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38章

作者:富春山居

当关中平原的人们再庆祝春天的到来时,归化城以西的草原上依然白雪皑皑,不过位于八白室的萨囊彻辰洪台吉的帐篷内却聚集了一群小台吉。

八白室其实不是地名,而是指成吉思汗生前所用的八座白色宫帐,成吉思汗去世之后,这八座白色宫帐就成了蒙古各部用来纪念成吉思汗的遗物,于是八座白色宫帐移动到什么地方,那里就被蒙古人称之为八白室。

而自从鄂尔多斯部把八白室迁移到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草原后,就再也没有移动过来,所以八白室才有了一个固定的地理位置。

萨纳囊彻辰洪台吉是达延汗的后人,也是鄂尔多斯部的智者,从十七岁起就参与了部族大事的决策,是鄂尔多斯部济农林沁额叶齐岱青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也是林丹汗统一蒙古各部主张的支持者,但是在林丹汗失败身死,察哈尔部向满人投降之后,他就辞去了部族中的职司,返回八白室隐居了起来。

虽然萨纳囊彻辰洪台吉选择了隐居,但他在鄂尔多斯部及土默特部依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就算叶齐岱青济农也不会忽视他的意见。不过萨纳囊彻辰洪台吉却似乎无意再卷入蒙古各部和满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因此他的隐居生活过得相当的平静,今次这么多小台吉上门,确实也是难得的景像。

当萨纳囊彻辰洪台吉出现在待客的帐篷内,小台吉们向这位智者表示了敬意后,便七嘴八舌的向他道明了自己的来意。坐在北面的萨纳囊侧耳倾听了一会,才伸手制止了小台吉们的嚷嚷声,然后心平气和的说道:“你们这么多人,一人说上一句话,我都不知该听谁的了。羊群没有头羊是走不了路的,你们推一个代表出来,让他代表你们和我交谈吧。”

小台吉们互相交谈了一会后,于是便把一个叫扎穆苏的台吉推举了出来,这位小台吉走到了萨纳囊的右手位置,但没有越过套瑙横木以北,然后屈右膝单腿盘坐下,接着向萨纳囊恭顺的说道:“其实我们过来,是为了请求您的帮助的。

自从林丹汗去世,蒙古各部向满人屈服之后,我们不仅需要向盛京缴纳马匹和牛角、牛筋等物资,还被剥夺了同汉人直接交易的权力。

而满人垄断了和汉人的贸易后,草原上的茶和铁器就变得昂贵了起来,因为满人自己不生产茶,又不愿意给我们铁器。我们的族人生活困苦不堪,因为没有足够的物资,妇人常常因为难产而去世,老人因为肠胃不适而死去。

满人常说,他们和蒙古人是一家,并引诱我们跟着他们去进攻汉人。但是在满人没有崛起之前,我们和汉人的关系是友好的,大明的天子准许我们在边境进行贸易,汉人也替我们建立了青色之城。那个时候我们蒙古右翼各部人民生活富足,并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景象。

但是追逐着林丹汗而来的满人把血和火重新带到了蒙古右翼,他们烧毁了青色之城,强迫草原上的蒙古人向他们臣服。甚至于,他们连投降了的蒙古人都不肯放过,林丹汗的长子额哲不就是被满人毒死的吗?满人从来没把我们当成自家人,他们只是把我们当成了附庸。

伟大的成吉思汗砍下了金国皇帝的脑袋,难道他的子孙却要向女真人的后代摇尾乞怜吗?尊敬的彻辰洪台吉,我们来见您,是希望您能给蒙古人指出一条出路。”

不满,强烈的不满。这就是萨纳囊从这些小台吉身上看到的东西,不过他也能够理解这些小台吉为什么不满。因为从林丹汗选择了西征后,蒙古右翼各部的生活就从天堂跌落到了地面。过去蒙古右翼各部除了游牧生活辛苦一些,但至少可以通过和大明的互市获得自己所缺乏的生活物资,生活还是有盼头的。

