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哈哈!果然是唐团长,卢某刚刚有些心急,竟未识得唐团长尊荣,还请莫怪。”卢魁先脸上满是笑容。
“可我记得,我应该是和卢总经理第一次见面。”唐刀实在想不出和这位在什么地方有过交际。
“唐团长和我是第一次见,但要不是唐团长你,我那小弟可再也回不了家乡了,家母可没少跟我说起,他日若是有缘能见到你,一定要替她向您致谢。”卢魁先笑道。
原来,卢魁先的家乡在山城合川县,卢魁先早年加入同盟会,立志革命救国,但随着一次次革命的失败,川内又军阀混战,感觉到光靠宣传教育救不了中国,得‘实业救国’,于是‘弃学从商’,以借来的8000大洋起家,经过12年发展,到抗战开始,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拥有46艘轮船,总吨位上万吨,职工4000余人。
如果不是如此规模的航运公司,可能也无法完成堪比‘敦刻尔克’的夷陵大撤退。
经过痛苦和磨砺,卢魁先走上了自己选择的另一条救国之路,而他的三弟在他的影响下,同样矢志救国,但比他小了十几岁的弟弟却选择了属于他自己的路。
他选择了从军,在抗战开启时,为43军26师某连连长。
“卢连长竟然是卢氏中人?”几乎不用卢魁先说出自己三弟的名字,唐刀就已经知道他是谁了。
那是唐刀这具身体的连长,作战勇敢,当日26师和日军血战大场镇,这位卢姓连长和全连官兵同处一线,血战三日身披十数创不退半步,后来为反攻一处阵地被日军围攻,还是已经是上士班长的唐刀带着两个步兵班杀出重围将其救回并送往后方救护队救治。
只是后来唐刀遭受日军重炮震伤,被送往野战医院并最终被野战医院遗弃于废墟中,两人自此后再未见面。
不过就连唐刀也没想到,那个作战勇敢视死如归的连长,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富贵的家世和赫赫有名的大哥。
如果你以为卢魁先只是一个大商人,那显然可就太低估他了,要知道在30年代,这位可就担任过川省的建设厅厅长和交通部次长,到后来,更是因为这次放在全世界都唯此一例的大撤退获得采玉勋章。
“是啊!我小弟那次重伤约年余才返家探亲,期间无数次说起唐团长您的救命之恩,家母最是心疼我这小弟,对您感怀至深,但凡有您的新闻,皆珍藏之。不是如此,我还真认不出您。不过,您真人比照片上还要帅气三分,怪不得我那小弟说你绝非池中之物,他日必一飞冲天!”卢魁先看着年轻的唐刀无比感慨。
两人既然多了这样一层渊源,说话自是比之前要随意多了。
“还请卢大哥多多理解,我希望装备和人员数目尽量保密,若让日军知晓,我麾下弟兄必当为此付出不知几多代价。”唐刀也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顾虑。
“我明白,这事儿我会亲自安排,不会假手任何人,除我之外,不会有人知道此次我船队运输人数和总吨位。另外,那些重装备上船时,都会安排在晚上,除了我绝对信任的人,不会在场,上船之后,所有重装备都会以帆布遮盖,就算有心窥伺,也不会知道那是什么装备。”听完唐刀的诉求后,卢魁先向唐刀做出保证。
唐刀知道这无疑于又增添了这位的工作量,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临行之时郑重行军礼表示致谢。
有了卢魁先鼎力相助,刚刚蒙受重大损失的民生公司这次又拿出了所有家底。
连还未来得及修复的船只都投入运输,不到3日,江面上就汇集了大大小小船只43艘,其中能载货500吨级的铁壳船4艘,200吨级商船12艘,150吨级6艘,30吨级到50吨级12艘,剩下的就是低于30吨级从民间征集来的大一点渔船。
此次运载量之大也远超这位航运大佬的意外,原本他想着一个步兵团,不过两三千人几千杆枪外加几门炮,那知道四行团不仅人员超过5000,那些琳琅满目的各式火炮就达数十门。
尤其是上了大型铁壳船后就架在船头船尾充作防空用的40毫米高射炮,一门就达两吨,光是运这种大家伙,就需要两艘铁壳船。
火炮也就算了,竟然还有吉普车和坦克,夜色中亲自到港口监督上船的卢总经理看着尾部喷吐着黑烟轰隆隆开上船的坦克,当时都懵了。
在那一刻他才知道小弟说唐刀会一飞冲天可不是因为什么救命之恩,而是实打实的真心,就冲这些装备和唐刀这些年率领四行团打出的战绩,他就笃定的相信,此次日本人将会在石牌,绝壁会撞得满头包。
再用时3日,四行团人员和马匹、装备才全部装上船。
之所以耗时如此之久,一来是为了保密,所有重装备只有到日落后才会抵达港口装船;二来,则是为了等候时机,老船工根据天象观测,预测三天后会有大雾天气,虽然那对行船有所影响,但对于可能遭遇的空袭来说,却又显得微不足道。
江面上的雾气,就是船队的最好保护。
不过,唐刀还是老习惯,绝不会把自己的命寄托于他人之手,4艘大型铁壳船基本装载的都是防空高射炮和山炮、坦克这些重型装备,每艘铁壳船的船头和船尾都放置两门高射炮,船中间一些多余建筑则直接被拆除,也放上高射炮。
在行船时,12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全部为战时状态,只要扯掉上面盖的帆布,就会露出高昂着的黑洞洞的炮口。
两艘打头,两艘摆尾,将整个船队护在中间!
