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170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好像喝醉了。

  一觉醒来,正好是第二天上午10点。

  他揉了揉额头,那种恍惚断片的感觉涌上头来。

  脑海中的记忆仿佛在某个节点停顿了片刻,卡了一下,再之后,思维渐渐清晰。

  一种怅然若失的莫名思绪占据了全身。

  他下床,打开窗户,被屋外的冷空气一吹,身子自然的朝后缩了缩,露在外面的胳膊肌肤上竟然感觉到有一点凉意。

  秋天来了。

  这一次的感觉十分明显。

  似乎周围的空气中都多了一丝伤感的气息。

  周孝愚下楼,继续回到昨天的餐桌前,上面的杯碗筷子仍旧摆放在上面,里面的食材基本上只动了少部分。

  只是空了两个易拉罐酒瓶子。

  他将上面的垃圾简单收拾了一下,扔到旁边的垃圾桶内,然后视线定格在昨天写下来的一段宋词中。

  桌子上的一包华子被拆开了,里面少了两根烟,一根发给了保安,一根被他抽了。

  莫名的,他抽出一根烟点燃,吸了两口。

  这次没了以往的那种被烟呛喉咙的感觉。

  一时间,脑海中凝固的思维一下子活了。

  他提起笔,刷刷刷的再次写下一段宋词,将短小精悍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填补完成,里面的内容被扩大了一倍。

  然后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趁着脑海中的那种感觉还在,继续修改涂抹。

  十分钟后,大功告成。

  他再次尝试的念了几遍,感觉平仄和意境方面好了很多,但是依然比不上原文中的那种意境。

  “难道是因为男女思维有别的缘故?”

  这一下,周孝愚就有点犯难了。

  总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妹子吧。

  先放一放。

  他继续拿起筷子,将昨天点的这些冷盘当早餐吃,现在是秋天,东西在桌子上放一晚上也不会坏,因为是刚搬来的缘故,屋子中没有老鼠的存在。

  他一边吃菜一边喝酒,一边将视线转移到李清照的另一篇宋词上。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他需要做的是给这首宋词填上曲子,变成一首成熟的国风歌曲。

  而且质量还不能太差。

  作曲的难度比填词更高。

  他自己也没太多信心。

  但不管怎样,先试试再说。

  写这首曲子的李清照,应该是被迫搬回了老家,和娘家人一起居住,此时的她刚和丈夫结婚不久,两人感情好得很。

  娘家应该也不会缺吃喝。

  而这篇文章的内核就四个字【相思之愁】

  “愁愁愁,我现在不愁啊。”

  这种意境,周孝愚就难以切身体会了。

  他想到了远在佛山的齐曦,想了想给对方发了一条消息过去,然后来到书房,坐在古筝前尝试根据这首宋词作曲。

  弹出来的曲子都是杂乱无章的,不成调儿。

  最后环视了一下屋内,突然发现少了些什么。

  “对了,缺少了几件西洋乐器,和一台可以编曲的电脑设备。”

  缺了就买。

  他不知道在哪买,但是他之前的编曲老师张小轩是肯定知道的。

  “张老师,忙不忙?有件事需要请教一下你。”

  张小轩在微信上回复,“不忙,怎么了,你说。”

  “是这样的,我需要购买一批可以在家编曲的设备,大概需要多少钱,多久可以安装完毕。”

  张小轩回复:“你等一下,我直接给你打电话过来。”

  片刻后,电话通了。

  周孝愚将自己的要求重复了一遍。

  张小轩在电话中说道:“编曲设备一般需要一台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肯定不行,到时候要在电脑里面安装和运营音乐编曲软件,配置低了不行,必须是i5八代处理器、8GB内存起步,配置越高越好。”

  “还需要一个音频接口(声卡),音频接口是将乐器、麦克风或其他音频设备连接到电脑的设备,允许录制音频信号并将其输入到音乐编曲软件中。”

  “然后是MIDI控制器(MIDI键盘),还有耳机或监听音箱,一个专业的麦克风。”

  “另外,如果你要在家里安装的话,还要考虑一下噪音问题,房间最好做一下隔音处理。”

  周孝愚问道:“一套设备需要多少钱?”

  张小轩道:“一般8-15万,贵一点的30多万都有,你肯定不需要买这么贵的装备,其中电脑占了一大半成本,隔音处理的话要另算,一般普通的卧室,就是把门窗给封闭一下,人工加上材料2万差不多够了。”

  周孝愚道:“那行,麻烦一下张小轩老师了,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靠谱的人来处理,按照10万的标准进行。”

  张小轩笑道:“这方面你找我那可是找对了人,我转手将你这单业务介绍过去,应该可以拿个八千左右的介绍费,不过你放心,我介绍的人至少不会坑你,比市场上自己找要靠谱许多,我和他说,这介绍费我不要了,让他专心给你弄好。”

  “你把你的具体地址给我一下,我联系人给你上门安装,等弄好了我顺便过来看看,帮你检查下设备。”

  挂掉电话后,周孝愚想到了采买西洋乐器的事。

  不过这方面就不需要找张小轩了,找老钱或者齐曦都可以,这两人都是前海市音乐学院的老师,在学院周边,这种卖乐器的店铺那可是一抓一大把。

  等了一会,齐曦的微信终于回复过来。

  周孝愚将需要购买几件主流西洋乐器的事说了一下,齐曦在电话中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说道:“小乐正好在音乐学院旁边开了一家琴行,你直接去她那里买啊,熟人还能给你打个折扣。”

  “小乐?”

