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628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或者说,死亡,才是战场上的主旋律,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但死亡也绝不会停止,此时的中日双方,就像角斗场上的两头猛兽,一方不彻底倒下,战斗就绝不会停止。

  随着中方不断抛投手榴弹,日军同样伤亡不小,但日军依然顽强的不肯撤退,哪怕他们的身上糊着同僚被手榴弹撕开的血肉。

  日军工兵开始对沟坎进行爆破,轰然的爆炸将沟坎炸塌,通过木板和土方填补,不到五分钟,就形成一个足以让履带装甲车和人跑上去的斜坡。

  搞土木工程这方面,日本人真的是够专业。

  眼看着过河的帝国步兵至少占了三分之一,工兵们也至少开辟了六个供94式装甲车前进的斜坡,赖谷义男嘴角首次向上弧:“哟西,命令第三波次快快滴前进,我要彻底一次性解决当前中国人,旅团长阁下在后面看着我们,帝国,武运昌隆!”

  “嘟嘟!”随着手摇警报器的嘶鸣,位于后方的第三波日军不再弯着腰小步前进,而是集体高呼“板载!”端着枪大步向前。

  这是类似于八十集团军的冲锋号,一旦发出冲锋命令,除非是死绝,绝不收兵。

  但很快,日军就遭遇当头一棒!

  一直藏匿未出的37毫米战防炮,在日军94式战车刚登上斜坡正准备耀武扬威的用7.7毫米机枪对前方进行扫射的当口,露出了它们的獠牙。

  37毫米战防炮,是德制武器的优秀产物,别说94式小豆丁战车不足10毫米的薄铁皮,就是89式中型主战坦克30毫米钢板,在700米的直线距离上,也是一击而穿。甚至,在未来的二战战场上,这种已经快被淘汰的反坦克炮,也有击穿豹式坦克侧面50毫米装甲的记录。

  没有坦克炮的94小豆丁,在这种火炮面前,就是绵羊遇上狼,除了咩咩几声表示自己绵羊身份,再无其他用途。

  仅用时3分钟,所有登上沟坎的94小豆丁,全部被击毁,成了河岸边上燃烧的火炬。

  “步兵继续攻击!”赖谷义男虽然脸色铁青,但依旧不肯放弃。

  他知道,这或许已经是他最后一次进攻了,不是山下文旅团长不再信任他,而是,中国人已经不会给他机会了。

  来自后方数千米外的闷雷声还在持续,既显示了中方炮兵的强大,也显示着他们的信心。

  这一次如果冲不破中国人的这道防线,或许,整个旅团数千人将要被迫进入防御状态,再无掌握战场主动的机会。

  失去了六辆94坦克的机枪掩护,日军步兵所有的勇猛,都被粉碎这个河岸上。

  因为中国人又有近10个重火力点开始开火,那是超过20挺重机枪和50挺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网。

  而日军的步兵炮,则不断遭受着来自于中方迫击炮的攻击,再无法向先前那样对中方重火力进行炮击。

  “这仗打得爽!”眼看着一群群冲过来的日军就这样被轻重机枪扫倒,小丁营长由衷的发出感叹。

  这是他第一次在充沛的火力优势下作战,感受到己方强大的同时,看着日军在飞舞的子弹下挣命的狼狈模样,内心的满足更是怎么一个‘爽’字了得。

  这一次,他再也不用带着全营指战员和日本人白刃战了。

  更不用在打赢之后,还要承受不知多少熟悉的面孔从自己眼前永远消失的悲伤了。

  日军够顽强,在这样强度火力网的猎杀下,竟然也坚持了15分钟,甚至还有一小队二十几名日军杀到战壕前的现象,但那只是冰山一角,很快就被驳壳枪和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给击杀在战壕前沿。

  日军终于退了!

  1100多名日军步兵和8辆94装甲车,能回去的只有一辆装甲车和400多日军步兵。

  有将近700日军永远沉睡在这个战场上。

  而772团伤亡不足150,战损比达到惊人的1比5。

  日军可谓大败。

  而自此以后,日军如同赖谷义男想象的那样,再没有组织起像样的进攻。

  炮击了日军后翼近乎一整夜的四行团,再未给第二混成旅团机会。

  第二日清晨,四行团三大步兵营,对日军后翼左中右三道防线,开始发起攻击。而771团和补充团则开始对面前日军前锋侧翼不断冲击。

  日军两道防线,岌岌可危!

