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62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更要命的是,一想到广大帝国官兵要趴伏在这样泥地里和中国人作战,哪怕是自己尚不用滚成泥猴,赖谷义男也是一阵头皮发麻。

  指挥官都这样了,更别说7小时急行军40公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日军步兵们了,看着前方被破堤而出的河水泡得松软的泥地,日军步兵们集体大眼瞪小眼。

  “八嘎!都愣着干什么,命令步兵第2中队、第4中队、重机枪中队警戒,工兵第2中队及第1步兵中队第3步兵中队立刻抵达距离河边700米,挖掘野战战壕。”赖谷义男还算果决,知道以他现在手下这七八百号人马是不可能轻易冲开对面中国人的防线,可供步兵躲避机枪和炮弹的野战战壕修筑已经成为必然。

  700米的距离,可以远远避开中国人的机步枪射程,以日军工兵的能力,先挖掘一条横向战壕,再向前挖掘交通壕,而后再进行横向挖掘,用不了太久,就可以形成两条完整的可攻可防战壕防线。

  距离河边最近的,或许只有两三百米。

  面对着己方航空兵们夏基霸炸形成的泥地,想着自己即将变成泥猴还没地儿洗澡的窘境,扛着铁锹铁镐的日军工兵和步兵们心中各种MMP不问可知。

  但军令难违不说,他们也知道,不攻克眼前这条防线,随时都可能有大量的中国军队向这边涌过来,身上多点儿泥巴死不了人,可中国人真的能干死人的。

  经过大山里六天六夜的高地争夺战,原本雄赳赳气昂昂的第二混成旅团步兵们的傲气早已被中国军人用不怕死的精神给踹到裤裆里,尤其是想到自己的对手可能是晋东南地区传说中的中国最精锐的683旅和四行团,他们更是胆寒。

  未战先怯,兵家大忌!

  天时地利更是不在第二混成旅团这一边,都还没怎么的,日军就已经犯了三个大忌讳。

  只不过,第二混成旅团现在已经是只有这一条路了,经过日军侦察机报告,就在第二混成旅团朝着长乐村急行军的当口,距离他们后方不到20公里,一支中国军队,足有上万人,正在衔尾急追。

  这倒也罢了,以目前第二混成旅团的兵力,足以来个回马枪和这股和自己兵力差不多的中国军队进行决战,可还没等山下文下令全军停止行军,司令部又传来急电。

  ‘以武乡为中心,半径为40公里的山中,发现大量中国军队在异动,至少3个步兵师!’

  这封电文彻底绝了山下文要和背后这支胆大包天追过来的中国军队决战的心思,人家只需要拖住他两天,他第二混成旅团要面对的或许就是四万人甚至五万人中国大军的围殴。

  那一刻,没人知道山下文心里是否后悔过,从目前局面看来,或许留在大山里据险而守,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其实,就算到此时,山下文除了孤军继续向前外,还有一种选择,丢掉所有辎重,包括火炮、战车,第二混成旅团以纯粹轻步兵的形式,进入大山中。

  中国人的包围圈没法覆盖整座山脉,更没有天空中可以肆意翱翔的战机当眼睛,他和第二混成旅团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机会逃出这座大山。

  但这,就基本上已经宣布第二混成旅团败了,抛掉所有辎重的行为,更是可以称得上溃败。

  一枪未发,就溃败,就算第二混成旅团最终能逃出这座大山,那也将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耻辱,山下文个人也必将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战前,不是没有将领对唐刀提出歼灭一支成建制规模日军的担忧,其中就有日军将领若是放弃辎重轻装逃入山中的设想。

  “那是你们对日本这个极端民族的了解还是不够,他们是属于东方文明一脉,可他们没有我们所谓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他日卷土重来未可知’,他们做任何事都很极端,残暴很极端,勇敢很极端,对于荣誉的执着也无比极端,相对于此,生命也不是多么重要。

  所以,他们必然不会做此等狼狈而逃的选择!”没有参与开会的唐刀委托程旅长这样回复将军们。

  将军们才赫然发现,他们考虑的竟然没有一个小团长细致全面,他们是把日军将领放在和自己一个思维层面,但唐刀却是已经考虑到了一个民族性格。

  而且,‘极端’两个字总结的极其到位,纵观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正是这两个字的体现。

  其实,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只不过是体现出‘极端’,等到了数年后的太平洋战场,日军才真的把‘极端’体现得淋漓尽致。

  ‘神风敢死队’、‘自杀式单人潜艇’这些都是日军的独创不说,把整个小岛上的居民都当成自己的粮食储备,用纵横全岛的地下坑道和米国大兵们的冲锋枪、舰炮、飞机抗衡,守岛军人两万余人最终以战死22000人只存活1000人为代价,导致完全降维打击的米国大兵们阵亡高达6800人,伤2万多。

  你以为米国为啥要丢大胖子炸弹修理他们,那是米国陆军参谋部经过计算,若是登陆日本本土后,用常规作战,米国陆军将要付出超过百万的伤亡。

  以米国那个向来不服谁的尿性,也被极端的小日本给吓得一哆嗦,刚搞出来的大胖子炸弹可不就得安排上了?

