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07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我们刘营长,是个耙耳朵!”

  “还有这事儿?”年轻士兵兴趣更浓了。

  “而且,据说怕营长夫人的很,连日常训练的时候,动作都不敢太大。”

  “这和耙耳朵有啥子关系嘛?”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住在咱们驻地外面的营长夫人,每次在营长离家的时候,都会拿毛笔在他那活儿上写上名字当记号,你说,训练太卖力出了汗可怎么搞嘛!”

  “噗.......”年轻士兵一口水喷出来,目瞪口呆。“营长夫人好狠!”

  “何止是狠那!这次出征,我亲眼所见,营长一年前才娶的这位营长夫人在营房门口硬拉着他让他辞去军职不让他离开,结果刘营长这回却是硬气的很,狠狠地打了不懂事的婆娘几个大嘴巴子。结果你猜怎么着?”老兵眨巴眨巴眼卖关子。

  “营长从此站起来了?营长夫人服软了。”

  “你想多了!”老兵幽幽的说道。

  “刘营长夫人那才是狠人,人家不哭不闹,当场咬破手指,撕烂裙角,蘸着血在裙角上写了一封信逼着营长签名字同意。

  大意就是如果连长敢死在外头,她就带着肚子里的娃娃嫁给别的男人,让别的男人睡他的老婆,打他的娃娃。”

  “日他个仙人板板的,这样的婆娘还要她做啥子,休了她。”年轻士兵顿时大怒。

  “你个瓜皮!懂个球!”老兵伸手就给年轻士兵脑门上了来了一记,脸色无比凝重,眼中却无比温柔。

  “签了这个字,你说营长怎么敢随便死嘛!就算只有一条腿一个胳膊,爬也要爬回去的。营长夫人,是个好女子!”

  年轻的士兵不懂,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老兵却懂。

  那是,妻子不希望丈夫死在异乡用的最后一招。

  那是,一个女人面对即将失去丈夫最后的倔强。

  营长不想死,那可不就得逼着大家宁愿累死也要修好工事了?他一定想回去见婆娘,也想见不久就该出世的孩子。

  “干活!”年轻士兵呆了十几秒,劈手夺过老兵的烟枪。“嫂子也在等你回去呢!”

  “哎!你个瓜娃子!别弄坏老子的烟枪。”老兵心疼的看着年轻士兵将烟枪粗暴的别在腰上。

  但身体却很诚实,重新拎起了工具。

  而距离他们二十几米同样赤着上身的营长,早已经拎着家伙什儿朝这边走过来了,看见两个士兵还没等自己催促就进入工事劳作,咧咧嘴笑了。

  手一挥,还没来得及说话,放在二十米外的收音机的那个大喇叭里突然传出嘈杂的声音。

第212章 战地广播(上)

  ‘滋滋’的声音很刺耳。

  只有熟悉这玩意儿的人才知道那是电流干扰。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少校营长有些不耐准备让人去关掉这玩意儿的时候,里面传出女声。

  “第67军,第43军、松江保安团的将士们,还有不顾生命危险留在这里给大军帮忙的松江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好,我是“申报”战地记者澹台明月,你们也可以把我当成你们中的一员,因为我现在也穿着军装,腰里也别着枪。

  我记者的职责是记录战场,但我,也是江南人,这里,是我的家乡。”

  一个柔和的女声突然在松江城的各个角落荡漾开来。

  书中说闻香识女人,其实听声也能识女人的。

  澹台明月有着柔柔的江南口音,却又不是一般广播电台里女主播嗲到你骨头酥软的柔,柔和中又带着一丝军人能懂的英气。

  尤其是说到这里是我的家乡,更是有一股金戈铁马之意在松江上空荡漾。

  光是听这个声音,你就能想象到坐在话筒后面英姿飒爽女军人的模样。

  当然了,对于正在掘土扛沙包的几万“土包子”们来说,英姿飒爽不重要,但他们却可以迅速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不同于汗臭哄哄的他们的美丽雌性生物模样。

  这,就够了。

  就连皱着眉头打算关掉收音机赶着部下们继续挖战壕的川军少校,也下意识的一屁股坐在土堆上。

  听到这个柔柔的声音,他突然很想家里的婆娘,哪怕她在他率军离开时,根本没来相送,但他知道,她一定躲在小镇上唯一那条街道的角落里看着自己离开。

  他是她的丈夫,如何不懂自己的妻?就像她知道拽不走他一样。

  不光是身体疲惫到极点的少校营长和他麾下一帮打算趁机继续偷懒的属下们在听,整个松江数万军民在这一刻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儿,侧耳倾听。

