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哦?怎么说?”程旅长淡淡一笑,反问道。
“如果我旅和友军包围的是一个步兵联队,兵力对比高达10比1,那日军如此做,无疑于将脖子往我们的刺刀上戳。
可惜,现在并不是。长乐村一带,日军兵力就达数千,我们若是以步兵营为单位,冲出山中企图将日军拦腰截断的话,那长乐村一带的日军很有可能会以优势兵力对我部进行反扑,甚至,还留于后方防范我友军的的日军也会集合兵力而来。
我旅出山的部队,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以少打多,那到时候,浊漳河防线的772团,究竟是眼睁睁看着友军被围攻而自己却只能呆在战壕里,还是渡过浊漳河救友军于水火呢?
那或许,才是山下文最想要的,他可能攻克以大河和战壕组成的防线需要时间以及会付出大量伤亡,但这种脱离工事的野战,日军却是无比自信的。
更可怕的是,若侧翼兵力因为误踏中这个陷阱缺失,我敢肯定,山下文一定会组织其主力,不再以浊漳河为主要目标,反而是先占据这里的高地,再抽调其后翼兵力,对攻击我浊漳河的日军兵力进行补充,从而形成就算攻不破我防线,但依然能在几日的时间内形成战场僵持局面。”周姓少校虽然年轻,但面对旅长的问话,回答的却是极为自信。
刚刚提问的年轻参谋脸色微微一红,他以前一直跟着总部首长们,两个月前从总部派下来,通俗点说法是下来镀金,本来自认为跟着首长们的时间长见识也广,除了对几位旅、团首长还算看得上眼,其余人都看不上。
尤其是年轻的作战股股长,没比他大两岁,却已经是少校军衔在身,平时还得旅长看重。
结果,人家这一番分析说出来,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人家说得或许就是事实。
他们在打日本人的主意,人家日本人却也不是好惹的,也同样挖好了坑等着他们去跳。
这就是战场,不是说包围圈形成就能稳操胜券,那得看你围的是羊还是狼。
毫无疑问,日本人是比豺狼虎豹还要凶狠的存在,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轻忽大意。
“好!小周你说得很好,虽不是猜中山下文的全部心思,但应该也是不远矣!看来,咱们这小小的作战股已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啊!”程旅长哈哈一笑,拍拍少年老成的作战股股长,勉励之余还开起了玩笑。“幸好,唐刀那货当时点你的名字,被我拒绝了,要不然我不得后悔死?”
‘竟然连那个唐团座都知道他(自己)?’包括周姓参谋在内,一众参谋被自家旅长的一句玩笑说得面面相觑。
虽然参谋都是旅、团两级首长们的亲信,随时随地跟着首长们行动,说句形象点儿的,恐怕就是首长们的老婆,估计都没他们和首长们的见面多。
但他们可没一线主官们那么出彩,军人最讲究的是什么,除了战功,还特么的是战功!
这些,可不是各级首长们能给他们的,毕竟,他们只是各级首长们的辅助,战斗胜利了,也是首长指挥有方,前线将士英勇,和他们关系真的不是太大。
没成想,靠着送武器光明正大挖683旅墙角的唐刀竟然也知道这位小参谋,那还真的是奇怪啊!
程旅长看着参谋们的反应,哈哈一笑也没详细说,他主要是怕吓着这帮年轻人们。
要知道,唐刀当时可是要用2门战防炮外加6挺重机枪来挖角,比那几个主力营长的价码都高,并承诺让这位当他四行团的参谋部副参谋长,他当时差一点儿就心动了,反正连一个主力团团长都送了,一个小小的作战股股长换这么多重火力还有啥不满足的?
再说了,等日后四行团彻底改旗易帜到了八十集团军,他再想办法调回来不就行了?
不过,脑瓜子转得很欢的程大旅长终究还是扛住了这样巨大诱惑,唐刀这厮眼光一向很毒,付出的价钱越高,后期利润越大。
何况,原本他就对身边这个作战股股长就很看好,早就想重用他,唐刀这么一说,指不定还没挖掘他所有潜力。
现在看来,他多留了个心眼是对的,周少校几乎把他想要说的都说完了,甚至连山下文最后的打算都说的一清二楚,这是何等之强的战场洞察力?