  兵力高达8000的日军仅用2个小时时间,就由进攻变成了防御,这在整个中日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但就是如此真实的在太行山的深山中,发生了!

  佐佐木大尉,再次带领日本华北方面军陆航的战机编队,出征!

  不过这一次,是24架战机,那已经是原城方面所能聚集的最大战机编队了。

第1017章 钓鱼都得打窝!

  只是,相对于日军要逃命迫不及待的强攻不同,四行团从凌晨四点就开始于日军防线之前挖掘战壕。

  先横后竖再横!

  如果从高空看下去,犹如一盘纵横交错的旗!

  当然了,反观对面的日军,同样也构筑着两道防线,那是他们在中方大炮的威胁下花费整夜的时间挖掘而出的。

  人体在生命受到重大威胁下爆发出的潜能是可怕的!

  就拿赵庄这个步兵大队来说,昨日在四行团炮兵营疯狂的炮击下被击毙人员高达160人,结果剩下的不到600人,硬是在这个丘陵地带挖出深达1.5米,长达1200米的战壕,基本保证了能在下一波疯狂的炮击中有个藏身之所。

  只要炮弹不正好落入战壕,躲在战壕里的日军士兵活命几率大增。当然了,那种炮弹正好落在战壕沿两三米处,整个战壕都被巨大的爆炸能量向内挤压,导致位于其中的士兵被泥土活活挤毙的情况也并不是鲜见。

  那,就得看命了。

  说白了,在大山里的这个黑夜中,想搞死对方的中日双方其实挥动的不再是刀枪,而是铁镐铁锹,双方阵地上叮叮当当的声音从未停歇。

  如果非要找个不同,那就是急行军而来的四行团官兵们吃饭睡觉的时间长达8个小时,而日本人却是一刻未停,若是算上之前的连夜急行军,日军已经是一天两夜总共就睡了3小时,就算是铁人,也是快被疲倦击垮的铁,看他们双眼无神犹如丧尸的模样就知道了。

  是的,四行团在唐刀的命令下可不会端着枪顶着日本人的枪林弹雨向上冲,那样就算赢得最后胜利干掉眼前挡道的三四千日寇,估计四行团也会元气大伤,唐刀可不会干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

  所谓的清晨攻势,那是在已经有了横向战壕后,三大步兵营开始向前掘进工事,如果可以,双方阵地的距离甚至可以缩短至40米,那几乎是可以用步兵投掷手榴弹的距离。

  时任日军后翼指挥官的第二混成旅团参谋长尹藤阳太从望远镜中看着300多米外不断由地面之下飞扬起的泥土,表情凝重,却又无可奈何。

  对于中方这种不断向己方掘进的行为,他很想阻止,可子弹又不会拐弯,除了掷弹筒还有可能攻击到对方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武器能威胁到他们。

  他不是没有试图让麾下的掷弹筒对中国人正在挖掘的战壕区域投掷榴弹,但一来战壕本就狭窄,隔着数百米将榴弹精准投进不足1.5米宽的战壕需要运气,另一方面,中方或许早就料到这一招,他们也准备了反制武器。

  不过,中国人反击的可不是日军那种只能投掷手雷式榴弹的掷弹筒,而是82迫!

  至少有10门82迫在待命,一旦日军这边发射榴弹,人家炮兵观察手观测到了掷弹筒手大概区域,立刻就是一二十发炮弹呼啸而来。

  简直将‘富则火力覆盖’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超过5组掷弹筒小组连带着十几名步兵被铺天盖地而来的迫击炮炮弹撕成碎片后,甚至已经有掷弹筒兵开始拒绝接受命令,哪怕是被步兵中队长连抽几个大嘴巴子。

  在这个时候,尹藤阳太如果表现出足够的强势,立刻击杀违令军曹,指不定还能用死亡换死亡,最不济也能让中国军队向前疯狂掘进的速度变慢一点。

  可惜,一向习惯于生活在山下文阴影下的第二混成旅团中佐参谋长犹豫了,他认为这是士兵没有获得足够休息导致精神紊乱,他怕自己的强硬会使得已经濒临崩塌的士气彻底完蛋,到那时,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瞻前顾后的结局就是,赵庄前负责倔进的三营200官兵在1个半小时内,就向前掘进了近60米,形成的交通壕超过20条,如果这种态势不改变,只需要到下午3点,三营就可以挖到日军阵地之前,那时候就真的是日本人的末日了。

