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机遇并不是仅仅偏爱有准备的人,而更是偏爱有想法而有准备的人。
后期,成本低、效率高、产能大、运转速度快,这些要素都造就了“爱华”集团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商业护城河。
事实证明,刘爱华不是在吹牛,后来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散去后;
有些管理粗放、缺乏规划、不重视创新的竞争对手相继倒闭关门了;
只有“爱华”集团却朝着自己设定的宏大目标,继续奋力前行着。
这一年,“刘氏海外投资”同样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迅速扩张。
一月初的婆罗洲Y城,空气里像是弥漫着焦灼不安的气息。
刘述栋站在苏加诺国际机场的落地窗前,望着跑道上零星起降的飞机,眉头紧锁。
婆罗洲盾兑美刀的汇率牌价在身后电子屏上疯狂跳动,短短两周内从2400:1暴跌至14000:1。
“董事长,PT集团的资料。”秘书李赛凤递上文件夹,还有一份收购协议。
这家掌控印尼23%棕榈油产量的巨头,此刻报价竟不足危机前的十分之一。
但翻到股权结构页时,刘述栋瞳孔猛地收缩——第三大股东赫然标注着“TNI-AD”(婆罗洲军方)字样。
深夜的穆利亚酒店套房,吊扇在头顶发出苟延残喘的嗡鸣。
当地掮客阿贡抹了抹络腮胡上的棕榈酒:“刘先生,苏大统领的女婿普拉长官让我给您带句话,要么付2000万美刀'社区发展基金',要么明天《罗盘报》头条就是有关于‘香江某资本家掠夺婆罗洲资源’的丑闻。”
刘述栋端起茶杯轻呷一口,武夷岩茶的醇厚在舌尖化开。
他想起离京前大哥刘之野的叮嘱:“东南亚不是棋盘,是蛛网,要顺着丝线找到握网的手。”
正在这时,电视里CNN插播的一条新闻让他心中一动。
——婆罗洲Y城各大学学生正举着“改革”的标语围在婆罗洲G会大厦前集体……
“回去告诉告诉普拉长官,”刘述栋突然用流利的马来语开口,惊得阿贡坐直了身子,“PT集团在婆罗洲的种植园,每年有12万吨棕榈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欧洲。如果生产线停工……”
刘述栋推开窗户,让今年地第一场热带暴雨的轰鸣涌入房间,“您猜李家坡淡马锡会不会对感兴趣?”
三天后,“刘氏海外投资”的车队来到婆罗洲经济部长官邸。
刘述栋婆罗洲经济长官苏博蒂并肩踏入他的办公室。
当鎏金木门重重关上时,苏博蒂办公桌上摊开的文件显示,香江“刘氏海外投资”承诺给予婆罗洲提供不低于50亿美刀的低息贷款——前提是“PT集团”要被“刘氏海外投资”收购。
……
双子塔的玻璃幕墙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刘本成有些恼怒地扯松领带,眼神却紧盯着会议桌对面地大马官员们闪烁的眼神。
本该今日“刘氏海外投资”与大马签约的锡矿收购协议,却突然被大马以“资源贱卖”为由临时叫停。
“刘先生,贵司的诚意我们很感动。”经济事务长官拿督斯里转动着食指上的翡翠戒指,“不过摩根士丹利昨晚提交了新报价,比你们玩高出15%。
价格者得嘛!你们夏国人有句古话说的好,'买卖不成仁义在',呵呵呵……”
凌晨两点的香格里拉酒店,刘本成将威士忌泼进盆栽。
电脑屏幕上是“刘氏海外投资”情报部门刚发来的偷拍照片,本该被“太平洋矿业集团”并购的几个矿区,竟有美方工程师们正在进场勘测。
刘本成见状冷冷地一笑,他决定让大马这样肥头大耳的“蛀虫”们尝尝背叛的代价。
于是,他抓起电话拨通三个号码:第一个打给《南洋商报》调查记者,在对方的电子邮件附上拿督斯里女婿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流水单;
第二个接通某重工集团,敲定年采购20万吨精炼锡的备忘录;
第三个越洋电话拨往纽约,当年哈佛同窗此刻正担任美利坚助理商务部长。
这几年,这位老同学在他们“刘氏海外投资”的帮助下平步青云,是时候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了。
三天后一个清晨,当拿督斯里翻开《星洲日报》时,头条标题让他打翻了猫屎咖啡——《跨国资本勾结官员贱卖国家资源,千亿锡矿疑遭利益输送》。
“法克!这该死的香江佬!他们想干什么!”拿督斯里怒吼一声,砸碎了桌子上的所有东西。
然后,拿督就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好一会儿才对身边人道:“去告诉美利坚人,我们的合作取消了!”