这还不算,那些200吨商船上,20毫米机关炮和四联装高射机枪也都被高射机枪班的官兵们选好战位,所有拥有MG42的步兵班,也都获得命令,必要时可用机枪投入对空战斗。
士兵们登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纷纷为自己班里的机枪腾出对空战位,而自己则扛着沙袋为自己打造一个临时掩体。
不过,那不是只为挡子弹用的,还用于射击。
步枪咋的了,几千杆步枪一起对空射击,指不定那颗子弹就能击中低空飞过用机枪扫射船队的日机呢!
宁愿死在战位上,也不能白白流血牺牲!这也是四行团的一个传统。
但凡有日机来犯,整个船队就会成为一只长满刺的豪猪,只是那刺可全是金属弹流构成,挨一下非伤即死!
43条船只参与运输的船工总计500多人,全部都由唐刀上次来山城时负责他安全的那位大队长对其背景调查审核过。
不到4天就完成这样庞大的工作量,也差点儿把那位给累吐血,不过看在唐刀很贴心的送来一根大黄鱼的份上,还是加班完成了。
而这一周的时间里,唐刀更是在劳拉的协助下,为全团完成了又一次科技升级。
临近大战之前,四行团的战斗力再度被提升至少一成!
第1413章 有事儿就联系!
决定战场胜利的因素有很多。
军人的求胜欲望、坚强意志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但除此之外,指挥官英明的决断、火力充足、战前准备、工事坚固程度、通信畅通等等,都是胜负的关键手。
而这次唐刀给全团提升的科技狠活,和火力什么的无关,正是四行团组建以来最大的短板---通信!
来自于未来的小蝴蝶当然知道通信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通信是力的倍增器,也允许精确应用,同时缩短决策时间和信息传递。
你能更快地知道你在哪里被攻击,在哪里有人软弱,在哪里有优势被压制。
这可以让那些被淹没的部队立刻让其他人知道这个事实,并请求空中支援,炮兵,或者更多的人来协助,如果可以的话。另一方面,在最坏的情况下,它还能告诉你在哪里“不”提交部队。
一群没有与自己交流能力的步兵是孤立的,而孤立则是战场上失利因素之一。
有一名著名的将军就这么说过:沟通和协调是一千名全副武装的暴徒和一支军队的区别。
军队的主要优势是组织,如果没有有效的协调,你就无法利用手中所拥有的火力,而这需要沟通。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与跑步者、旗子、或信鸽等较老的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要快得多、准确得多,也更难中断。
爆发于1939年的日耳曼帝国闪电战,其实日耳曼人的坦克并不强于高卢雄鸡坦克多少,他们之所以能迅速的获得那场战争的胜利,在唐刀看来,是两点优势:速度与通讯!
