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96章

作者:断刃天涯

  这次土耳其使团过来,直接是走陆路到霍尔木兹海峡登船,都不敢派出自己的船只,怕遇见英国海军,更怕海军变海盗。

  驻英公使的船,也是在补给的时候,遇见了四艘薛家商船,这才一起回来的。

  贾琏询问了欧洲情况,观察员们言之凿凿,欧洲必定再起,英国人不会放任欧洲一统。此前战败的奥、普、俄,也不会甘心失败,必定卷土重来。至于土耳其,则采取了两边不得罪的态度,一边接受法国的援助,利用法军军官训练部队,一边接受周帝国的援助,摆明了骑墙。

  贾琏非常认可这些判断,毕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度非常的强大,对于欧洲现阶段心态还是有优势的。自认为有资格摇摆和骑墙。

  如果不是想要借土耳其的手,牵扯沙俄的注意力,贾琏是不介意搞一下土耳其的。

  态度还是要表达出来的,贾琏示意顾杰,这个艾尔多万抵达京城后,先晾他一阵再说。

  顾杰还汇报了在欧洲上学的学生的情况,目前学生主要在英国,六十多人分别就读于剑桥和牛津。还有在瑞典、荷兰、普鲁士、奥地利、法国上学的。这些人数很少,完全就是根据个人兴趣和选择,学生自行决定的结果。

  对这个情况,贾琏也并不惊讶,毕竟什么人都有。

  贾琏询问了关于两个留在欧洲的考察团成员的情况,得到回答也不意外,无非就是搞了人家小姑娘,肚子大了,决心要留下负责。

  这两位,一位留在了英国,一位留在了奥地利。

  顾杰提出建议,利用土耳其的贸易中转,有限度的援助法国。他担心的是法国被围殴,一旦被打趴下了,欧洲也就和平了,不利于我国利益。

  真是没看出来啊,这厮的心还挺黑的,贾琏深感欣慰。表示想法很好,但是不要低估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以及民-族-主-义的凝聚力。

  顾杰略有所思后,表示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决定将其在欧洲的见闻著书一本。

  贾琏则明确的答应他,可以在贾家的书店印刷并出版,稿费从优。一干观察团成员,也都纷纷表示,他们也要写文章登报。

  至于土军的情况,贾琏是最后才了解了一下。得到的答案与贾琏事先的猜测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说贾琏还是高看土军了。

  军队等级森严这个时代是正常的,关键待遇极差,军官绝大多数是贵族。还有就是羁縻统治,导致地方很大,却很难形成合力。

  比如说,此前的埃及战役就是,马穆鲁克属于听调不听宣,实在打不过才求助君士坦丁堡。半岛等地基本都是部落统治,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很难对中央政权提供有效的支持。可以说,这个国家的坏处之一就是大。奥斯曼还是现阶段最大的白奴输出地,通过与周帝国的民间贸易,抵偿军事采购的货款。总之,这个国家在归国人员的口中,相当的抽象。

  这些成员注定是要进入新军梯队的,贾琏很热情的接待他们,好吃好喝,休息数日,这才乘火车回京。

  至于贾琏,则继续南下,至济南停靠时,见到了李冬和林平这对搭档。

  这哥俩非常热情,甚至可以说热烈了。

  多年没有见面,自然是要摆一桌,好好喝一点。

  一番叙旧后,已经是深夜了,三人依旧兴致勃勃,酒兴不减。

  于是不免提到了近况,首先是执政一方的感受。李冬和林平联手合作,主要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海上贸易,与关外的贸易,与朝鲜和日本的贸易。一个是省内的发展,鼓励多种棉花多养猪。为此,李冬还正式提出,修一条胶济铁路。有这条铁路,可以把胶州湾利用上。

  两人同样要面对本地势力的反弹,以及运河凋敝带来的压力。运河虽然还在民间的商业中发挥作用,但是没了漕运,不复昔日繁盛。

  幸亏修了铁路,情况才有所好转,但也滋生了新的问题。铁路沿线,那真是问题不断。

  这个矛盾主要集中在护路队与本地居民之间,护路队面对一些破坏行动,狠狠的搞了几次。境内铁路沿线的一些地主、豪强、宗族遭到了沉重打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曲阜了,现在那个地方,几乎就是一个自治王国,朝廷不管,就一条规则,势力不许出曲阜。