  他们不知道这个女人想说什么。

  是的,澹台明月刚刚报自己的身份,抱歉,绝大多数人其实是主动忽略了的。

  一帮在血与火中浸泡了许久的雄性生物,更关注的明显是女人这个身份,这是生物的本能。

  这次战地广播其实是松江前线指挥部两位大佬要求的。

  早在开完军事会议巡查一遍松江各处工事工地后,吴、郭两位中将碰了个头就决定把宣传当成今天晚上的重中之重工作来做。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做法,经历过万里大转移抵达中国北方的那支军队就算在最为困苦的阶段,也从不忘大力宣传理想和信仰。

  他们能用一年的时间丈量了大半个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与其是说其战斗力顽强,不如说是很好的保留了出身于困苦家庭官兵们对于未来美好的期盼。

  最牛逼的是,他们那次看似被迫而痛苦的战略转移,竟然成了一次大范围长距离的宣传之旅,小半个中国的贫苦百姓竟然就那样成了他们的拥趸。

  以至于到未来,很多学者甚至将那个定义为宣传之战。

  这就是精神力量的作用,远远大于物质的刺激。

  吃不饱肚子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填饱肚皮。

  郭、吴二人和那支部队都有着不小的交际,前者和他们作战不下数次,后者更是与其在西北有着相当深的接触,其基层部队中不少军官或许都秘密加入,不然也不至于成为金陵那位眼中钉的存在。

  在恶战来临的前夜,已经慷他人之慨,给每人先行发放了五块大洋的松江指挥部决定学着那支部队,搞搞精神上的激励。

  这个任务,自然就只能落在全军唯一的女记者身上。

  “受松江前线指挥部的委托,我来当一次广播电台的主播。说实在话,明月做为战地记者,更习惯用自己的笔去记录战场,这突然间坐在话筒前,明月前所未有的紧张,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连说这番话的时候,我脑海里仍然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澹台明月的声音继续响起。

  “澹台明月啊!我想起来了,那个大记者,很有名的。”有士兵兴奋的喊起来。“我看过她的战地日记。”

  “看过日记算屁,我还见过她本人呢!”有士兵表示不屑,脸上的表情却是嘚瑟的不行。

  “长啥样儿?老兄,快说说。”周围一圈士兵围上来,有殷勤发烟的,有点火的,都一脸的期盼。

  不是个大美女,就会让他们失望。

  “美!”士兵环顾四周,很确定的回答。“美得冒泡那种。”

  “咦,不对啊!周老二,你丫的自从下了火车就一直跟在我旁边,没道理你看到大记者了,老子却没看到啊!”有个老兵反应过来,质疑道。

  “班长,我真的看到了!我发誓。”被喊做周老二的士兵急了。“我看见团座陪个女人去军部呢!开始不知道是谁,后来想想,只能是她了。那腰细的.......”

  “那就是说,你丫的就看到个背影?”

  “是啊!”

  “那你就敢说美得冒泡?”

  “我想肯定是美得冒泡......”

  “你去死!”

  “别吵吵,听大记者后面说啥?其实唠唠嗑挺好,我好久都没和女人说过话了。”

  ......

  “那不如,我就和大家唠唠吧!说说我是怎么到松江来的,顺便也回答了某人追问我却一直没回答他的问题。”澹台明月的声音停顿一会儿继续说道。

  男人们集体竖起了耳朵。

  这里面,貌似有八卦啊!

  “你看,我就说有奸情!”李九斤露着一口大黄牙,乐得合不拢嘴。“某人前面应该加个唐才对。”

  “长官牛逼!”冷锋羡慕的不求行。

  “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啊!长官啥时候干的好事儿?”铁头挠着脑袋,实在想不通唐刀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反正,四行营上上下下都是搬着小板凳,吞云吐雾的像听大戏一样兴奋,让周围其他序列的士兵很懵,那个大记者口中的某人谁啊!

  某男......

  城头上坐着的那几个老男人,表情为什么突然间会如此‘猥琐’?不都是快当爷爷的人了嘛!都还对男女间的八卦事件这么感兴趣呢!