速度意味着日耳曼人可以在高卢人没有反应过来前击溃防线,而通讯则可以协调这些突破,而不是各自为战,哪怕是前线每天突进100公里,最高指挥部也会知道自己的军队抵达什么位置。
唐刀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四行团的无线电通讯下发到步兵连级作战单位,每个步兵连都有一部小功率的野战电台,通讯连在战前更是需要协助各步兵连架起有线电话,一旦电话线被炮火炸断,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将电线给接上。
在北方战场三年,四行团全团因此而牺牲的通讯兵高达百人,其战损率比一线部队低不了多少。
而这种通信配置,其实已经远远超越目前的中国军队,乃至于他们的对手。
但在唐刀看来,这依然不够,不,应该是远远不够。
在军事无线通信方面,米国人的确从这个时代起,就已经站在了这个星球的顶端,甚至连赢得这场全球性的战争,很多军事家都认为,如果没有足够发达的无线通讯,他们或许依旧会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赢得这场战争,但绝不会这么快。
日本人集三代人积蓄了近百年的国力,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被米国人给打跪了。
所以,早在两年前,唐刀就说服劳拉去米国国内寻找一个名叫‘加尔文’的制造公司,哪怕劳拉很不理解唐刀为何要花费大力气去收购一个制造汽车收音机的公司,但出于对唐刀从不作无意义特质的了解,劳拉依旧选择了信任。
劳拉很快就感觉到了这家公司的不寻常,哪怕她将筹码增加到了500万美刀,‘加尔文’制造公司的创建者依旧不肯放弃控股权,这对于在资本市场上用钱砸人无往而不利的资本大鳄来说,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无法控股没关系,参股并提出建议和合作总可以,劳拉很快改变策略,变收购为合作共赢。
并在唐刀这个背后‘阴谋家’暗搓搓的建议下,找到陆军部,希望可以为军队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到班排的无线通讯器。
陆军部面对这种主动送上来的科技与狠活儿,自然很感兴趣,在1939年中就拿出需求方案,需要‘加尔文’公司提供的连、营级无线电必须由电池供电,重量不超过15.8公斤,便于携带,可以让士兵背在背上。发射机和接收机将利用40.0到48.0兆赫的调频频带,分成200兆赫的段,以产生总共41个频道。规定了4.8公里的操作距离,并配有适当的电路噪声消除,以促进清晰的接收。
对于如此高的技术参数,背后主导这一切的劳拉并不看好,唯有唐刀知道他们一定能。
因为,这个小公司在未来的名字叫摩托罗拉!自米国参战后,大名鼎鼎的班排级步话机SCR-536和SCR-300就是出自于这个注册资金不过500美刀,初始员工不过5人的小公司之手。
到了1940年年初,‘加尔文’公司将他们的第一代营、连级无线电原型机拿出来进行测试,通信距离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2公里,用于班排级重量仅为3公斤的步兵无线步话机通信距离则达到了1600米。
虽然无线电通讯距离和效果在山区和密林中会因为地形因素降低,但这已是大大超出了米国陆军部的要求。
于是,在1940年中,米国陆军部向这家公司下了庞大的订单,而做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劳拉自然也帮唐刀订购了1500部班排级步话机以及200部营连级无线电以及其他配套设备。
紧赶慢赶,终于在接近年底的12月中,运到了山城洛克菲勒远东公司总部。
而这次,唐刀却是分文未出,甚至还倒赚了一笔。
因为,洛克菲勒公司内部有人并不看好这家公司,所以参股时,让了百分之十五的股份给那家华人公司,这使得洛克菲勒财团的持股股份只有百分之十二,还低于华人公司的持股。
由于陆军军部的订单高达3万部并预付了百分之五十的资金,这家小公司今年的利润高达百万美刀,做为大股东的分红,华人公司九可以分到近20万,不仅可以以此支付货款,甚至还倒赚了近十万美刀。
而且,唐刀知道,这只是第一批订单,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米国不仅军方会继续加订单,还要为一群渣渣盟友们买单。
两种型号的无线电通讯设备,起步都是十万的订单!‘加尔文’公司的那帮技术员们只是宅,不是傻,在拥有这项专利后,战后那种被未来中国人称为‘大哥大’的玩意儿,将会卖遍全球。
当然了,眼前的现实是,四行团终于彻底实现了唐刀需求的最基本‘数字化’,哪怕是模拟数字化。
一线步兵,每个步兵班都将拥有三部被命名为‘蜂鸟’的步话机,一部由步兵班长携带,一部由迫击炮手携带,一部由副班长或者精准射手携带。
步兵排排部则拥有两部,一部由排部通讯兵携带,一部由卫生兵携带,相当于有一部为备用机。
到连部,配备单兵式步话机两部和可发电报及语音通话的无线电一部及原本配备的野战电台一部。
为此,通讯连特意将增加两名通讯兵下派至各一线步兵连部,以免因为重达15公斤的SCR-300增加连部的负重。
营部,则是增加一部单兵式步话机和两部SCR-300无线电外加经过短暂培训的通讯兵两人。
而装备单兵无线步话机的还不是四个步兵营,而是侦察连和山地步兵连,基本上达到了3人小组一部的密度。
如果有需要,任何一个火力组都可以在距离己方主力1600米的直线距离内,请求兵力支援和炮火支援。
如果把四行团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散在阵地之外的侦察兵们就像是人的神经末梢,可以随时协调四行团的整体动作。
已经登船的龙岩在用步话机和还在岸上树林里藏着的姐夫沈老六无障碍通话过后,激动的两眼发红。
现在的龙排长可不再是当年那个露着一蓬护心毛装逼的山寨男了,一次又一次的和战友告别,早已将他催熟成一个成熟的青年。
两年间,他原本还有些青葱的唇边绒毛都成了络腮胡,虽然偶尔还会有些不着调,但冲着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就算是五六年军龄的老兵见到他,也会率先立正行礼。
但听到姐夫声音的那一刻,已经足够成熟的龙岩依旧激动的像是个获得自己心爱玩具的孩子,差点儿眼泪都掉下来了。
他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这意味着无论那组战友被困,距离不远的战友们都会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并立即赶往支援,甚至在人短时间赶不到的情况下,60迫的炮弹也会根据战友提供的坐标进行火力支援。
来不及,是多大的遗憾啊!