与此同时,“兔子”宣布对进口精炼锡实施零关税政策。
两周后,香江“刘氏海外投资”就以“技术升级+包销30%产能”方案,用原价75%拿下矿权。
湄南河上的货轮鸣着哀伤的汽笛,刘述栋站在半岛酒店顶楼,看着对岸世界银行大楼。
暹罗财政长官颂猜的保密电话在此时响起:“马先生,正大集团的谢先生在我这里,他说您有办法让水泥厂不落到美资手里?”
三小时后,曼谷湄南河畔的私人会所,雪茄烟雾与檀香纠缠升腾。
谢国民将一沓照片推过桌面:钦州港的深水码头建设蓝图,昆曼公路的施工进度表,还有三峡大坝二期工程的混凝土需求测算。
“我们未来三年需要1.2亿吨高标号水泥,”刘述栋食指轻点图纸,“正大负责生产,刘氏负责运输,美资拿什么跟我们拼?”
当量子基金的代表还在核算做空泰铢的收益时,暹罗工业部突然宣布对水泥出口实施配额制。
次日,香江与李加坡的期货交易所同时罕见地上调东南亚水泥合约保证金比例。
索罗斯在晨会上摔了咖啡杯:“这些该死的华资竟然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玩成了双节棍!”
两个月后。
刘述栋的黑色奔驰车队驶入棒子“三星电子”龟尾工厂时,厂区围墙上“保卫民族工业”的标语墨迹未干。
车间内,美资凯雷集团的代表正用激光笔划过设备清单:“这条DRAM生产线最多值1.2亿美元,但刘先生愿意出价2亿?看来夏国人对技术饥渴到失去理智了。”
刘述栋冷笑一声,将合同副本推过谈判桌:“凯雷收购后会把设备拆解运往德州,而我们的协议里明确保留贵国研发团队,并只向夏国转移30%产能。”
他身后的屏幕上适时亮起数据——夏国1997年半导体自给率不足5%,而三星此时负债率已飙升至366%。
当夜,青瓦台经济秘书室长朴智旻秘密约见刘述栋。
“三星不能倒,但美利坚人要求我们开放外资持股至100%。”朴智旻的钢笔在“技术出口许可”条款上久久悬停,“刘氏的方案,或许能让大统领对国民交代这是‘战略性合作’而非贱卖。”
三天后,棒子《东亚日报》头版标题刺目——《香江资本输血三星,半导体自主性存疑》。
配图中,刘述栋与三星代表握手照片的背景里,流水线上方“每天为美方芯片商支付300万美元专利费”的标语被刻意保留着。
一些不明真相的棒子工人被“刘氏海外”的竞争对手利用,几千名工人堵住了厂区大门。
“刘氏海外投资”代表登上装载机平台,扩音器里传出的汉城方言让骚动暂歇:“三星半导体去年向利坚支付专利费11亿美元,而我们的技术转移协议能让韩方少付30%!”
他举起盖有青瓦台印章的文件,“我们承诺,三年内,龟尾工厂的韩方员工数量不会减少,工资由我们刘氏海外投资代为发放!”
人群后方,混在抗议者中的美方安插的破坏人员脸色骤变——他们的阴谋眼瞅着就要失败了。
……
在大宇汽车配件厂的档案室里,刘述栋的手指抚过泛黄的通用汽车合作协议。
1992年投产的变速箱生产线,此刻因母公司527%的负债率被迫挂牌。
随行的“亚太银行”代表马忠低声提醒:“棒子央行外汇储备只剩39亿美元,但大宇欠西方银行的短期债务就有80亿。”
谈判桌上,棒子经济副长官的茶杯泛起涟漪:“20亿美刀收购价太低了,美利坚某基金开价30亿美刀。”
马忠起身推开窗户,让汉城刺骨的寒风灌入会议室:“副长官阁下不妨问问美利坚财团,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韩元计价债务?”
