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日军步兵恐惧的看着手上血糊糊的皮肉,呆了近五秒后,怪叫一声后撒腿就往后跑,至少有七八名日军步兵有样学样,跟着这位逃兵疯狂的迈动小短腿向后跑。
“八嘎!”一名着少尉军衔的日军军官拿着南部十四式手枪就对率先逃跑的麾下准备开枪。
但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枪声响起,日军军官的手臂无力垂下,王八盒子也掉进滔滔河水,成了真正的‘王八’。
中方阵地上的轻机枪开始借着这个机会,顺着沙包堆出来的射击孔向河面开枪。
日军军官手中的手枪特征太过明显,被一名中方机枪手发现,一梭子子弹直接扫向了他,所以,他不是这片战场上第一个战死的日军少尉小队长,但绝对是第一个喂鱼的小队长。
就这身肥肉,浊漳河里的鱼儿得吃好多天。
俗话说:跑得再快也跑不过子弹!何况还在水中,虽然日军94式装甲车已经竭力进行火力掩护,也有不远处日军掷弹筒手的倾力轰击,但拥有两层沙袋掩护的中方轻机枪手和步枪手们却是可以居高临下,尽情对河中开始向后逃的日军进行杀戮!
据战后统计,尽是这第一波,8个步兵小队就有4个宣告失去编制,超过200名日军留在了河里和河边的沟坎下,伤兵却出乎意料的少,总计不超过20人。
因为,在河里受伤失去行走能力,基本上很快就会被滔滔河水吞噬,能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天选之子。
“八嘎!”赖谷义男眼睁睁看着麾下士兵被中国人无情收割着生命,极为少见的主动后撤,而这,还是中方没有动用重机枪的结果,心中恼恨可想而知。
“混蛋!给我传令赖谷义男,炮兵将于五分钟后对中方阵地继续炮击,火力准备时间15分钟。
这15分钟的时间里,他立刻组织第二波进攻,这次战车中队可以跟随他步兵前进,工兵也将会携带足够器具伴随步兵前进,告诉他,我不希望再出现什么地形艰难,中国人火力凶猛之类的托词!”山下文从电话里得知前方受挫却连最基本的战术都没达成后,同样大光其火。
正在此时,远方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隆’声,原本就恼怒不已的山下文眼睛更是凶光闪闪,他知道,那是炮群才能造成的动静,而他并没有命令炮兵大队开炮。
炮兵大队如何会跳过他的指挥,对后翼进行炮火支援?就算是军情紧急,那也是违令。
也就是炮兵大队距离他还有两公里,不然的话,暴怒中的山下文指不定上去就是几个大嘴巴子。
但山下文显然不知道,那位莫名背锅了的炮兵大队长,这会儿却是张大了嘴巴看向远方。
他麾下的24门山炮这会儿虽然炮口都还在冒着青烟,但那是先前开炮的散热现象,和这隆隆炮声绝壁没任何关系。
而且,听那个动静,也不是他24门山炮就能造成的。
那是属于中国人的,火炮数量,可能还不比他炮兵大队的少,日军炮兵大队的一颗心正在缓缓下沉。
老炮兵的经验很正确。
这次开炮的,是6门150重迫以及16门75山炮,合计达到22门火炮,数量大致和日军炮兵大队差不多。
但150重迫的炮弹却是一颗重达18公斤,近乎是6.5公斤山炮炮弹的3倍,威力显而易见。
仅是第一轮炮击,位于赵庄一带的日军就被打得哭爹喊娘,该步兵大队大队长在挨炮三分钟后即向山下文请求增援。
如果任由中国人的炮兵这么打下去,用不到天黑,他这个原本就有些残缺的步兵大队就要被轰成半身不遂,战斗力不足先前一半。
中国人火炮威力巨大是一方面,更惨的是,他的士兵都没有像样的战壕来保护。
原本呆在村庄里的这位少佐大队长也不敢再继续呆下去了,他有理由怀疑,中国人会对村庄开炮。
丰富的战斗经验救了这名日本陆军少佐,没过5分钟,找到村庄坐标的中方炮群将炮火延伸至村庄,整个村庄在5分钟后被化为粉糜。
战后根据缴获的日军战报,这个步兵大队在第一波炮击中,就损失166人,差不多一个步兵中队,若是再来两波,这个拥兵700余的步兵大队也就差不多了。
事实证明,不光中国军人没法抵御火炮,日本人同样也不能。
“什么?中国人有数量不少于我部的炮群?”收到电报的山下文脸色苍白,一屁股坐在小院里的椅子上,久久不语。
做为一名陆军将领,他太清楚火炮的破坏力了。
没有足够的掩体,他的后翼之军,就是中国人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传令后方尹藤中佐,炮兵大队会给他最大程度支持,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拖到太阳落山,然后倾尽全力连夜构筑工事,告诉旅团官兵,此乃整个旅团生死存亡之际,若不尽力,即是死亡!”山下文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
什么时候突破浊漳河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后翼万不可被破,否则,全军覆灭就在眼前。
或许,熬过这一晚,等到明日陆航战机找到敌方炮兵阵地并摧毁之,他就算被困,也能多坚守几日。
这已经是这位日军将领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对策了。
但陷入末路的日本陆军少将或许没想过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何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暴露自己的炮兵和实力呢?