  而面对四行团各营咄咄逼人的工事掘进,此时日军步兵也没法安心睡觉,就只能是,继续加深战壕,双方对拼土木工事,也算是一场颇为另类的战斗。

  当然了,在这期间,双方的炮兵可都没闲着,你向我后方打一阵炮,我这边立即一通炮砸过来。

  这次因为都有足够的战壕保护,双方步兵损失倒是都不大,但眼瞅着双方炮兵打得热闹却都不拿对方当目标,反而都对步兵下手,双方步兵几乎不约而同的骂己方炮兵的娘。

  合着,你们俩掐架,最后的伤害全由老子们承担?

  四行团这边的炮兵营长虽然是唐刀兼任,但谁都知道,唐团座现在负责指挥全局,炮兵营那边基本还是副营长庞大海在负责,为此,庞大海少校已经被一营、二营、三营三大营长打去电话一通骂。

  庞大海也委屈啊!他不是不想打日本人的炮兵,可双方距离间隔至少6000米,就150迫那可怜的3000来米射程,够得上人家嘛?况且,人家躲在山丘背后,位于山炮射击死角,山炮打过去除了看个热闹还能怎样?

  那不如摧毁一下日军挥汗如雨构筑的工事,顺便炸死点儿日本鬼子,也好给步兵弟兄们下一步进攻铺平道路不是?

  日军炮兵那边恐怕也是这么想的,打不着对手炮兵那就拿步兵出气,不管咋骂,那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了。

  而位于长乐村指挥部里的山下文收到后方尹藤阳太发来的电报后,却是长长出了口气,满是阴霾的脸上首次出现轻松。

  “呦西!炮兵大队做得很好,告诉他们,继续和中国人的炮兵作战下去,他们嚣张不了太久了。”

  日军虽然尚无法准确判断中方炮兵具体方位,但大致区域却是基本能锁定,这条信息已经通过野战电台发往原城机场。

  若中方炮兵继续这么炮击下去,腾起的硝烟就是最明显的目标,已经向长乐村战场飞来的24架战机编队一定能将这个心腹大患化为灰烬。

  失去这个拥有大口径火炮的炮群,山下文就有信心在中国人的围攻下再坚持三日。

  昨日下午,被吓回去的108师团已经分别在辽县和黎城重新集结,今天上午就会向长乐村方向增援,根据情报,中国人最多只能抽调一个步兵师来阻挡他们。

  虽然方面军的情报部门已经犯了一次大错,导致司令部误判了中国人兵力,但山下文这次只能选择相信,否则他又能怎样呢?

  总之,山下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陆航和108师团上。

  或许,连先前出兵时骄横的看不上两个‘预备役’师团的山下文自己都没发现,在历经十余天战斗后,他的锋芒都已经被中国人给磨平了,

  不仅丧失了攻破敌军防线的信心,甚至还将自己的安危都寄托于友军身上。

  显然,这是个错到离谱的想法。

  女人靠男人靠不住,男人还想靠男人,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吗?

  山下文必然也看不到远方他没法窥见的大山里,腾起了一片片烟云,那既有火炮发射后腾起的白色硝烟,也有大量湿木柴被点燃涌出的烟雾。

  这种木柴堆数量之多,几乎遍布山岭,而且唐团座下令,都不得见明火,那就是典型的烟雾制造机,导致位于其中的中国军人,都不得以湿毛巾缠在嘴巴和鼻孔上,否则都得被熏晕。

  位于其中的人都是如此,从外面看,那更是烟雾缭绕犹如仙境,不凑近看,任谁也发现不了其中藏着的人类和器具。

  所以,当佐佐木率领着23架日机气势汹汹的抵达该区域上空后,集体懵逼了。

  中国人为了防他们,这是点燃了整座大山吗?

