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04章

作者:笔下宝宝

  如果“山姆大叔”继续容许倭元持续贬值,“兔子”将有可能重新考虑RMB是否贬值的问题。

  倭国东京樱花银行的一名交易商说,“据报道,夏国央行长戴先生说RMB将会小幅贬值”。

  一时间,对!RMB不利的消息此起彼伏,人们开始怀疑它到底能挺多久。

  8月3日,倭元兑美刀汇率突破145的重要关口,有些人纷纷到黑市上高价兑换美刀。

  这一天,RMB黑市汇率达到8.8元兑一美刀。

  8月的第一周,RMB在黑市价最低跌至一美刀兑9.2元RMB,比官方汇率低了近9%。

  国际炒家盛传“RMB贬值”,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香江就乃沛公也。

  RMB贬值势必沉重地打击香江的联系汇率制。

  这一信息更加刺激了香江的股市和汇市。

  加之纽约股市回软,日跌幅一度达299点,并将继续下滑;

  倭国新政府回天无力;

  香江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中期业绩,不利消息接踵而至,国泰公司50多年来首次亏损,太古、汇丰利润大幅下跌;

  香江市场上谣言四起,风声鹤唳,令投资者惶恐不安。

  这些无疑成了国际金融炒家们进攻香江的信号。

  索罗斯动人卷土重来!

  从8月5日起,数家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同时向香江汇市、股市和恒指期货市场大举进攻,在香江疯狂抛售港元和恒指期货。

  其精锐部队就是华尔街大炒家乔治索罗斯麾下的美利坚最大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

  5日,香江市场上抛售的港币达200多亿;

  6日,又是一个200多亿。

  按照索罗斯等人的计划,先在汇市上抛空港元,迫使香江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并籍此打压股市。

  利率抬高,股市势必下跌。

  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货,汇市股市双双获利。

  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

  可惜,索罗斯等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碰上了一个更为凶狠的对手——“刘氏海外投资”。

  最终,索罗斯在香江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量子基金”差点因此一蹶不振。

  9月2日,中环长江中心70层观景台,水晶吊灯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晕。

  李家成端起骨瓷茶杯,看着玻璃幕墙外正在卸下渣打银行招牌的工人:“刘生好手段,Y国佬盘踞百年的地标,转眼就成了咱们华资的囊中物。”

  刘之野转动着尾戒上的翡翠,墙角的卫星加密电话还泛着余温。

  三小时前,他刚与伦敦金融城的掮客敲定渣打香江总部的收购协议——索罗斯溃败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十七家跨国投行被迫抛售亚洲资产套现。

  “这要感谢索罗斯先生送来的东风。”

  “亚太银行收购渣打银行23%股权,……接盘置地集团尖沙咀地块,至于新鸿基手里的港灯股份.”

  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话。

  刘述栋打完电话对李家成道:“台塑集团正在秘密接触量子基金,王勇庆次子出现在纽约肯尼迪机场。”

  “看样子,我们并购台塑集团也不是那么容易,还得做过一场!”

  李家成的茶杯在碟沿轻轻一磕:“呵呵,T北佬终究坐不住了。”

  “那就斗一斗吧,如今的索罗斯也就是只病虎,没什么好担心的!”

  T北101大厦顶层,王勇庆正盯着港股走势图。

  量子基金亚洲区总裁史密斯的卫星电话里传来坏消息:“王,我们在家坡的暗盘被截胡,中粮集团用溢价30%抢走了大马的亚棕榈油期货合约。”

  “这不是商业竞争,”王勇庆扯松阿玛尼领带,“香江那些人正在清算国际游资的残余势力。”

  他的目光扫过办公桌上那份标着“绝密“的文件——《两岸金融走廊可行性研究》,忽然觉得后背发凉。

  与此同时,香江金管局地下金库正进行着世纪清点。

  五十吨金砖在防爆破门后泛着耀眼的光芒。

  任先生走了进来,做最后的检验,争取别出丝毫纰漏。

  这些都是决战期间从“亚太银行”支援而来的“弹药“,这些金砖上面还留着“亚太银行”的铭文。

  “这些要黄金我们会安全的送达你们总部。”任先生递上了签收单,马忠代表在“亚太银行”的签收栏按签字画押。

  地库外的运钞车已经准备完毕,这是经过特殊改装的装甲运输车。

  这些黄金完成了使命,马上就要运回“亚太银行总部金库”。

第655章 危机中崛起!!!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各个企业都面临一个巨大的考验,平顶山“爱华集团”也不例外。

  与众不同的是,“爱华集团”非但没有倒闭,反而勇敢破局,在困境中取得完胜,大大提升了企业实力。

  今年3月,以索罗斯为首的手持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导致暹罗国内通货膨胀。

  暹罗为自保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对美刀汇率下降17%,引发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吕宋、婆罗洲、大马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金融危机迅速席卷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进而北上吕宋、三韩、倭国,各国纷纷降低汇率。

  4月,金融危机危及香江,“兔子”紧急向香江注资排难。

  同时“兔子”向世界宣告:俺们“兔子”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

  但是其它国家降低汇率,使“兔子”今年的出口严重受挫,导致大量商品无路销售,许多企业受此影响严重,失业率骤增。

  平顶山县炼铁厂始建于1995年,作为当地重点工业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次年5月,在炼铁厂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爱华集团“应运而生,由京西刘氏家族嫡系子弟刘爱华先生出任集团董事长。

  这位年仅28岁的青年企业家自幼深受家族工业氛围熏陶,对冶金行业展现出非凡的热情与天赋。

  刘爱华凭借优异的学术成绩,他顺利考入国内顶尖学府燕京科技大学,专攻冶金工程专业,为其日后执掌大型工业集团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燕京科技大毕业后,刘爱华没有接受家族按部就班的培养,而是选择自己闯一闯。