  因为这个规则,闹出过这么一档子事情,周边几个县的百姓,因为曲阜这边悄悄的移动界碑,侵占土地,导致了多起斗殴,官府对此一开始偏帮的态度,导致周边百姓吃了大亏。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曲阜的商人都不敢出行,担心遇见劫匪。

  李冬和林平上任之后,果断的进行了调整,严令周边各府县,严守规则,不得偏帮。接着又弹劾了周边几个地方官,换了人之后才有所改观。

  巡抚和布政使联手,要求重新调查,退还土地,这才勉强压住了周边的百姓。

  事后两人商议一番,翻出地图来,根据地图重新勘定了边界,这才平息了民愤。

  两人也就能做到这一步了,最多私下吐槽,当初的教匪不争气。

  这哥俩执政期间,山东情况开始向好发展,值得欣慰。

  说起这两人的前途问题,年龄可以说是最大的优势了。这哥俩也很满足了,他们各自比贾琏大了三岁和四岁,没到四十岁都做到巡抚和布政使了,还有啥不能满足的。

第669章 不干涉欧洲战争

  英国公使最近的心情不错,奥斯曼使者在京城接连碰壁,别说见内阁大臣了,鸿胪寺那边连个少卿都不带露面的。

  摆明了就是晾着他,原因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奥斯曼两边摇摆,激怒了周帝国的官员。

  土耳其公使等啊等,夏天过去了,天都凉了,这才算见到了外出巡视归来的贾琏。

  “君主制是两国友好的基础,希望贵国帕夏能够看清楚。贵我两国的合作,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希望贵国能搞清楚。”

  贾琏说话也很不客气,艾尔多万听了一脸严肃,不敢反驳。毕竟法国现在的共和制,等于是全欧洲的公敌了。

  要改善关系,还要等拿破仑称帝了,否则皇帝那关就过不去。

  “我国帕夏非常重视与周帝国的友好关系,很愿意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公爵阁下是欧洲通,应该知道奥斯曼帝国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处在欧洲各国的三面包围之中。我国面对沙俄的侵略,却无法从欧洲各国获得支持,即便是道义上的。法国愿意伸出援手,这也是我国与法国接触的原因。希望此事不要影响贵我两国的关系。”艾尔多万的口才不错,而且还能说一口带着怪味却基本合格的中文。

  这个就非常难得了!

  现在的欧洲,学习中文也是一种时尚风潮。

  此刻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沙俄对于拿破仑的扩张充满了警惕。英国抓住机会,积极拉拢沙俄。

  随着英国与俄国签订彼得堡盟约,宣告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成立。瑞典、丹麦、两西西里王国和奥地利也加入其中。

  现在的时间点,按照欧洲的算法是1804年,也就是说,差不多两年后,反法同盟缔结,欧洲再次大打出手。

  1806年,拿破仑的鼓动和支持下,第七次俄土战争爆发。

  对于艾尔多万而言,他的任务很重要,一定要说服周帝国,再次援助一批武器装备,尤其是线膛步枪和大炮。

  对于奥斯曼而言,总数不过两万支的线膛步枪数量还是太少了。

  站在贾琏的角度看问题,可不能让拿破仑输掉战争,至少不是现在输掉。

  沙俄作为第三次反法同盟的主力,压力太大了可不行。

  “我国已经尽到了自己的义务,相反贵国在没有事先通知的前提下,私下与法国来往密切,这是背叛的行为。所以,阁下此番来访,注定要空手而回了。我国皇帝陛下是不会继续同意援助贵国的。”

  贾琏的话说的很好听,态度却是很坚决的。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奥斯曼土耳其可以援助,但必须是优先度的原著。

  再说了,此前的军火账单还没结清呢。

  英国公使韦德得知贾琏回来,立刻找上门来了。正好看见艾尔多万低头出来,两人视线交错,艾尔多万面无表情的微微点头。

  双方都没有交谈的意愿,韦德依旧收获了一个信号,看来是碰壁了。

  韦德等了一会之后,有人出来领他入内,贾琏站在台阶上迎接,抱手见礼道:“欢迎韦德阁下。”