  周孝愚对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齐曦在电话中笑道:“就是老钱的孙女,我的闺蜜,上次你们还相过亲来着?”

  周孝愚脑海中当下冒出了钱小乐的身影。

  他好奇道:“你就不担心我和她发生点什么?我先和她相亲,然后又和你在一起了,她和你又是闺蜜,你们之间的关系真复杂。”

  齐曦哈哈笑道:“你放心吧,你们之间压根没戏,我放心的很,我先给钱小乐说一下,等一下给你回信息,对了,你要买哪几种西洋乐器?”

  周孝愚道:“钢琴,小提琴,电吉他,电贝司,吉他,架子鼓,电子琴,小号,长号,长笛,另外,还要补充几种冷门的民族乐器。”

  这些乐器,周孝愚在剧本空间中基本上都入了门。

  齐曦感叹道:“钱小乐那边应该有,即便不全,也可以帮你找同行补齐,这些一起买回来至少要大几万啊,哎呀,我现在和你都在花钱,开销太大了,要抓紧时间赚钱才行。”

  “先挂了,一会给你回复信息。”

  二三十分钟后,齐曦给周孝愚发了个地址和电话,让他直接去钱小乐的店里找对方商谈。

  张小轩那边也回消息了,他经常光顾的那家编曲设备店铺老板今天有点忙,明天上午才能过来,让他明天上午在家等着。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后,周孝愚继续回到餐桌前。

  想了想,还是先给钱小乐打一个电话过去。

  “喂,我是周孝愚,你是小乐吧?我大概一小时后来你的店铺,到时候麻烦你了。”

  电话那边,钱小乐的语气略微有些复杂,淡淡道:“你来了再说吧,我在店铺里面。”

  “好,一小时后见。”

  周孝愚再次回到餐桌前,风卷残云的将早餐吃完,剩下的食材搁在了冰箱内,今天中午回来做一顿米饭,差不多就消灭干净了。

  然后上二楼卧室,洗刷,换衣服,穿鞋子。

  期间给门卫打了个电话,告知对方自己20分钟后需要用车,让他们帮忙叫一辆出租车过来,准备齐全后,在一楼大厅等电话。

  片刻后,电话来了。

  出门,上车,将钱小乐所在店铺的地址告知给出租车司机,滋溜一声,出租车驶入别墅前的一条梧桐大道上。

  等到周孝愚抵达钱小乐所在的店铺时,已经是二十多分钟后。

  她的店铺在五楼,距离音乐学院大概有2-3里的距离,店铺占地面积大概四五百平方米,里面装饰得古色古香,很有格调。

  门口的服务台上坐着一名年轻漂亮的妹子,看年龄约莫就20岁出头。

  墙边的电视机里面正在播放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的一段钢琴曲。

  整个琴行,丝毫没有半点喧闹和嘈杂的意思,显得十分高档。

  这一套下来,没有个四五百万估计搞不定。

  老钱家确实有钱。

  周孝愚左右环视了一下,心中暗暗给老钱点了个赞。

第185章 不好意思秀了一下

  “您好,请问您是要购买乐器吗?”

  前台妹子注意到进来的周孝愚,连忙从后台转出来。

  周孝愚道:“我和钱小乐约好了。”

  前台妹子略微一惊,“啊,你认识我们钱总?我去叫她,请稍等。”

  等前台妹子离开后,周孝愚在大厅的展示空间随便逛了逛,整个展示空间大约占地200多平方米,大厅剩下的200多平方米被装修成了休息室和几间办公室,以及储藏室和卫生间等。

  在200多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又被一分为二。

  西洋乐器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间,剩下的三分之一空间留给了民族乐器。

  很显然,这家琴行是以西洋乐器的售卖为主。

  对了,还有教学辅导。

  周孝愚随便走了两步,从旁边的一个架子上抽出来一张招生简章。

  大件的乐器摆在琴台上,琴台搁在地毯中央,旁边还有一个供人试琴的凳子。

  如钢琴,电子琴,古筝,古琴,扬琴等。

  至于小件的乐器,则直接摆在旁边的书柜内。

  他在民族乐器展示空间内粗略一扫,发现售卖的大多是常见的,利润高的。

  像尺八,三弦等冷门的民乐几乎不见踪影。

  周孝愚逛了一下,仍旧不见钱小乐出来,就连过去叫人的前台妹子也失去了踪影,带着一丝好奇,他在路过的钢琴按键上轻轻触碰了几下,从琴台中蹦出来几声清脆的声响。

  在《百鸟朝凤》剧本空间内,周孝愚已经将几种常见的西洋乐器掌握度提升到了30%的入门水平。

  以他对系统空间中的了解,里面的入门水准,搁在现实世界中约莫相当于一个‘精通’级别。

  反正是过来买钢琴的,不如先试一试音色。

  他在钢琴桌前坐定,伸出双手,想了想,决定弹奏一曲《梁祝》。

  《梁祝》算是华夏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民族音乐,在很多场合都代表了华夏文化,算是华夏文化的一个标准符号。

  后面也有其他几首充当外宣的接力棒曲子,如《茉莉花》等,但知名度都没有《梁祝》大。

  国内的《梁祝》一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版本,这个最为著名,另一个则是巫漪丽老师的版本。

  他在系统空间中学习的则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