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1034章

作者:阳小戎

  离闲语气郑重道:

  “还记得那日在你院子里,绣娘失踪后,你催促本王走时,最后和本王说的那句话吗。

  “君之一言,本王甚喜。”

  欧阳戎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什么话?”

  离闲抚须一笑道:

  “檀郎说,改变人生的事情,必须冒险;意义非凡的事,大多碰巧发生;只有不重要的事,才有周全计划……檀郎还记得吗?”

  “嗯。”

  顺伯默契走来,手里端着一盘酒,离闲转身,拿起酒壶,倒了一杯,两手端起,递给檀郎:

  “眉娘想要本王劝你,甚至强制拉你一起走,但是本王突然想到,陪我们一起回京,不也是檀郎按计划才去做的事吗,此言不仅是檀郎送给本王的,也是檀郎送给自己的。

  “檀郎,你说的没错,改变人生之事,必须冒险,檀郎且放心去吧,我们在京城等你,你手把手教了我们这么久,多少谆谆良言,就好比那山村中苦口婆心教学的私塾先生,也到了该检验学生成色的时候了。”

  离闲笑望向远山,又环视一圈分离怅然的众人,开怀大笑道:

  “君赠一言,本王也要赠君一言: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欧阳戎怔了下。

  盯着离闲看了会儿,缓缓点头:

  “谢王爷。”

  韦眉也沉默了,这一次,她没再阻拦。

  只是当离闲返回马车上的时候,她冷哼一声,袖子甩开了离闲讨好伸来的手,似是对于没有一致对外的夫君还有些余气未消。

  这时,王操之走上前,朝欧阳戎犹豫开口:

  “姐夫,既然你不回京,那我也留下吧。”

  欧阳戎摇头:

  “不,你先一起去京城,你走南闯北,北上经验丰富,路上有你,安全一些。”

  “那为何不让十三娘去?”王操之忧虑:“京城那边卧虎藏龙,没姐夫在,小弟我怕犯错。”

  欧阳戎嘴角扯了下,玩笑道:

  “可这么多姐姐都去了,你不得陪着?感觉操之你挺擅长这种局面的。”

  王操之:……

  无视便宜小舅子投来的幽怨眼神,欧阳戎朝裴十三娘认真叮嘱:

  “去汉阳县上船,送婶娘到了南陇,你就回返,我在浔阳城等你。”

  能被留下,裴十三娘暗笑,款款行礼:“是,公子。”

  甄淑媛突然道;

  “檀郎,你带着叶薇睐一起吧,妾身让的。”

  欧阳戎转头看去,只见叶薇睐已经收拾好东西,背着小包袱,眼巴巴的看着他。

  欧阳戎安静下来。

  离裹儿突然插话:“你不尝试下鼎剑?”

  叶薇睐摇头,指了指正在悄悄啃吃油饼、嘴巴鼓成包子脸的彩绶:

  “还是让彩绶姐姐来吧,她常年待在殿下您身边,耳熏目染,聪慧灵气,比奴儿更适合当执剑人。”

  众人眼神有些诧异,主要是以往檀郎房内这位“小内人”给他们的印象是好学向上、喜欢进步。

  虽然也有乖巧懂事知分寸的优点,但是当下这种唾手可得的大机缘,按理说,但凡有点小野心的,都会争一争,更何况这次还有谢令姜、容真支持她去,就算她心性谨慎,也没必要尝试都不尝试一下,岂不白白放弃机会?

  离裹儿眯眼,打量了下叶薇睐,缓缓点头:

  “好吧,”

  叶薇睐视线端正,余光却悄悄瞧了下那位长久以来让她隐隐害怕的梅花妆小公主,又瞧了眼冷静小公主旁边包子脸有些茫然迷糊的小侍女。

  白毛少女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甄淑媛朝犹豫中的欧阳戎,叹息道:

  “妾身不在,薇睐适合在你身边照顾生活。”

  叶薇睐偏过头,朝准备开口的容真递了个“没关系”的笑语眼神。

  容真抿唇,没再开口。

  欧阳戎静立片刻,轻轻颔首。

  叶薇睐欢喜上前,帮他牵马,一同随行。

  欧阳戎摸了摸怀中的某只丹盒,视线投向离裹儿。

  他组织了下措辞:

  “小公主殿下……”

  “好了,肉麻话别说了。”

  离裹儿摆了摆手,别过脸去,那张绝美国色的小脸蛋有些冷淡,没好气道:

  “你不等谢姐姐回来见面就走,我都能想到她日后在我旁边天天哀怨闷气的模样,到头来,你师兄妹俩的事,还是在影响我心情。”

  就在这时,远处有一阵马蹄声传来。

  众人看向欧阳戎身后,皆愣住。

  欧阳戎皱眉,缓缓转身,下一霎那,顿在原地,眉宇松开了。

  有一袭红衣,骑一匹胭脂烈马奔来,疾如闪电……是小师妹。

  这一幕,令欧阳戎突然想起当初在龙城县东林寺的初次见面,她也是一袭红衣从天而降,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谢令姜红衣如焰,却风尘仆仆,气喘吁吁,眼眶红了一圈,眼睛里也有些血丝,像是赶了一夜的路,寸刻不停。

  一人一马来到营地门口,谢令姜甩掉缰绳,翻身下马。

  甄淑媛、韦眉等女眷又喜又惊诧。

  “令姜?”

  “婠婠?”

