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唐,”切连科夫说,“涅斯梅亚诺夫上个月透露了,今年苏联科学院还是同时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名您和朗道。”
唐华:“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是一群有怪癖的老头,不把最后一个可授奖的老头子发完奖之前,他们是不会考虑我和朗道的。”
朗道:“这句话真是太妙了,老头子发奖给老头子。不过,唐,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你觉得谁会被诺贝尔委员会看中?”
唐华去年在贝加尔湖,猜是发明气泡室的唐纳德·格拉泽获奖,一猜就中。朗道今年就直接问唐华,1961年的盘口如何。
唐华:“我和你……估计希望可能不太大。西方物理学界的话,大概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的概率很高吧。”
朗道:“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现象?又是一个实验大师。”
其实罗伯特·霍夫施塔特做的工作不止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现象,他二战时还是无线电近炸引信的设计团队之一。……不过这确实不算是重大物理发现。
《生活大爆炸》中的角色伦纳德·霍夫斯塔特,原型就是就是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
“去年年底,我们把一个铯原子钟装入前进二号卫星平台,制成了‘爱因斯坦一号’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上了太空。”
“这台铯原子钟的不确定度为5×10的-15次方,因此,它在近地轨道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时候,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效应,卫星会产生钟慢效应。由于铯原子钟具有极高的精度,因此与地面上的同一型钟做对比计时时,我们终于发现了可观测到的时差……”
唐华在说去年“爱因斯坦一号”卫星做的试验。
“其实核裂变和核聚变就是对狭义相对论的证明,只是这是间接的证明,”库尔恰托夫说,“但是这项实验中使用的铯原子钟,还是很出色的。”
唐华:“苏联科学院去年也制成了一台铯原子钟,美国更早一些,不过我们做了一些小型化的工作。这其实也是为后续的航天工程做铺垫。”
科罗廖夫:“这是为航天工程的哪一个方向服务的?”
唐华:“下一代的卫星导航系统。”
……
“你们海南岛上兴建的航天发射中心,我对此很有兴趣。不仅是我,中央和部长会议主席团也对此产生了兴趣。”
科罗廖夫说的是这件事。
从天津火箭制造厂直接海运到发射场,这条运输路线实在是太便利了,文昌发射中心地处北纬18度,这又是另一个诱人之处。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是30多度,苏联那边更难受,拜科努尔已经是尽量找苏联的南部地区建的,但纬度仍旧高达46度。卫星和航天器发射总不可能全发射的是极轨卫星吧,如果是发射普通的航天器,同样的火箭,拜科努尔和文昌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能会差出3%。
唐华:“您的意思是,中苏两国共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差不多是这样子,在那里建设一个或者多个适用于苏联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我们的运载火箭制造厂在乌克兰,虽然不靠海,但是靠近大河流,水运转海运,一样可以将大型火箭运送过去。”
唐华:“从黑海到海南岛,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是两个关隘。”
科罗廖夫:“土耳其海峡的通行限制是针对军舰的,苏联的民船进出海峡不会受到阻碍。至于埃及,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现在靠近苏联和中国,在未来应该也不会出意外。”
唐华:……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被以色列打得鼻青脸肿,西奈半岛全丢,导致苏伊士运河停运8年,苏联同志,这个是很糟糕的啊。
埃及那旮沓中国真的不熟,而且怎样操练埃及军队才能打?怎样才能守住西奈半岛?
