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40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几人在校园内兜兜转转,问了好几个同学,最后来到一栋宽敞的老派教学大楼前,老钱已经等在门口了。

  他热情的在教学楼门口招了招手,“赶紧的,我已经和学校的领导打过招呼了,就在我们民乐系的大教室内录制,到时候可能会闻讯赶过来一些看热闹的学生,我会在现场帮你们维护秩序,不会影响节目组的拍摄。”

  他指了指大树手中的镜头,诧异道:“现在就开始拍摄了吗?”

  胡胜平在旁边笑着解释道:“您放心,后期会剪辑的,等下我们拉个微信群,等节目后期剪辑好后,我会提前将素材发过来请您指正,不方便展示的地方我们该删减就删减,该打马赛克就打马赛克。”

  老钱扭扭捏捏了一下,伸手理了理头上稀松的头发,“有什么不方便的?你们也是正规电视台,就当是帮学校做宣传了。”

  “不过……”

  说到这里,老钱突然朝着胡胜平身边靠了靠,小声补充了一句,“不过,如果拍到一些不太方便出镜的镜头,你们还是要删减一下,不然到时候领导那边我不好交代。”

  胡胜平懂事的点了点头,“我懂,您放心。”

  “钱老师,我代表阳光传媒给您带了点东西,不值什么钱,您一会千万要收下。”

  “之前为了小周的事,麻烦您跑了一趟公司,这次可不能再让你们白忙活了。”

  “这也是彭总的意思。”

  老钱大方的朝打开的后备箱瞅了一眼,嘿嘿笑道:“东西都拿来了,我就替他们几个老家伙收下了,这会他们正在后面紧张的排练呢。”

  “对了,这段到时候记得剪辑掉。”

  东西仍旧搁在红姐的轿车后备箱中,一会事情结束后再开车送到老钱的单位宿舍去。

  老钱自来熟的领着几人往里面走,一路走一路对着镜头介绍音乐学院内部的布局和环境。

  “这栋是民乐系的老教学楼,青砖红瓦,有几十年历史了,是最早的一批教学楼,现在民乐系早就有了新教学楼,这边就专门用来给研究生上课。”

  “我们音乐学校还是有一些底蕴的,再过几十年,这栋楼搞不好就成了古建筑物。”

  沿途有三三两两的音乐学院学生在教学楼的大门口进进出出,不少人要么身上背着一个琴盒,要么手上提着一件民族乐器。

  老钱突然凑到周孝愚身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小子,今天打扮的还可以啊。”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孙女一会也要来,这会估计在路上了,等下别紧张哈,该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红姐脸上露出一丝心照不宣的笑意。

  既然老钱兴致冲冲给他孙女和周孝愚牵红线,现在还八字没一撇,红姐就懒得从中作梗了。

  以她过来人的眼光看,像这种在国外留过洋的,思想已经被部分西化,很难和从未出过国的周孝愚有什么共同语言。

  就不用担心他们之间会互相看对眼了。

  大概率没戏。

  从老钱孙女不学琵琶学钢琴的行迹看,估计也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今天的安排大概率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倒是周孝愚,表现得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没想到网络上常见的相亲戏码居然会出现在他身上,看来老钱对他一直推诿的行动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吃饭的事可以先缓一缓,先让两人见个面再说。

  从这里也能看出,其实不光梁母的眼光很有预见性,老钱的也不差。

  等几人抵达一楼的大教室时,里面已经坐着稀稀拉拉的几十个学生,有男有女,脸上兴致很浓,一双双好奇的眼珠子在进来的几人身上瞟了一圈,很快集中在周孝愚身上。

  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小声的议论。

  “这就是今天来我们学校拍摄素材的那个明星?”

