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78章

作者:若谜喵

  【“粮食怎么解决?”】

  【褚遂良答道:“粮食之事好解决,只看陛下要不要下狠手了。”】

  【“把那些贪军粮的都给抄家了,粮食不就来了。”】

  【“嗯,有理,但朕感觉不够。”】

  【唐承宗突发奇想,立刻道:“对了,把与世家相关的贪官给通通拿下。”】

  【“然后,让那些世家用粮食来换他们的命!”】

  【“啊这?!”】

  【唐承宗目光一扫,眼中遍布凶意:“怎么,朕的主意不好吗!”】

  【“还是说,你们也勾结进去了。”】

  【“陛下此法甚妙。”】

  【唐承宗指了一下褚遂良:“好,就交给你来做。”】

  【“朕相信你能处理好。”】

  【“记住,只能拿粮食来换。”】

  【褚遂良眉头一抬,错愕道:“啊?!”】

  【随即,内心苦涩,应道:“好!”】

第94章 议和退兵?痴心妄想!朕要一直打下去!

  【后来,他们苦思冥想,又想出了可行之法来。】

  【褚遂良上议道:“陛下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唐承宗立刻提前精神来,叩问道:“什么办法?!”】

  【褚遂良一本正经道:“那就是,先议和,然后待平息国内之乱后,再徐徐图谋。”】

  【听言,唐承宗猛地一睁,眼珠子充满着疯狂之色,音量也骤而升高:“议和!?!”】

  【“朕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你要让朕议和!!!”】

  【褚遂良以平静之色对待,反正自己已然被派去处理世家之事,后面再严重也严重不到哪里去:“陛下,臣深知议和代价固然大,但也只能是这样。”】

  【“像当初太宗皇帝,面对颉利可汗的来袭,深知己方开战会损兵折将,百姓生灵涂炭。”】

  【“因而,选择忍辱负重,议和贡献。”】

  【“可后来呢!”】

  【“太宗皇帝见时机良好,大唐国力昌盛,派兵征战,最终,一举擒获颉利可汗,一扫前期颉利可汗所带来的阴霾。”】

  【“同时,开疆扩土,把东突厥地区纳入大唐疆域范围内。”】

  【“实现一举两得之事。”】

  【“所以议和退兵,也不是不可取。”】

  【“倒不如说,可以称为上策之计。”】

  【“是啊陛下,褚大人说的对啊,先战术性的议和退兵,后谋略性的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陛下没错!短暂性的屈辱不算什么。”】

  【“唯有日后的胜利才是永恒。”】

  【“毕竟世人大多记得都是赢家!!!”】

  【听着太宗皇帝的名讳,唐承宗觉得十分刺耳,精神上受到刺激,面色狰狞,怒斥道:“别给我提父皇!”】

  【随即,又怒瞪着褚遂良:“还有你,你讲的这件事我已经听烦了!听厌了!”】

  【“父皇当初明明有一战之力,可面对颉利可汗,却软弱至极,屈辱贡俸。”】

  【“哪怕他后面再成功,朕也瞧不起。”】

  【他咬牙切齿道:“再者!你们要知道,朕比父皇他强!”】

  【“强一倍!”】

  【“不!”】

  【“强十倍!”】

  【“强百倍!!!”】

  【“若效仿父皇他,那岂不是代表朕比他弱,弱他一头!!!”】

  【“所以想让朕议和退兵!痴心妄想!!!”】

  【“朕要一直打下去!!!”】

  【“打到吐蕃它们跪地求饶为止!!!”】

  【“打到吐蕃它们向朕俯首称臣为止!!!”】

  【唐承宗那久居皇帝,叱咤天下的帝王气势,皆在这一刻,迸发出来,压得众人有点喘不过气,有点窒息感。】

  【“这?!”】

  【褚遂良是知道唐承宗的这个心结,可万万没想到,面对大唐危机时刻,他还是那么固执,不肯退后。】

  李世民双拳紧攥,青筋暴起:“不是!我软弱至极?!”

  “放他o娘的狗屁!!!”

  “来人,取我马鞭来。”

  此话一出,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整个空气都被冻结了起来。

  各大臣们汗流浃背,不知道有人怎么。

  听到马鞭这词,李泰下意识地哆嗦了一下。

  但没几下,就松了一口气。

  毕竟不是冲着他来的。

  见状,李宽眼中满是戏谑,内心的坏心思跃上心头,随即凑近去,小声打趣道:“四弟,你这是有了应激啊。”

  李泰这一听,怔然一愣,迷茫道:“什么应激?”

