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39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好吧,钱老师,我答应您,不过我现在正在拍摄一款综艺节目,吃饭的时间得往后缓一缓。”

  “那你说什么时候?”

  “我的拍摄大概还有半个月才结束。”

  “那行,我半个月后再联系你,最好是你小子主动联系我才对,现在说说你请我帮什么忙?”

  “是这样的,我现在参与拍摄的这款综艺节目叫《艺人生活秀》,是浙省卫视制作的,我在节目中要依次展示各种民族乐器,现在轮到古琴了,但是您知道,古琴的音色在独奏这块有点吃亏。”

  老钱当下明白了,“你需要什么乐器一起配合演奏?准备了哪两首曲子?”

  “一首《绿野仙踪》,我打算用古琴独奏,另一首《归来》,需要古琴和笛子、箫一起合奏。”

  老钱恍然大悟道:“我懂了,你什么时候展示?”

  “最好今天,不然的话明天上午也行。”

  老钱干净利索道:“正好我们几个老家伙都在学校,你一个小时后直接过来,就来我们学校拍摄好了,我给你准备地方和找人,老孙正好擅长洞箫和笛子,我让老程和他一起配合,你演奏古琴,三人合奏。”

  周孝愚十分感动,“钱老师,这样太麻烦你们了,要不我给红姐说一声,让她去找彭总监,给几位老师申请一笔出场经费?”

  老钱呸了一口道:“不是拍摄节目吗?浙省卫视也不是野鸡台,到时候肯定会播出吧?就当是弘扬宣传民族乐器了,要个什么钱?反正你不给钱他们每天也会自己弹奏,你记住答应我的事就行了,这件事交给我。”

  “对了,一小时后你直接过来,到了学校给我打电话,人和场所、乐器我都给你准备好,你这次找我,没找老马算你找对人了,谁不知道我老钱在学校是个热心肠的及时雨?最喜欢帮助年轻人。”

  两人结束通话后,周孝愚还是找红姐报备了一下。

  他感觉这次算是欠了老钱等几位老师一个大人情,人家可以不要,但是你必须给。

  多少也要送点礼品过去。

  这件事就让红姐去安排吧。

  等几个电话打完后,胡胜平和大树才姗姗来迟,今天居然迟到了十分钟。

  周孝愚开门,将两人请进来。

  将今天外出的计划一说。

  听说要去前海市音乐学院拍摄古琴合奏,胡胜平当下就来了兴趣,眼前的这宅男终于舍得出去了。

  天天憋在家里,这拍摄的素材质量也不高啊,太单一了,缺乏新鲜感。

  在镜头的跟拍下,周孝愚回书房继续整理乐器。

  这古琴的体积十分大,抱起来足有一米多长,总不方便用一张床单裹着出门吧,还有配套的琴盒。

  周孝愚就在收拾这东西。

  等将古琴和琴盒收拾好后,周孝愚打量了一下书房,又将洞箫一起收在琴盒中。

  这件乐器一会说不定用得上。

  为了表示他的重视,周孝愚特意回房间换了一件衣服,白衬衣,黑西裤,外加一双黑色鳄鱼皮鞋,这可是周孝愚目前最贵重的一身装扮了。

  等他从卧室出来,客厅中的大树和胡胜平不由得愣了一下。

  这还是周孝愚第一次在节目中如此正式的打扮自己,一时间用光彩照人来形容都有点不恰当,这分明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好一个唇红齿白英气逼人的少年郎。

  瞬间,之前那个稚嫩邻家哥哥的形象不见了,两人居然从周孝愚身上看到了一丝少见的成熟稳重气质。

  “怎么了?是这身衣服没搭配好?”

  周孝愚被两人的反应弄得有些懵逼。

  “没,主要是不太适应你第一次穿正装,实在是太帅气了,有几分我当年的风范。”

  胡胜平笑着夸赞。

第67章 学古琴,大不易

  “那现在做什么?”

  周孝愚问胡胜平。

  老钱那边约好了1小时后过去,路上打车估计要30分钟,现在已经换了正装,总不能重新练瑜伽吧?

  胡胜平看了一眼被搁在桌子上的古琴盒,将话题引到今天要演奏的乐器上来。

  “小周,你就对着镜头和我们讲一讲古琴吧,老实说,相比之其他乐器,古琴显得有些小众,我都记不起任何一首古琴演奏的曲子,民间也很少见到这玩意,只在电视上见过。”

  “你觉得,古琴有没有重新流行起来的可能?”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胡胜平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周孝愚点了点头,组织了一下思路。

  首先是古琴的历史。

  “我前面演奏的埙在华夏历史上有7000多年的历史,其实古琴也是历史悠久,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它的特点就是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籍记载是伏羲发明的,所以又称伏羲琴,久而久之成了儒家文学中汉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胡胜平抓住要点,提问道:“你的意思是古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华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周孝愚道:“这是肯定的,古琴最初是用作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所以古琴演奏又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需要搭配诗词歌赋一起表演,这样效果才会最佳,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古琴往往被赋予了高雅和意境深远等特征,这里也暴露出了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太过高雅,往往一些底层群众听不懂,使得古琴陷入曲高和寡的地步。”

  “至于历史典故,这就太多了,譬如君子四艺琴棋书画,琴为四艺之首。”

  “还有伯牙与钟子期以‘高山流水’成知音的故事,古琴就是他们友谊的媒介和见证。”

  胡胜平道:“你前面介绍过,埙是古代八音之一,古琴也是八音之一,这方面能不能稍微科普下?”

