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72章

作者:若谜喵

  【因素三,世家想敛财,贪婪的他们觉得他们按平常这样敛财还是太慢了。】

  【只有战争,在战争中发战争财,才能以百倍的财富积累速率来快速敛财。】

  【恰好得知唐承宗有开启战事的打算,他们便主动当主推手,一举推动战争开启。】

  【因此,在种种原因的交织下,唐承宗一旨令下,停止互市,大规模调动兵马,守卫边境。】

  【甚至还给苏定方、李世勣(李勣)这一些人下了一道私人旨意。】

  【此旨意内容是:若能瞧见可反攻他国,开疆扩土的良好时机,朕准你,带兵反攻。】

  【其中,有不少人对这个持反对意见。】

  【像一些在互市获利最大的以及停掉互市利益损失最大的世家及商人。】

  【但这些人阻力不是特别大。】

  【阻力最大的是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大臣。】

  【他们觉得不可多处开战,不然以大唐国力,难以抗拒多国共同伐之。】

  【面对他们的纠缠,唐承宗以一句傲慢之语:“凭我万国来朝的盛唐之力,何惧那些矮小弱国!!!”来堵住他们的嘴后,便不管不顾地强硬推行下去。】

  【除了这些外,突厥人也不会少了存在感。】

  【他们为了更进一步,也是表明想加入战事。】

  【唐承宗考虑他们是马上民族,挺会打游击仗的,又对他这个皇帝忠心耿耿的。】

  【故而让他们领少数骑兵以及监管各大兵权在手的苏定方等将军。】

  【以防止反叛之事发生。】

  【随着唐承宗的停止互市的旨意下达。】

  【当即,导致吐蕃等一众各国经济动乱,一时崩溃,粮食等之类依赖大唐的基础民生物品价格飙升。】

  【最终,经济大萧条毫不意外地降临在各国。】

  【吐蕃各国一时面对这个物价的飙升,很是茫然。】

  【再加上,贵族不断趁机索求。】

  【饿死了不少贫苦百姓。】

  【一些平民百姓,为了活下去,女的“自愿”入奴做娼,男的“自愿”参军入伍,为奴为仆。】

  【松赞干布的孙子、现任吐蕃国王的芒松芒赞,得知此国情后,又看见唐承宗派人说停止互市是因为大唐自己物资供应不足、先满足自家需求后再启互市。】

  【于是,立马召集各大臣,齐聚布达拉宫,商议该事。】

  【由于吐蕃大臣不少人都是经过了文成公主入藏以及大唐互市的文化交流。】

  【因而,他们深知中原学识。】

  【顷刻间,洞悉了互市开启与突然中断是大唐的阴谋。】

  【所以,他们满腔义愤,怒骂大唐不讲武德。】

  【“国王,这一定是大唐的阴谋。”】

  【“说什么日后再启互市,狗屁不通!”】

  【“是啊!不可信此番说辞啊!”】

  【“我从那些狡猾的商人口中得知,大唐跟我们互市的那点物资,在整个大唐内,根本不算什么。”】

  【“我当初就说,不应该互市,大唐那么友好,一定是阴谋。”】

  【“现在看,我果真说的没错。”】

  【“大唐一停下互市,我们这边的物价就疯了般涨,完全是看不见停止的尽头。”】

  【一瞬间,此地吵闹的像个菜市场,乱哄哄的。】

  【听着这些话,吐蕃国王芒松芒赞,心烦意乱,立即皱着眉,斥道:“停下!停下!一个一个来。”】

  【旋即,安静了下来。】

  【芒松芒赞见状,说道:“大相,你先来说吧。”】

  【曾出使大唐、促成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蕃、官职是大相(丞相)的噶尔·东赞,捋一捋头绪后,回复道:“国王,我军斥侯已探知大唐边境有军队异动的痕迹。”】

  【“这说明大唐停止互市,是有意向我们开战。”】

  【“不然不可能动用军队。”】

  【“所以我们该反道而行之。”】

  【“趁大唐尚未准备完,先一步发动战争,掠夺大唐边境。”】

  【他抚了一下胡须,自信满满地侃侃而谈:“若是打赢了。”】

  【“不仅能得到平常互市都难以交易到的丝绸等诸多宝物,还能缓解国内经济矛盾,获得大量粮食,以解吐蕃之危。”】

  【“一举两得之事。”】

  【“若我们更凶猛点,从大唐咬下一口肉,吃下一块地盘。”】

  【“那便能开疆扩土,国王您也就成为一代雄主,青史留名,受万民敬仰。”】

  【听到这一席说辞后,吐蕃国王芒松芒赞,心动不已,呼吸急促,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真的吗!大相!”】

