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谜喵
【后面,听着外面对王进士的祝贺,黄巢心里不是滋味。】
【因为在他认为,世家子弟或许有些是真才实学,但大多数都是才疏学浅之辈,根本比不上他们这些苦读之士。】
【尤其是在大唐的此等环境下,更为显著。】
【深夜!】
【夜深人静!窸窸窣窣的虫儿声格外清响。】
【卧铺上,黄巢翻来覆去,想入眠,却怎么也都睡不着!】
【他一闭上眼,脑海中就情不自禁地浮现钱管家的话、世家子弟的欢声笑语以及家族对他落榜的失望眼神!】
【尤其是脑海中钱管家的话萦绕不断。】
【什么“别以为就靠你的一腔热血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上榜之人都是世家子弟!”、“这世道是吃o人的世道!”等等。】
【他这是越想心里越烦躁。】
【突然,烦躁的他不知为何,翻然起身,一拳用力地打在了墙壁上,而后一拳又一拳砸!】
【拳头哪怕砸出血来,也不曾停下。】
【耳中传来隔壁客舍的怒骂声,但丝毫不顾。】
【“呼~呼~”他砸了一会后,气喘吁吁的,眼神却十分明亮,在黑暗中微微发光。】
【“官商勾结!压榨百姓!”】
【“世家把持科举!任选官场职位!”】
【“世间寒门平民!永无出头之日!】
【“这科举,说好听点,是遴选人才,但实际上不过是雅致的活人献祭!!!”】
【“这世道,说好听点,是民众百姓,但实际上不过是世家的吃o人歌宴!!!”】
【“所以!!”】
【“去特么的狗屁的科举!!!”】
【“去特么的狗屁的世道!!!”】
【他目光炯炯,眼中杀意弥散,似可冻结周身空气,切齿道:“我!黄巢!再此立誓!要颠覆这吃o人的盛唐!!!”】
【“屠尽世家贪官!!!】
【“再造新大唐朝!!!”】
【随即,黄巢怒而以手指为笔,以血为墨,以被为纸,义愤填膺的书写下杀意撼天的反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望着自己刚书写的、满是血迹的反诗,笑之:“哈哈哈!这反诗好啊!”】
【之后,留名黄巢所写,便收拾包裹,愤而离去。】
有世家大臣耐不住地呵斥:“狂妄!!!”
“这无知小儿着实是太狂妄了!!!”
“不过是科举落榜,却直接题反诗,想造反!!!”
“这是什么意思啊!!!”
“陛下,臣恳请陛下下令,按照天幕上的这个线索,抓拿黄巢一家子,斩首示众,以示大唐威名!”
“让世人看看,这造反是要砍头的!!!”
这一听,李世民怒目圆睁,转眼恶狠狠地瞪了一下那名世家大臣。
那怒火充斥的眼神好似生啖人的老虎,想一口吞了他。
PS:借用黄巢背景人设,微改编,不必当真。
第84章 李世民发怒,借科举之事布局世家!
“我都还没说什么呢!”
“轮得到你来斥责吗!”
在李世民近乎冷漠眼神的逼视下,以及轻飘飘的一句落下,似有千斤重,当即,压垮了那名大臣的脊梁。
他被吓得脸一瞬间都煞白了,手直发抖了。
然后,赶忙低下头,不敢吱声。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垂首,战栗不止,不敢大声呼吸。
眨眼间,空气冷得像冰窖一样,气氛更是足以令人窒息。
李世民瞧着那些世家大臣那徒留无处安分的眼神,冷哼一声,眼神一眯,严肃地讲道:“黄巢固然可恨!”
“但你们这些把握科举的世家更令人憎恶!”
“毕竟你们若一直都恪尽职守,一心为大唐办事,岂会发生这种事!?”
一些世家大臣,听到这话,嘴角一抽,而后,毕恭毕敬地高呼道:“陛下,冤枉啊!”
“我们一直都恪尽职守的。”
听此,李世民明显不信,谁信这话谁就是大傻子:“若是真的就好了。”
“当初编纂氏族志时,你貌似就不是这么想的。”
坐在后面、忽然被点名的崔民干,很是懵逼:“啊?!”
陛下,这关我什么事啊?!
