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80章

作者:断刃天涯

  所以说,江南整个棉布产业并没有因为北方工业化棉布造成的冲击带来太大的影响,灵活的江南商人,用高质量的手工纺织棉布开拓了南洋市场,同时还用蒸汽机织布进军西南。

  这么说吧,江南各行各业因为新增的南洋市场,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问题是钱挣了,你把税交一下啊。

  实际情况则是相反的,江南商人对于缴税这个事情呢,素来是能逃则逃,逃不掉的也要想法子少缴税。

  也不能说就江南商人这个样子,天下的商人都一个鸟样,无非是江南地方官员收税不积极。

  这种事情如果朝廷不计较,倒也无所谓。

  问题是有人把事情捅出来了,并且引起了新君的重视,事情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

  现在一切都晚了,熊方作为两江总督,肯定要被连带处置,这位置还能不能继续坐,还要想法子去京城使劲了。

  看着身边的其他官员,熊方心里一阵犯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只能默默的忍着。

  “米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突然有人一嗓子,正在看着江面上战舰转身,打开炮口的的熊方,被惊的回头看去。

  原来是一个官员晕过去了,看他身下,一摊水,这是被吓的失禁了。

  现场官员乱做一团,江南巡抚都要人扶着才能站住了。

  熊方默默回头,继续看着江面,一艘大船在六艘战舰的护送之下,缓缓靠岸。

  再看船上大旗,一个“贾”字。

第648章 自救的机会

  江对岸是天下第一军神机镇在驻扎演戏,江面上是舰队打开炮门露出的炮口。

  这一幕让很多人死去的记忆又回来了!

  贾琏还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货色,他的狠从来没有改变过,只不过是收起来了,时间长了大家忘记了。

  这种出场模式的效果很好,哪怕江面上的战舰突然开炮,也没有人怀疑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人设的好处了,杀人如麻的孤臣,为完成皇命不择手段的狠人。

  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没有人敢跑,因为无处可逃,没有人敢反抗,因为死一个和死全家,大家都拎得清。

  船终于靠岸了,踏板放下后,先下船的是卫队。

  一水的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壮汉,腰挂左轮,肩背步枪,面无表情。

  硬底皮靴踩在地上,发出整齐的咔咔声。

  卫队分列两行肃立,贾琏从船舱里出来,背着手不紧不慢的下船。

  站稳之后,上前三步站住。

  “熊方,见过钦差大人!”两江总督熊方率先上前,本地官员纷纷跟上见礼。

  贾琏没有立刻作答,更没有回礼,而是等了一会,让这些人多弯腰一阵才开口:“免了!”

  众人站直后,贾琏信步上前,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贾琏穿行而过,熊方紧紧跟着。

  至码头的棚下,贾琏不客气的坐下,回头看着众官员道:“此番奉旨南下前,陛下曾有交代。”

  说着话贾琏站起来,众人纷纷微微躬身,以示尊重。

  贾琏朝北方抱手道:“陛下说,先帝仁厚,心向往之。故而,官员非谋逆不杀,尔等应该感激圣恩!”

  一句开场白,将所有人的魂魄都找回来了,人嘛,好死不如赖活着。

  “陛下厚恩,臣等感激涕零。”众官员不约而同。

  码头上一番耀武扬威之后,贾琏起身登车,熊方一人陪同,江南巡抚等人另乘车跟着。

  “熊大人,陛下对你很失望。”没有别人的时候,贾琏说话就直接多了。

  熊方听了站起朝北抱手:“微臣惭愧!”此刻熊方的心情可谓惊喜,如果要收拾他,不可能就这么一句话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还有抢救的可能。至于如何操作,要看贾大人的意思。

  贾琏示意熊方坐下后,淡淡道:“你是孙阁老提拔起来的,说起来都不算外人。上次来浦口时已经提醒过你了,可惜你想太多了反而想岔了。”

  “大人教训的是,此番大人有何吩咐,卑职一定全力配合!”熊方心里很清楚,贾琏真的是能决定他命运的人,低头算个屁啊。

  “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必你能看的清楚。陛下真正不满的是什么,你清楚么?”贾琏面无表情的提问。

  熊方低头想了想:“江南官员食朝廷俸禄,却不能站在朝廷一点,反而向着地方商贾。偷漏的税,有国库的钱,也有内帑的钱。”

  这种说法无疑的淡化了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而是换个好听一点的说法。

  贾琏也没有计较,也没有认可,反而问一句:“本钦差奉命南下整顿商税,熊大人觉得该如何配合?”