“如果……苏伊士运河……算了。”唐华说,“从黑海运输到海南岛,特种运输船舶可能在路途上要走一个多月,不走苏伊士运河,绕道走好望角,则大约是两个月,这可能是唯一的缺点。”
就算苏伊士运河被掐了,走好望角也就是路程长一点而已。
科罗廖夫:“在东方计划之后,是上升计划。上升计划之后,我们还需要一种更大的火箭。如果获得低纬度发射场,对航天发射能力有一些提高,付出两个月的海上航程还是合理的。”
唐华:“我可以把这个想法带回国内讨论,不,我还是去大使馆让他们马上发回国内吧。看来中苏航天合作的深度会比以前更大了。”
……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谨告知贵国政府:”
“鉴于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涉及战后德国分配的四国协定已不再适合当今的国际格局。因此,苏联将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单独签订和平条约,四国协定将随新条约生效而中止。”
“我们重申,西柏林的所有通讯线路的控制权应当移交给东德,西方进入西柏林和东柏林的权利将由苏联军队负责。”
“1961年12月31日为你方回应的最后期限。尼基塔·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发给肯尼迪的正式文稿。
东西德问题在5、60年代一直是美国和苏联关系的焦点,两个德国要不要合并?两个德国要不要建立军队?这在当时都是反复讨论了很多次的。
不但贝利亚想用东德换美国不对苏联冷战,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也想过能不能在保证德国永久中立的情况下让东西德合并。
不过1960年5月的U-2事件打消了赫鲁晓夫的念头。赫鲁晓夫从缓和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在东西德问题上主动发难。
1948年和1958年,柏林已经发生过两次危机,1961年,大概算是第三次柏林危机。
唐华在苏联看到报纸上出现了赫鲁晓夫的这则声明文稿,很显然,赫鲁晓夫觉得肯尼迪比艾森豪威尔差太多了,柏林这件事或许可以打击他一下。
但是为什么赫鲁晓夫主动发起的对肯尼迪的打击,最后会演变成柏林修墙呢?
第五十一章,火星-1C什么时候发射?
“肯尼迪先生,如果发生战争,你将会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
在电视里,赫鲁晓夫板起脸,十分严肃地说了这句话。
1961年7月,柏林上空,或者说整个欧洲上空阴云密布,在普通人看来战争好像要一触即发。
其实这是冷战时代人们的“日常”。除了活在深山老林里的农民,正常的成年人,只要平时看报纸看电视,隔个一两年就要被类似的新闻惊吓一次:1948年美国说要拿原子弹砸苏联;1950年世界大战差点从朝鲜开始;1953年中国和美国要打起来了;1956年苏联说要核平法国还好法国最后缩了……
好,现在美国和苏联又为柏林杠上了。
事情大概要从1961年6月3日说起。这天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维也纳举行会晤,因为猪湾事件的失败,赫鲁晓夫建立了对肯尼迪的心理优势,见面就向肯尼迪发起挑战,要求英美军队退出西柏林。
赫鲁晓夫的主张是英美苏一起退出柏林,西柏林和东柏林合并为自由市,不归苏联也不归美国管。这很显然是在欺负肯尼迪:柏林虽然不驻军了,可柏林外面被民主德国包围着啊,东德国旗上的镰刀铁锤看见没?
说是没有苏军驻军,但到时候柏林肯定是被社会主义阵营吞并。
但素,这次肯尼迪的表现和决策猪湾入侵时不太一样,他无视赫鲁晓夫的恐吓,十分礼貌地拒绝了赫鲁晓夫的主张。
见肯尼迪拒绝,赫鲁晓夫一回国就宣布,停止苏军复原,苏联国防预算增加三分之一。
肯尼迪回国也发表电视讲话,说“不允许通过武力把我们赶出西柏林”,宣布追加32.5亿美元的年度军事预算,陆军扩军4个师,海军陆战队扩军2个师。
然后赫鲁晓夫就说出了那句“肯尼迪先生,如果发生战争,你将会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
肯尼迪不回应,从7月初到7月底连签了好几道命令,征兵、召回退役官兵、启用三个训练基地,还把两个国民警卫队师的人员直接填进新挂牌的美步43师和45师的架子中。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斗法到这里就僵持住了,两人隔空对瞪,就看谁先眨眼。
……
“战争?核战争?不,我只关心蔡司-耶拿和爱克发的工程师、高级技工,他们可千万别从西柏林跑到西德去。”
上一篇:重生之老婆孩子热炕头
下一篇:华娱之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