  韦德摘下帽子,按在胸口鞠躬致意:“感谢贾公爵阁下百忙之中抽空接见。”

  “客气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向保持的不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本人没有拒绝不见的理由。”

  话都说的很好听,但是坐下之后,韦德立刻露出了狐狸尾巴:“我国希望能引进贵国的线膛步枪,以及生产工艺。价格方面请放心。”

  线膛步枪的优势很明显,英法等国不是没想过自己生产,但是始终无法解决量产的工艺。现阶段,英法两国的陆军,都是少量的猎兵装备线膛步枪,执行一些侦查这类的特殊任务。全军大规模的装备,根本做不到。只能靠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手工拉膛线。

  “我国对外的原则是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外交,更不要说战争了。公使的条件请恕我无法答应。”贾琏很干脆的拒绝,别说生产工艺了,步枪都不会卖给英国的,你们还是继续拿着滑膛枪排队枪毙吧。

  韦德不免有点失望,但并不气馁,而是反问一句:“既然如此,贵国出手给奥斯曼的武器,又作何解释?”

  “奥斯曼不是欧洲国家,所以才少量的出售线膛步枪。并且,本人已经明确告知奥斯曼特使,暂停向奥斯曼土耳其出售武器。”

  贾琏义正词严的样子,让韦德暗暗的感觉到恶心。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不卖武器是因为奥斯曼还拖欠款项。】

  说起来也要怪这位奥斯曼土耳其帕夏,这个国家其实不缺钱,历史上只要毛瑟出新货,土耳其都会买一批。搞的毛瑟都不好意思了。

  这个国家也很奇葩,他们的军队别管装备多好的武器,打仗就是不行。

  其实眼下这位帕夏的想法是没问题的,他希望通过贸易,引进技术,自行生产线膛步枪。可惜他面对的是贾琏这个挂逼。

  要知道,欧洲各国量产线膛步枪,还要三十年后。届时,贾琏这边早就全面拉大栓了。

  现在的后装步枪已经量产,只不过没列装国内的军队,而是全部运往新华去了。

  贾琏也不担心泄密,欧洲人连火帽都没解决,遑论硝化纤维。

  拉瓦锡被留在周帝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带出了一大批化学人才。

  英国公使谈不上失望,礼貌的告辞了。晚上他要举办一次舞会,宴请一批周国年轻军官。

  这是根据国内的指令安排的任务,希望尽量的多拉拢一些周帝国的年轻军官去欧洲。最好的办法就是塞女人。

  所以,从国内运来了几十个年轻漂亮的姑娘,韦德日常看的眼花缭乱,却不舍得轻易的碰一个。

  总而言之,都是给年轻的军官们准备的,当然了,年轻的文官能来,韦德也很欢迎。只要是年轻的官员都欢迎。

  新华殖民地,李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是全面巡视了一遍。

  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薛方和彭虎两个搭档,通过贸易的关系,买下了足够大的区域。装备了大量滑膛枪的土著,追随着野牛群,主动往西面去。还有三个人数不等的部落,则是新华的盟友。

  新华殖民地与土著之间的贸易,出货量最大的是酒,然后才是武器和铁器。

  根据地图显示,殖民地的面积,大概有河南省那么大。众多的殖民点,沿着河流坐落。

  对于中原人而言,这里真是天堂一般,有抓不尽的野牛和野马,开垦不完的肥沃的土地,还有挖不完的金矿、煤矿。

  这还不是天堂是啥地方呢?

  对了,北美本没有野马,都是殖民者从欧洲带来的,逃出野外后形成的马群。在这片没有天敌的土地上,繁衍的叫一个快啊。

  因为地广人稀,所以马成为了必要的交通工具。

  说出去李亨都不甘心,新华殖民地居然有多个巨大的马场,共计养了三千多匹马。

  新华殖民地还有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每个骑兵都装备了至少两支左轮,两支前装线膛步枪。

  李亨回到新金山,发现又来了一支船队,正在抓紧时间卸货,否则冬天来了会增加不少工作量。

  薛方和彭虎都在码头上,看见策马而来的李亨,立刻上前迎接。

  “王爷,国内送来了好东西,快来看看。”彭虎显得很激动,因为这批武器他已经试过了,非常的奈斯。

  “哦,不器兄对新华真是大方啊,有啥好东西都送过来。”带着笑容的李亨嘴上是这么说的,心里却在暗暗腹诽,这算是对没支持我的补偿么?

