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此项目投资1500万元,年增水杨酸产量3500吨,年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
充分利用冶金、化工互补优势,新建3000千瓦发电厂一座,预计98年11月底竣工。
此项目投资1300万元,包括现有1000千瓦发电机组,年可发电3360万千瓦,按用电价计算年收入1500万元。
充分利用铁厂原有设备余量,新建一座150立方高炉,预计98年12月底竣工。
此项目投资1000万元,增加生铁产量7.5万吨,增加销售收入9000万元。
三项合计,总投资3800万元,增加收入1.4亿元,通过内部挖潜销售收入可达2.5个亿,到明年年底,我集团收入将突破3亿元大关。”
然后,在这次全体员工动员大会上董事长刘爱华给所有人解释了为什么要展开这次“战役”的原因。
刘爱华觉得“危机,危机,有危险必有机遇,这时的“爱华集团”有着天赐的良机。
目前,在夏国经济领域中出现两大特殊因素:一是国内因素,即企业改开,造成不少企业暂时的困难,新的生机没有出现;
二是国外因素,即东南亚经济危机对我们经济的波及,使产品出口艰难,产品过剩问题。
其表现有二:一是产品积压,价格下跌,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降到十年来的最低价;
二是众多企业停产、倒闭,使不少企业工人下岗失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廉价。
现在3800万元能办成的事,在常规下6000万元也办不成。
机遇就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因此,抓住机会,利用机遇,开展一次经济大战役非常必要。
刘爱华以为“爱华集团”可以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有好的项目。
如果“爱华集团”水杨酸项目顺利扩产后,其总产量将达到5500吨,占全国水杨酸商品量10000吨的55%,今后可以逐步垄断全国水杨酸市场。
再一个,如果投资的热电厂项目投产;
就会充分利用冶金、化工互补优势,燃烧高炉、焦炉煤气及焦化厂煤矸石,废气废物利用;
所发电量可供全公司用电,年节约电费近千万元,与此同时还可供全公司用热。
此项目属利废节能、一举多得项目。
第三,炼铁厂附属设备齐全,占地面积广阔;
要是再新建一座150立方高炉,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余量,生铁吨成本可降130元,成本低,销价低则销路畅。
发电厂投产后,其它二个项目,成本还可再降。
这些优势是“爱华集团”所独有的优势,其它企业所不具备的。
既然如此,“爱华集团”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刘爱华还跟员工们大谈“爱华集团”有雄厚的软实力。
“我们集团公司有由各行业师傅组成的“智囊团”、“参谋部”;
我们有基建、设备制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只要决议一形成,没有干不成的事;
我们家大业大,经济实力雄厚,资金调配容易……
我们'爱华'今后会有光明的前途。
热电厂、水杨酸、高炉项目建成后,我们的企业就更大,抗风险能力就更强,就业机会就更多,对社会的贡献就更大。
到那时,我们的集团公司就犹如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刘爱华先生仿佛天生就具备卓越的领导魅力,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将风范。
他那铿锵有力、饱含激情的演讲,总能精准触动每位听众的心弦,展现出非凡的感染力。
当董事长刘爱华发表完振奋人心的讲话后,台下全体员工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所有人对集团的发展前景充满坚定信心和无限期待。
刘爱华见状打铁趁热,立即召开集团领导会议。
在会议上,他做了如下安排。
“一是巩固后方。生产单位要加强管理,提高产量,降低消耗;
供应部门要现款杀价,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供应;
销售部门要研究市场,广开销路,减少库存,盘活资金。
总之,产供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为这次战役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三个项目要同时开展。
根据市场行情,我们三个项目同时进行,水杨酸项目由刘更更负责,高炉项目由章经理、张经理、焦经理负责,发电厂项目由王经理负责。
三个项目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发电厂项目要首先完工。
工业要大上,电力要先行嘛!
另一个,我们的宣发部门要适应形势,大力宣传。
与会人员要人人宣传,反复宣传,广泛宣传,不仅使全集团每个员工知道这次战役;
而且要让地方上知道,给地方上一个惊喜,争取地方上的支持。”
至此,为打赢这场战役,“爱华集团”克服资金短缺、项目多、时间紧等不利因素,在每一个鏖战的“分战场”,都把聪明才智和敬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金融危机期间虽然连续降息,但各银行发放贷款十分小心谨慎,负责融资的周经理,就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找贷款。
在这种背景下,刘爱华提出了无库存、无欠款的“两无”经营,即使价格比别人低一些,也要坚持款到发货,加快资金的回笼。
这年头,自化工厂投产一直到炼铁投产,产品销售大多是先发货后付款,造成大量的欠款,甚至成为死账。
“爱华”突然间转为“两无经营”难度颇大,由于不再赊账销售,客户难以接受。
但是事在人为,经过销售人员大量做工作,再加上产品质量的保证,价格上的优惠,最终将“两无经营”执行了下来,为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设备采购上,集团采购部门把一分钱掰成好几瓣来花。
炉顶液压件拉到货后,为节省费用,工程部等人不用吊车用卷扬机和倒链把它安装到位,不使用吊车。
广大员工深深理解集团苦衷,几个月不领工资,尤其是烧结厂,一连七个月不发工资。
副总经理高明海因为严重的心脏病做了安装心脏支架的手术,出院后,他仅仅在家休息了三天,便拖着大病初愈的身体加入到与金融危机的斗争中。
为统一全员思想,稳定大家的情绪,高明海带病几次召开班组长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困难的对策,鼓舞大家的士气。
一时间,“顾大家舍小家、克服困难渡难关”的口号响彻敬业,工人们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凝聚成一块坚不可摧的钢板,同心协力向危机宣战。
到了今年的5月中旬,“爱华集团”生铁日产量均达到280吨以上;
五月下旬,更是达到了300以上吨,创下了炼铁厂投产以来的最高纪录。
集团办董事长刘爱华亲自发来简讯予以祝贺。
“爱华”有了融资、销售、采购等方面的通力配合,有了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大干九八”的十个项目进展顺风顺水。
医药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年初即动工,拉开“大战九八”的帷幕。
6月的第一天,二号高炉破土动工。
四天后,医药化工三厂破土动工。
七月下旬,招待所和加油站分别开工建设。
八月中旬,化工厂二氧化碳分厂开工建设。
八月下旬,热电厂开始建设。
九月,二号焦炉开工建设,十月,综合服务部破土动工。
在所有项目中,除二号高炉、二号焦炉和热电厂外,另外七项工程都在年内完成了建设。
第656章 “大肆收割”!!!
