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332章

作者:皮卡丘梦蝶

  “这就是对我国有巨大危害的秦国吗?实在是不怎么样啊。”

  他提高声音,大喝一声:

  “此地管事的何在?”

  成皋县令樗(chu一声)栎(li四声)上前,恭敬低头应声。

  项燕大大抻了个懒腰,摇晃着脖子道:

  “去去去,给兄弟们安排酒菜,美人……”

  这个要求在项燕看来,极为合理。

  我替你们韩国打仗,吃你们点美食,喝你们点美酒,玩你们点美人,怎么了?

  天经地义!

  樗栎也认为这并不过分,这太正常了。

  但是……

  “将军,美人有,但酒菜……可能会不如将军所愿。”成皋县令苦笑着。

  项燕平伸的两条手臂停在空中,转回首,不怒自威:

  “县令大人是瞧不上我这些兄弟吗?”

  樗栎连连摇手,慌张道:

  “小人哪里敢?实在是城中没有粮了啊!

  “秦军攻占成皋后,就以成皋为中心,劫掠周边乡、村、郭的粮草送回秦国。

  “不瞒将军说。

  “不仅是城中不剩多少粮。

  “方圆十里,可能都没有粮了啊。

  “城中剩下的百姓,可能还要将军施舍一些粮食……”

