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77章

作者:若谜喵

  【旋即,谏言道:“陛下!现如今,天下已如腹中之汤,早已沸腾!”】

  【“大大小小的百姓起义数不胜数!”】

  【“尤其是以黄巢为首的起义,聚众十万民夫,势力庞大。”】

  【“已有数州被他攻陷!”】

  【“难道陛下你还不知道此事的严重性吗!!!”】

  【唐承宗居高临下俯瞰,言语中满是不屑:“那又如何?!”】

  【“黄巢不过是区区一个贩盐之贼,覆手可灭。”】

  【“朕贵为当今大唐天子,何须把这种小儿放在心上。”】

  【突然,他语气重而缓,充斥着丝丝怒意:“当然,朕对此是非常恼怒!”】

  【“他不过是一个贩盐之贼,竟敢煽动灾民,造反起义,如此胆大妄为,朕势必要以他之头颅,昭告天下,起义造反者,死!!!”】

  【因被唐承宗排挤从而对朝廷兵事知晓少的长孙无忌,满满疑惑:“陛下既然已知,又何不兴兵讨之呢?!”】

  【“若容黄巢久之,必定作大。”】

  【“到时,难剿矣。”】

  【“同样,那时陛下你的皇位也会危矣啊。”】

  【不犯病的唐承宗,思维敏捷,讥笑一声:“呵!司徒难道是老糊涂了,不知边境之事?!”】

  【“当今,先以边境之事为主。”】

  【“其余之事,容边境之事结束后,再行打算。”】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臣不糊涂。”】

  【“臣一直觉得陛下你开启边境战事是糊涂之举。”】

  【“毕竟攘外必先安内。”】

  【“陛下,你不把大唐商人、官员贪污腐败之事,处理干净。”】

  【“就敢开启国战。”】

  【“那岂不是自留缺口,让敌人破之。”】

  【忍了许久的唐承宗,听到这话,立即怒气丛生,不想忍了,怒叱道:“司徒!你好大的胆子!!!”】

  【“朕敬你是舅舅!已经容忍你多时了!”】

  【“可你还得寸进尺,真不怕朕革了你的官职,赐你一杯毒酒,让你体面的走!!!”】

  【听此,长孙无忌嘴张了张,似要说什么却说不出口,心中更满是复杂之色。】

  【可为了大唐事业,他咽下了这种复杂情绪。】

  【旋即,正色道:“臣信陛下会这样做。”】

  【“但臣有事实证明,是陛下错了!!”】

  【“这是苏定方派人送过来的密信。”】

  【“陛下,一看就知!”】

  【内侍立马把装有密信的筒子呈给皇帝看。】

  【唐承宗拿到手,瞅了瞅上面的印章,眉头一皱:“是真的!!”】

  【“他为何送到你那!?”】

  【“不派人送到朕这里!!”】

  【长孙无忌也是十分硬气,怼道:“自然是苏定方不信任陛下的人,所以才托人私下送到我这。”】

第93章 你是大唐天子难道就可以无所不能?

  【唐承宗骂了一句:“这个苏定方!!!”】

  【“有负朕的嘱托!!!”】

  【而后,他拆开来看,目光简单一扫,大惊失色!】

  【“啊!?”】

  【他怒而拍桌,愤怒道:“这群该死的国贼!!!”】

  【“竟敢对军粮动手!!!”】

  【“朕要把他们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此时,容忍太久的长孙无忌已经打算放开自我,决定今天要狠狠地嘲讽唐承宗。】

  【哪怕后面惹得他大怒,革掉自己的官职,让自己喝上一杯毒酒上西天也无所谓了。】

  【“呵!现在陛下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若不是陛下你倒行逆施,不理朝政,放权突厥,又怎能惹得贪官泛滥、世家弄权、百姓起义、天怒人怨的。”】