  据说,米国已经打算好了,若这样小日本还不跪下喊爸爸,那就继续丢,哪怕把日本岛给炸沉。

  幸好,极端的日本人为了还能继续延续自己的种族,果断跪了。

  而这一跪下可不打紧,极端的特性又显露出来了,特么竟然跪喜欢了,无论米国巴巴怎么蹂躏他,哪怕铁鞭、火把都给安排上,日本依然双膝牢牢着地,颇有一副,生生世世当您儿子的架势。

  真的,来自未来的唐刀见过地球上不少民族,狡猾多智的西来伯人,头脑单线思维四肢却极其发达的老毛子,坚韧残忍的东南人,哪怕是奇葩拿摩托车上阅兵式的三哥,向来不要碧莲啥啥都是我们的棒子,也都没见过日本这号反正咱就一条道走到黑不带转弯的。

  哪怕是当龟孙,也必须用百年的时间长度来计算。

  唐刀对日本民族的特性实在太了解了,这个想法只在山下文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就立刻被自己否决了。

  山下文依然决定,按照先前作战计划,杀奔长乐村,他要在那里,杀出一条血路,跳出中国人精心设计的包围圈,让中国人空欢喜一场。

  当然了,这也是他对自己和帝国陆航依然抱有信心,他不相信在陆航出动几十架轰炸机的狂轰乱炸以及自己麾下精锐的冲击下,区区万余中国军队还能守住防线。

  他高估了自己的陆军航空兵们,更高估了自家步兵的战斗力,或者说,他太低估对手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山下文这会儿是属于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首先,36架战机投下的十几吨炸弹的确给683旅造成了一定损失,这是战争中避不可免的。

  但提前挖掘的防炮洞和大量做伪装的木头人将这一损失至少减少了八成。

  683旅在这三波轰炸中,伤亡约500,这已经是让程旅长极为惊喜的数字了。

  在这之前,他预估的数字为1500,还没和日军步兵正式开战就要损失大半个步兵团,这是个悲剧,但这也是残酷的现实。

  如果没有大山做掩护,或许这个数字将会往上再翻上一翻。日军之所以屡屡以少胜多,彻底掌握制空权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若是失去制空权,光是凭借地面重火力,日军可是断然打不出现在的战绩。

  683旅的损失并没有山下文想象的那么惨重,步兵实力犹存,一直藏匿不出的炮兵更是丝毫未损,仅是这,就足够第二混成旅团吃上一壶的。

  何况,为了应付后方急追而来的四行团,山下文不得不调用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辎重兵大队做为后队来保护自己的后翼,放在前方突破浊漳河防线的兵力加上工兵和辎重兵绝不会超过4000人。

  率先抵达的800余日军没有贸然进攻,两个不满编的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对侧翼和正面进行警戒也很稳健,基本不会给山中的中国军队杀出来的机会。

  但这,并不意味着683旅就会眼睁睁看着他们‘悠闲’的构筑战壕,而后将战壕向自己防区延伸。

  现在的683旅在唐刀今天补点枪,明天送点炮的默默资助下猥琐发育了,不说完全体吧!这会儿少说也是半成品。

  这次为了第二混成旅团,921师刘师长可是出了血本,对阵16师团如此艰险的战场上,依然抽了4门75山炮一个炮兵连跟着683旅抵达,加上这几个月来积攒下来和某团座一言不合就送的30门迫击炮,就重火力这一项,不说和第二混成旅团携带的20余门75山炮相当吧!

  至少,绝不会往常那种被动挨打,你用王八拳暴风骤雨般打我,我也可以来一记撩阴腿、黑虎掏心啥的。

  “特良的,炸死了老子的人,竟然还敢大摇大摆的在老子眼前挖战壕?”身为浊漳河防线最高指挥官的王小强从望远镜里看着数百米外的日军身影,后槽牙咬的嘎吱作响。

  那些临时挖掘出来的防炮洞或许能抵挡75山炮甚至100毫米加农炮的炮击,但对于500磅航弹来说,还是太脆弱了。

  就在3个小时前,日军轰炸机投下的一枚500磅航弹正好命中一个防炮洞上方20米的区域,虽然没有正面命中,但可怕的能量依旧将这个用粗木支撑的窑洞给震塌了。

  那里面可是有着将近70人,日军战机的轰鸣声都还在耳边,收到消息的王小强就率先冲出防炮洞,带着人疯狂挖土。

  但依然晚了,70个年轻人,超过40人闷死在泥土下。

  他们有的跟着八十集团军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没死在雪山草地,没死在数以百计的战场上;有的是刚参军不到3个月的本地人,天天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只为守卫家园;

  可曾经的一切,都白费了,在这片战场上,他们一枪未发,许多人为了给木头人做伪装,军服都没穿上,赤着上身,因为窒息,死在这里。

  眼看着一张张苍白而年轻的脸就这样静静躺在自己面前,身为团长的王小强那颗心疼的啊!