  古八音是华夏古代对乐器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分为以下八类。

  金:包括钟、镈、铙等,主要是金属制成的乐器。

  石:包括石磬、玉磬等,由石头或玉石制成。

  土:代表乐器为埙和缶,由陶土烧制而成。

  革:主要是鼓,由动物皮革制成。

  丝:包括琴和瑟,是弦乐器,由蚕丝制成的弦制成。

  木:代表乐器为柷和敔,是打击乐器,由木头制成。

  匏:包括笙和竽,是由葫芦等匏瓜类植物制成。

  竹:代表乐器为箫、笛、管等,由竹子制成。

  这种分类方法最早见于《周礼》,不仅涵盖了古代华夏的乐器,也体现了华夏古代对音乐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到了宋朝,八音又有了各自的代表乐器。

  即:弦(二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后来逐渐为各种民俗与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乐昌八音、乐器八音、镇隆八音等。

  胡胜平继续道:“那你觉得古琴的缺点除了曲高和寡外还有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古琴在我们生活中变得小众而冷门?”

  周孝愚想了想,搬着手指头逐一分析。

  “第1个原因,古琴的诞生就是用于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而在华夏古代,读书往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只有中上层家庭才能承担起读书的开销,这就导致了古琴的曲高和寡与先天不足,天然缺乏群众基础。”

  “包括现在,一张古琴的售价也不便宜,我也不建议新人练习古琴。”

  胡胜平插话道:“你说古琴很贵,到底有多贵?”

  周孝愚指了指面前的古琴道:“我的这张古琴是里面中等偏下的档次,贵了买不起,就这也要一万多。”

  “当然还有几千元甚至小几千元的,那种材质不太好,不建议买,容易坏。”

  “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教古琴的地方也很少,而且学费也不便宜。”

  胡胜平略微砸吧了一下舌头,和动不动就几万的钢琴比起来,似乎也不算贵啊?

  但是和笛子、箫、二胡、陶笛、埙之类的乐器比起来,那可就太贵了。

  贵不贵,还是看各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2个原因,古琴比较难学,那种在网上找找电子文档和教学视频就能学会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古琴虽然是七根弦,却拥有一百多个泛音,是易学难精的乐器。”

  “而且古琴不仅挑观众,还挑学习者,学习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等要求。”

  胡胜平偷偷瞥了瞥周孝愚,没吱声,对方好像也就是一个高中学历。

  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看,周孝愚的文化素养其实也不低,至少在民族乐器这块算是专家水准了。

  “第3个原因,古琴音域低,音量小,不适宜作为展示型乐器,古琴的音色及调子,都规规矩矩较为雅正,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或欢快愉悦,或哀怨凄婉,以迎合听者的心理,引发听者的共情。”

  “除了现代流行音乐移植的少部分曲子,真正传统的古琴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欣赏不来的,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不够拉风炫酷,远不如二胡琵琶和古筝吸引人。”

  胡胜平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倒是十分认可,他记忆中就想不起任何一首古琴演奏的曲子。

  但是在领导人接待重要外宾,亦或者某些重要的礼仪场合,古琴的出场频率却不低。

  周孝愚继续举了一根手指头,“还有最后一点。”

  “古琴的曲目在古代都是口传心授,没有统一的音乐记录系统,在传承过程中极易出现歪曲和失真,而且古琴的现代化改造程度也不如古筝、琵琶等。”

  “最后总结一下古琴的特点,高雅独特,被看作是君子之交的媒介,在大众人眼中,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

  “这就是古琴现在的窘境。”

  胡胜平似乎有些明白了。

  “这就是你今天选择和其他乐器一起合奏的原因?”

  “差不多是这样,我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演奏效果。”

  “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你觉得古琴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流行起来吗?”

  周孝愚摇了摇头,“十根手指有长短,古琴有它自己的特色,它生来就是曲高和寡的,很难流行。”

  胡胜平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时间已经过去20多分钟了,抵达音乐学院后还要进去找具体的地点,我们是不是要动身了?”

  “对了,我们来前海市是坐高铁来的,没有开车。”

  周孝愚挠了挠后脑勺,“那就只能打车了。”

第68章 民乐和西乐之争

  等几人出了单元楼,尚未到门口,周孝愚的手机再次响了。

  “小周,你们出发没?”

  红姐打来的电话。

  “没呢,刚下楼。”

  “你们来小区门口,我送你们过去。”

  没想到之前给红姐打电话知会了一声,她还是亲自来了。

  到了小区门口,果然瞅见红姐的那辆红色本田思域小轿车停在路边。

  周孝愚将后车门拉开,打量了一下里面的空间,发现三个人加一个琴盒完全塞不进去。

  只得来到后备箱位置,后备箱中一半的空间已经堆满了东西,尤其是四份并排靠在一起的礼品盒格外显目。

  “前面接到你电话后,我就去找彭总,他觉得既然要麻烦别人,空手上门不太好,别人可以不要,但你必须要给。”

  “这有四份见面礼,每份里面有两瓶五粮液,外加一盒铁观音茶叶,还有两条华子香烟,差不多够了。”

  红姐不知何时出现在后备箱附近。

  周孝愚既觉得有些温暖,又觉得有些诧异,“这要花不少钱吧?”

  “公司报账,从每月的公关活动经费中扣除,反正不用你和我花钱,赶紧将琴盒塞进去吧。”

  还是红姐办事妥帖。

  前海市音乐学员距离这里大概有30分钟的车程,靠近郊区,路上不算堵。

  还未到大门口,周孝愚就给老钱发了一条短信,紧跟着收到一条写着具体地址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