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谜喵
其实李世民也想叫长孙无忌来出面的。
但奈何要试一试房玄龄,看看他对科举有没有异样想法。
故而就点名房玄龄了。
房玄龄把这个麻烦包裹抛给:“魏王殿下的建议诚然虽好,但还是有一点点欠缺。”
“此欠缺臣说不出来。”
“臣想,司徒大人或许能对此建议查缺补漏。”
“司徒大人,你说对吗?!”
“啊?!”长孙无忌被他陡然Q了一下,也是一脸懵。
而后,立刻回过神,瞧见他那眼神,内心暗骂。
这个老匹夫,狡猾的要死,尽把麻烦事丢过来。
李世民眉头一抬,面不改色道:“那无忌,你来说说。”
李泰也把目光投放过去。
长孙无忌想了想,自己是舅舅,当场就直言了:“陛下,臣认为魏王殿下之言不妥。”
第85章 出谋划策!谋划科举落榜生!
此话一出,让李泰紧锁眉头,脸色略微难看。
然后便立马发难,叩问:“司徒,为何我言不妥?”
长孙无忌捧了他一句:“殿下虽熟读文学,知地理,但还是不妥。”
“再者,殿下已被陛下任命为水部郎中。”
他言之谆谆:“正所谓是一心不得二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殿下,该尽心去管水利之事,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而不是多揽一事,徒增麻烦,徒耗精力。”
“万一误了大唐水利之事,那可就是有负陛下之期望啊。”
他尽量的去圆。
而不是指出科举弊端。
科举弊端不应该当面讨论,不然容易被世家大臣所防范。
再者,也容易坏了李世民的布局大计。
一举两失,那就不太好了。
李世民轻嗯一声,面色平常:“这番话言之有理。”
“青雀你就专心顾好水利之事吧!”
李泰见希望断了,急了:“父皇,儿臣。”
“嗯?!”
只是李世民的一个冷漠眼神,他就彻底熄火了。
因而李泰不得不改变说辞:“父皇,儿臣知道。”
瞅此!
李承乾藐视看他一眼,真是废物草包一个。
此刻,李世民没有管他们怎么想的,又另起了一个话题。
“关于佛门之事?!大家怎么看?”
?!这怎么突然就讲佛门了呢?!
不是应该讨论科举吗?!
各大臣对于他蓦然提出的话题,茫然了。
房玄龄左顾右盼了一下,心知此事该轮到自己出马了:“陛下,你突然讲起佛门这事为何?”
“难道是要改对佛门的政策?”
李世民点点头:“正有此意。”
房玄龄捋一捋头绪后,试言道:“当初贞观初年,陛下曾颁布诏令,推行《佛先道后》政策,明确规定僧侣需参与劳作,使得大唐国力大增。”
“然后,贞观十年,推行《佛道并重》政策,想借此平衡佛道两门。”
“贞观十一年,陛下诏令,明确将道教置于佛教之前,实施《道先佛后》政策。”
“如今陛下又重提此事,难道陛下是想放开对佛门的一些束缚。”
李世民见他分析个七七八八的:“是啊!”
“依你之见,该不该呢?”