  向来大嗓门的他竟然一语未发,就坐在他那些已经无比安静的士兵们身边,默默将身上的一包烟全部点燃,插在土里。

  那是他最后的存货,也不知道他那些年轻士兵们还能不能再嗅到烟草的味道,但他就想这么做。

  或许,这个年轻而坚强的团长希望,他的士兵们会再睁开眼喊他一声团长吧!

  可惜,这是战场,没有那么多或许。

  能抢救回最外层的二十几人,已经是极其侥幸了。

  “团长,虽然在重机枪射程,但实在太远了,估计打了也是浪费子弹,我看还是留到日军进攻的时候用吧!”一边的小丁营长劝道。

  他对自己这位团长个性可是了解的很,日本人的飞机炸死炸伤了772团近百人,对于王小强来说可是吃了个大亏,这口恶气咋说都要找补回来。

  “狗屁!你良的到现在还抠抠搜搜,那还打个球的日本人,重机枪不行,那就把配属给你1营的4门迫击炮给老子拿出来,轰他个狗日的。”王小强眼睛一瞪。

  “团长,4门迫击炮总共就只剩30发炮弹了,还得留着应付日本鬼子进攻呢!”小丁营长的脸一下苦了起来。

  “那老子就告诉你,等到今天晚上,唐团长就会给我团送500发炮弹来,你打不打,不打老子把这个任务给2营了。”王小强重新将眼睛放到望远镜后,不再看自己的一营长。

  “打,16发炮弹,不,20发炮弹集火!”小丁营长一听这个,那还在乎区区20发炮弹。

  就算营属迫击炮排的炮弹都打光了,那不还有团部的迫击炮连嘛!再退一步,旅部放在山里的4门山炮也不是吃干饭的。

  所以,正当日军工兵和步兵们挥汗如雨的和泥浆子战斗的时候,一朵朵弹花就在他们周边炸响。

  中国人,竟然不讲武德的用迫击炮阻止他们挖掘战壕。

  猝不及防之下,连续十几名日军步兵惨嚎着倒下,泥浆中流淌着赤红。

  日军步兵那个悲催,只能跪在泥浆里,开始刨土,在战壕未挖到两尺深之前,面对这种随时可能飞来的迫击炮炮弹,他们就像是遇到恶汉的小姑娘,除了被伤害到哭,毫无防御能力。

  情况汇报到正打算以长乐村为临时指挥部的赖谷义男那里,日军少佐一脸阴霾之下眼中闪烁着惊骇。

  中国人竟然土豪到这个地步了吗?战斗尚未开始,就敢这样‘浪费’宝贵的炮弹。

  更要命的是,中方那种惯用迫击炮的射程可高达2500米,那是不是也能随时威胁到他这个当临时指挥部的村庄呢?

  。。。。。。。。。。。。

第1014章 上来就是大棒伺候!

  虽然有隐忧,但这一片实在是再无合适的位置,所以赖谷义男纠结了一会儿后,依然将长乐村做为自己的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当然了,长乐村常住人口达五六百人,村庄规模还是不小的,别说迫击炮,就是用山炮集群轰炸,也不一定就把位于村东的那间做为临时指挥部的小院怎么样。

  何况,那间拥有屏风的小院算是村里的富户,院墙、房屋都是用青砖筑成,房屋结构结实,周边窗户用沾了水的羊毛毡子盖上,既可以防子弹也可以防弹片,除非是运气特别差,否则屋内的人还是有极高的安全性的。

  这一点,在山下文抵达后,还是对赖谷义男大加赞赏的。

  长乐村,已经不算是第二混成旅团第一步兵大队的指挥部,而是整个第二混成旅团前线指挥部。

  因为,第二混成旅团逐渐抵达浊漳河一带的兵力,已经高达4000余人,为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工兵中队,一个辎重大队外加一个战车中队、两个骑兵中队。

  当然了,除去这些常规兵种,让山下文拥有击破当前中国人防线信心的,当属旅团直属炮兵大队。

  第二混成旅团这个炮兵大队可不是普通的炮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拥有24门75山炮,是普通炮兵大队装备火炮的2倍。

  山下文不相信,什么样的中国人,能挡住他24门山炮齐轰,超过14辆94式装甲车的冲击。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没有坚城强垣,又没有足够的反装甲武器,中国军队是决计挡不住的。