但自从满人控制了草原之后,不仅禁止蒙古各部离开自己的驻地进行游牧,还禁止了蒙古人和汉人进行贸易。蒙古人之所以要进行游牧,这是他们在草原生存下来的经验积累,因为只有不断的游牧才能避免牲畜染上瘟疫,并找到最适合放牧的草场。

当然,也不是说让牧民定居下来就不能发展畜牧业了。比如土默特部定居于土默特川并建立了青色之城后,同样也生活的很富足,而土默特部的牧民也习惯了这种半定居的生活,并没有觉得定居在青色之城有什么不好。

这就说明一件事,只要物质供应能够持续,那么蒙古人并不是不能习惯于固定草场的定居生活的。但想要获得物资的持续供应,这需要和汉人的生产活动进行互动,而不是如满人说的那样,跟着他们入关去抢劫。

如果抢劫比贸易划算,那么顺义王和三娘子就不会和大明修好了。当初蒙古人跟着俺答汗一直同大明打下去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跟着满人身后去抢劫?更何况,满人对蒙古人的使用完全打乱了蒙古各部的传统,那些被编入八旗的蒙古壮丁大多失去了对于各部台吉的尊重,他们完全变成了满洲人,去为满人的大汗效力了,这同样引起了蒙古台吉们的不满和恐惧。

只不过在失去了林丹汗之后,蒙古左右两翼失去了一个能够领导他们的领袖,而满人对于蒙古各部的牵制和分化,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比如投降满人的土默特部,其领主俄木布被满人以预谋叛乱为由带去了盛京进行了关押,使得土默特部失去了一个共同效忠的对象。满人又抬高了俄木布的部下古禄格和杭高两人,使其成为土默特左右两翼的领主,却边缘化了身为俺答汗后裔的托博克达赖,这位原本是土默特除俄木布之外地位最高之人,由他来接任俄木布的位置,一样能够统合土默特的人心。

除了在土默特内部制造矛盾,令古禄格和杭高不得不依附满人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外,满人还把一部察哈尔旧属留在了归化,让他们加入了土默特部。要知道,在察哈尔部西迁后,察哈尔同土默特之间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正是因为反对察哈尔部,不少土默特人才选择了投降满人。这样一来,这些察哈尔旧属自然不可能和土默特人团结,反而要靠着满人的保护才能不被土默特部吞并掉。

小大相制,掺沙子,这种汉人用来对付边疆少数民族的政治手段,被满人已经用的炉火纯青了。鄂尔多斯部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个较为独立的地位,而没有如土默特那样被满人严格的控制住,一是因为鄂尔多斯部距离满人实在太遥远,二便是萨纳囊的主动引退和对叶齐岱青的坚定支持,使得满人一时无法下手。

不过这一次济农叶齐岱青对于大顺提出贸易请求的拒绝,终于让这些原本就对向满人屈服的济农感到不满的小台吉们,因为共同的利益遭到了侵害而联合起来了。

看到这些小台吉们的表现,一直苦于如何让蒙古人重新团结起来摆脱满人控制的萨纳囊倒是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于是对着众小台吉说道:“林沁额济农是为了保卫鄂尔多斯部才不得不对满人屈服的,所以你们不该对济农的决定太过苛责。

毕竟我们也不清楚,大顺是否能够抵挡住满人,要知道连统一的大明都没能击败满人,而大顺不过才占据了西北一隅而已。要是我们这里答应了大顺的贸易请求,而满人又在关内击败了大顺,那么到时我们该如何自处?难得我们能够挡得住满人大军的报复吗?”

萨纳囊的话终于让这些激动的小台吉们冷静了不少,扎穆苏回头和小台吉们交谈了几句后,再次向着萨纳囊请教道:“那么请您给我们指引一条道路吧,难道说我们就这样拒绝了汉人们的善意吗?那样等汉人击败了满人之后,还会把我们当成朋友吗?”