他的连长顾西水和幺妹儿的故事他只听了一遍,就知道连长每每看向烈士陵园方向、眼底浓的散不开的忧郁为何而来。
我知你危急,却不知你在何方;我知你即将离去,但我的腿却只有那个时速不到30码的力量;等我赶到,只看到你灰蒙蒙的眸子看向远方!
我知道你未曾怨过我,可我这一生却都无法忘记,那是你给我留下的伤!
但现在,有了这个好玩意儿,兄弟,你只需要告诉我,你在哪里!
唐团座预估全团战斗力至少提高一成,但在四行团基层官兵们看来,那何止是一成,简直属于保命神器。
危急时刻,他们甚至可以和连长直接联系,请求连部的82迫甚至营属炮兵的80毫米榴迫炮的火力支援。
当然了,在下发通讯器材的时候,唐刀也连夜编撰了通信规定手册,严格规定了那种情况下步兵小组可以跨过排长直接联系连部,普通战况下,还是各排联系连部,由连部权衡火力支援和分配。
否则,以一个步兵班拥有三部无线步话机计算,一个连数十部步话机,一打起仗来都联系连部,那连长啥事儿不干了,就在哪儿接电话好了。
不过,这也是四行团第一次跨进无线通讯时代,很多优势和弊端,都将在战斗中获得检验。
石牌保卫战,就是获得领先这个时代无线通讯化的四行团官兵们的考场!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检验四行团刚升级的这套通讯系统的第一场战斗竟然是来自于空中。
卢魁先和他的民生公司效率已是极高,在四行团人员、马匹、物资众多,己方对内还要进行人员审核,对外还有军事保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整个船队用时不过3日夜,就集结出发。
这足以让四行团在战区要求的20天期限内提前整整一倍的时间抵达石牌要塞地区。
日军企图虽然已是昭然若揭,但其兵力还在集结,四行团每提前抵达一天,就多拥有一天时间修筑工事,自然是有利而无害。
卢魁先没有和唐刀作别,他这个总经理在船队出发的当天也坐上了那艘领头的500吨铁壳船。
用他的原话说:这是一场战斗,我公司职工是士兵,我这个总经理就是最高指挥官,哪有士兵上了前线,我这个指挥官却坐在后方苦候消息的道理?
这既有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气魄,更有矢志报国的华夏人的豪迈,唐刀也没再劝,而是陪着他一起坐上了1号船。
卢魁先不是军人,但他也知道领头船最是危险,换做他是敌人,也会率先攻击领航的大船从而迫使船队降速,以方便后续攻击。
刚想劝,却看见唐刀淡定从容的双眸扫向宽阔的江面,不由会心一笑,也不再多说。
他这个总经理想用实际行动激励自己的员工,那唐刀这个最高指挥官又如何不是这么想的?
就算要死,那也是老子这个最大的死在前头!这就是中年人和青年人悄然间给位于船上的数千人的答案。
船工们心情紧张,不是害怕水,这条大江是他们讨生活的地方,一年中不知要往返多少次,他们害怕的是日机,不过数日前才结束的大撤退中被日机机枪子弹射死的百余同僚还尸骨未寒,做为普通人的他们如何不惧怕。
久经战火考验的四行团官兵们其实也紧张,他们怕的不是日机和炸弹,他们怕的是水。
这样的大江,又正值冬季,如果船被日机炸毁,那全船人能活着抵达岸边的,将是百不存一。
死亡,他们或许并没有那么恐惧,但都还没抵达战场就死去,总归是不甘心的。
唐团座再度于这种关键时刻,稳定军心。
虽然庞大的运输船队出发的那天真的是老船工所预估的大雾天,但减少了来自于空中的威胁后,导致船队也不得减缓速度以免撞上险滩中的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