“其他人也可发表意见。”
其实李世民对佛门既有偏见,但又没有偏见。
此话看似矛盾,但确实是矛盾的,如人一般。
李世民之所以一开始抑佛,是出自政治考量。
因为佛教的势力太过于庞大,再加上早些年不劳作、不纳税等优惠政策,容易藏污纳垢。
故而抑佛。
现在想放开一点,是联想到科举的弊端,又因为道教势力在他的放纵下,又有点大了。
所以,他想抑道放佛,取两者平衡,用以维持大唐稳定。
房玄龄顿了顿,便同意:“陛下,是该放开一些限制。”
长孙无忌:“我也认为该。”
其他大臣也发声附和。
李世民点了点头:“好,那就这么定了。”
聊完此事后,他们又说起其它话题,静等天幕的播放。
很快,又讨论一些事后,天幕画面又再现了。
【楚王府。】
【深夜!月色如一层银色薄纱,覆在天际。】
【议事堂。】
【烛火晃晃悠悠的,宛如人心在摇曳着。】
【楚王以及一众幕僚齐聚于此。】
【薛元超第一句就来点题:“当今陛下杀了魏王,下一个就会向殿下你动手了。”】
【“毕竟在所有封王当中,殿下给陛下的威胁是现阶段最大的。”】
【裴行俭赞同:“是啊!殿下,我巡逻王府之际,明显感知盯梢的人远比之前多了不少。”】
【“定州外的王方翼也派人传递消息说,他那里时不时有军队行动的痕迹。”】
【“这或许就是陛下想要对殿下动手的征兆啊!”】
【楚王面色凝重,颔首道:“我明白了。”】
【“这确实是不得不防啊。”】
【“大哥,没想到你还是走到了今天的这一个地步了。”】
【他稍微感慨一下,便进入办事状态,问道:“除此之外,长安那里有发生什么事吗?”】
【狄仁杰:“长安除了科举外,近期没什么大事。”】
【楚王捋捋胡须:“哦?!已经到了科举的月份了啊。”】
【“最近忙得我都忘记了这事了。”】
【“那科举的情况是怎样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叹息道:“糟糕透了!”】
【“上榜之人皆为世家之人,无一寒士。”】
【楚王眼皮一掀,看了一眼他,惊道:“这么严重了!?!”】
【“我记得,我还在长安时,有了解,寒士与世家比例,限制在一比七的比例左右。”】
【“可这才短短几年,就成这样了。”】
【狄仁杰惋惜道:“唉!所以我才言,糟糕透了,殿下。”】
【薛元超出声道:“虽然这样说不太好,对大唐是糟糕,但对我们或许有利。”】
【楚王认同道:“嗯,确实!我们可以在这里面做些文章。”】
【“比如拉拢一些有才学的寒士落榜生?!”】
【薛元超皱了一下眉,阐述道:“殿下,拉拢固然好,但忠诚却难以保障。”】
【“毕竟我们做的事,要不显山,不显水,一旦泄露,败矣。”】
【狄仁杰附和道:“嗯,元超之言有理。”】
【“拉拢可以,但一定要慎重慎重。”】
【楚王见两大谋士都这样讲,也琢磨一下话里面的含义。】
【随即,沉吟道:“也对。”】
【“那我们改为打探有哪些落榜生有真才学?!”】
【“等日后时,就不需再花费精力来寻人才,直接征召即可!”】
【“同时,若探知落榜生有些家中贫困潦倒,或面临难关,那便赠予一些钱财,或暗中出手助他,相当于结个善缘。”】
【“你们觉得如何?”】
【薛元超、狄仁杰互相对视一眼,贺道:“殿下大智!”】
【其他人也跟着贺:“殿下大智。”】
【楚王哭笑不得:“我这什么大智,都是二位的点拨啊。”】
【“不过既然决定此事了,那该交给谁来办?”】
【狄仁杰主动请缨:“殿下,我来吧。”】
【楚王:“好!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狄仁杰拱手作揖:“定为殿下,探人才,结善缘,纳麾下。”】
第86章 战事爆发!各国合纵连横攻伐大唐!
【承德十三年!】
【三月。】
【边境爆发大规模的战役,波及数国!】
【其根本原因是,唐承宗已经等不及了!忍不住地想开疆扩土了!】
【自然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
【因素一,已经有很多年没能大规模获得军功的将领士兵渴望建功立业。】
【毕竟在这个物价昂贵的盛唐里,不向上爬,单凭着那一点俸禄,根本是养不活一家子人。】
【他们这些没背景的将领士兵,只有一步一步爬上,利用权力,才能让家里过得好,才能过上如世家一般的奢侈生活。】
【因素二,年轻的世家子弟想证明自己,想扬名立万,想青史留名。】
【又加上,苏定方这些老将占据朝廷的上层位置太久了。】
【归根究底,朝廷的官员位置就那么点,一个萝卜一个坑,世家子弟想往上面升,除了讨皇帝开心外,只有获得大量军功,把老将挤下去才行。】
上一篇: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