  “废话,没看到镜头都对着他在。”

  “搞了半天,又是一个小白脸,估计是过来蹭咱们学校热度的,背着一个琴盒装模作样,一会小心贻笑大方。”

  “现在的所谓年轻爱豆,除了一张脸外啥都不是,他琴盒里面装的居然是古琴,他会弹古琴吗?一会可别让西乐那边的牲口们看了笑话。”

  纷纷扰扰之间,教室门口再次涌进来十多名学生。

  不过这些后来的学生打扮上就比现场的民乐系学生时髦多了。

  有的身上背着一个小提琴琴盒,有的则拿着一根长笛,两帮学生之间的座位也是泾渭分明,空气中更是多了一股互相看不顺眼的火药味。

  之前看轻周孝愚的某个民乐研究生当下沮丧的用手捂了捂额头,一脸哀叫道:“完了,西乐这边的牲口怎么也收到消息了?一会要是这个所谓的明星弹得不好,我保证我们民乐系也会跟着遭殃,少不了要被嘲讽几个月。”

  旁边有一位民乐系的研究生怼道:“你想的真多,没看到钱教授跟着忙前忙后吗,钱教授可是咱们民乐系的老师,我估计这年轻明星手上肯定有几把刷子,不然钱教授也不会将人领到我们学校来。”

  “你知道个锤子,肯定是这个明星的公司给学校领导塞了一笔经费,钱教授只负责教学上课带研究生,他有什么权利?”

  就在几人小声议论的当口,教室门口再次进来一位年轻女性。

  这位女性大约二十七八岁,扎着一个利索的朝天马尾,上身穿着一件洁白色的修身衬衣,下身则是一条碎花色的裙子。

  裙摆刚刚盖住一半的小腿,露出一双如莲藕般的白皙紧绷肌肤,以及一双三四厘米高的小皮鞋。

  教室内的议论声随之一静。

  四五十双眼珠子齐齐的落在这位年轻女性身上,也不知道是哪个没控制好,情不自禁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齐老师,真靓啊。”

  这是教室内民乐系和西乐系学生心目中唯一能达成的共识。

第69章 西乐女神,钢琴老师齐曦

  教室讲台上的一张办公桌已经被人提前挪走了,地面也被打扫了一遍,铺着一张毛毯。

  讲台四周有扩音装置,能让讲台上老师的讲课声扩散到整个教室,不用手拿话筒或者麦克风。

  周孝愚双腿盘坐在地毯上,将琴盒中的古琴取出来,搁在腿上。

  开始调整坐姿和支撑点。

  一切都是不急不缓有条不紊,仿佛前方的几十双眼珠子不存在,就这份淡定的心态,就足以秒杀很多同龄人。

  古琴被誉为君子之琴,坐姿自然讲究心平气和,正襟危坐。

  隋唐之前凳子并未普及到千家万户,弹琴人只能单腿或者双腿盘在地上,将古琴搁在矮凳上弹奏。

  (凳子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当时称为“胡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板凳,与现在的马扎类似,然而并未开始普及。)

  此种坐姿被称为‘单盘’或者‘双盘’,类似于佛家道家修行时的打坐参禅。

  隋唐之后,凳子开始普及,弹琴的坐姿则进化到有专门的中空琴台和板凳,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的正襟危坐。

  近代,除了室内外,还经常会有在室外或者野外弹琴的需求,于是古琴上被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多了一个可以折叠的支点。

  古琴的一端被支点支撑在地面,而另一端则搁在盘起的双腿上。

  这种坐姿对弹奏古琴的人要求颇高,需要长期练习才行,新学者不推荐,否则在弹奏时容易走调。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周孝愚此刻双腿席地而坐的坐姿顿时引起了在座学生的议论,主要是民乐系这边的学生。

  “这家伙还真是会装X啊,一会要是走调就搞笑了。”

  “说不定人家是个行家呢?”

  “齐老师怎么来了?难道也是为了看我们民乐系这边笑话的?一会若是这个叫不出名字的水货明星搞砸了,我铁定上去给他两拳,让他下不了台,谁都知道民族乐器这边古琴的弹奏最难,他偏偏选择古琴来装叉。”

  这些议论声并未传到台上。

  齐老师进来后,目光在讲台上的人群中瞟了一眼,随后似笑非笑的落在周孝愚身上。

  老钱第一时间朝她招了招手,“小曦,过来,我问你,钱小乐来了没?”