  从燕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刘爱华毅然放弃了家族按部就班的培养计划,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

  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他顺利进入北湖省汉口钢铁集团担任技术员。

  令人惊叹的是,这位年轻人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晋升为工程师,两年后更是一跃成为集团重点项目负责人。

  在冶金领域,刘爱华的名声大噪很快成为行业新星的代名词,业内专家都看好他即将迎来事业的腾飞期。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刘爱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去令人艳羡的国企高管职位,投身商海创业。

  这个出人意料的抉择在当时引起了公司同事们的轩然大波,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

  然而面对非议,刘爱华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这份执着源于他自幼深受家族长辈创业精神的熏陶。

  那些在茶余饭后讲述的创业故事,那些挂在老宅墙上的发黄照片,无不诉说着刘氏家族艰苦奋斗的历程。

  正是刘氏家族老一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拼搏精神,才铸就了今日京西刘家庄地区的繁荣景象。

  每每想起祖辈们白手起家的往事,刘爱华眼中总会燃起斗志的火焰。

  “他们能做到的,我凭什么不行?”望着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兄弟姐妹们,刘爱华心中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他深知,自己体内流淌着同样的血脉,继承着同样的坚韧。

  怀揣着这份信念,刘爱华精心准备了详实的创业计划书。

  经过层层审核,他最终从刘氏家族基金会获得了3000万元的创业资金。

  这笔沉甸甸的启动资金,不仅承载着家族的期望,更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创业征程。

  一开始,刘爱华的创业还挺顺利,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华集团”。

  就在刘爱华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亚洲金融风暴开始了……

  “爱华集团”是一家新生没几年的企业,一切尚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即遭受了这场突如其来地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时间,无人要货,“爱华集团”主要产品大量积压,生铁、水杨酸价格连连下跌。

  最低时水杨酸每吨8800元,生铁一吨不到1000元,且资金回收困难,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一时间人心惶惶,如临末日。

  此时的“爱华集团”就像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正要学习飞翔的时候,却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

  如果不能机智应对,这场危机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

  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任何人都是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

  “爱华集团”董事长刘爱华同样没有任何的准备。

  但是,刘爱华没有恐惧,没有慌乱。

  在“爱华集团”开业不久的华清池疗养中心,刘爱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他冷静地剖析了金融危机的形成及造成的影响,并把当前的市场形势及敬业集团的现状摆出来,苦苦寻找着一条走出困境的路径。

  几天后,刘爱华冷静的分析和勤奋的思考终于迎来了灵感的眷顾:金融危机造成了物价低、贷款利息低,而且部分企业倒闭停产使得劳动力充足。

  这几个条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若能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奋起反击,不仅能平稳地度过金融危机,还会使企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各项条件思考成熟后,刘爱华把危机中寻求发展的思路概括出几句话:“大干九八年,产值翻一翻”、“大干九八年,一年等于前十年!”、“危机中有良机,现在的经济危机是我们发展的良机”。

  从此,这三句响亮的口号响彻“爱华集团”各个角落,响彻每个人的心里,一扫人们心头的阴霾。

  此时的“爱华集团”,水杨酸年产量为2000吨,炼铁高炉一个,年产生铁9万吨。

  刘爱华的反危机战略是:利用物价低、劳动力充足的良机,再建两条水杨酸生产线和一座高炉,使水杨酸产能达到4000吨,炼铁产能达到18万吨,使“产值翻一番”。

  另外,为消化高炉焦炉煤气及焦化厂的煤矸石,再建设一座3000千瓦热电厂,建成后年可节约电费近千万元。

  发电产生的蒸汽还可以供化工厂生产使用,充分发挥化工、冶金互补的优势。

  除了这三个大项目外,还有二号焦炉、二氧化碳分厂、污水处理厂、招待所、加油站、综合门市部等其它配套工程,总共十个项目。

  十个项目在一年内开工,这是一场全面搏击的大会战,一场与危机做生死相争的鏖战。

  三个口号凸显出“爱华”人必胜的信心。

  一时间,“爱华集团”处处沸腾起来。

  两条水杨酸生产线、二号炼铁高炉、热电厂三个项目总投资需3500万元。

  对于起步不久且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爱华集团”来说,算得上一笔“巨资”了。

  这时的刘爱华不想再去家族寻求帮助,他这人脾气有点倔,觉得创业时从家族拿钱就够丢份了,现在碰上困难了,就不想跑家里要钱。

  纠结了半天,刘爱华最终选择了自力更生。

  但是,金融危机下想要筹措3800万可谓是困难重重。

  刘爱华集中所了有可利用的资金后,仍缺口1800余万元。

  4月的一天,“爱华集团”召开了“抓住机遇,大干九八年,使我集团收入翻一番”的动员大会。

  会上,年轻的董事长刘爱华做了精彩的动员讲话:

  “爱华的家人们,我们集团公司要开展一次大的经济战役。

  集团公司自93年开始建厂以来,全体员工艰苦奋斗,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一年一个新台阶。

  经过短短五年多的努力,去年我们集团就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通过挖潜,今年将突破2亿元。

  在此基础上,大干九八年,上几个项目使销售收入翻一番是大有可能的。

  市场如战场,十年干成的事,我们要在一年内办成。

  因此,我们说这是一次大的经济战役。”

  “根据我们集团的情况,这次战役拟上以下几个项目:

  化工方面,建两个水杨酸分厂,医药二厂已于“五一”投产;

  医药三厂现已开工建设,预计98年12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