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219章

作者:守柴炉

  她却浑然不觉,猛地抬起头,温婉的眼眸瞪得极大,里面充满了震惊、喜悦,以及一丝长久压抑后骤然释放的泪意。

  “真……真的?”

  她的声音颤抖着,带着哭腔:“明玉,你可莫要骗我!皇爷爷他……他怎么可能会……”

  “千真万确!”

  朱明玉用力点头,激动地抓住姐姐的手:

  “外面都传开了!说是刑期已满,官复原职!虽然没人敢明着议论,但消息绝对可靠!”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那个疯子没那么容易倒下!他可是骂晕皇爷爷几次的英雄啊!”

  姐妹俩紧紧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仿佛要将这数月来的担惊受怕、压抑屈辱都在这一刻宣泄出来。

  张飙的重获新生,对她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死,更是一种象征。

  那个敢于挑战黑暗、撕破虚伪的‘疯子’自由了,就意味着这令人窒息的黑夜,或许并非全无光亮。

  激动过后,朱明玉立刻想到了弟弟。

  “我得去告诉允熥!”

  她一抹眼泪,转身就要往外跑:“他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很开心!”

  “等等!”

  朱明月连忙拉住她,脸上恢复了一丝忧色:“小心隔墙有耳……而且,允熥他……”

  她想起弟弟自从呈上铁盒后,就变得愈发沉默和隐忍,不由有些心疼。

  朱明玉却不管那么多,挣脱姐姐的手:“怕什么!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必须告诉允熥!”

  她快步穿过回廊,来到了朱允熥独自居住的北五所偏殿。

  此时,朱允熥正在临摹着一幅他父王朱标的字帖,笔法沉稳,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他心神不宁。

  “允熥!张飙那个疯子!不是,你的张先生被皇爷爷放了!他自由了!”

  当听到朱明玉带来的消息时,朱允熥执笔的手猛地一顿,一滴浓墨砸在宣纸上,迅速晕开一团黑迹。

  他抬起头,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难以掩饰的欣喜。

  张先生自由了?

  那个揭露他父王死亡真相,给了他人生中最重要一课的好人大哥,没被皇爷爷囚禁致死?

  真是太好了!

  但这欣喜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被更深沉的担忧所取代。

  他放下笔,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连绵的雨丝,声音低沉:

  “出来了……是好事。可是,二姐,他得罪了那么多人……就算皇爷爷暂时不动他,那些人会放过他吗?”

  他想到了张飙那五个兄弟,沈浪、孙贵、赵丰满、李墨、武乃大。

  据他所知,这五个人都被他皇爷爷弄走了。而如今的张飙,孤身一人,犹如身处群狼环伺的丛林,每一步都可能踏中陷阱。

  忽然,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朱允熥心头。

  他想联系张飙!

  他想知道父王和兄长死亡的真相!

  他想借助张飙的力量,在这绝望的深宫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同样冲动了一瞬,他就知道,他不能。

  他身边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他任何一个异常的举动,都可能给自己和两个姐姐带来灭顶之灾,也可能将刚刚脱险的张飙再次拖入深渊。

  他紧紧攥住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用疼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我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

  朱允熥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力:“只能静观其变。希望张先生……吉人自有天相吧。”

  他像是在安慰姐姐,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朱明玉看着弟弟故作老成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

  她忽又想起一事,压低声音道:

  “还有一事……我听宫人私下议论,皇爷爷似乎……似乎还是打算立那个庶出子为皇太孙。”

  轰!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朱允熥脑海中炸响。

  他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皇太孙……这意味着常氏这一脉,将彻底被边缘化,甚至被清洗。

  他朱允熥,将永远失去那个位置,甚至可能连安稳做个藩王都成了奢望。

  然而,他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异样,只是极快地垂下眼睑,遮住了眸中翻涌的情绪,用平静得近乎冷漠的语气说道:

  “知道了。”

  说完,他不再看朱明玉,转身走向殿内悬挂兵器的地方,取下了一把未开刃的练习用长枪。

  “我去练武了。”

  他需要发泄,需要将这份骤然加剧的危机感和不甘,融入到每一次劈、刺、挑之中。

  汗水,或许能暂时冲淡心底那刺骨的寒意。

  朱明玉看着弟弟沉默而坚毅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退了出去。

  偏殿内,只剩下朱允熥舞动长枪时带起的风声,以及那窗外永不停歇的、冰冷的雨声。

  他知道,张飙的出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而皇太孙之议,则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他必须变得更强,更有耐心。

  在黎明到来之前,他必须先学会在黑暗中隐藏好自己,活下去。

  与此同时,东宫,吕氏寝殿。

  “娘!我听说张飙那个疯子,被皇爷爷放了!他没有被皇爷爷砍头,也没有被囚禁致死!”