  原来年轻女老师叫齐曦,是西乐系那边的一名钢琴老师,讲师头衔,她还有另一层身份,是老钱一个好友的女儿,某方面说算是他的侄女。

  而且齐家和钱家几代人都认识,在古代这种关系叫做通家之好。

  对了,齐曦住的地方和老钱所在的小区很近,步行不到15分钟。

  齐曦大方的盯着准备中的周孝愚,似乎明白老钱找小乐来的原因,她笑嘻嘻道:“还没呢,应该快了,我刚和她发过微信,已经在车上了。”

  老钱点了点头,对着红姐和胡胜平介绍道:“这是我一侄女,叫齐曦,也是学校的老师,教钢琴的,平日里和我孙女关系比较要好。”

  红姐的目光却一眨不眨的落在齐曦身上。

  这姑娘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刚才进来的一瞬间,红姐还以为看到了年轻时的刘天仙。

  而且齐曦的个子比刘天仙高,穿上不算高的小皮鞋,目测应该有1米7左右,五官更是比刘天仙还要柔和,只不过少了天仙年轻时的那种仙气。

  更难得的是,许是钢琴老师的缘故,齐曦身上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未开口时看着十分高冷,严肃,让人望而却步。

  一开口又满脸微笑,显得平易近人,给人一种巨大的反差感。

  红姐下意识的就觉得这姑娘不当明星太浪费了。

  “你好,齐曦,我是小周的经纪人,我们能不能互相加个微信好友。”

  红姐主动拉着齐曦套近乎。

  就连摄影师大树,也将镜头时不时的对准齐曦,他脑海中甚至蹦出了四个字——秀色可餐。

  老钱看着准备中的周孝愚,蹲下身道:“要不要我找人帮你抬一张琴桌来?”

  周孝愚摇了摇头,“不用,这样挺好的。”

  老钱看了一眼手表,“我过去催一下老孙和老程他们,估计他们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

  “齐曦,你就留在这里维持下现场的秩序,防止有学生捣乱。”

  “钱叔,你去吧,我晓得。”

  周孝愚准备了一会,感觉差不多了。

  他看了看旁边的胡胜平,询问道:“是不是可以开始弹奏了?”

  胡胜平朝着下方围观的学生指了指,“我这边都可以,要不你和他们说一声?”

  这里毕竟是人家的主场。

  周孝愚想了想,主动提高声音打招呼道:“各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好,我是阳光传媒的艺人周孝愚,今天借宝地演奏两首古琴曲。”

  “一首是古琴独奏《绿野仙踪》,一首是洞箫、笛子和古琴的合奏《归来》,希望大家能喜欢,如果有弹奏的不好的地方,事后大家也可以指出来。”

  嘘……

  民乐系这边学生席上发出一阵不大不小的嘘声。

  齐曦的一双冷眼朝着下方一扫,嘘声马上消失了。

  有道是,同行相轻,大家都是学习民乐的,谁手上没两把刷子,凭什么就你在现场演奏?还让齐曦老师在一边帮你维护秩序?

  凭什么?

  就凭你是个水货明星?

  倒是西乐系那边的学生席位十分安静,不知道是不是来之前被齐曦特意叮嘱过。

  下方的嘘声自然被周孝愚听见了,他无奈的皱了皱眉头。

  随后回头扫了一眼后方,发现老钱他们还未过来。

  他挪动了一下屁股,在西裤口袋中摸了一下,掏出一张便签纸,“红姐,一会在我弹奏前,麻烦你能不能帮我朗读一遍?”

  红姐接过便签纸,发现上面写着一首诗歌。

  诗歌名:《走样》。

  作者:十一郎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缠绵缱绻(qiǎn quǎn)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下面还有一句释义。

  这句话意思是:刚开始听不知道曲子里唱的是什么意思,等到再次听的时候感觉曲子里唱的就是自己的过往。

  旁边的齐曦凑了过来,好奇的瞟了一眼便签纸上的内容,尤其是看到下方的释义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虽然是西乐系的钢琴老师,但对民乐演奏也懂一些,知道周孝愚这是打的‘诗+曲’的吟唱表演形式,将古琴演奏的最初形式还原出来。

  说到底,还是因为周孝愚紧张了。

  担心现场的学生欣赏不了古琴中的美,或者意境。

  齐曦接过便签纸,毛遂自荐道:“我是老师,我来给你朗诵吧,你就放心演奏好了,不要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