  这一点,华北战场上超过20万大军一败再败早就用事实证明过。

  华北战场上的日军甚至曾用一个步兵大队冲击中国一个步兵团匆忙间部署的防线,而这个步兵团,仅仅坚持了不足半小时,就全线溃败。

  而那,还是日军没有出动装甲车和飞机的情况下,光是用山炮和步兵炮,就已经将中国人的所有重火力点摧毁殆尽。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中国人曾无比奢侈的用迫击炮吊打挖战壕的帝国步兵,山下文也依旧大摇大摆的在骑兵的卫护下进入长乐村,并在那间小院里,开始下达一条条军令。

  山下文做足了充分准备,以最精锐的两个步兵大队做自己最锋利的尖矛,集合了麾下所携带的18辆94装甲车中的14辆,又以一个辎重大队近1000人做辅助,24门75山炮的炮管已经高高仰起,对准了浊漳河的河对岸。

  炮兵大队的安全保卫,山下文也是煞费苦心,两个骑兵中队中的一个全体下马,担任炮兵大队的卫队不说,他甚至连自己身边最信任也最精锐的护卫中队也派了过去。

  做为旅团部最后一道防线,该护卫中队编制人数超过350人,光是重机枪就装备了7挺,算是日军中极少有的将重机枪装备到小队级的存在。

  就是这450人规模的防线,中国人若不是有超过一个步兵团对他们进行攻击,基本上无忧。

  况且,在整个前锋军的后翼,尚有三个不满编的步兵大队和半个辎重兵大队,前锋和后翼的直线距离,大约4公里,这也保证了24门75山炮可以随时对两个方向的友军进行火力支援。

  山下文很精明,在抵达之前他也做好了万一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击溃浊漳河中国人防线的准备,毕竟,从上午9时许急行军7小时抵达,也已经是下午4时半。

  五月底的天,虽然黑的晚,但留给他的时间依然不多了。

  所以,虽说摆出一副决死进攻殊死一搏的态度,但山下文依然给自己留下了极大的战术回旋空间,前锋后翼两军圈起来的阵地,高达十余平方公里。

  中国人要想包围他们,那就得要更长的攻击线,不可避免的,在某一处甚至许多处,兵力薄弱。

  “山下文,很厉害!”伏在山中一处掩体里的程旅长拿着望远镜遥看着日军的调动,眼神凝重的叹息。

  “旅长,日军仿佛对侧翼的保护并不重视啊!他们将大量兵力都集中于浊漳河一线,难道,就不怕我们从山中冲出,抄了他们的后路?”跟在程旅长身后的一名年轻参谋下意识的问道。

  而他身边的一名老成持重的少校却是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面色如常。

  程旅长没有回答,而是回头扫了自己身后跟随的几名年轻参谋一眼,把望远镜递给少校,语气淡然道:“小周,你看看,然后说说你的意见。”

  772团的王小强终究是脸皮厚了一筹,抢到了浊漳河防线任务,算是主攻,为保证堵住日军北逃之路,旅部甚至将警卫营的大部兵力都配属给他们;

  771团则于长乐村侧翼的山上各高地布防,一来是随时准备由侧翼攻击日军,二来也是为防止日军狗急跳墙从这里进入大山;补充团则在更远的侧后翼布防,也是打着随时威胁日军侧后方的主意。

  为加强各团战斗力以及更好协调重火力支援力度,683旅的副旅长、参谋长、政训处主任全部下到3个团团部,配合三个团长指挥作战。

  做为683旅最高指挥官,程旅长反而貌似成了整个战场上最闲的人,有一点程旅长和唐刀很相似,他可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麾下在前线搏杀,而自己却是坐镇后方野战指挥部靠着电话和电台指挥作战,他必须去一线亲自观察日军部署。

  最高长官在哪儿,哪儿就是旅部,指挥部里的几名参谋自然是带着电台跟着程旅长走。

  可别以为参谋是闲职,在683旅,可是都知道自己这位旅首长的脾气,只有他看得上的军官,才有资格当他的参谋部成员,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下放担任要职。

  根据战场形势让他们各抒己见,基本上就是对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考核。

  换句话说,这几位跟着程旅长的年轻军官,就是683旅的后备干部团。

  不过,程旅长让这位少校军官先说,另外几人却没有太过惊讶。

  一方面,这位本身就是参谋部作战股股长,另一方面,他们都知道旅首长对这位的赏识。

  “旅长,日本人看似对侧翼防守并不严密,您看,这里,还有这里,长达4公里的防线,他们竟然只部署了几百人的防线,貌似我们只要从侧翼杀出,就可以将其主力堵住,再不济也能将他们侧翼防线上的几百人截成几段可以一口口吃掉。”周姓上校眼盯着数百米乃至千米之外日军模糊的身影,眼神却是有几分凝重。

  “但,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山下文刻意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