萨纳囊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当然,我也不主张和汉人交恶。我们和汉人之间已经和平了近百年,和凶狠的满人相比,汉人才是我们友善的邻居。假如我们现在拒绝了汉人的友谊,这就意味着由俺答汗和大明天子缔结下的蒙汉关系彻底破裂,汉人也会把我们和满人视为一体,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是糟糕的结果。

但是,在大顺表明了自己有对抗满人的力量之前,我不主张和汉人恢复公开的贸易联系,这只会让我们鄂尔多斯部被卷入到战火之中。不管是南边的汉人,还是东面的满人,对于现在的鄂尔多斯部来说都是过于强大的对手。”

一干小台吉们被萨纳囊的话给说糊涂了,扎穆苏不得不代表大家再次问道:“既不能答应汉人的请求,又不能拒绝汉人的请求,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萨纳囊的心里终于叹息了一声,和汉人、满人相比,蒙古人的性子还是过于朴实了,哪怕连林丹汗这样被黄台吉玩弄于鼓掌之间的蒙古人,都已经算是蒙古人中心眼最多的枭雄了。从这点来说,失去了武力的蒙古人,其实真不是汉人和满人的对手。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甩在了一边,对着众人说道:“满人入关已经快一年了,这场战争不可能长期拖下去,只要我们等一等就能知道结果了。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可以先和汉人交涉着,至于济农那边,我会去同他谈一谈…”

第442章 兰州一

二月初五日,驻节于兰州的王永吉收到了西安传来的河南大捷的消息,虽然此时河西军民对于满人和大顺之间的征战并不是很关心,但是对于王永吉来说却是真正的好消息了。

在李自成的命令下,他代表大顺天子及大明太子跋涉千里来到了河西,向这里的军民晓谕顺明之间的和解,这其实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工作。

因为河西这个地方虽然一直控制在大明手中,但是汉人在河西并不是占据了完全优势的地位,因为河西走道把青海和内蒙、大漠一分为二,正好把蒙古的入藏道路给堵死了。当大明强势的时候,蒙古各部只能放弃了西海退向草原、大漠和天山南北,这里的西海就是青海湖。

不过随着大明放弃了河套之地,拱手把控制内蒙草原的大青山一带拱手让给蒙古人后,蒙古各部就重新开始寻求恢复对于西海的控制了,因为西藏对于蒙古人来说,意义实在太过重要,而青海湖周边的大草原正是蒙古人进入西藏必要的补给休息之所。

到了明嘉靖年间,蒙古亦不剌部已经占据了青海湖以北以西的草原戈壁地带,重新对西宁、河西走廊的各族民众形成了威胁。

不过蒙古右翼的崛起,使得鄂尔多斯部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及其弟土默特部俺答汗,不愿让亦不剌部控制入藏通道,于是多次出征西海,最终控制了西海地区。而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上升期的蒙古骑兵过境大明的控制区域,大明王朝也只能同意借道给蒙古右翼部族入藏熬茶。

蒙古右翼各部往来青海内蒙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向南穿越明山丹卫或永昌卫境,进入大草滩,由扁都口翻越祁连山前往青海。另一条是经大、小松山,由明凉州卫或庄浪卫穿越明境,走宽沟、大通河峡谷前往青海,此路线更为径捷,可以不经过大草滩。

第一条路“扁都地宽平,虏逐牧便”;第二条由宽沟、大通河赴青海之路,“虏则苦山险,且冰滑”。蒙古人携牲畜逐牧而行,因此愿意走扁都口,但明朝不愿其走此路:“走扁都口者,则过甘州,行内地三百余里,甚为我耕牧害。走镇羌者,此固经内道,然界在庄浪,边隘不至一里许,虏旋至即出。”第二条路所经明境地狭,无耕牧,易为备。

嘉靖时期大明的武备还没有衰弱到只能守城的程度,因此大明还能走第二条路。但是等到了万历之后,蒙古人就不愿意理会大明的约束,往往都会选第一条路去青海,大明的官军也只能躲在城内当看不到。比如林丹汗逃亡西海的时候,就是走的第一条路,结果在大草滩生病死了。

由于明中后期蒙古部族势力的增长,于是河西一带的各族就团结在了大明王朝身边,以对抗蒙古人。因为这里的各族民众都很清楚,相比起蒙古人,至少汉人的统治更加温和一些,因为汉人需要的是边疆的安宁,而蒙古人则想着让那些非蒙古人给自己上供。