又或许,山下文想到了,但现在他已然是饮鸩止渴,不管中国人有何奸计,他第二混成旅团的生还希望都在帝国陆航身上了。
远在数百里外的佐佐木大尉,背心微微一凉!
第1016章 丧失主动权的第二混成旅团!
“给我继续炮击!告诉庞大海,不必担心炮弹存量,这场仗,打不了太久!”与此同时,距离山下文8公里外的唐刀也下达了军令。
从黄昏到天黑,再从天黑到深夜,四行团炮兵营成为整个四行团最忙碌的作战单位。
中方对着日军后翼防线的炮击竟然持续了整整6个小时,创造了四行团乃至整个晋东南战场的一个新记录。
6个小时的炮击,四行团16门山炮和6门150重迫,总共投掷了超过5000发炮弹,占了此次四行团所携带的炮弹总量的一半。
创造的战果也是辉煌的,日军原本就脆弱的后翼防线被炸了个稀巴烂,不管是高地还是位于丘陵地带的简易战壕,被摧毁了超过六成,所有视野所及的村庄,全部被炮火炸成废墟。
山下文要求自己旅团参谋长拖到天黑的命令倒是达成了,那是因为除了炮击,后方的中国大军压根没出动一兵一卒对防线进行冲击,但他希望的连夜构筑工事的愿望却被某团座不惜消耗的疯狂炮击给轰了个稀碎。
日军在疯狂的炮火下,不得不放弃先前的简易工事将防线后撤,一夜未眠的结果,也不过是在先前防线之后的800米外再度挖上几条浅浅的战壕。
不超过1.5米深的战壕连日军这么矮小的身材都还要弯着腰才敢行走,你说心酸不心酸。
面对中方炮兵的强势,日军的炮兵大队也不是没有试图做出报复还击,可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炮兵雷达,能锁定对手火炮阵地坐标,只能是靠着经验对大概方向和距离进行判断,而后还击。
显然,这样近乎于夏基霸打的方式,对于藏在山背后的四行团炮兵阵地损坏有限。
而且,这种近乎无意义的对射,牵扯了日军炮兵大队的精力,导致浊漳河一线的炮火准备强度只有先前的三分之一。
赖谷义男不得不让自己的步兵在没有足够炮火的掩护下向浊漳河防线在天黑前进行了第二波进攻。
这一次,可没什么试探不试探的,近2000米的战线上,步兵出动将近1100人,那是6个步兵中队,一共分为三个波次,两个步兵中队在前,两个步兵中队在后,最后又是两个步兵中队,每个波次之间的间距大约为150米。
这是典型的日军步兵进攻方式,第一波日军用来和守军对射,耗费对手弹药和精力,第二波日军紧跟其后,然后就是烦第三波,就像大海的浪涛一样,攻击连绵不断,让人难以抵挡。
而打头的,就是8辆94式装甲车,黑洞洞的机枪口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冰冷的光泽。
上一轮试探进攻日军虽然遭遇重创,但好歹还有些收获,浊漳河不算什么大河,河面不窄,河水也不是很深,完全可以供94式装甲车开过去。
紧随着装甲车行动的日军工兵以三人一队扛着木板,那是要过河之后对高达2米多的沟坎进行爆破并铺上木板,可供94式装甲车通过。
700米外的战壕里,92式步兵炮足足摆了6门,虽然还未开炮,但森冷的炮管已经调好角度,随时可以对暴露出的中方重火力点进行炮击,那也是赖谷义男敢动用如此大规模步兵对防线进行攻击的底气。
不是用钢板加固过的工事,在70毫米‘加农炮’的轰击下,基本属于一炮没。
更近一点的,就是超过30组掷弹筒兵散步于战场各处,他们的目标是500米范围内的所有轻重火力点,就算无法立刻摧毁也要对其造成困扰,不能对正在冲锋中的日军步兵造成大的伤害。
迫于后方中方炮群的压力,这第二轮攻击,第二混成旅团就几乎使出了全力,动用各种兵力合计1600余。
