎接家里的男人回归.

第一百一十三章衣锦还家,扬眉吐气教训舅舅卜世仁

  太和殿。

  文武百官俱是在此赴宴饮酒,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雍顺帝携带皇后,也出席了此次宴会。

  看着一众臣子推杯换盏,好不快活的景象,雍顺帝内心也是高兴。

  ‘父皇,如今我已超越了太祖皇帝,你以后就安心的在大明宫里养老吧。’

  雍顺帝心里想着。

  此次征讨建奴,收复辽东,辽东诸将被一网打尽,太上皇失去了元从一脉最重要的支持。

  九边之中,唯有辽东最是兵精粮足。

  贾英将这些洪承畴等一众将领竟皆凌迟处死。

  雍顺帝把自己义子凌不疑推上辽东总督位置。

  辽东,京营,禁军,系数把握在雍顺帝手中。

  如今的雍顺帝,完全有权利可以和太上皇说不了。

  即便其他元从一脉也把持着其余九边,但已经影响不了大局。

  大同,太原,榆林等镇兵马距离京城遥远,各镇又只有三五万大军。

  而宣府,蓟州二镇,宣府总督袁崇焕又并不完全是元从一脉,很难说他会支持太上皇。

  雍顺帝已经派人给袁崇焕送去了密信,对方表示今后只听雍顺帝的旨意。

  剩下一个蓟州镇,纵然还有十万精兵,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而且辽东被平定,与之相隔的蓟州镇便不需要那么多兵马了。

  雍顺帝正打算裁撤蓟州镇一半兵马下来。

  大周各地其余军卫所,基本上都是被开国一脉把持着。

  纵然有少数几个地方的军卫所不属于开国一脉,也不能抵挡这煌煌大势。

  “北凉王,今日盛宴,何不赋诗一首?”

  宴会进行到高潮,雍顺帝又开始起哄,让贾英赋诗。

  “陛下说的不错,王爷出征辽东,做了好几首诗词,下官久久不能忘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篇写山海关,写的极好。”

  “不然,下官更喜欢白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当真是霸气侧漏。”

  “放屁,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明明这一篇才是极佳之作。”

  一些文官为了讨论贾英的诗词,不惜吵得面红恶赤。

  贾英从出道以来,就不仅仅是一个只会行军打战的武夫。

  在不少文官的眼里,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

  贾英笑道:“陛下有命,敢不遵从。”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一诗作罢,全场寂静。

  百官都不知为何贾英做了一首和此情此景毫无关联的诗词。

  上次宴会时,贾英可不是这样的,好歹有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好,好极了。”

  唯有雍顺帝听完后,拍手叫好。

  今日呼唤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正好对应了雍顺帝心中想要变法的心意。

  这就是一首变法,拨乱反正之诗。

  皇帝叫好,其余百官也只能跟着纷纷附和叫好。

  虽然不符合此情此景,但的确是一篇好诗。

  不多时,宴会结束,众人纷纷开始返回各家府邸。

  住在宁荣街的贾英,贾琏,贾环,贾芸,薛蟠等人一同回府。

  贾环,贾芸封侯,雍顺帝也都赏赐了府邸,都在宁荣街。

  日后,他们二人自当搬出贾英的府邸。

  来到魏国公府时,匾额又重新换了。

  北凉王府。

  此刻的北凉王府,中门大开。

  秦可卿,林黛玉,盛明兰,薛宝钗,探春,惜春,宋引章,赵姨娘,薛姨妈,等人俱是在府门前等候。

  丫鬟小厮们纷纷站在两侧。

  “小姐,快看,王爷他们回来了` 」。”

  远远的,众女就看到一队人往王府这边赶来。

  不多时,贾英等人抵达王府。

  贾琏却是和贾英等人分道扬镳,往荣国府而去。

  “二哥哥...”

  “王爷...”

  看见贾英勒马停下,黛玉等人纷纷上前。

  贾英笑着拉着黛玉的手道:“玉儿,你们在这里等着作甚?”

  黛玉大羞,平日里贾英没个正行就算了。

  此刻这么多人看着呢。

  不过黛玉对于贾英第一个和自己开口,还是内心赶到甜蜜的。

  “我的儿,终于回来了,让娘看看有没有伤着哪里。”

  薛姨妈拉着薛蟠,整个人喜极而泣。

  “娘,儿子以前不孝,今日总算是给你挣了个诰命回来了。”

  此刻的薛蟠早已经换上了侯爷穿的蟒袍,整个人威风凛凛。

  薛蟠成为三等侯爵,如今还未娶亲,其母薛姨妈以后也会是一品诰命夫人。

  若是娶亲了,这个诰命可轮不到薛姨妈。

  薛宝钗看着气势大变的薛蟠,脸上挂着笑容。

  赵姨娘和探春二人,也是拉着贾环,左看右看。

  发现贾环身上并没有什么伤后,才缓了一口气。

  “好了,都回府再聚吧。”

  看着一众莺莺燕燕,贾英笑着挥手。

  贾芸则是前往西廊。

  如今贾芸被封为侯爵,得了府邸,自然不可能再让母亲住在西廊。

  不多时,贾芸领着一百亲卫赶往西廊,准备接母亲五嫂子回自己的平东侯府。

  三等县侯,可有亲兵一百。

  刚一抵达西廊家门口,就看见舅舅卜世仁带着舅母和表弟在门口闹腾。

  “你们这帮狗东西,竟然敢挡我?”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平东侯贾芸的亲舅舅。”

  贾芸从军前,便给母亲买了几个小厮和丫鬟来照顾生活。

  如今挡住贾芸舅舅卜世仁的,正是门口的小厮。

  卜世仁知晓贾芸被封侯后,便想着来认亲打秋风。

  以前卜世仁一家都极其鄙视贾芸,每次贾芸前往舅舅家里,他舅舅和舅母都要甩脸色。

  卜世仁一家吞了贾芸父亲留下来的田产,让贾芸母子俩生活穷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