更何况,河西一带因为明初大量的伊斯兰教徒的迁入,使得这里的回教徒成为了仅次于藏传佛教的群体,藏传佛教和内地的佛教不同,因为和西藏本地苯教的长期斗争,藏传佛教对于宗教战争非常的在意,因此和伊斯兰教一样,都是排他性的宗教。

明初把这些伊斯兰教徒迁移到河西走廊,其目的也是为了想要隔绝西藏和蒙古草原之间的联系。在大明强势的时候,回教徒对于大明的忠诚是没什么可质疑的,因为周边的蒙古人不会接纳他们这些异教徒,而中亚的回教国家距离河西太远,也没有能力去得罪大明。

帖木儿倒是生起过这个念头,但是还没有离开中亚就去世了,而他的帝国也就分崩离析了。从此以后,中亚地区就没有再出现过一个统一的回教帝国。

但是当大明倒下之后,试图效忠大明的河西土司被大顺军队所击败,这个时候的河西各族就出现了混乱了。由于河西各族同蒙古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新的外部力量来帮助他们平衡蒙古人给与他们的压力。

毕竟,在和硕特部进入西海并击败了西藏的藏巴汗后,蒙古人已经再一次控制住了西藏和青海的广大地区,假如没有一个外部力量帮助他们抵抗和硕特部的侵蚀,那么很快蒙古人就可以把西宁等地,甚至是河西走廊都纳入控制之下了。

王永吉抵达兰州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片混乱的情况,顺军在河西消灭了忠诚于大明的力量,但也破坏了本地的势力平衡,而李自成下令撤走河西大部分顺军,虽然缓和了和当地势力的矛盾,却也使得占据了青海的和硕特部开始胆大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一部分回教徒认为大明已经无法庇护河西地区了,而顺军似乎也无意继承大明对于河西的各项政策,因此他们提出应当寻求叶尔羌汗国的帮助。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分裂后,新上任的叶尔羌东部可汗阿布都拉哈于崇祯十一至十二年率大军进入叶尔羌城,从而完成了叶尔羌汗国的统一。

崇祯十四至十五年阿布都拉哈汗率军出击吉利吉思人,在阿克赛与吉利吉思军队相遇,发生激烈战斗,叶尔羌军队最终获胜,取得对吉利吉思作战中难得的一次大捷,汗国西北部边境地区得以安宁,汗国开始中兴。

随着从哈密而来的客商带来的叶尔羌汗国的消息,让一些回教徒觉得,河西地区应当和叶尔羌汗国合并,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在这个新的国家中,回教徒不仅可以免遭歧视,还能团结起来对抗蒙古人。至于汉人,正陷入王朝更替时期的汉人,恐怕几十年内都无暇顾及河西了。

而这些回教徒的异动又引发了河西土司和士绅们的恐慌,他们既不愿意向蒙古人屈服,也不愿意改信回教,因此原本对于顺军的憎恨态度又有所改变。

王永吉这个前大明蓟辽总督虽然在指挥作战上水分比较大,但是对于拉一派打一派的人事斗争手段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作为前大明兵部侍郎,又代表着大明太子前来河西,对于河西本地那些忠于大明的势力来说,向王永吉靠拢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

而且王永吉又从李自成哪里讨要了对祁廷谏、李天俞、祁兴周等人的处置权力,这些河西土司因为杀害了贺锦而被顺军送往了西安。顺军内部也很清楚,把这些土司都杀了,西宁等地就完全乱套了,因此辛思忠虽然痛恨这些人,但还是压制了部下们的意见,把他们送往西安关押了起来。

失败于顺军之后,祁廷谏、李天俞、祁兴周等土司终于意识到,他们这些土司和顺军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多大,而抵达西安时,北京沦陷崇祯帝自尽的消息也传来了,大顺取代大明的大势已成,这些土司自然也就放弃了继续效忠大明的念头。