我可是没出声呀!怎么就盯上我了啊!
还有,陛下,这都多久的事啊!你上次不是把老臣给处罚完了吗!
你这时候翻旧账不是要老臣的命吗?!!
李世民越想越气,怒气冲冲地说:“把崔姓列为一等,而把李姓放在后面。”
“如此目无中人!不把皇家放在眼里,却把世家高高放在心上。”
“就是因为有你这种人,世家的人心才被腐蚀,尽做些偷鸡摸狗之事!!!”
李世民此番话,只是在借机指桑骂槐,骂世家呢!
不少人都听得出来。
但他们不敢反驳什么。
虽然此话刺耳,但也是事实。
终究,攀附世家大族的心,在朝中大臣实在是太多了。
像魏征、房玄龄等等,这些都这么干。
再说了,李世民正盛怒着,这时候要当出头鸟,万一杀鸡儆猴一下,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还不如任由他发泄发泄,等发泄完后,气自然也就消了。
到时,再出声言谏,才会有成效。
崔民干磕头认错:“陛下,恕罪恕罪!”
“臣已洗清革面,悔改了。”
“还望陛下看在老臣的过些年的苦劳上,饶了老臣吧。”
他想了想,觉得还是很干脆的认错算了。
陛下说什么罪,他就是什么罪。
当然,谋反、会被砍头之类的罪名可不能承认。
他为何有如此的心态转变呢?!
是因为这些年的朝廷政治之争,可让他看得透。
归根结底,再看不透,那早就成了骨灰盒了。
对于他的表现,李宽啧啧称奇,心叹,果然能在复杂局面的朝堂上,存活下来的,久而久之,都是成精的玩意。
听到这一席话,李世民淡然瞥了他一眼,显然看穿了小把戏,顺势而为:“既然你已经认了。”
“那就罚你去想解决科举制的弊端!”
“限你一天之内,想出来,呈报上来。”
“啊?!”崔民干瞠目结舌,他一下子就想出了里面的弯弯绕绕。
不是,陛下,这不是要臣的命啊!
万一陛下你,想出什么针对世家科举之类的坏招。
然后,臣呈报上去,你就说这是臣想的。
世家一知道,那世家的怒火,不就冲着臣来吗!
唉!那这可怎么办?
有没有办法推开啊!!!
李世民虎目一睁,凶意一现,肃然道:“怎么?!你不愿?!”
崔民干苦着一张脸,情不甘心不愿地应下了:“陛下,我愿我愿!”
他此刻的心里,苦得要死,就像苦瓜那样,苦得痛彻心扉呢!
完全是有苦说不出啊!!!
李宽见状,眼前放亮,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
父皇以一步算百步,布局世家,当真是恐怖如斯。
学到了啊学到了啊!!
李治一脸懵,他不懂的为何崔民干会出现那种神情。
因为这明明是好差事。
长孙无忌等聪明大臣,洞察秋毫。
陛下不愧是陛下,既趁机发怒引出此事,又找了背黑锅的,不粘自身。
这一手,真当是算得死死的。
李承乾把这一幕尽收眼底,面露嗤笑。
而此时此刻,察言观色的李泰,为了讨李世民的欢心,为了想自己不去做水利、想留在长安,正所谓是绞尽脑汁的想解决科举的对策。
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在他看来相当不错的主意。
此主意要是被采用,便可用以延迟去办水利留在长安,甚至可光明正大的壮大自己的势力。
于是,出声道:“父皇,依儿臣看,该对科举进行改革。”
“改革!?”
李世民瞟了他一眼,微微颔首:“说的不错,确实是要改革。”
李泰心中一喜:“防止黄巢所说的此事出现,应当把主持科举这件事交于父皇最亲信之人来办。”
“这样就会减少世家勾结的情况下。”
“比如儿臣。”
“儿臣作为父皇最亲信之人,来主持科举是最为不过的人选了。”
“而且,这样一来,也能防备世家壮大。”
李世民看透了他的小心思:“房玄龄,你觉得青雀想的这个办法怎么样?”
房玄龄无语了:“……”
啊?!怎么就点名咱了?!
陛下,得罪人的事,让长孙无忌去办不就完事了。
上一篇: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