  “马鞭!应激!”

  李宽眉头一挑,拍了拍他的肩膀,轻描淡写的说道:“放宽心,父皇这次大概是不会打你的了。”

  李泰这下明白了,顿时因气恼而涨红了脸:“你你你!”

  哎呀呀……这就结巴了。

  李宽装出一副关怀兄弟的表情,死死抓住他的肩膀,阴阳怪气的关心道:“四弟,你是不是有点结巴的病啊。”

  “那这可不行啊。”

  “有病得去看病。”

  “不然日后严重了,那可不太好了。”

  李世民见他们窃窃私语在说什么,马上就把如鹰隼的锐利目光投放过去:“你们在讲什么?”

  李宽一脸无辜样:“没什么。”

  李泰咽不下这口气:“父皇。”

  李宽当即捂着他的嘴,见他挣扎,立马低语警告:“四弟,祸从口出啊。”

  “你这一说,父皇定会勃然大怒,拿马鞭抽我们的。”

  “我是无所谓。”

  “但四弟,你也不再想品尝父皇那马鞭的滋味吧?!!”

  李泰一怔,眼中闪过对马鞭的恐惧感。

  见此,李世民起了疑心,觉得那个逆子又在讨论自己了。

  于是,怒目圆睁,嚇然道:“你们是不是又在非议朕!!!”

  松开手后,李宽戏精附身:“父皇,怎么可能啊!”

  “你对儿臣的偏见有点深了啊。”

  “儿臣,对父皇您的敬重之心,犹如滔滔江水永不断流呢。”

  李世民眼睛一眯,完全不信这鬼话,随后看向李泰:“你来说。”

  李泰干笑了一下:“父皇,没什么没什么。”

  听此,李世民见没什么收获,也只好踹了一脚,泄泄怒火。

  诚然,等马鞭一到,李承乾后面可就没什么好受的。

  【待了一会后,唐承宗的气稍微有点消后。】

  【鉴貌辨色的褚遂良,才敢把刚揣摩出来的方案抛了出来:“陛下,那或许可以退一步来讲。”】

  【“怎么讲?!”】

  【唐承宗警告道:“千万不能再提议和之事。”】

  【“朕!绝不议和!!!”】

  【褚遂良额头冒汗,毕恭毕敬地垂首道:“是,陛下。”】

  【“臣是不会再提议和之事。”】

  【“臣所倡议的是率先提出来的方案的弱化版。”】

  【唐承宗精芒一现,微微一眯:“哦?!”】

  【褚遂良见他平了情绪,有了耐心听,当即道:“臣认为,边境最主要的还是缺粮。”】

  【“吐蕃联军得知苏将军他们没粮,定会在城中散播谣言,动摇军心士气。”】

  【“倘若有粮,士气上升,苏将军等诸位边境将军定能守住。”】

  【“所以军粮的供给乃此事的重中之重。”】

  【“再者,吐蕃各国经济混乱,虽以战争暂时转移矛盾,但久之必乱。”】

第95章 大唐血案爆发!夷贪官三族!

  【褚遂良挺直身板,娓娓道来:“它们一乱,那国内定会百姓起义接连不断。”】

  【“一有起义,那它们只能是撤兵回去镇守。”】

  【“一撤兵,大唐就有了喘息之机。”】

  【褚遂良侃侃而谈:“所以,臣觉得,长安的一万兵马可拨出三千兵马来。”】

  【“分为三路,以一千精兵为界限,分别向边境运粮过去,以振军心。”】

  【褚遂良顿了顿,话锋一转,语重心长的讲道:“当然,为了让战局尽快稳定,补给速度一定要快。”】

  【“故而民夫之类的就不用派,就单派精兵运粮。”】

  【“精兵运粮,定不会像民夫那样,拖拉许多,才能到边境。”】

  【“一旦到边境,边境之兵定会知道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先前之事只是一场意外。”】

  【“接着,再让苏将军等将军进行演讲一番,士气大增的情况下,定能扛得住吐蕃联军攻势。”】

  【“自然,只要守住就好。”】

  【“因为此计之意,不求胜,只求稳。”】

  【“而我们稳,那便是胜。”】

  【褚遂良弯弯绕绕的一大堆,实际上说的是,先抛开大局,快速运粮,稳定边境士兵士气,让苏定方他们先得以守上一波。】

  【只要能守上一波,后面大唐就可以慢慢处理军粮、兵力等各事。】

  【而吐蕃他们则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