王永吉的出面,也给了这些土司一个转换立场的机会,因此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王永吉的劝说,表示愿意效忠于大顺。而在王永吉的建议下,政事堂也恢复了他们在大明的官职,令这些土司继续回西宁治理地方,从而稳定住了西宁等地的形势。

但是,王永吉费尽心机也不过稳定了兰州和西宁两地的形势,对于河西走廊中间的凉州、甘州,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是靠他个人能力能够左右的,而是和天下大势息息相关的,如果顺军和满人对战失利,那么凉州、甘州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王永吉也是无法得知的。

不过既然永昌帝在河南击败了清军一路大军,对于王永吉来说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能够中原地区的形势,哪怕一时不能把满人赶出关去,至少兰州这边也不至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而传递消息的信使还给他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在永昌帝的建议下,政事堂考虑在兰州设立甘宁总督,总管甘肃、宁夏两地的军政事务,以应对当前甘肃所面临的复杂形势,这意味着王永吉终于不必以驻兰州大臣这个头衔处理甘肃军政事务了。

从这一变化来看,王永吉认为,李自成这是终于接纳了他,把他视为自己人了。否则就不会让他这个前大明总督来担任大顺的总督,假如大顺面临不利局面的时候,甘肃和宁夏的兵力对于西安来说,就是一个真正的威胁了。

接受了政事堂传来的通报后,王永吉让旗牌官带着传递消息的人下去休息,一边则派人叫来了兰州知府徐自厉。从县官到知府都在西北打转的徐自厉,对于河西地区的了解不是常人能比的,因此到了兰州不久的王永吉,很快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智囊,

而对于上头没有什么根基的徐自厉来说,王永吉的交好也让他有些受宠若惊。要是在寻常年景,他这个知府几乎不可能再升上去了,也就不可能同王永吉这样的大人物有什么交集。面对王永吉的亲近,他自然是竭尽所能的。

第443章 兰州二

被王永吉召来的徐自厉,听说大顺有意在兰州设立总督府,使之成为甘肃、宁夏、青海的政治中心时,也不由大为振奋的说道:“河西之中心过去一直是甘州,但西北之中心乃是西安。

过去大唐定都长安,长安到甘州之间的往来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大明定都北京,由北京到甘州的距离就有些遥远了,若是有事中枢根本反应不过来,所以大明把河西的中心放在了巩昌府。但是巩昌府到嘉峪关又太远,于是大明也就逐渐失去了对于哈密地区的控制。

如今于兰州设立总督府总管河西之地,则远近地理位置都适合,且兰州四面皆山又濒临黄河,正是兵家之要地,顺军宁可放弃河西其他地区也要守住此地,可谓是得其要害矣。”

王永吉也点头认同了徐自厉的看法,事实上大明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兰州的地理位置,所以才把肃王分封在了此处,只不过靖南之后藩王失去了军权,于是兰州的地位也就尴尬了起来。

他思考了一下后说道:“本朝既然已经迫使福王归藩,又在河南击败了一路清军,那么使天下重归一统则必定非本朝不可。新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必然百废俱兴,原本沉沦于下僚的一些人就会脱颖而出,徐知府这是你的机会啊。只要我们能够携手把甘青一带的形势稳定下来,那么陛下是不会看不到你的功绩的。”

老实说,效忠了大明几十年的徐自厉,还不能如王永吉这么快的转换立场,已经可以毫无心理障碍的把大顺当成了本朝,在他心里还是对大明有着一些期待的。

听到王永吉这么说,他迟疑了一下,瞧了瞧左右也没有其他人在,不由便小声向其请教道:“部堂大人,难到我大明真的没有复起的机会了吗?李自成虽然骁勇,可其膝下并无子息,这大顺之安危全系于其一人之身,可我大明太子、皇子、宗室俱在,若是日后…”

“住口。”王永吉赶紧叫停了他,然后严厉的注视着徐自厉的双眼,终于让这位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去,王永吉这才正色说道:“你刚刚的话还是忘记了比较好,这话要是被人听了去,你自己倒是无所谓,可你置太子和两位皇子于何地?难不成你希望他们都落得肃王一样的下场,就对得起烈皇帝了?”

