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272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是的。”

  周孝愚道:“所以,我的计划是一首首慢慢录制慢慢推出,先看一下市场的反应,然后再做决定。”

  红姐摊了摊手道:“这就没问题了。”

  在市场方向把控上,她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能指点周孝愚的了,毕竟在作曲圈,周孝愚算是第一流的作曲人,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

  红姐顿了顿道:“我这次来找你有事要和你商量,你今年除了出专辑外,还有两件事我要提前和你沟通一下。”

  “第一件事,我准备给你安排一档综艺节目,目前还在联系,不是那种竞技PK类型的,而是那种慢生活节奏的旅游综艺,和《向往的生活》有点类似,不过他们是边走边拍,地点在国内。”

  周孝愚开始沉默起来。

  红姐的考虑他明白,无非就是想尽快让他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

  “你安排吧,不耽误我录制新歌就行。”

  红姐道:“你现在录制新歌多久可以完成?”

  “2个月内应该差不多了。”

  红姐考虑了一下档期,点了点头,“那就没问题了。”

  周孝愚甚至都没有问是哪一款综艺。

  对方的好意他接受,什么样的综艺就无所谓了。

  “第二件事,今年我准备帮你报几个音乐类的奖项,主要是金钟奖。”

  目前华夏音乐圈可以够得着的三大奖主要是:世界音乐大奖、金曲奖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等。

  世界音乐大奖名头很响亮,主要面对的是全世界的音乐从业人士,侧重于歌手,这个奖项有一个硬指标,那就是需要得到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认可。

  按照音乐风格分类。

  譬如,流行男女最佳歌手各一名,嘻哈说唱男女最佳歌手各一名,摇滚、乐队等。

  还有一个最佳新人。

  听名字就知道和目前的周孝愚没关系。

  别人考查的是全球的唱片销量。

  至于金曲奖,举办地在弯弯,和影视界的金马奖差不多,2000年左右,大陆艺人都以获奖为荣,毕竟那时候大陆娱乐圈起步晚。

  但是现在,充满了小家子气和圈地自萌特征的金曲奖和金马奖,已经不再受大陆艺人欢迎了,也不再认可里面的含金量,要不了几年就会沦为野鸡奖,都没人玩了。

  那种拉大陆艺人来作陪,给你故意搞个提名,最后让弯弯一个谁都没听说过的人上来得奖,这种拉高弯弯艺人,贬低大陆艺人的套路,被人看穿了。

  最后一个就是金钟奖。

  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由中宣部批准设立、由全国文联和全国音协共同主办的华夏音乐界综合性专业大奖。

  包括表演奖、理论评论奖等,是国家级艺术大奖之一。

  这个才是华夏音乐圈现在最重要的奖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权威欠缺,偏向于娱乐性的平台奖项,如爱生活长视频平台、微博平台、腾讯视频平台、优酷平台等每年举办的音乐影视奖项也有。

  这种属于人人有份,只要你去了,基本上就有你的一份奖。

  资本实力压倒一切,有资本在背后捧你就能拿奖。

  没有什么说服力。

  当然,作为一名音乐人,最大的说服力就是作品和销量,这是被市场认可的,谁也无法辩驳。

  事情商量完后,红姐像个大姐姐一样去厨房转了转,又打开冰箱找了找,问道:“你最近没有在家做饭?”

  周孝愚道:“有做啊,不过我最近喜欢熬粥,熬一次粥可以吃两天,比较省事。”

  红姐嫌弃道:“隔夜粥能吃吗?”

  周孝愚道:“反正现在是冬天,放冰箱,没什么的。”

  粥,咸菜,花生米,再配上一些卤菜,足够他打发几天了。

  没了齐曦后,他现在也懒得做饭了,做饭又回归到最初的定位——填饱肚子。

  红姐摇了摇头,踩着高跟鞋离开。

  次日,周孝愚和录音棚总监约好时间,过来录歌。

  这首歌里面需要和音,这就需要对方提前帮忙安排人手了,录制工作比其他单曲麻烦一些,毕竟人多。

  等到录制结束后,总监叹了一口气,幽幽道:“你那首《浮夸》好像现在卖的不错,这首歌估计又能火,算上之前的杨玉莹专辑,你最近几个月写了不少歌了。”

  周孝愚荣辱不惊道:“都是为了生活。”

  总监点燃一根烟道:“你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生活,今年你必火,我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你自己想,咱们华语音乐圈,多少年没有出过像你这样牛逼的作曲人了。”

  “对了,你的唱功也是首屈一指,自产自销,要不要经纪公司都无所谓。”

  周孝愚身上现在唯一的短板就是缺乏公司的支持。

  没有公司支持,一般人几乎很难走到大众视线中,像那些在网络上发歌能红起来的网红,你看看每几年才出一个?

  而混这个圈子的人又有多少?

  比高考考上双一流大学的难度不知道大多少。

  而且,更多的只是昙花一现,今年很红,明年就默默无闻了。

  周孝愚拍了拍对方肩膀,“这段时间我会经常过来录歌,到时候提前一天给你电话。”

  总监好奇道:“还是这样的戏腔风格吗?”

  “是的。”

第270章 第二首戏腔歌曲《琵琶行》

  两天后,对方将《此去半生》的成品音频交给他。

  周孝愚转手将音频发给红姐,请对方帮他上传到各大音乐APP平台上。

  照例,在上传之前,红姐在办公室内带着耳机听了一遍。

  当里面的戏腔唱法出来后,红姐脸上写满了震惊,“戏腔还能和流行音乐如此组合在一起?”