  “王爷请看,新式的后装步枪,装弹速度要远远高于前装步枪。”彭虎激动的拿起一支清理过防锈油的步枪,拉开枪栓后,装入一枚纸壳弹,再拉开枪栓,退弹。

  李亨顿时眼前一亮,难怪彭虎兴奋了,这玩意即便射程短一点,提升的战斗力也不是一点半点的。

  在国内的时候,神机营也玩排队枪毙战术,但是随着后装步枪的出现,排队枪毙战术队形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在一定距离内,能挤进去多少人挤多少,现在变得松散了许多。

  这还是野战,如果是防御战,那真是不好意思了,一定是躲在掩体后面开火。

  接过步枪的李亨玩了一下,没等他尽兴呢,薛方递过来一支左轮道:“王爷还是看看这个。”

  李亨狐疑的看看他,接过左轮后仔细打量一番才意识到问题,子弹是金属外壳。

  “这……!”李亨看看薛方,得到肯定的回答:“最新款的左轮,一共运来了三千支,后装步枪一万支,以及配套弹药和生产工艺。不够,左轮的金属装药并非黑火-药,本地无法生产。这种金属外壳的左轮子弹,国内也没装备多少。”

  “这些武器不会白给吧?”李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

  薛方点点头:“库存的黄金全部都要运回去,就这还不够支付的。好在这次来了一批工匠,可以生产纸壳后装弹药了。”

  李亨这才点点头:“关键是人!一定要尽快的多运人口过来。小伙子们要是等不及,就先从墨西哥那边买点女人回来算纳妾。”

  现阶段的殖民地,人口主打一个混杂,尤其是孩子,串子很多。只要你有钱,多娶几个殖民地是鼓励的。

  像彭虎和薛方各自都有好几个女人,以彭虎为例子,两个日本女人是来的时候带上的,一个土著女人是土著送的,西班牙人送的一个白人女子,一个黑女人,一个拉丁混血。

  正在休息的薛蝌,得知李亨巡视回来了,也顾不上休息了,赶紧出来拜见。不得不说,李亨的身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即便是土著以及墨西哥方面,得知李亨作为周帝国的亲王来到了封地,也都纷纷做出了反应。

  送礼物是肯定的,女人也没少送,有白的,有黑的,还有小麦色的。

  李亨暂时对女人的兴致不高,出巡的时候也没带,他是真的有在新大陆做一番事业的雄心。

  面对薛蝌的拜见,李亨心情复杂,但是没有表露出来,热情的询问他的情况后,问起了国内的事情。

  得知薛蝌此番来了不走,还要带着一万对夫妻往西进发后,李亨的心思更复杂了。

  很明显,薛家的心思是要另外开辟一片殖民地,将来肯定要做一方诸侯的。薛家是贾家的代理人,以薛家目前的实力,想要打造一个新的殖民地,得到的支持肯定是不少的,难度也不会太大。

  “所以说,这次的船队运来的物资,主要是给新拓展殖民地用的?”李亨下意识的问一句。

  薛蝌很客气的解释:“武器装备是留给王爷的,我们这些人来的时候自带了武器装备。”

  李亨在心里暗自猜测的结论是对的,次日再与薛蝌商谈时,确定了今后后装步枪的纸壳弹药生产,放在新开拓的殖民地。

  薛蝌带来的人,计划北上,地图上标注的一个海湾,被选定为新的殖民点,并且命名为新华开远殖民地。

  对照现代的地图,那片地方应该是西雅图。

  新华殖民地无论是渔业资源还是陆地的其他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有赖于事先的侦查,很容易就确定了一个条件优异的地区。

  “这么说,你们卸货之后,还要北上?马上冬季了,还能来得及么?”李亨心里虽然不舒服,却也没有反对。

  也没法反对,现在李亨需要国内的大力支持,根本离不开贾琏和薛家。贾琏是朝廷内最支持北美殖民的,薛家是海上航运最强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