  年轻楚将有点懵。

  他是第一次遇到这事,他的长辈们也没跟他说过会有这种事。

  一个没有被屠杀的城,光复后不但不能给他的军队提供粮食,反而还要吃他的军粮。

  “粮食好说,先把美人带上来,没看我这些兄弟们都饿坏了吗?”项燕指着周围眼睛冒绿光的亲兵说道。

  樗栎内心哀叹一声,应“唯”,下去给这些楚军找女人去了。

  他知道,那些被秦军施暴的女人们,将要再一次承受楚军暴行。

  但他哀叹的不是韩国女人,而是自己。

  他觉得,这个年轻的楚将,不会给他粮食。

第238章 被排挤的王翦,杀敌数的惯例,太子政初接政事

  成皋城响起了靡靡之音。

  楚军上阵不是亲兄弟,集体向不美的韩国美人发起冲锋。

  韩国美人在以一对战多名秦兵之后,又要对战楚兵。

  她们不愿意。

  她们没得选。

  同样的声音,在韩国其他沦陷并光复的城池,一同响起。

  比这更靡靡一些的声音,则是在赵国沦陷并光复的城池响起。

  遭受了同样命运的赵国美人,比韩国美人积极的多。

  在任侠之风大行的赵国。

  在严重缺少男丁的赵国。

  战争不再是男人专属,也有女人参与。

  天性风流、多情的赵女们,将与联军战斗当成了另一处战场。

  寻常战场,上去是为了杀人。

  这个战场,上去是为了生人。

  赵国未来,就在她们双腿之间。

  造成这一切的秦军有序撤退,令行禁止,表现出了远远超越当下时代的组织性、纪律性。

  秦军就像是一个战争机器。

  每一个秦兵则是战争机器的一颗螺丝钉、一个轴承。

  同样是扎营。

  齐国军队的扎营,嬴成蟜看不下去。

  赵国军队的扎营,嬴成蟜认为齐整。

  但嬴成蟜要是看到秦军扎营,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齐整。

  每个营帐之间的间隔都几乎一致,误差差不出三寸。

  巡营士卒共有两批。

  一是为了互相监督。

  二是为了在一队巡营士卒交接时,营地之中依旧有人巡行,防止敌人趁着换防时期摸进来。

  口令有明、暗两种。

  巡行士卒执长剑。

  只要在营帐外行走的人,哪怕是将,巡行士卒也可以问明令。

  若是将说不出,巡行士卒可一剑斩之。

  事后不但不会被处罚,还会被记为一甲士的军功。

  这种军容,别说是当世。

  就是嬴成蟜的前世,也没有几个国家军队能做到。

  函谷关外八十里地,秦军营地。

  蒙骜、桓齮等副将率领的秦军,在此和主将麃公率领的秦军主力汇合。

  兵分数路的秦军在此驻扎,一批一批回归秦国,经函谷关回家。

  副将交出军队后,不随着军队回国,尽皆留下。

  待所有副将都到齐,主将麃公升大帐,召集诸将商议战事。

  大帐中,将不足十。

  个个都叫得出名字,是列国皆知的将领。

  能和赵国比拼将领数量、质量的国家,只有秦国。

  将领们个个笑开了花,露着一嘴大牙,没有一点紧张之色。

  他们是来商议战事。

  而当下的战事,就是合计军功。

  仗,打完了。

  “一个个都跟吃了蜜蜂屎一样,笑成这个鸟样!”麃公笑骂道,开地图炮。

  诸将哈哈大笑。

  只尊王令,性情谨慎的蒙骜指着麃公露出的大牙:

  “你这老鸟有甚脸说我们?你吃的最多!”

  “哈哈哈哈!”麃公不怒反喜,洋洋得意:“乃公是主将,尔等军功,合该有乃公一部分。没有乃公指挥,尔等哪里来的军功?”

  正值当打之年的秦将桓齮哼了一声,大声笑道:

  “麃公有指挥吗?怎么我没有接到军令?麃公是落下我了吗?

  “我从接手两万人后,所有的仗可都是自己打的,帐里哪个鸟人的仗是麃公代打的?”

  更大声的欢笑中,混杂着“放屁”、“没有”、“他会打个屁的仗”等声音。

  老将麃公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佯装恼怒地猛一挥手:

  “笑个屁啊!乃公给你们兵不是指挥啊?

  “这场仗,谁上都有军功,对不对啊?

  “是乃公,选择了你们这几个鸟人,把军功喂到你们嘴边!”

  老将手指头挨个点着秦将:

  “你们这些鸟人,回去之后不拿几坛好酒送到本将军的府上,乃公把你们家砸了!”

  大帐中又起喧闹,诸将夸浮了好一阵。

  老秦人从不饶舌,战后另算。

  近半个时辰后,诸将开始报自己率领的军队斩获了多少人头,军功有几多。

  营帐中,有一个书记官,将诸将所报军功一一记录在了竹简上。

  待诸将都报完,主将麃公狐疑的视线落在了新晋年轻将领王翦身上。

  这位曾经论战无双、名噪一时的武将,打仗很猛,办事……有点差劲啊。

  “王翦。”老将拿着竹简,摇晃两下:“你的粮草和其他人差不多,人却只杀了三百?”

  资历尚浅的王翦苦笑着应了一声。

  他也不清楚为什么,其他将领的杀敌数怎么那么高。

  麃公扫了一眼不以为然、无所事事的诸将,神情有些不善:

  “没有人告诉王翦吗?”

  秦将樊於期是个猛男,脸上的胡子像是长了草,膘肥体壮。

  闻言,瓮声瓮气地道:

  “二公子的人,我们哪里敢多嘴?”

  麃公眉宇积蕴怒气,张嘴就要开骂。

  话到嘴边,以暴躁脾气著称的老将硬生生憋回去了。

  这不能怪诸将。

  身为武将阵营的一员,老将非常理解诸将想法。

  公子成蟜提出治水一事,让秦国武将阵营同仇敌忾。

  秦将上升渠道只有一个,那就是打仗。

  打仗需要人,需要粮。

  治水也需要人,也需要粮。

  两者相冲。

  嬴成蟜以一己之力,断送了秦国武将数年前路。

  治水要治多少年,秦将就要原地不动等多少年。

  老将对公子成蟜有滤镜。

  且年事已高,对军功看的没有年轻时那么重,不会埋怨公子成蟜。

  但他没资格替诸将原谅公子成蟜。

  身为四公之一,老将立足点要在武将一方。

上一篇:大汉有活爹

下一篇:大秦第一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