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谜喵
【“不跟他争夺了?!”】
【众人也是对此一惊。】
【薛元超等几位聪明人则霎那间想通了。】
【李宽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一句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跨越阶级就跟攀登高山差不多,那么陡峭的岩壁,想要稳着上去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危机与机遇并存,我们想要翻身,确实得牺牲一些东西,冒一些风险才行。”】
【“???”】
【李治有点明悟,又有点不解:“你的意思是?!”】
【闻言,李宽继续当一个不解惑的谜语人。】
【“这我也说不准,需要靠你自己悟。”】
【“好了,我现在是表明了。”】
【“后面你自行抉择吧。”】
【之后,又聊了一会,李治带着不少困惑,回去了。】
【而李宽则跟自己的下属表示,刚才所说的那话,不是不争,而是换条路争。】
【就是走从封地包围长安的道路。】
【然后他还说,在长安限制太大,陛下他的耳目在长安最多,干什么事都要受到限制。】
【但若在封地那就不一样了。】
【封地距离长安偏远,陛下的耳目难以触及过来。】
【这样就可偷偷经营势力。】
【在最为关键的时候,留有一份力量,可依情况而定。】
【李宽更以一句话奠定了最后的基调:“在长安,我乃笼中之鸟,网中之鱼,处处受到限制。”】
【“但出了长安到了封地,那我便如鸟上青天,如鱼入大海。”】
【“再也不受羁绊了!”】
【狄仁杰等人一听,纷纷出声赞扬李宽之智。】
李恪瞧见这一幕,了然了不少,旋即,直言不讳:“啧啧啧,二哥原来你一直有歪心思啊。”
李宽也不怂他:“彼此彼此!”
“三弟不也一样吗!!”
李世民二话不说,张口就骂:“你们就想着争!”
“李家的面子就是被你们这些争来争去的逆子给丢干净的。”
李宽耸了耸肩:“父皇,我也想携手共进的!”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其余的,儿臣就不多说了。”
“懂得都懂!”
“谁让父皇你自己也是从那个情况里走过来的。”
李恪暗骂,这个时候还接着刺激父皇。
我看有一天你被父皇剁成了血沫都不为过。
听此,李世民冷哼一声:“你自己好好反省吧!”
李恪很意外为什么父皇不发火了?!
李宽则表示,估计是父皇听多了这种话,有了抗性。
【次日。】
【李恪召集了楚王与晋王,让他们来皇宫小聚一场。】
【晋王他们犹豫了片刻,便前去赴约。】
【李治招待了一下,后面,也是直接入主题了。】
【李治听完后,都有点懵逼了。】
【这话跟我们这两个当事人商量对吗?!】
【而李宽则反应平平。】
【紧接着,更是主动提议,他要离开长安。】
【这一听,李恪大为一喜:“你真愿?!”】
【李宽叹了叹息,话中有话:“是的,毕竟再待下去,那后面的结局可就不太好看了。”】
【李恪就权当没听见这话。】
【李治这时则沉默了。】
【他是真的不想离开长安,去自己的封地那。】
【因为去封地那的缺陷属实是太明显了。】
第150章 楚王妃的温馨的一家子!
【接下来,李恪与李宽相谈甚欢。】
【并且,故意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让一旁的李治权衡利弊明白。】
【悄然间,他想清了。】
【那眼神逐步变得坚定有力。】
【随即,笑了笑:“陛下,臣也一样。”】
【“离开长安,去封地。”】
【他之所以同意,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楚王跑路了的缘故。】
【没了楚王在朝中帮衬,后面定会被李恪玩死。】
【终归李恪现在是天生皇权的代表皇帝,借着大义都能慢慢的温水煮青蛙,煮死他。】
【闻言,李恪眼中一丝错愕之色悄然一现,而后归于平淡。】
【因为某人那么久没动静,他都以为某人还想留在长安呢。】
【“噢?!此话当真?!”】
【李治点点头:“当真。”】
【可随即调换口吻,说道:“但陛下,臣还是有条件的。”】
【李恪心情大好,示意道:“你说?什么条件?!”】
【李治斩钉截铁道:“我想拥有并州的军事力量。”】
【“什么?!”】
【李恪脸色一变,笑容收敛,眼中冷峻,严肃道:“你可清楚你在说什么!!!”】
【李宽则微微皱眉,他这时有点搞不懂李治说这话的企图。】
【因为当众向皇帝开口要兵权,权当是撕破脸,死路一条。】
【李治坚定道:“我十分清楚。”】
【“臣要的不多。”】
【“只需三千兵马。”】
【“这三千兵马是臣对自己的保障。”】
【“同样,也是臣的私兵。”】
【“再者,对陛下来说,这三千兵马也不足为惧吧!”】
【“毕竟光长安,便有上万兵马。”】
【“所以以三千兵马换取臣的让权,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李恪表面上沉默不语,但不禁在心中诽谤。】
【是挺划算的,但你可知道你面对的是谁,是九五至尊的皇帝。】
【在皇帝面前,要兵权,真不怕未来朕举大军兵发并州诛杀尔!!!】
【而李宽则默默地深思。】
【突然间,灵光一闪,洞察了李治的阳谋。】
【顿时,内心感慨不已,真是一手好算计。】
【李治依旧直视着他,期待着李恪的答案。】
【李恪犹豫了好一会,才咬牙答应下来:“可!”】
【李治抱拳道:“谢陛下成全。”】
【此刻,李宽突然插嘴,出声道:“陛下,臣亦是如此。”】
【李恪以相当诧异的眼神瞅着他。】
【闹麻了,怎么连你也凑热闹了!?】
【这次李恪的答复很快,没几下就应了下来:“可!!”】
【这是因为他现在的想法,只想把这两个家伙通通打发到封地去。】
【毕竟未来没有他们的阻拦,只需待他清洗完朝堂,把自己的手下提上来。】
【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后面,他们又有说有笑的闲聊起来,说着过去的趣事。】
【一阵过后。】
【李宽他们两人告辞了。】
【李恪望着他们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笑容渐渐地冷了下来:“哼!希望你们拿到兵权后,乖乖在封地里。”】
【“可若不安分的话,那朕后面只能对你们下手了!!!”】
李宽看完后,点评一下。
我嘞个豆,九弟可以啊!
以进为试探,试探李恪的底线。
看看会是怎么样,再来做安排。
当然,这是十分冒险的一招。
李治敢用,也是成长了许多啊。
不愧是历史上创造了永徽之治的唐高宗。
成长起来后,就是有深谋远虑的腹黑潜能啊。
未来定要防他。
李恪则想歪了。
天啊,我居然真的给兵权了啊!
这难道就是后面导致三国鼎立的导火线吗!?!
毕竟有了兵权后,他们两个自立为王,那就是把大唐分裂了。
不对,我想简单了。
应该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他有点不太确信。
看到这,李世民蹙了蹙眉,没有说话。
上一篇: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