换成其他部队,或许在遭遇24门山炮轰击后,已经很难再抵挡如此一股庞大力量的冲击了。
但此时挡在日军面前的,是未来号称天下第一旅的主力团772团,团长更是在未来被称之为‘疯子战将’的王小强,从团长到整个步兵团,都是八十集团军的中坚。
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装备可早就今非昔比,一个步兵团装备迫击炮16门,重机枪24挺,另外还有4门37毫米速射炮以及完全不逊于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的掷弹筒。
此时,光是二线战壕的掷弹筒小组,就已经高达60组。
这也是683旅在和日军长达半年时间里不断汲取教训痛定思痛的成果之一。
日军的50毫米掷弹筒给683旅造成的损失太沉痛了,两战七亘村,虽然歼灭日军数百,但日军一个小小掷弹筒,却造成了作战主力772团大约20名机枪射手阵亡。
那些可都是从万里大转移中走出的精锐,竟然在完全优势兵力作战下牺牲,683旅哪能不对这种射程四五百米的小型‘迫击炮’无比重视呢!
师以夷之长以制夷!既然日军的掷弹筒能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那就用掷弹筒来回击他们。
凭借着从神头岭一战缴获的大量掷弹筒和弹药,772团同样在步兵排中设立了掷弹筒小组,日军一个步兵小队拥有两具掷弹筒,那步兵排就搞3具,反正要超过日本人。
正是在这样的战术思想指导下,772团麾下9个步兵连,竟然拥有了63具掷弹筒,这是还没有完全编制到位,如果按照王小强的想法全部配齐,那将是高达80余具。
可别小看只能投掷不足一斤装药量不过100多克的手榴弹式榴弹,数量一多,那威力也是很吓人的。
所以,当亲自抵达前线的王小强从望远镜里看到日军像蚂蚁一样铺开整个战场,在装甲车的带领下缓缓前行时,没有先行下令各重火力点进行火力压制,而是让躲在战壕里的各掷弹筒小组自由攻击。
“轰轰轰!”一团团硝烟在日军队列中爆出。
虽然由于日军步兵间隙拉得极开,一枚榴弹爆炸,绝不会出现一炸一片的情况,但架不住772团掷弹筒数量多,一轮就是60多发。
而且中方掷弹筒兵虽然没有日军老兵那种极其精准的射术,可也是经过严格训练,300米以内还是有七八分准头的。
连续几轮发射,至少有五六十名日军倒在这种靠数量堆起来的弹片下。
“八嘎!中国人从哪里来的掷弹筒?”赖谷义男气得再次爆出贫瘠的日式粗口。
掷弹筒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也绝不是拿根铁管就能用的,赖谷义男有充足理由怀疑,这些都是来自帝国军内。
“不过,用掷弹筒轰击步兵,他们的指挥官也可够愚蠢的,真以为榴弹是无限的吗?”拿着望远镜的赖谷义男看着战场上不断腾起的烟雾,开始对自己进行心理抚慰。
对于日军来说,一个掷弹筒小组2人,一名射手一名观察手兼弹药手,战时携弹12发就已经很多了。
中国人这么打,估计用不了多久,就把携带的弹药给打光了,几十条人命他还是消耗得起的。
旁边的参谋很想提醒他,中国人两个月前可是胖揍了108师团和第14师团一顿,尤其是14师团,那可是近200辆汽车组成的辎重队,运输的弹药之多,令人难以想象,来个几千发掷弹筒榴弹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看看正在竭力安抚自己的陆军少佐,中尉参谋还是把这个情况重新吞回了肚子。
少佐已经很痛苦了,何必伤口上撒盐呢?