  唐刀忧郁的抽了口烟。

  “我是11月4日傍晚离开租界,打算搭乘京沪快车前往金陵,因为战争,京沪铁路已经不再运送普通乘客,我只能在车站等待,等着返回金陵的军列开车。

  然后,我看到了几列军列开过来,满满当当的都是人和装备,我很是奇怪。

  因为,我所看到的,都是离开的,还没有向淞沪开来的。

  或许是因为担心白天会遭到日军战机轰炸,从军列下走下的部队很急,下车列队即离开,我虽然好奇,也不愿意耽误将士们的行程。

  直到我终于‘抓’住一名离队去上厕所的年轻士兵,请原谅我用抓这个词,因为我不抓住他,那个应该比我弟弟还小上两岁的小家伙会羞涩的跑开的,我看见他的脸很红。”

  “哈哈!”工地上响起震天的笑声。

  城墙角落里,一个十六七岁嘴上长着青青绒毛的少年,再度羞红了脸,但眼中却满是幸福。

  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和一名女子如此近距离接触,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女人的手,真的好柔软,哪怕是还隔着军服,她也只是拉着他的胳膊。

第213章 战地直播(下)

  “我问他,你从哪儿来,又往哪儿去。”话筒后的澹台明月陷入回忆。

  昨天晚间发生的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你是谁?为什么问这些?你知不知道这是军事机密?”年轻士兵警惕的看着身穿便装的澹台明月。

  澹台明月拿出自己的记者证以及战区司令部颁发的通行证,才让年轻士兵放松了警惕。

  当然了,澹台明月的大名或许才是让这名应该是看过报纸的年轻士兵开口回答问题的主因。

  “澹台记者,我是67军的,从华北战场调来的,要去前线,行了,我要赶紧归队,连长要点名了。”年轻士兵很有礼貌,但显然没有被采访者的觉悟,看着前方正在集结站队的队列,随口报了番号,就使劲想要摆脱澹台明月的手离开。

  “我只再问一个问题。”澹台明月看着急着归队的年轻士兵,微微有些心疼。

  她弟弟在这样的年龄,还在学校读书,还在冲父母撒娇,可他却背着比自己身高差不多的长枪要去前线了。

  “行,澹台记者您问。”年轻士兵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虽然有些局促但依旧伸出一根手指。“可就只是一个哦!”

  “此去前线,有没有想过回不来?”澹台明月知道自己这个问题很残忍,尤其是对一个这样年龄又即将赶赴前线的年轻人来说。

  可是,她依然想知道,想知道最真实的答案。

  因为,所有的报纸上,广播电台中,书写播报的都是将士们如何斗志昂扬保家卫国,率队的将军们个个都是慷慨激昂要马革裹尸不破倭寇誓不还。

  或许那也是他们真实的心声,只是,最普通的小兵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没人知道,也或许根本没人想知道。

  小兵,在大人物们眼中,永远只是一个数字。

  “想没想过回不来的问题?”陷入回忆的澹台明月的声音在整个松江城响起。

  从将军到士兵,在那一刻都有几分恍惚。

  是啊!如果回不来,该怎么办?

  怕死的刘营长眼中突然涌出几点泪光,那他的妻或许就要孤苦伶仃的带着幼子一个人生活了,她的生命里再不会有个男人给她掖被角,再不会给她采山中的野花插进窗前的花瓶,她不会再倚在门口眺望远方,等着休假的他归家,她往后的一生都会很辛苦的吧!

  靠在沙包上默默点上一颗烟的保安营营长庄师散的手紧紧攥着,掌心里是刚满一岁女儿的一寸黑白照片,胖乎乎的小丫头扎着冲天辫,还没长几颗牙的嘴开心的大张着,嘴角流着涎水。

  他紧握着,就像是抱紧她。

  他之所以带着人抄了自己姐姐姐夫的家,把所有粮食和金银珠宝都贡献出来,把最牢固的建筑给总指挥部,也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啊!他还没听过他的囡囡喊一声爸爸呢!

  杨小山和牛二互相对望一眼,闷闷的抽了口烟,心头也不仅浮上些许心事。

  是啊!如果回不来,家里的父母会怎样的伤心难过,年龄已大的他们,是否能扛得住这样的打击?

  他们不知道,但他们却知道那一定很心痛。

  指挥部的窗前,心思深沉的郭中将负手看着前方,无人得窥的脸上,眼角的肌肉亦在微微抽搐。

  澹台明月的这个问题,让他想起了麾下战死的八个上校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