程大旅长和少校参谋的分析分毫不差,抵达长乐村的山下文通过战场观察之后,果断的将自己先前的作战计划进行修改。
强攻破敌依旧是战术首选,但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他将注意打到了战场侧翼的高地上。
强攻肯定是不行的,两天前的拔钉子之战已经打得他如丧考妣,那不如示敌以弱而后引蛇出洞,这样他才有机会以最小的代价攻克侧翼那些高地。
有了那些高地作掩护,就算短时间内冲破不了浊漳河防线,导致围过来的中国军队越聚越多,他也可以保证阵地数日内不被击破。
辽县、黎城方面的108师团还有2万人,他不信那帮蠢货几天时间还不能抵达这里救援他,2万大军一至,恐怕中国人想着的不是围杀他第二混成旅团了,而是想着该怎么逃命了。
不得不说,山下文的确是个很优秀的陆军将领,从不固执己见,而是根据战场形势随时应变,这其实已经是陷入困境的他所能做出的最佳方案了。
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条路上,是非常危险的。
很可惜,他遇到的是中国最高军校中培养出的最优秀学生之一,而他的身边,还有个在未来中国璀璨将星中都很夺目的一位年轻军人。
是的,别人不知道,唐刀可知道,就是这位看似普普通通的少校小股长,用不了太久,就会被程旅长下派到补充团担任副参谋长,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后,这位在外人看来不过是镀金的副参谋长却连战连捷,仅用半年,就以令人信服的战绩,被程旅长直接调回旅部担任683旅副参谋长,距离旅部首长,仅一步之遥。
半年时间,由小股长直升为副参谋长,堪称坐火箭式升迁,但这位却是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来回报提拔他的老首长,就连远在西北的那位听说此事,也是对程旅长大加赞扬,称他慧眼识英才。
在未来,他军职更是和当前683旅两个主力团团长并肩。
不过,唐刀挖角不成的行为却是做了个‘坏事’儿,原本在两个月前就应该外放的周股长,却是被程旅长又多留了两个月,直到晋东南战役结束才外放战斗部队。
当然了,这次外放可不是补充团副参谋长,而是刚成立还没形成战斗力的独立团的参谋长。
就是不知道这个时空中,这位周参谋长,在获得更广阔空间后,能爆发出怎样璀璨的光芒,这就不是唐刀能知道的了。
命运,是造物主随手一划,无人可以揣测,唯一能确定的是,是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
战场上,已经炮声隆隆!
日军对浊漳河防线的第一波试探性进攻,于5时40分,正式打响。
此时距离天黑,还有一个半小时。
而四行团的前锋,已经距离日军后翼,不足4公里。
唐刀,在四个小时前,已经和团部顺利汇合。
“不要给日军喘息时间,命令炮兵营,加快行军速度,寻找合适阵地,我要在这个黄昏,就让山下文绝望,晚上想睡个好觉,休想!”唐刀收到683旅旅部发来的日军进攻开始电报后,目光如电,坚定而冷酷的下达作战命令。
四行团炮兵营,现在可是有重迫击炮和不少于日军的20余门山炮。
这次,唐刀不玩什么出奇制胜,上来就是简单粗暴型的大棒伺候,对着山下文留下阻敌的小花花们。
这拨已经在不足70厘米深的简易战壕中趴好的日军,被唐团座这么不讲理的狠狠一捅,可真的要欲仙欲死灵魂飞天。
第1015章 饮鸩止渴
日军的炮火准备很充分,24门75山炮齐射的威力令拐弯的浊漳河北岸长达1800米的防线都被笼罩在浓浓硝烟中。
半个小时的时间里,24门山炮竟然向772团所在阵地上倾泻了超过1200发炮弹,这样的炮火准备,就算在日军中,也是极其少见的。
而且,日军炮兵所选择的阵地区域也极为刁钻,他们在距离后翼一个据点赵庄的后方大约1000米的一个小山丘周围,山丘的树林成了日军炮兵的伪装,让人根本摸不清日军火炮究竟放在那个区域。
而其步兵更是距离炮兵阵地所在位置的600米就开始布置防线,不需要一个环形,只要面对1500米外群山的一个半环形,就已经能阻挡所有敢从山中冲出的敌人了。
683旅补充团纵算能从山峰上看到2000米外大量腾起的硝烟,手中也握有数门迫击炮,也只能是徒呼奈何!毕竟,现在的683旅可还没奢侈到可以漫无目的靠撞大运的方式向日本人的炮兵阵地进行报复式炮击。
所以,日军炮兵打得很舒爽,日军前锋步兵也在己方逐渐稀疏的炮火掩护下开始以步兵小队级向浊漳河开始进攻,超过8辆94式装甲车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
当然了,在没有探明中国军队有没有战防炮之前,94式装甲车可不是去送人头的炮灰,根据抵达前线指挥部山下文的命令,战车中队出动的装甲车都必须停留于浊漳河之前200米,不得轻易冒进。
装甲车不能当炮灰,那炮灰必然是第一批前进的步兵了。
虽然是炮灰,但那也不是随便损失的炮灰,1200发炮弹为他们铺路,8辆94式战车给他们做掩体,另外还有侧翼高达16挺重机枪为他们做火力支援。
共计有300余名日军步兵弯着腰一路小跑向前,左右两侧河岸总计有8个步兵小队出击。
第一波投入进攻的日军步兵们其实蛋蛋都快被吓缩了,前几天的战斗已经让他们知道,太行山的中国人和之前华北平原上一击即溃的中国人完全不一样。
别看轰炸机已经轰过几遍了,帝国炮兵们又来了一波洗地,但中国人一定还没死绝,他们也一定会呆在战壕里,就等他们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
可日军步兵们越胆怯,想象中的枪林弹雨越不来,哪怕是他们已经冲到了距离河边不到100米的位置。
这让亲自抵达700米外战壕内督战的赖谷义男脸色阴晴不定,以他对缺乏重火器的中国军队的了解,中国人是很少在200米距离上就射击压制进攻部队,但他们也绝不会轻易让对手踏过100米生死线。
100米的距离,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若是冲锋起来,仅需要16秒左右,一旦无法形成足够强大的火力网,很容易就被帝国步兵冲到30米位置,那也是甜瓜手雷的攻击区,一旦到那里,数不清的甜瓜手雷抛过去,基本上冲进战壕的几率就大于百分之七十了。
但中国人的阵地里依然静悄悄的,仿佛集体睡着了一样,难道是中国人都被汹涌的炮火给吞噬了?
