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懂事长,出事了!”技术科长张建军的声音在电话里发颤,“刚接到华北地区三家4S店的反馈,有十几辆'京驰'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差点酿成事故!”
刘建国的睡意瞬间消散。
他披上外套冲进雨幕,直奔汽车厂而去。
实验室里,约瑟夫和几个工程师围着一台拆解的发动机,脸色凝重。
“油泵设计缺陷。”约瑟夫用蹩脚的中文说道,“捷克原厂的图纸在高温环境下供油不足,夏国的夏天比欧洲热……”
刘建国盯着那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发动机,仿佛看到了刚刚树立的品牌声誉正在崩塌。
“召回。”他咬牙道,“所有已售车辆,全部免费检修!”
财务总监老马急得直搓手:“厂长,这得赔多少钱啊?”
召回事件让新生的“京城汽车集团损失惨重,某些外国竞争对手趁机在报纸上刊登文章——《乡镇企业造车,终究是儿戏?》
刘建国站在厂区门口,看着空荡荡的停车场——原本这里每天都有几十辆新车等待发运,现在却只剩下几辆待修的故障车。
“爸,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这个。”身后传来年轻的声音。
刘建国回头,看到儿子刘本志站在那儿,手里拿着一叠打印纸。
“这是我在华清做的毕业设计——电喷发动机改进方案。”刘本志推了推眼镜,“传统化油器在高海拔和高温环境下不稳定,但电喷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空燃比……”
刘建国接过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电路图让他眼花缭乱。
但最后一页的模拟数据让他瞳孔一缩——“……油耗降低12%,动力提升8%!……”
“你什么时候研究的这个?”
“大学四年,我一直在研究汽车电子。”刘本志笑了笑,“现在国外早就普及电喷了,咱们不能总用捷克的老技术。”
刘建国沉默良久,突然拍桌:“好!咱们自己搞电喷!”
资金紧张,一生好强的刘建国只好咬牙跟家族申请资金援助,又说服开发区管委会给予科研支持。
实验室里,刘志远带着几个大学老师同学日夜调试电路板,约瑟夫则负责机械匹配。
老技工们起初对这群“学生娃”半信半疑,直到第一台改进后的发动机在台架上连续运转48小时无故障,整个车间爆发出欢呼。
去年春天,第二代“京驰“上市,车尾多了个醒目的金色字母“E“——“Electonic Fuel Injection(电子燃油喷射)”。
发布会上,刘建国亲自驾车载着市领导跑了一圈盘山公路,无论陡坡还是急弯,发动机始终平稳有力。
当晚的新闻联播里,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报道:“我国首款自主电喷轿车在京西刘家庄开发区'京城汽车集团'诞生,标志着国产汽车工业迈入新阶段!”
市场迅速回暖,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但刘建国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天傍晚,他站在集团总部楼顶,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京城汽车产业园”。
儿子刘本志走过来,递给他一份文件。
“爸,德意志大众和沪上汽车明年就要推出'桑塔纳2000'。”
刘建国眯起眼,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
“怕了?”
“不。”刘本志笑了,“我在想,咱们是不是该搞'京驰200'?”
刘建国哈哈大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走,回家吃饭。赶明儿个,咱们就去会会这些外国巨头!”
……
这天,“京城汽车集团”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德意志大众夏国区总裁汉斯·克劳斯站在刘建国的办公室里,手指轻轻敲击着第二代“京驰E“的车模,嘴角挂着礼貌而疏离的微笑。
“刘先生,你们的进步令人惊讶。”他用带着浓重德语口音的英语说道,“但夏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属于全球化。”
刘建国让翻译小王一字不落地翻译完,端起茶杯慢慢啜了一口。
茶是刘家庄自产的茉莉花茶,香气在办公室里静静弥漫。
“克劳斯先生的意思是?”
“合作。”德意志人推过来一份文件,“大众愿意提供最新1.8T发动机技术,换取京城汽车15%的股份。另外,我们还要以资金入股……”
文件上的数字让老马倒吸一口凉气——足足40亿RMB!
但刘建国注意到条款细则里写着“技术使用权归大众所有”。
送走客人后,会议室炸开了锅。
“懂事长,这笔钱够咱们建三个新厂了!”管生产的副总眼睛发亮。
刘本志却把文件摔在桌上:“吧爸,咱不能答应,这是陷阱!拿了他们的发动机,我们自己的研发就得停摆!”
刘建国走到窗前。
暮色中的厂区灯火通明,下班的工人们推着自行车说笑着离开。二十年前,这些人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小志,你那个自动变速箱项目,还要多久?”
“至少两年,爸。但我们缺……”
“缺钱缺人。我们也不能一直依靠家族输血,”刘建国转身,目光扫过每个人,“老马,把咱们在开发区西边那块地抵押了。
建军,明天跟我去趟辽东,一汽有位退休的变速箱专家……”
辽东的冬天冷得刺骨。
刘建国裹着军大衣,在一栋老式筒子楼前跺着脚。
门开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眯着眼打量他们:“你是'京城汽车'的?”
“韩工,我们想请您出山。”刘建国直接掏出图纸,“这是我们的自动变速箱设计……”
韩旭东,原一汽变速箱厂总工程师,因“理念不合”提前退休。
他盯着图纸看了十分钟,突然转身进屋:“进来吧,外头冷。”
炉子上的水壶呜呜作响,三人谈了一整夜。
天亮时,韩旭东拍板:“给我半年时间,还你个能用的4AT!”