  【“边境之事、起义之事,等等的一切,都是陛下你太自大的错。”】

  【“以为是大唐天子,就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可陛下你别忘了,你也是人!”】

  【“是人就是会有疏忽。”】

  【“百密一疏说的就是这个。”】

  【“再说了,人心复杂,时刻在变。”】

  【“他们的贪婪是陛下一步一步纵容后,一刻一刻长出来的!!!”】

  【“大唐有陛下,不日即亡!”】

  【闻此,勃然大怒的唐承宗,拳头紧握,青筋暴起,怒摔密信:“放肆!!!”】

  【“司徒!你这是斥责朕吗!!!”】

  【长孙无忌直言不讳,承认了:“没错,我正是在骂陛下。”】

  【“狂妄!!!”】

  【“你是不是忘记你的身份了!!!”】

  【“身为臣子,还敢倒反天罡,教训朕来着!!!”】

  【长孙无忌与他针锋相对,不屑一顾:“陛下,你别忘了,臣不只是臣子,还是你的舅舅。”】

  【“身为舅舅,教训斥责外甥有何不对?!”】

  【唐承宗不怒反笑,连道三声好字:“好!好!好!”】

  【“他们(指贪军粮的)这样,你也这样。”】

  【“看来我不发威!你们都不把朕当一回事了!!!”】

  【“来人!革职!入狱!”】

  【骂完他的长孙无忌,见他气急败坏的模样,心里舒畅极了。】

  【整个人更是神清气爽了。】

  【然后,毅然起身,说道:“陛下!后会无期。”】

  【之后,就在唐承宗的注视下,跟着千牛卫出了两仪殿。】

  【“他这话什么意思!”】

  【“后会无期!”】

  【“呵!这是在诅咒朕吗!!”】

  【“看来真的要赐他一杯毒酒,才能以泄朕的心头之怒!!!”】

  【称心轻轻抚着唐承宗的起伏的胸膛,安抚一下后,提醒道:“陛下,息怒息怒呀!”】

  【“当务之急,还是召那些有本领的大臣进宫,商议边境军粮之事啊。”】

  【他为何提醒,这是因为他的权势建立在大唐上,建立在唐承宗上。】

  【若国破,那他就成了一个亡国之妃,会被诸位大臣给诛杀的。】

  【所以,头脑十分清醒的称心,才会总在关键时刻提醒安抚的。】

  【同样,也正因为有他,唐承宗的精神癫疯才少发作了。】

  【唐承宗在他的安抚下,情绪渐渐平息了:“爱妃言之有理!”】

  【“来人,去请褚遂良、李义府他们那些大臣来。”】

  【“是,陛下。”】

  【一阵子过后。】

  【接到消息的褚遂良等人,匆匆忙忙赶来。】

  【来到皇宫外,他们瞧见是长孙无忌的马车,眉头一皱。】

  【后面,询问马夫一番,稍微了解一些事,才迈步前往两仪殿。】

  【褚遂良等人,拱手作揖:“臣等拜见陛下。”】

  【“陛下,唤臣等来,所为何事?”】

  【唐承宗郑重其事的讲道:“拿给他们看。”】

  【“这是?!”】

  【褚遂良等人互相面面相觑一下,便打量了信件。】

  【“什么?!居然是这事。”】

  【“那些家伙真是大逆不道。”】

  【唐承宗催促道:“朕叫你们来,正是所为此事。”】

  【“朕要你们想办法,处理好此事,绝不可让边境被吐蕃各国攻破。”】

  【“切记,时间不等人,尽快想出可行之法来。”】

  【“是,陛下。”】

  【接下来,褚遂良等人绞尽脑汁,互相商议。】

  【隔了好一会,才商议出可行之法来。】

  【“陛下,我们有主意了。”】

  【“快说。”】

  【褚遂良娓娓道来:“陛下,当务之急是派兵支援。”】

  【“长安城有一万精兵!”】

  【“以三三三形式,分别支援苏将军、李将军所在边境。”】

  【“并运粮过去。”】

  【唐承宗一口否绝:“不行,这样长安兵力空虚。”】

  【“你们另想一个。”】

  【褚遂良拱手道:“陛下,只有这个办法。”】

  【“至于长安兵力空虚,可以募兵,以老带新来快速让新兵适应。”】

  【“再者,只要潼关那里没有意外,像黄巢这一类的逆贼压根是攻不进来。”】

  【唐承宗摆摆手:“朕不是担心黄巢这种逆贼小儿。”】

  【“等朕的玄甲军得胜归来,黄巢之命轻而取之。”】

  【“朕担心的是,我的好弟弟,楚王。”】

  【诸位大臣互相看了看,对此不敢言了:“这!?”】

  【唐承宗继续道:“不过募兵这条意见,朕采纳了,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