听到王永吉提起肃王的下场,徐自厉也终于住了口了。末代肃王因为拒不投降,结果为顺军所杀,还是王永吉来之后重新为其发丧的,这一举动也令王永吉获得了不少当地士绅的支持。毕竟在这些士绅看来,这一行动代表着大顺发出了重建社会秩序的信号。

对于徐自厉这些对于大明还怀有深厚感情的官吏来说,把太子推入火炕可不是他们的本意了,毕竟太子是大明的正统继承人,只要他还活着那么就代表着希望。

要是失去太子,那么大明就很难再找出一个能够被各方公认的大明正统继承人了,这也是福王归藩后没有引发大规模反抗的原因,因为福王入继大统确实存在着法理问题。福王入继大统,其实就是南方士绅为了对抗北方势力南下的一种妥协,否则他们本应该先确认了崇祯及太子、皇子的生死之后,才能公推福王入继大统的。

但是很显然,南方士绅害怕北方士绅携带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南下,从而对南方士绅的力量进行打压,五胡乱华时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衣冠南渡,从而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接下来南方豪族就被北方世族打压到了东晋完蛋为止。

比如徐自厉这些北方的大明官吏就对福王入继大统感到了不满,因为他们是为崇祯帝守土,崇祯的血脉上台自然会记得他们,但是南方士绅所立的福王就未必会在意他们的生死了,因为南方人搞不好就不想北伐收复北京,而要搞南北朝了。

因此,虽然对于李自成有着千般不满,但是对于其逼迫福王归藩一事上,李自成的举动还是得到了北方士绅的默认的。而这也是北方士绅能够接受顺明和解的基础,因为李自成控制着太子,并以太子的名义向他们发号施令,这就消除了他们对于效忠大明百姓的号召力。

在普通百姓眼中,他们所认可的也只有一直被读书人灌输的君臣大义,也就是说不管李自成发布的命令到底是不是太子的真实意思,按照臣子对于君主需要无条件服从的规则,臣民是不能质疑这一命令的合理性的,否则的话士绅对于他们的命令一样会遭到质疑。

王永吉也只是想要敲打一下徐自厉,并没有真要对这位亲近自己的本地官吏有什么其他想法。在他看来,当李自成在河南击败了一路清军后,把这场同满清的战争拖入到对峙战争中去,那么满人就没办法复制金和蒙古入主中原的经验了。

游牧民族凭借着拥有大量马匹的优势,在机动作战中对中原的农耕民族可谓是占尽了优势,但是游牧民族的经济能力完全不足以支持一场长期战争,所以蒙古人被大明赶出关外后,虽然之后多次破关而入且包围了北京城,可几乎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撤退了。

满人虽然也种田,但是在大明人眼中也还是胡虏,因此王永吉认为只要把战争延续下去,那么不能速战速决获得胜利的满人便只能退回关外去。

既然已经确定了大顺能够存活下去,那么王永吉也就安心了下来,他现在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甘肃、青海恢复安宁,至于宁夏这边倒还好,因为宁夏是和平投降,所以保留了完整的军政体系,地方上几乎没有变化。

见徐自厉保持了沉默,王永吉也就把话题重新转回了正事,“其他的事先不提,眼下就要开春了,河南入陕通道也被打通,那么接下来从南方转运来的茶叶、棉布等物资应当很快就能运抵兰州了。接下来我们应当要做的就是开市,只要打开了贸易通道,看在贸易给地方上带来的好处,短时间内大家都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如现在这样剑拔弩张了。”

边境贸易,这是中央和地方上一直存在的矛盾之一。对于本地人来说,开放边境贸易除了能够带来和平之外,也能让地方上获得好处,商税还是小头,那些前来贸易的客商和少数民族,在市场周边的吃穿用行及货物运输,能够养活一大批人,如此边疆地区种粮也就有利可图了。

但是在朝廷看来,开放边境贸易重要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对于各少数民族的控制手段,假如边境的少数民族向大明表示顺从,那么朝廷就放开和他们的贸易,反之则断绝关系,令这些少数民族缺乏生活物资而不得不向朝廷低头。