  1500米的高度投弹想保持精度已经很勉强,还想看清烟雾笼罩下的目标,那是万万不能的。

  但对于佐佐木大尉来说,这次他受命轰炸,可不是说就轻轻松松在高空将炸弹投下那么简单,他必须摧毁中国人的炮兵阵地。

  不然的话,地面上纵横交错的中方步兵阵地必然是他首选的目标。

  由24架庞大机群组成的编队共携带了超过15吨炸药,足以将千余中国军人化为灰烬。

  可惜,现在第二混成旅团最大的威胁已经不是中国兵力庞大的步兵,而是其昨天傍晚展露而出的炮群,其中甚至有150口径的重炮,只要是军人就都清楚,那种火炮对于步兵的威胁有多大。

  但中国人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防御,整座大山都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着,从1500米高空看下去,别说火炮和人了,就是想看树都费劲。

  想看清火炮阵地,就必须得有战机飞至更低高度进行侦察。

  “诸君,中国人很狡猾,他们用烟雾试图阻扰我帝国陆航的视线,我需要两名勇士对地面进行火力侦察!”佐佐木大尉从不是那种残暴型长官,年轻的他因为根基尚浅,对待属下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哪怕是下令也不例外。

  这恐怕也是日军飞行员们对这位以‘克友’见长的长官还能容忍的原因之一。

  日军的机群在高空盘旋,无线电中却是一片沉默。

  所有日军飞行员都知道,下方的中国军队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四行团,他们在郑城在黎城都让帝国陆航尝到了他们防空高射炮的威力,飞的太低,就必然会遭遇攻击。

  关键是战机编队绝不会轻易将炸弹浪费在这种不算太强的防空高射机枪或者小口径高射炮身上,死了,很有可能白死。

  但大日本帝国陆军从不缺乏勇敢者,沉默数十秒后,终于有人接腔。

  “我,吉冈千叶,领命!”

  “我,佐藤冰木原,领命!”

  “很好,帝国陆航将以你们为荣,战后无论结果如何,我会将两位同僚的英勇向总部汇报!”佐佐木欣慰的声音在无线电中响起。“侦察基准高度1000米,两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小心中国人的高射机枪,我批准你们两人可以随时投弹攻击以减轻负重,若战机受创,不必返回编队可以立刻脱离战场。”

  这是佐佐木做为指挥官能给到两位勇敢属下最大权限了,潜台词就是,若遭遇攻击就立即投弹逃离,战机受创就以保存自己为第一选择。

  实在是,佐佐木已经受够‘献祭战友’来保存自我的名头了,他可不想这次又损失惨重回去。

  尤其是一想到四行团这个老对手,佐佐木心里就莫名的颤抖,他这个享誉整个方面军陆航的名头可大多数都是拜他们所赐。

  两架九六战机呼啸着脱离编队向下。

  地面山峰上一处被松木和伪装网遮掩得严严实实的机关炮工事里。

  炮兵营副指导员兼防空连连长程铁首正仰着头拿着望远镜一直紧盯着天空。

  “长官,日机派侦察机下来了,打不打?”一旁的少尉神情颇为凝重的问道。

  “打,怎么不打,命令各单数高射机枪小组,但凡日军飞机在他们射程内,立刻给我攻击,但为防止日机投弹报复,除机枪手和弹药手,其余都进入掩体暂避。”程铁首眉头一扬。“其余各炮位,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开炮,真正的大鱼还没进网呢!”

  两名日军飞行员别看回答的很英勇,但其实都谨慎的很,高度始终保持在1000米左右,不断呼啸着从山岭上空掠过。

  然并卵,群山中升起的大量烟雾依旧阻挡着他们的视线,1000米高空上往下看和1500米往下看的视野其实也差不太多。

  终于,两名日军飞行员还是硬着头皮将飞行高度又降低了200米,800米的高度,已经是高射机枪的仰射射程,但他们的视野却是清晰了许多。

  群山苍翠的掩映中以及烟雾的阻挡下,依然让他们看到了山谷中类似于伪装的堆状物。

  只不过,还没等他们拿着望远镜想看得再清楚些,山峰的侧面高地上,骤然爆出火花。

  那是至少4挺高射机枪在对着两架已经将速度提至极高的日机射击,每一朵璀璨的弹花,都代表着数以十计的子弹扑向日机。

  两名原本就高度紧张的日军飞行员本能的猛拉方向舵,而后狠狠一拉投弹闸,两颗200磅的航弹呼啸着从飞机腹部向下而落。

  瞬间变得轻盈的九六战机在4挺高射机枪的疯狂扫射下高速拉升,不过五六秒钟时间,就向前蹿出去五六百米,高度也拉升到1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