与此同时,刘本志带着研发团队在华清大学实验室里废寝忘食。
当第一个电控模块成功点亮时,年轻的工程师们欢呼雀跃,却不知道危机已经逼近。
拒绝大众集团一个月后,京城汽车的供应商突然集体涨价。
“德意志博世拒绝提供电喷系统核心部件。”采购科长满头大汗,“说产能不足……”
刘建国冷笑:“是有人打了招呼。”他抓起电话打给约瑟夫,“老约,咱们自己造的喷油嘴,能行吗?”
电话那头传来捷克老人爽朗的笑声:“我们研发早准备准备好了!就等您这句话!”
“好,那就开搞,去他么的博世……”
九七年年后,京城汽车召开盛大发布会。
展台上,第三代“京驰“缓缓揭开帷幕——流线型车身,自主研发的1.8T发动机,搭配国内首款4AT自动变速箱。
刘建国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今天,我们将不再追赶,而是开始引领!”
台下,德意志大众的代表脸色铁青;
而角落里,韩工和约瑟夫碰着“太行1968”,两个老头笑得像个孩子。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
京城汽车集团的大门口,红底白字的横幅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热烈庆祝京城汽车年产突破10万辆!诚聘英才,共创辉煌!”
招工处的长龙从厂区门口一直排到工业园大门口的杨树下。
队伍里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从国企下岗的技术工人,甚至还有一些皮肤黝黑的退伍兵。
人事科长李红梅擦了擦额头的汗,冲队伍喊:“有钣金经验的往前站!会电焊的优先!”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突然挤到前面:“我是燕京工业大学汽车系的!会CAD制图!”
李红梅打量着她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脸颊:“农村孩子?”
“嗯!我家住刘家庄往西三十里的李各庄。”姑娘眼睛亮晶晶的,“我爹说,三十年前这儿还是片麦地呢!”
总装车间里,老技工孙大牛正带着一帮小年轻调试生产线。
“这个力矩扳手调到98牛·米,多一扭少一扭都不行!”他粗壮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着工具,“当年我们装第一辆'CC50'时.”
“知道知道!”刚来的学徒工涛子笑嘻嘻地接话,“您说了八百遍了,用修拖拉机的工具硬凑出来的!”
车间里爆发出一阵大笑。
笑声中,没人注意到孙大牛悄悄抹了把眼角——当年和他一起抡大锤的老伙计,现在有的当了车间主任,有的已经退休含饴弄孙去了。
第649章 “新的汽车工业巨头”!!!
1997年3月18日,燕京C阳区。
春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诚信汽贸”的玻璃展厅,销售经理张建军正给一辆锃亮大气的黑色轿车系上红绸带。
这是“京城汽车集团”最新上市的“京驰-200C”型轿车,搭载自主研发的1.8T发动机和4AT变速箱,售价仅12.8万元。
“老张,这车真能行?”汽贸老板王德发摸着下巴,“嘿,国产车还卖这个价,我这心里没底…”
话音未落,展厅门被推开,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男人大步走进来,转悠了一圈最后就瞧上了“京迟—C200”。
男人叫李国强,H淀区一家电子厂的车间主任。
他围着车子转了三圈,突然蹲下身子摸了摸排气管:“焊点比桑塔纳整齐。”又打开引擎盖,“哟,液压支杆!这配置德系车都得二十万往上!”
张建军闻言竖起来一个大拇指笑了,恭维道:“呦!这位先生您可真懂行。
别的先不说,咱们这车底盘是捷克专家调的,发动机热效率比大众同排量高8%……”
“嗯,就它了!我要全款,你们给我优惠一点!”
三天后,李国强开着新车回厂,立刻成了焦点。
工人们围着轿车啧啧称奇:“嚯,李主任,这真是国产车?怎么瞧着比孙处长那辆桑塔纳还气派!”
“那是,你以为国产就没好货吗?,不是我跟你们吹,就凭我这车的配置,信不信进口车起步也得二十万以上……”李国强得意的道。
“哎呦,那可真是不错,您多少钱买的,我也想买一辆!”当时就有人心动了。
四月初,李国强决定开着刚买的车回东山老家祭祖。
俗话说得好,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
李国强可是全村第一个买上小轿车的人,他怎么能不回家显摆显摆?
“八百多公里呢!”妻子忧心忡忡,“你们单位那辆老夏利跑长途就喘……”
李国强嘴里叼着香烟,拍拍方向盘道:“媳妇,你大可放心啊,咱家这车喝油比夏利还省!动力更足,舒适度就更舒服了……”
京沪高速上,黑色轿车以120公里时速巡航。
途经北河段时突遇暴雨,路面瞬间积水。
前方一辆进口轿车突然打滑,而“京驰-200C”的ESP系统立即介入,稳稳保持住路线。
“神了!”李国强通过后视镜看着那辆打转的进口车,手心全是汗,“这车的电子系统还真管用!”
更让他惊喜的是油耗。
全程空调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仅7.2升,比厂家标称的还低。
在路过D州服务区加油时,几位路过的司机被这辆车的造型吸引,纷纷围上来询问:“兄弟,您这车是什么品牌啊?看着像是进口豪车?”
李国强自豪地擦拭着车尾醒目的“京汽集团”标识,朗声答道:“这可是纯国产!刘家庄制造!”
“嚯!现在国产车都这么高端大气了?”众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您这车,全部办下来大概多少钱?”其中一位司机忍不住追问。
“落地价不到14万!”李国强爽快地回答。
“哎呦,比我这辆老桑塔纳还实惠!”对方拍着方向盘感叹道。
这时,另一位司机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同伴说:“老板,咱们公司今年不是要添置公务车吗?我觉得'京驰'系列值得考虑”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