  熊方瞬间精神了起来,声调也提高了一些:“各府各县都要追溯清查,补上欠下的商税,并且要给予相应的罚款。情节恶劣者严惩!为了避免此事造成地方动荡,先整顿江南官场,剔除蠹虫。”

  贾琏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熊大人有没有想过,官商勾结,将该缴纳的税收和罚款,转嫁给底层百姓的事情发生呢?如果发生了又如何?”

  熊芳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了,如果回答不好,怕是首先要被收拾。

  “钦差所言极是,此类事体是一定会发生了。江南地方大家族多,族内有为官者,也有经商者,说起来都是一家人。想要避免这一类事情发生,事先就要先抓舆论,多派人下乡,将钦差南下的目的向百姓说清楚,告诉百姓此事不会牵扯到他们,如果有士绅转嫁商税,可以到衙门举报。届时朝廷查明属实,给与一定的奖励。”

  贾琏听熊方说完,认可的点点头道:“想法很好,问题是地方家族经营多年,势力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即便如此也很难保证效果。”

  熊芳听着愣住了,贾琏说的是事实,即便舆论做到位了,弄的人尽皆知了,依旧很难保证地方上百姓不被转嫁伤害。

  “依着大人的意思呢?”熊方小心翼翼的问一句。

  贾琏淡淡道:“先治官,再抓舆论,这两点没问题,先照着去做吧。做好做坏,看结果再说话。”

  熊方听到这里才放心了,至少官位保住了,不会被杀猴儆鸡。

  车至行辕,贾琏下车后,在熊方的陪同下,一起到大堂。

  此刻,只有贾琏一个人坐着,其他人都站在面前。

  贾琏面对着一干江南官员,抬手点了几下道:“江南商税五年几乎没有变化,尔等欺君了!”

  刷的一下,所有人都跪下了,即便是熊方也没丝毫犹豫的跪下了。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如何挽回朝廷和内帑的损失,回去之后所有人好好想清楚,该怎么做。本钦差希望各位不要逼着本钦差调兵过江,血洗江南。此事,本钦差且相信各位能做好,就这样吧。本钦差去办公室休息一会。”

  说着话,贾琏起身往内走,熊方等人在后:“恭送钦差!”

  待贾琏消失后,熊方才转身对着众官道:“事情你们都看到了,陛下虽然生气,还是愿意给各位一个自救的机会。回去时候,各位最好想想清楚该怎么做,尤其是各衙门的主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事情办好了,你们还有一线生机,事情办砸了,贾大人调兵过江。”

  一干官员退下,熊方留下了巡抚和布政司,现场只剩三人时,熊方才道:“刚才说的都是虚的,现在说几句真话。”

  两人瞬间都绷紧了,仔细的听着。

  “贾公看在孙相的面子上,给本督一个机会。本督看在昔日的情面上,给你们一个机会。此事有三个要害,千万不要搞错了。一者提前做好舆论宣传,告知全省百姓,此番清查商税的起因和目的,免得百姓受惊引发乱局。二者清查本地商税情况,该补税的补,该罚的罚,切忌中饱私囊,否则哪怕是装了一文钱进口袋,坏了本督的大事都要拿下脑袋来还。三者禁止官绅勾结,将该补改罚的款项,巧立名目转嫁百姓。一经查实定斩不饶。”

  这事情一个人办肯定很难,必须拉上巡抚和布政使,三个人同意思想后,其他的事情才好贯彻执行。

  都是出来做官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其他的都能先摆一边的。

  关键这次事情太严重了,派钦差都是小事,特意派贾琏做钦差,那就真是要命的大事了。

  想到还在码头上的战舰,以及江对岸的神机镇,所有小心思都得收起来,没人会为了别人的利益,把自己搭进去。

  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是这三位,真蠢成那样的,也没机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然也有个概率的问题,熊方是无所谓的,眼前这两位真的蠢的没救了,那就先拿他们开刀就是。

  贾琏说的轻巧,非谋逆不杀,到时候给你扣一顶谋逆的帽子,不照样杀么?

  别人看不明白,熊方看的清清楚楚,至于证据,那玩意要多少造不出来呢?

  “此番能有机会自救,全赖制台大人厚恩,卑职一定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巡抚立刻表态,布政使随后跟上。

  熊方看着两人没说话,等了一会才道:“好自为之吧!”