  朱允炆带着哭腔,来到吕氏寝殿。

  吕氏闻言,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手中的茶盏‘啪’地一声落在她的裙裾上,滚烫的茶水洇湿了一大片都浑然未觉。

  “你……你说什么?张飙那个疯子……他被放出来了?!”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原本温婉的眉眼间此刻充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

  “是啊!宫里宫外都传遍了,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朱允炆神情沮丧地道:“而且,是皇爷爷下的特旨,他不仅自由了,还官复原职”

  “特旨……特旨……”

  吕氏喃喃自语,身体微微发抖。

  张飙这个名字,如同梦魇一般。

  上次那场席卷朝堂的‘审计’风暴,让郭英、李景隆两位公侯下狱,让傅友文、茹瑺等六部高官最终伏法,她以为这件事就算完了。

  没想到,张飙在诏狱中又‘胡言乱语’,牵扯出‘宫闱禁药’、‘陕西旧案’,尤其是隐隐指向太子死因的疑云,就像一把悬在她头顶的利剑,让她这两个多月都夜不能寐。

  她本以为张飙必死无疑,所有的秘密和恐惧都会随着他的死亡被埋葬。

  结果张飙写了一封《治安疏》,让老朱在最后时刻,赦免了他,并囚禁在他官宿内,派锦衣卫严防死守。

  她又以为,就算张飙被赦免了死罪,最终也是囚禁致死的下场,与死无异。

  然而,她现在却听说,那疯子竟然被放出来了,才两个月就被放出来了?!

  皇上为什么要放他出来?难道.与雄英有关?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吕氏的心脏,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母妃?您怎么了?”

  朱允炆看到母亲失魂落魄、衣裙狼藉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住她。

  “别怕!炆儿,别怕!”

  吕氏反手用力握紧朱允炆的手,仿佛要传递给他力量,也是在给自己打气:

  “你是皇上的嫡孙,是大明最尊贵的皇孙!那个狂徒,不过是一介跳梁小丑,就算出来了,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她语气坚定,但眼神深处的忧虑却瞒不过朱允炆。

  “可是母妃!”

  朱允炆忧心忡忡地道:

  “他之前就那般疯狂,如今死里逃生,会不会变本加厉?甚至.再胡言乱语,污蔑母亲,或者……针对我?”

  这正是吕氏最害怕的。

  张飙那张嘴,太可怕了。

  他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芝麻大的事掀成滔天巨浪。

  谁知道他这次出来,又会喷出什么毒液?

  “他不敢!”

  吕氏强自镇定:“皇上虽然赦免了他,但绝不会再纵容他胡来!”

  “你记住,炆儿,从现在起,你要更加谨言慎行,在皇上面前,要越发显得仁孝、勤勉、稳重!”

  “要让皇上看到你的德行,你的能力!”

  “至于张飙……”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若识相,安分守己便罢。他若再敢兴风作浪,自然有人……容不下他!”

  这话是意有所指。

  张飙得罪的人太多了,勋贵、文官、甚至可能还有其他藩王,想让他死的人,比比皆是。

  “母妃的意思是……”

  朱允炆似乎明白了一些。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要做。”

  吕氏压低声音,叮嘱道:“看好我们自己的人,管好我们自己的嘴。一切,静观其变。皇上……正在看着呢。”

  朱允炆重重地点了点头,将母亲的告诫牢记在心。

  但他心底的那份不安,却并未因此而消散。

  吕氏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又抚摸着儿子的脸,略带犹豫地道:

  “本来,这个消息我是不想告诉你的,怕你跟上次一样,乱了心境。”

  “但是,为了给你吃个定心丸,你且听母亲说。”

  “母亲想说什么?”

  朱允炆心头一动,忍不住抬头看向吕氏,眼神里略带期盼。

  只见吕氏淡淡一笑,声音压得极低的道:

  “母亲听说,皇上三日后会召开大朝会,而且很有可能与立储有关。说不定,咱们母子这次能得偿所愿.”

  轰隆!

  朱允炆听到这话,如遭雷击。

  巨大的兴奋,冲散了之前所有的不安,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连忙抓住吕氏的手,比吕氏之前还用力,随即颤抖着声音道:“娘这是真的吗?”

  吕氏笑着点点头,却一句话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