这种美好的愿望在赖谷义男头脑中也就是一闪即逝,做为一名成熟的军人,他很清楚,猛烈的炮火或许能给对手以重创,但若是将全歼敌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炮弹,那是极其愚蠢的。
帝国和中国军队作战史上,还从未出现过靠炮兵将中国人全部击毙的战例。
最终解决战场的,还得靠步兵的枪口和刺刀。
事出反常必有妖,望远镜里看着己方步兵越来越接近水面宽达二十几米的浊漳河,赖谷义男的心里却是越忐忑,中国孙子兵法中的‘半渡而击’不断在脑海中闪现。
人在水中,灵活性必然受到限制,又没法迅速卧倒躲避,战死率远超平地上,赖谷义男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冲入河中的麾下伤亡率必然超过三分之一。
可做为指挥官,他又能怎么办呢?他必须要知道河有多深,水流流速有多快,以及对手的重火力点布置。这些,都需要用血淋淋的生命来做诱饵才能查探出。
“命令前方的战车中队出战战车,必须保证对敌火力压制,对步兵进行最强火力掩护。”赖谷义男面色严肃的下令。
这是他能对麾下所做的最大支持了。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出现了,哪怕日军步兵的先头部队已经踏入冰冷的河水,随着他们前行,河水已经齐腰深了,对岸依然静悄悄的。
中国人在搞什么鬼?这个疑问几乎已经是战场上所有日军的心声。
那种来自对手诡异的沉寂,令每一个看着这一幕的日军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如果不是75山炮的炮火还在向前延伸,正炸得三四百米外硝烟滚滚,日军甚至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错觉:这个战场上其实除了他们没别人,中国人早已经被帝国战机和大炮给炸跑了。
但显然,这同样只是美好的寄望。
别说浊漳河北岸早已挖好了纵横交错的战壕,光是防炮洞就有二十几处,在日军炮火开始试射的时候,772团3个步兵营就以排为单位,通过交通壕撤往早就指定好的防炮洞,战壕里就留了两个步兵连做为警戒部队。
日军炮火足够猛烈,也给留在战壕里的两个步兵连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要说能把散布于1800米战壕里的200多中国官兵全部给炸死,那日军的炮火强度至少得乘以5。
而在日军炮火逐渐稀疏并由河边百米向外延伸的时候,各营就又各自派出两个步兵排走出防炮洞,通过交通壕向一线进行支援。
目前位于一线的虽然不是772团全部主力,但也高达4个步兵连近540人,兵力比日军还要多一些。
不光如此,3营各自的火力支援连一部分重机枪和迫击炮也冒着被炮击的风险进入各自战位,想打的话,随时可以开枪。
但担任一线指挥官的小丁营长却是迟迟不下令还击,哪怕紧跟在他身边的上尉连长满头热汗的连续询问两遍,他也坚定的摇头。
“等等,让大家再等等!”小丁营长趴在战壕沙袋的后面,谨慎的透过专门留的缝隙看着河面上正在艰难跋涉的日军。“小鬼子就是等着咱们的机枪开枪呢!狗日的掷弹筒兵和步兵炮应该早就准备好了,老子这次偏不如他的愿,不用机枪。”
正说间,对岸的八辆94式战车开始疯狂开火,机枪子弹犹如雨点般击打在阵地前的泥土上,噗噗作响!