  谢令姜风风火火的向前冲去,无视周围关心询问的众人,一头扑进了欧阳戎怀中。

  “小师妹……”欧阳戎手足无措,两手虚张,都忘了去体会小师妹带球撞人的滋味,要是搁在往日,他高低得一本正经的说教一下“不知轻重”的小师妹。

  欧阳戎看见,谢令姜额头布满细汗,匆匆从袖中掏出一枚玉佩。

  她低着头,颤抖着手,将玉佩系在他的腰间:

  “和裙刀一起戴好,我写信缠了书院山长和祭酒两年,前段日子,他们总算是破例答应制玉,小姑立马遣人送来了。

  谢令姜花容憔悴,低头系玉之际,红唇紧撅,有些倔强傲气:

  “这是一枚本命玉佩,只有白鹿洞书院出身且修为是八品君子以上的儒生才有资格拥有,你虽不算读书人道脉,但是也算是书院出身的练气士,更是闻名天下、无可争议的守正君子,不是读书人道脉怎么了,我大师兄岂能没有!”

  她有些骄傲的说完,欧阳戎听到小师妹清嗓的声调低了下来,细声叮嘱:

  “你把它戴在身上,进京之前不准随意摘下,人在玉在,人亡玉毁,切记切记……”

  欧阳戎站在原地,垂着脑袋,手掌紧紧的抓住她帮忙系玉佩的素手,同时摸了摸玉佩。

  这玉佩不知是何玉材,质地温润,暖烘烘的,像是有一粒烛火藏在里面,触之令人心神安宁。

  背身似有刻字,他定睛看去,是八个苍劲小篆: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谢令姜是呢喃声音传来:

  “这是万山长送你的字,当初你在书院的时候,万山长说他其实并不怎么关注你,只是觉得你是一份板材,板板正正,可以增添书院几寸风骨,却改变不了这方世道,直到后来,你被贬龙城,后面的那些事迹,他陆续耳闻,方才改观,对你另眼相看。”

  欧阳戎抿嘴,少顷摆放好玉佩位置,准备开口:

  “小师妹,我……”

  谢令姜突然抬头,半开玩笑,半铿锵道:

  “好啦,我说过,我是跟着你与阿父一起入世修行的,从龙城刚认识起到现在,没有这次这样长久的分开过,但我永远坚信我的大师兄他决不会错!

  “纵然举世非之,谤满乾坤,千万世人都指他错,我依旧笃信他对,独守其真!”

  她觉得鼻子酸酸的,推了下面前沉默木讷的儒衫青年宽厚的肩膀,用略带轻松的语气说:

  “好了大师兄,做你想做的去,山长水阔,不辞其远;风摧雨折,不改其志。你,你一路保重。”

第829章 “还算君子”【高能简介,伏笔回收!】

  欧阳戎腰上除了裙刀外,多了一枚玉佩。

  被推了下肩膀,他依旧站在原地,沉默良久。

  周围众人没有说话,也默默看着。

  容真也安静不少,笼袖矗立原地,此刻出奇的没有上前冷色打搅,只是偏开了目光。

  可过了一会儿,她又忍不住去瞧一眼。

  或许是因为世间所有眼睛都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这对师兄妹,站在一起,画风般配,璧合琼枝。

  不仅身高和谐,一者修长,一者高挑,还是实打实的郎俊女靓。

  谢令姜等了会儿,见大师兄一动不动,低声说了句“呆子”,反手拔出他腰间裙刀,又牵起他右手。

  谢令姜利用刀锋,精准轻盈的划开他食指指肚,挑了一小粒指尖血,刀尖一抖,小血粒无声息的落在白玉佩上。

  白鹿状的玉佩微微颤栗,玉身隐隐亮了一下,又沉寂下来,恢复如初……像是完成了某种激活仪式。

  取了他指尖血滴,谢令姜顾不上周围人的目光,檀口轻启,包裹住了他出血的中指,含在嘴中,细细吮吸止血。

  她低头忙碌,欧阳戎静立原地。

  看着一袭红衣朝奔来见他的小师妹,欧阳戎突然想到了当初在东林寺三慧院第一次见她时的画面。

  那时她也是一袭红衣,鲜艳灿烂,逆着阳光,出现在他面前。

  小娘红衣如焰,教人间暖阳都黯了三分。

  欧阳戎低默默摸了摸腰间专属君子的本命玉佩。

  说起来,以往,大都是欧阳戎送别人东西,或出谋划策,或出手豪气,视珍宝如粪土般赠予,不求回报。

  虽然昨夜也有容真、离裹儿溜来夜谈,分赠他离别礼。

  但仔细一算,长久以来,那个主动送他礼物最多之人,一直都是小师妹。

  包括离闲、叶薇睐在内的身旁众人,似乎潜意识里一直都默认欧阳戎是强者,而强者是不向外求的。

  然而小师妹却是一直想着“大师兄”缺些什么,需要送些什么。

  除了绣娘以外,也只有小师妹是最不求回报对他好的人。

  二女不是要什么,只是想给点什么,总是在想自己有什么能给他的。

  回过神,小师妹好像正看来。

  欧阳戎避开些眼神,垂眸从怀中取出一只含红签纸的香囊,递给了谢令姜。

  “我还没找到绣娘,这是绣娘送你的,放你这儿最合适。”

  谢令姜看了眼香囊,是她上次临别前交给欧阳戎的。

  也是绣娘送她的,里面有一支姻缘签王。

  “嗯。”

  谢令姜突然收起了护身符香囊,安放妥当,她朝欧阳戎认真道:

  “我回来路上想起一件事,此前在浔阳城分开前,绣娘是不是答应过你,会在槐叶巷院子或者十三娘院子里等你?”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