刘爱华积极广纳人才,他在外聘德意志技师弗德里希、倭国技师中田英二等人的建议下,
“爱华集团”通过派遣员工外出学习,自己设计、施工上高架料仓,替代了原来的人工上料;
不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还具有均匀下料、混匀配料的作用,生铁产量原来的月产5000吨跃到8000吨。
转眼间,到了年底,“爱华”集团的“相约九八”,究竟能否“舞步飞旋,踏破冬的沉默”,继而“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这一天,在“动员令”发出仅仅7个月后,刘爱华带领集团中高层干部们在“爱华”集团各大厂区四处查看,参观这一年来全体员工通力合作的建设成果。
站在某厂区最高处,一个个新建成的工程映入眼底,所有人都有些激动,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早已一扫而光。
短短7个月间,“爱华”集团就按照既定计划,收获了硕果,创造了夏国商业史上一个不小的逆势发展的奇迹。
眼前十项目即将全部完工后,“爱华”集团年产值将由原来的1.5亿元增到3亿元,税收由500万元增到1000万元。
而且十项目在增加产能的同时,还挖掘了潜力,二氧化碳厂将使吨水杨酸成本降400元,2号高炉使吨铁成本降130元,发电厂则凭空产生较大的效益……
面对这些成果,让刘爱华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时信心倍增。
等到了明年的5月、7月,后面年初,二号焦炉、二号高炉、发电厂将全部投产运行。
到那时候,刘爱华计划的宏伟蓝图“大干九八”十个项目将全部顺利投产。
去年,“爱华”集团产值为1.5亿元,今年达到了两亿元,明年很有可能超过三亿元,基本完成“翻一番”的目标!
“爱华”集团在与金融危机的鏖战中取得了完胜,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实力,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为今后的平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来,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成为“爱华”发展壮大史中最为闪光的一页。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刘爱华觉得办企业亦是如此。
顺境中的发展理所应当,但是,逆境中的发展,就需要有一种勇气与智慧并存的大气魄。
危机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与之抗争的勇气。
刘爱华望着厂区内林立的现代化设备,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转身对身旁的干部们说道:“各位,我们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敢于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结果。
但企业的发展永无止境,接下来我们要在自动化转型上再下功夫。”
就在这时,技术总监快步走来,兴奋地汇报:“董事长,我们与德意志西门子公司的合作有了新进展,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最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刘爱华闻言眼前一亮,这正是他一直在筹划的下一步棋。
夜幕降临,“爱华”集团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
刘爱华指着墙上的规划图说:“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投资建设数字化中控中心,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这不仅能让我们的产品质量更稳定,还能再降低10%的能耗。”
财务总监提出资金压力的问题,刘爱华胸有成竹地表示:“我已经和几家银行达成共识,他们看好我们的发展前景,愿意提供低息贷款支持。
另外,市政府也承诺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补贴。”
窗外,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将厂区照得通明。
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爱华”集团追求卓越的决心。
刘爱华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有了这支敢打敢拼的团队,他相信“爱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他的“爱华集团”在这场危机中寻到了机遇,企业规模壮大了一倍还多。
相应地纳税额也翻了一番,从500万元增加到了不1000万元。
所有敬业集团员工信心倍增,这么大的坎不仅“跨”过来了,还迈了几个大台阶,以后,还有什么艰难险阻是克服不了的?
倭国松上电器创始人松上幸之助曾说:“危机和良机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你改变观念,重新评估,趁机下手,危机就会变成良机。”
“九八”一战,让“爱华”集团真正把危机变为良机,危机变契机,危机变先机。
通过逆势大幅合理扩张,“爱华集团”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硬实力,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
此战让“爱华”集团这架战斗机,在爬升期飞过乌云密布的天空,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平流层,为今后的平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后来,利用危机逆势发展,甚至“不放过”任何一次危机,成为“爱华”集团与众不同的闪光之处。
就在“大干九八”的同时,董事长刘爱华又调高了“爱华”集团的发展目标,将相关规划做到了新年以后。
有一次,刘爱华应邀参加了一个行业论坛。
他在对外讲话中说,“投产七年来,我年年有想法,年年有举措,年年上项目。
等到了新千年,我司的产值将由现在的日3亿元增至10亿元,
使'爱华'集团不但在北河省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称雄华夏天地,使一方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