  而且貌似,还挺好听。

  她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直接给周孝愚打过去电话,“小周,你的这首歌我听了,很好听,我问一下,你接下来推出的所有单曲都是这种戏腔风格吗?”

  周孝愚道:“是的,这张专辑就是戏腔专辑,大概有10首左右。”

  红姐道:“全部是你自己作词作曲?”

  周孝愚如实道:“也不全是,曲子都是我写的,但是部分歌曲的填词是别人的。”

  “你请的谁帮你写词?”

  “接下来的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白居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白居易,认识吗?”

  卧槽。

  红姐一顿,一屁股坐回老板椅上。

  她平息了一下心情道:“小周,你继续写,继续出,先把这张戏腔专辑弄出来,这是头等大事,剩下的事情我会帮你处理,我猜想如果你接下来的整张专辑都是这种质量,今年,你必定能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华夏历史上年纪最小的艺术家。”

  什么叫艺术家?

  艺术家相当于在某一个行当内走到了极致,已经远超过所谓歌手或者明星艺人的分量。

  当然,比捞钱,那肯定是一线明星艺人牛逼。

  但艺术家是一种更体面更尊贵的头衔,妥妥的名利双收,既有名,又有利,再说一般的艺术家都不会缺钱。

  现在又不是旧社会或者乱世,不会再有阿炳这样的民间艺术家流落街头贫困潦倒了。

  在短视频上随便搞点直播,都可以养活自己。

  整张戏腔专辑,全部是周孝愚作词作曲外加演唱,这相当于开宗立派的大师。

  也难怪红姐会如此激动。

  戏腔唱法并不是周孝愚首先发明的,但他会将这种唱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莫非这次齐曦的离开对周孝愚来说反而是一种好事?

  情场失意,事业得意,弄巧成拙之间将周孝愚身上的枷锁完全解放出来。

  红姐决定,这首歌先不告诉齐曦了。

  反正对方早晚会知道。

  短短一周之内,周孝愚在音乐APP上又上传一首新歌,而且是和《浮夸》截然不同的另一首风格的新歌,在音乐圈自然引起了一股不小的震动。

  已经有自媒体作者或者网娱平台的编辑开始扒周孝愚的过往经历了。

  不扒还好,一扒之下,吓了一大跳。

  出道时间不到一年,已经出了一张水准极高的民乐专辑了,后面又给诸多一线歌手和网红写歌,几乎写出来的每一首歌都在相当水准之上。

  而周孝愚本人,现在也就19岁。

  这是一个什么天才一般的年轻人?

  简直是妖孽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妖孽的天才少年到现在还不温不火呢?

  这位记者继续往下扒,然后溯源到阳光传媒公司,也就是周孝愚出道之初签约的这家经纪公司。

  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联系到了一位阳光传媒的员工,以一种匿名方式采访了一下和周孝愚相关的事。

  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就是,阳光传媒公司有一个傻逼领导,因为某种原因故意打压周孝愚,不给他宣传资源,最后导致周孝愚和公司解约。

  而这位傻逼领导,现在已经进去踩缝纫机了。

  【周孝愚:华夏音乐圈内一颗被蒙尘的明珠】

  写这篇报告的记者叫深蓝(网名),是一位娱乐圈的老炮儿,40来岁了,男性。

  微博粉丝200多万的大V。

  报道写出来后,迅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和引用转发。

  深蓝也在帖子最后注明,这篇文章略微有些遗憾,因为他并未采访到周孝愚本人,实在是对方太佛系,他想联系,但找不到联系方式。

  当下就有人给他建议,“你可以通过他微博上留下的邮箱联系啊,好像是他经纪人在管理账号。”

  深蓝十分听劝,果真给红姐的邮箱发过来一封邮件,然后红姐看到了。

  再看完对方的那篇报道后,红姐十分意动,这叫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啊。

  她给周孝愚打电话道:“小周,有个自媒体达人,微博大V,我看了一下,他的微博粉丝值有200多万,想要现场采访一下你,你这边同意吗?”

  周孝愚想了想道:“可以,让他约个时间。”

  “对了,他说要现场录像,到时候会陆续为你再写一篇后续报道,都是免费的。”

  “可以。”

  2天后,这位叫深蓝的微博大V开车找到了周孝愚所在的在水一方别墅门口,和门卫沟通后,后者将他领了进来。

  这段时间,周孝愚继续自己的创作。

  这次他准备录制的第二首戏腔唱法单曲叫《琵琶行》。

  并不是轻音乐,而是有曲有词的戏腔单曲。

  歌词来源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白居易,就是那首《琵琶行并序》,他准备原封不动的引用,至于作曲,那肯定是从空间拿了。

  这首歌的风格……其实和《此去半生》略微有些不同,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古风歌曲,词和曲更为讲究,相同的是这两首歌都是戏腔唱法。

  这首歌在系统空间中的评级也仅仅只是A+水准。

  好歌要慢慢掏,不急。

  歌曲版权已经提前过去登记注册了。

  就在这时,和他提前预约过的深蓝到了。

  “你好你好,你就是周孝愚吧?真年轻啊。”

  深蓝留着一道胡须,面容有些沧桑,带着一副近视眼镜,身材已经开始微微的发福,身上留着那种文人特有的儒雅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