  打发了两位江南省主官后,熊方赶紧来到办公室,见贾琏坐里面喝茶,赶紧进来见礼。

  通报了一番安排之后,贾琏放下手里的书,看着熊方道:“把人手撒出去,盯紧一点,别出了岔子。”

  说完贾琏起身出门,登上了等候在此的马车,并未留在总督行辕,而是另外住进了以前安排的一处园子内。

  园子是薛家的产业,宝钗已经先到一步住下,接了贾琏进来后,随口问起差事如何。

  贾琏更衣之后,舒服的躺在椅子上,莺儿捧起双脚放在身前,盖上小棉被。

  这种程度的享受,贾琏早就麻木了,你不答应还不行。

  “陛下对江南的官员很不满,又不愿意落个不教而诛的罪名,所以才借我的口说出给江南官员一个自查自救的机会。论仁厚,今上是不如先帝的。”当着宝钗的面,贾琏总算是说了实话。

  宝钗听了立刻警告莺儿:“不许出去显摆,否则最严厉的家法伺候。”

  莺儿委屈的哦了一声,贾琏无语的看看宝钗:“你不问哪来这些事情。”

  莺儿心头窃喜,宝钗也不介意,反而心头暖意融融,靠着贾琏坐下道:“我问了,爷不肯瞒我,这比啥都让人开心呢。”

  贾琏笑了笑,不再说话。

  金陵城内的骚动了起来,明晃晃的战舰在江面上,是个人都看的到。

  这年月的官场上也没啥秘密可言,贾琏作为钦差南下的事情,早就人尽皆知了。

  实际上真正给江南士绅和商贾们造成巨大冲击的还是火车的作用,一万多人不过七日之间,转运三千里。

  心里有数的人都怕了,别说没胆子造反,就算有胆子造反的人,也被这个调兵的速度吓死了。

  消息传遍江南之后,慢慢的发酵。有没有心存侥幸的不知道,总之多数当家人心里都清楚了,不要耍小聪明。

  朝廷这次是来真的,否则也不会重兵陈列在江对岸了。

  次日贾琏起来的很晚,日上三竿才从床上起来。

  堂前喝茶用早点的时候,桌上摆着新出的报纸,一边看一边吃。

  金陵城内没有官方的报纸,民间的报纸却不少,看这一叠至少十份报纸,上面的油墨都没干透,都是连夜印出来的报纸。

  每一份报纸都将整顿商税作为头条,说明了钦差贾琏南下的原因后,又强调了各级官府的使命,并警告各级官府,不得巧立名目收税。

  这是报纸上能看到的,实际上贾琏看不到的地方,昨天夜里巡抚标兵包围了各家报社,逼着报纸发同样的文章,并且要多印一些,天亮后分送各府各县。其中重灾区的就是苏州府和松江府下辖的各县。

  江南地方百姓识字的多,民间的报纸作为媒介,很容易将官府的目的说清楚。

  城市的居民好办,难的是下面的乡村。

  如何彻底的将舆论掌握在官府的手里,实在是很考验各级官员的能力。

  看完报纸后,贾琏还算是满意的。这事情如果从外部调人来做,那可是太麻烦了。关键是一个不小心,就能闹出大乱子。

  到时候真的派兵镇压么?贾琏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

  原因也很简单,江南是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地方。

  在贾琏长期的布局中,江南和两广是重点培育新阶-级的地区,沿海各省经济上肯定走在前面,也是培育新阶-级的重点地区。

  以后的事情如何,贾琏也没法看到,现在要紧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培育出最多的资-本家。

  没有这些人,国内想要快速的发展工业化不现实。

  只有官营企业的国家资-本是不健康的,注定要形成垄断。

  民间资-本是贾琏给官营资-本找的竞争对手,只有竞争才能卷出高质量的工业革-命成果。

  于是大家才能看到,尽管贾琏把阵势摆的很大,实际操作时并没有太着急。

  先给本地官员一个机会,看他们做的如何,尽量争取不杀人,平稳的完成此次任命。

  当然了,不见血是不可能的,这个世上从不缺要钱不要命的主,更不缺自以为是的蠢货。

  随着各地官府行动起来,还有一股暗中的力量也在行动。江南一直是龙禁尉密探最多的地方之一,各府各县的龙禁尉,接到指令后,也都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的任务是收集情报,监视各级官府的行动。

第649章 世界上真的有蠢人

  这个国家的问题很多,想要一次性解决是不可能的。

  希望所有官员都是道德君子的想法是荒谬的,但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尽管实现的可能性是一万年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

  曾经的贾琏也以为,只要把人都杀光了,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事情谁来做呢?换一批人来做么?换上来的人能保证都是好人么?没准一个好人都没有。

  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