“鬼子要开始大规模渡河了。”小丁营长背靠着战壕壁,脸上依然冷静。“告诉指战员们,按照原计划,一半人用枪,一半人负责投弹,咱们这次不用机枪,一样能把狗日的鬼子干掉。”
话音未落,阵地前十几米处,‘轰轰轰!’炸起一片硝烟,那是日军的甜瓜手雷。
之所以甜瓜手雷基本都扔在阵地之前,那是因为,战壕是沿河挖掘的,但可不是挨着河边,远的距离河边有50米,近的,也有40来米,渡过河的日军想把手雷投进战壕,那是做梦。
而之所以一过河日军就开始投掷手雷,而不是继续向前,那实在是不想向前,而是不能。
河北岸的地势较高,或许被河水常年冲刷的原因,天然形成一道坎,高达2米多。
一部分日军过河后,不由有些傻眼,他们想要攀上这道坎,还得架人梯......
换成以前,一个人做梯子,另一个人提着枪一路跑,借着冲力和同伴的肩膀一跃而上就完了。
可现在,他们在泥浆里跋涉就已经耗费了不少体力,又过了道河,这力气早已去了一半,完全湿透的皮靴和军服又平白增加了十几斤重,你让他们再如此身手矫健,还要用不足1.6米的身高跨越2米多的土坎,那是真太强人锁男了啊!
可总在这里呆着也不是个事儿,而且当过河的同僚越来越多,都挤在这里也很危险。
在战场上没有足够的空间感,是最让战士感觉忧心的。
于是,不少已经抵达沟坎下的日军选择向沟坎外投掷手雷,也算是给自己壮壮声势,万一把中国人给干掉了呢?
殊不知,这却是给战壕里的小丁营长发出了信号,他根据手雷爆炸的密度,判断出日军至少已经抵达三分之一。
“开火!”小丁营长提着自己的驳壳枪,顺着沙袋的缝隙,向外射击。
一时间,战场上爆豆般的枪声响起。
这完全不是什么瞄准射击,就是浪射。
因为,手雷爆炸激起的硝烟,让战壕里根本看不清前方,射出子弹,纯粹是告诉日军,就算翻过那道坎,也得给老子趴着,子弹这玩意儿挨着就伤,中了就死。
772团已经于战前全部换装了日械,面对如此大战,程大旅长自然不敢藏着掖着,不仅两个主力团全部换装日械,就连补充团也换装一半的晋造枪械,更是携带了全部库存弹药。
用他的说法,这一仗若是败了,太行山也呆不下去了,咱们过黄河时的誓言都喂了狗,那还要枪械弹药搞啥子?平均每名士兵携带的子弹高达100发。
当然了,手榴弹还是仿德制长木柄手榴弹,那可比日式甜瓜手雷的威力大多了,683旅暂时也不缺那个。
所以,这一波算是日械对日械,轻火力方面,双方是差不多的,除了手榴弹以外。
十几处刚冒头的日军瞬间倒了好几个,侥幸没被子弹击中的日军不是死死趴在地面上,就是赶紧滚下沟坎。
“投弹!”小丁营长再度下令。
伴随着他身边的这个步兵连一口气投出六七十枚手榴弹轰然在河边爆炸,其余步兵连也陆续开始疯狂投掷手榴弹。
这是战前早就制定好的战术,第一波日军试探,除非万不得已,不暴露重机枪火力点。
但也不能让这批炮灰日军就这么跑回去,大量杀伤是一定的。
步枪、轻机枪都无法达到这个目标,那就只有用手榴弹了。
而这手榴弹所使用时机,也很重要,必须要等到日军已经过完河,聚集在那道天然沟坎下,想上又不能上的时间卡点。
40米的距离,甜瓜手雷丢不过来,但中国军队装备的木柄手榴弹却是可以。
四个步兵连,哪怕只有一半人投弹,那也是200多人,一波投过去就是200多枚手榴弹,就算只有一半是越过沟坎在沟坎下方爆炸,4波过去也得有近600枚手榴弹吧!
河岸线长达近2000米,密度达平均3米一枚手榴弹爆炸,关键是无处可躲,就算趴在河边砂石地上,也有很大几率被冒着蓝烟的手榴弹给砸着肥臀,你说这还有活路不?
沟坎下聚集着近150名日军那是被炸得鬼哭狼嚎啊!残肢碎体和血肉纷飞的场面,直接把河里还在跋涉的日军给惊呆了。
一名日军感觉脸被狠狠拍了一下,左右四顾后发现距离自己最近的同伴也还在10米之外,本能的伸手一摸,却从自己脸上扒拉下一块还带着卷曲毛发的皮肉。
皮肉已经无法透过什么具体特征向这名日军步兵展示它属于人体的什么部位,但这绝对是属于同僚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