不过这种贸易禁止手段是需要同国家的武力和官僚的操守进行配合的,否则就会出现北方的少数民族和海商采用武力劫掠大明边境,或者走私商人遍地,连违禁品都大肆贩卖出去的情况。假如卖给蒙古人一坛酸菜和卖给蒙古人一把钢刀都是杀头的罪,那么商人们自然就会选择利润更高的武器进行走私。

作为地方官员,徐自厉对于开放边境贸易自然是支持的,因为甘肃这块地方实在太穷了,但在大明没有和哈密断绝联系之前,甘肃却是富庶的,毕竟是“金张掖,银武威”么。但是断绝了同西域的贸易通道后,甘肃就穷下来了。

当然,西域商道的断绝也不仅仅大明王朝自身的问题,这同叶尔羌汗国的内乱、准噶尔蒙古的兴起,导致通往中亚的商路不通也有着相关联系。正因为通往中亚的商路断了,大明王朝下令断绝同西域贸易时并没有遭到过于激烈的反对。

不过甘肃的军民并没有预料到,这次断绝贸易的时间会这么长,因此听说大顺要重开西域商道,倒是赢得了不少甘肃商民的响应。

听到王永吉说道这个问题,徐自厉立刻胸有成竹的说道:“安抚青海各族,西宁自然是首选之地;安抚阿拉善蒙古及喀尔喀蒙古,则以凉州为适宜;而近来进驻青海的和硕特部,和本地向来没有什么联系,可谓是生番,虽然以贸易安抚是应当的,可也不能不提防他们。

和硕特虽然进入青海的时间不长,但是其扩张的速度却很快,甚至已经瞄上了大草滩。大草滩东起于水磨川,西至于甘州洪水,南起于甘之白石崖,扁都口,北至大黄山硖口、新河,延长三百余里,横八十余里。其草之茂为塞外绝无内地仅有者,其地也直侵甘、凉大道。

若是让和硕特部占据了这里,对于甘、凉两州都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应当以贸易为由,派兵进驻大草滩,于洪水开市。若是和硕特部不肯退出大草滩,那么我们就断绝贸易,以贸易换其退出其地。

不过,这些贸易的开放并不能给河西带来根本性的好转,想要让河西恢复万历之前的盛况,必须要打通西域商道。据闻,叶尔羌汗国被阿布都拉哈汗重新归于一统,西域商道恢复交通不是问题,可问题是现在我国混乱的形势,甘、凉等地的回教徒颇有同叶尔羌汗国一统的倾向,和哈密主动进行联系,会不会是引狼入室?”

王永吉也知,徐自厉这些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大明王朝轰然倒塌之后,河西各族都人心浮动,不要说甘、凉等地的回教徒有异动,就连兰州的回教徒也似乎不那么平静了。他思考了半天后终于说道:“先做好通商的准备,然后我再写一封书信给陛下,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他,由陛下来定夺吧…”

第444章 城武一

当王永吉想着给李自成写信的时候,被清军连续炮击了十天的城武县城东南角终于崩塌了一个二十余丈的缺口,城外的清军一时欢呼不已,很快两队清军便交替掩护着冲入了缺口。

虽然总参谋部已经对顺军各部进行过基本的防炮击教育和守城作战的注意事项,不过已经在城武坚守了数月的顺军将士,不管是体力还是物资都已经见底了。

而此时清军在人数上的优势终于在攻城战中发挥了出来。打开了城墙上的缺口后,不断涌入的清军很快就冲破了缺口处顺军设立的防线,然后向着城内街道直冲了进去。这种县城的格局其实都差不多,连通城门的十字大街把城市分为四个区域,而十字大街的交叉中心一般就是鼓楼了。

虽然十字大街是比较宽敞且平直的,但是街区内的小巷却是弯弯绕绕的,当清军冲入街巷后,顺军需要防守的地区就扩大了,这对于守城方来说是不利的。在天津,顺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守城战的胜利,那是建立在顺军的火炮优势和使用了火攻战术上的。