他递过一份文件,“亚太银行集团”可以承诺对你们提供超过300亿美元贸易融资担保,前提是“优先处置与夏方企业的战略资产交易”。
协议签署当晚,大宇会长金宇中在仁川港私人游艇上接到神秘电话。
次日,《东亚日报》曝光其通过皮包公司向海外转移数十亿美元资产的证据,彻底斩断棒子官方要保大宇的后路。
金宇中站在游艇甲板上,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拍打着他的西装下摆。
卫星电话里传来瑞士银行家带着德语口音的英语:“金先生,苏黎世联邦检察官刚刚冻结了您在列支敦士登的信托账户。”
金宇中攥紧的拳头砸向柚木栏杆时,刘述栋正坐在汉城希尔顿的行政酒廊里翻看《东亚日报》。
头版照片上那艘白色游艇的舷窗里,隐约可见金宇中扭曲的侧脸。
马忠将威士忌杯推过来:“证监会刚批准我们的要约收购,现在大宇汽车78%的专利技术都属于我们了。”
三天后,仁川港起重机吊起印有“大宇“logo的变速箱生产线模块,缓缓装进“环球航运”集团的货轮。
当货轮驶向大陆时,棒子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紧急会议仍在进行。
投影仪蓝光下,副长官盯着亚太银行出具的100亿美元信用证副本,突然发现担保条款第17项用极小字体标注着:“本协议生效以债权人取得大宇汽车济州岛试验场所有权为前提”。
第657章 魏大勋的“华芯”之行!!!
这一天,魏大勋向电子研究所领导请了几天假,专程前往粤省宝县经济特区。
他此行的目的,是应一家名为“华芯”的半导体企业邀请前去考察。
三十八岁的魏大勋是国内某高级电子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在业内享有盛誉。
作为行业精英,他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在多个重点项目中展现出卓越的研发能力。
近年来,“下海创业”蔚然成风,不少科研人才纷纷转投民营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优厚的薪资待遇。
魏大勋虽然事业有成,但正值壮年的他,内心始终涌动着对事业新高度的渴望。
研究所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渐渐让他感到些许不甘。
然而,这家向他抛出橄榄枝的“华芯”公司,对魏大勋来说却是个陌生的名字。
这让他既充满期待,又带着几分谨慎。
经过多方了解,魏大勋惊讶地发现这家名为“华芯“的企业竟拥有令人咋舌的技术实力——他们正在筹建国内首条十二英寸的DRAM芯片生产线。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条生产线并非落后淘汰的旧设备,而是对标国际巨头三星电子的最新一代制程技术。
作为业内资深人士,魏大勋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兴企业,怎么可能具备如此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
要知道,两年前国内为了落实“九五计划”,其中半导体生产工艺达到0.5微米的目标,沪海这才批准了“九0九工程”。
包括建设晶圆厂和建立设计公司两大任务。
其中沪海市政府出资40亿元,成立华宏微电子。
倭国NEC出资2亿美元,双方成立华虹宏NEC,合计投资12亿美元,在浦东建设8英寸晶圆厂。
由NEC提供0.35微米技术,而这条生产线已经是眼下比较主流的64M DRAM内存芯片生产线了。
电子芯片行业可不是一般的行业,要不断地高投入,实现盈利可能都是猴年马月了。
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沪海“华宏半导体”,凭借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其与NEC合资的“华宏NEC“项目即便进展顺利,预计也要到新世纪初期才能实现盈利。
在此期间,企业必须保持每年数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这对任何企业都是严峻的资金考验。
在这之前,夏国第一条八英寸DRAM生产线在津港。
为了得到这条当时主流的生产线,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1996年,美利坚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准备在津港投资122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座当时夏国最先进的8英寸晶圆厂(MOS-17)。
凭借这个条件,摩托罗拉成为2新千年前,唯一获得夏国政府特许,独资设立手机厂的企业,而且是唯一拿到GSM和CDMA,两张手机生产许可证,及内销许可证的外国企业。
摩托罗拉因此在夏国大赚特赚,占领了超过半数手机市场,光是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两百亿元。
到了今年,国际上的少数导体巨头已经纷纷开始建设12英寸晶圆厂了。
这是最新的工艺技术,各巨头都是千防万防的。
半导体的重要性不复多言。
今年,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合并,组建信息产业部,邀请海外华人专家,参与讨论制定产业指导政策。
T省世大半导体老板张宇京赴京考察。
有关部门曾考虑聘请张宇京出任总经理,但结果未如愿。
直到两年后,世大半导体被台积电并购后,张宇京便决定投资国内。
在沪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张宇京才创办了中芯国际,一期投资14.76亿美元,其中沪海国有银行提供了12亿美元贷款。
有了这笔贷款,中芯国际在沪海张江,才建成第一座8英寸晶圆厂,采用0.25微米工艺,设计月产能5万片。
也就是在去年,由燕京市政府,计划由“京西电子集团”出面,与美利坚AOS(万代半导体),合资组建华夏半导体,投入13.35亿美元,建设8英寸晶圆厂。
可想而知,民间想创办半导体企业的困难,不仅要有钱,还得有技术,要走人才,要有政策支持。
令人深思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华芯”,不仅需要筹措动辄百亿的建厂资金,更要面临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
他们究竟如何突破重重壁垒,获取国际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的?
再说说“三星半导体”可不是无名之辈,它可是当今DRAM领域里的霸主。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