但中国人用下一波可怕的打击,又给赖谷义男少佐的心脏上拉了一条大口子。
人家的重机枪,开火了!
不过,还不是来自于浊漳河正面防线上。
而是来自于侧翼的高地上。
高地距离战场近700米,看着是挺安全的,但这也在重机枪800米射程内,而且中国人居高临下,无形中又增加了其射程,或者说就算子弹不再是笔直前进,咋的,稍微飘一点的子弹就不能杀人呢?
重机枪,啥时候是靠精准度搞人了,不就是靠子弹多,靠概率嘛!
至少3座高地上的9挺重机枪对着战场上的日军步兵射击,不管第一波还是第二波或是第三波,日军步兵那是哗啦全部倒伏在泥浆里。
不像啃一嘴泥,那就可能会死,战场就是如此残酷,日本人也很明智的做出了选择。
“还击,还击,让负责防守侧翼的蠢货还击!”赖谷义男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什么时候,他第二混成旅团混成这个逼样了,谁碰见都想扇个嘴巴子。
你侧翼战场距离这边少说也有一千米,你们子弹是不要钱还是怎么的?
程大旅长:你猜对了,这些都是老子从14师团抢的,真不要钱!
这9挺重机枪一开火,战场瞬时间热闹了,日军藏着的步兵炮和掷弹筒包括重机枪,都开始开火还击。
随着手摇警报器开始长鸣,第一波日军开始迈着小短腿果断的冲向浊漳河。
最惨烈的进攻,真正开始了。
“给老子打!”王小强一声令下。
超过30挺轻机枪,12挺重机枪不顾掷弹筒和步兵炮威胁,全力开火。
不断有日军倒在浊漳河中,河水瞬间被染红,但或许这次日军是下了死命令,顶着枪林弹雨,更多的日军跟在94式装甲车的身后,渡过浊漳河。
这时候,赖谷义男部署于战场两侧的16挺重机枪开始对己方进行火力掩护。
弹雨有多密集?
一名中方士兵的手臂刚刚扬起,手中的手榴弹都还没离手,一颗子弹就狠狠击中他的手腕。
粗大的重机枪子弹直接将其手腕炸断,仅仅连了一点皮肉在上面,而此时没有获得太多动能的手榴弹竟然没有抛离战壕,直接掉到了战壕里。
如果不出意外,正捂着手腕撕心裂肺惨嚎的士兵在两秒钟之后就不用感觉疼了,那枚手榴弹足以将他和他身侧的一名战友炸飞。
但他活下来了,虽然从此以后他没了右手。
在那一瞬间,他的战友做出了选择。
一脚踹飞那枚还在冒着蓝烟的手榴弹本是士兵最本能的选择,但手榴弹不是足球,不可能踢出战壕,最多只是离他们远一些而已,可稍远的地方,是正在射击的战友。
所以,那名士兵的选择是,一个虎扑,用自己不算厚实的胸膛压住了手榴弹。
然后,手榴弹就爆炸了。
士兵被爆炸的能量整个掀飞了两米多高,被整个撕开的胸膛都能看见心脏的模样。
就这,斜躺在战壕边上彻底暴露于战场的士兵遗骸还不断承受着子弹的冲击,一枚枚子弹射在已经没有活力的躯体上,一朵朵血花绽放。
“啊!”捂着手腕的士兵从地面上爬起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惨烈一幕,扑通一声重新跪在了地上。
剧烈疼痛刺激以及极度悲恸情绪下的泪水鼻涕以及鲜血混合在一起,犹如恶魔,让赶过来的士兵们不忍直视。
这只是战场上的一隅,牺牲是避不可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