但是在城武县城,顺军可没有大量的火炮和火器,也没有那么多的引火物。所以,当清军大队人马通过城墙缺口冲入城内后,顺军只能节节后退了。

负责东南城区防御的顺军将领张文表,差一点就被一队通过小巷子绕到身后的清军给突袭了,幸好他所处的位置是一处建立在屋顶上的平台,居高临下的顺军将士还是发现了这队清兵的踪迹,然后凭借着地势和平台下面的顺军士兵配合,把这队清兵给围歼在了小院和巷内。

不过张文表虽然消灭了摸到自己身边来的清军小队人马,却也清楚东南城区已经守不住了,因为敌我已经失去了泾渭分明的阵线,现在东南城区内已经陷入了乱战之中。他没法调动部队去堵截清军的进攻路线,因为根本判断不出清军的进攻路线,清军突破了缺口处顺军的简陋防线后,就立刻分成若干小队朝着城内深入了。

清军现在根本不着急消灭城内顺军的主力,他们就是想要彻底的搞乱城内的局势,这样当清军的后续部队进城的时候,顺军就会因为处处设防而失去对抗清军大队人马进攻的机会。

不希望自己部下全部折损于这里的张文表,很快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他退到鼓楼附近时,正好看到怒气冲冲从楼上下来的上司马如青,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义军将领们,在这个时候可不会谈什么兄弟情谊,马如青看到他就摩拳擦掌的对他怒吼道:“我在上面看的清清楚楚,城墙垮塌到你带头跑路,连半个时辰都没有,你就是这么带兵的?”

张文表也有些急眼的说道:“我有什么办法?我之前就和你说过,我们的物资不足,清军的红衣大炮威力太大,一旦城墙垮塌了就不可能堵住。

而且陛下给我们的命令是坚守到二月初一,今天都初五了,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你总不能让弟兄们都死在这里吧?”

马如青听了更加上火的吼道:“军令如山,老子没说撤,就算是战死在这里,老子也陪着你们。你特奶奶的擅自撤退,老子就能执行了你的军法…”

眼看着城中正副两位主官要打起来了,边上的顺军将领赶紧上前拉住了马如青。一位将领在边上劝说道:“现在谈其他事情都不适合,距离天黑至少还要2个时辰,我们至少要坚持到天黑才能突围出去。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应当沿着东门和南门大街设防,不要让清军轻易的突破这两条大街进入到其他城区,否则我军在城内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张文表也承认,这位部下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要是在天黑之前就让清军占领了四座城门,那么他们可就成为瓮中之鳖了。而且和马如青共事这么久,他也知道马如青的个性,他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因此借着这位部下的插嘴,张文表转身就带着自己的部下朝着南门走去了,口中还高声喊道:“我守南门大街,天黑之前绝不会让清军占领南城门,否则我就战死在哪里。活着出去的兄弟,逢年过节记得给我烧点纸钱…”

清军这边,负责攻打城武县城的石廷柱终于在轰塌了城墙半个多时辰后走上了东城门城楼,此时城内依旧在激烈的战斗着,清军也只是拿下了城东南区域和东城门附近,其他三座城门此时依旧还在顺军的控制之中。

看着城内处处燃起的烟柱,石廷柱忍不住对着身后的孟乔芳说道:“这些顺贼也确实难缠,就算是大明的官军,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后,也就没什么斗志了,当官的只会在第一时间跑路,哪里还会在城内等死呢?想不到这些顺贼倒是颇有志气,这样都不跑路。”

石廷柱出身的石家本是辽东将门,就算投降了满人之后,石家在汉军旗中的势力也仅次于努尔哈赤的亲家佟氏一族而已。孟乔芳因此很是谨慎的回答道:“顺贼确实要比大明官军难缠,但是下官也从那些绿营哪里听说,其实过去的顺贼也没有那么难缠。

就在七八年前,只要数百马兵就能驱散数千上万的贼兵,但是李自成这个人非常有韧性,虽然在官军手下屡屡失败,却始终不肯投降朝廷,反而一次次的聚兵反抗,于是顺贼越打越强,最终在三四年前围歼了官军的主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