  【噶尔·东赞点了点头,肯定道:“当然。”】

  【“不过国王,若真想开疆扩土。”】

  【“那必须要合纵连横,邀请其他国家一起加入这场瓜分大唐的盛宴。”】

  【“这样就能让大唐四面树敌,难以招架。”】

  【“最终,无力与我们抗战。”】

  【“我们才能真正的吃下这一口肉。”】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阐述道:“除此之外,还要警惕文成太后,派人告知大唐。”】

  【“毕竟自互市以来,文成太后与大唐交流频繁。”】

  【“臣担心有所联系。”】

  【“自然只要严加看管而已,却不可伤和气。”】

第87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少大臣听此,眼中放光,纷纷嚷嚷:“大相所言极是啊!国王出兵吧!”】

  【“出兵吧!国王!”】

  【吐蕃国王芒松芒赞犹豫了片刻,立马下定决心:“就依大相所言,出兵,攻打大唐!”】

  【“同时,派出使者,游说各国,趋之利害,共伐大唐。”】

  【“遵命!”】

  【之后,反应过来的吐蕃,不仅开启战争,发兵掠夺大唐,来借此转移国内矛盾,同时也派人去游说后突厥、室韦部各国,共同伐大唐。】

  【各国接见吐蕃使者,又见自己有利可图,便跟着吐蕃一起行动,出兵伐唐。】

  【一下子,大唐四面楚歌,四面受敌。】

  李世民怒不可遏,斥之:“明知不可为,非要硬为之。”

  “愚蠢!真是太愚蠢了!”

  “这么好的计谋被用成了这样。”

  “明明可以先停一国互市,缓缓图谋的。”

  李泰也在一旁附和:“父皇说的没错!”

  “大哥的行为实在是太愚蠢了。”

  “连我这个不善于打仗的人都知道,不能多处开战。”

  “不然会徒劳国力,甚至会有灭国的风险。”

  李承乾形如疯状,双手举起,慷慨激昂:“呵!你们怎知我愿!?”

  “以一举之国扫荡各国,完成雄业!”

  “这是何等的壮举啊!”

  “这是何等的壮哉啊!”

  “也足以证明,本废太子,比父强!!!”

  李泰嘲讽道:“呵!不求稳,非求险!还说什么寇冕堂皇之词!”

  “事实证明你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举把大唐带进了死路中。”

  “最终,才被二哥摘取了胜利果实。”

  李承乾居高临下,面露轻视,说道:“后面天幕还没有放出来。”

  “你怎知会是大唐败?!!”

  李泰小眼睛睁大,以坚定的语气,回道:“结局早已知晓!”

  “我又怎不知大唐败局已定!?!”

  他们两个又是一个针锋相对的状态。

  李宽看着看着,嘴角都翘起来了。

  这戏好看,好看啊!

  李恪也同他一样,抱着吃瓜心态看戏。

  后面,他们两个辩了许久,没分出胜负来。

  李世民又出面制止了,才肯停歇。

  【得知各国来攻的消息。】

  【在边境镇守的苏定方等人,压力山大。】

  【尤其是知道了唐承宗的谋划后,更是无语了。】

  【不少人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陛下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啊!”】

  【面对吐蕃各国大批士兵侵犯,不少将领都忧心忡忡的,觉得大唐多处开启战场,会不会败?】

  【更有人当面问:“苏将军,这能扛住吗!?”】

  【苏定方面容坚毅:“扛不住也得扛。”】

  【“身后可是大唐百姓啊。”】

  【“再者,若让吐蕃各国突破这里,长安危矣!”】

  【“也是啊!”】

  【苏定方目露精芒,气势磅礴,定声道:“好了,大家收拾一下心情,认真对敌!】

  【“当然!后面不许再说这种坏军心的话。”】

  【“不然军法处置。”】

  【“是!苏将军!”】

  【李勣等人,也是如此对付。】

  【好在他们能力出众,面对各国的联军攻伐,暂时抗住了第一波攻势。】

  【同一时间线。】

  【曹县!】

  【从长安愤而离去的黄巢已经回来数月。】

  【日日面对家族长辈那失望的眼神,愧疚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反了这个早就烂到根了的盛唐。】

  【于是,他开始苦读谋略与兵书,私下暗探曹县地形,绘制地图,并暗中收纳流民,广积粮食,静等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