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断刃天涯
不是贾琏不近人情,实在是身处异国,四周都是仇恨的眼睛,不能有丝毫大意。
别人贾琏不知道,反正他是输不起的,至少战场上不能输。
是夜,果然缅军仗着熟悉地形,发起了夜袭。
早有准备的新军官兵,远则用长枪射击,近则用大炮发射霰弹。激战了半个夜晚,将敌军击退。
天明时分,一夜没睡的贾琏,镇定的走出帐篷,四处巡视,看到的是营寨之外的障碍物上,挂满的尸体。
打扫战场,光尸体就小两千具,后续只能堆起来一把火烧掉,免得发生瘟疫。
骑兵出动侦查,带回来的消息,前方的密支那,已经乱做一团了,无数人在逃跑。
贾琏下令一个营留下配合商人守住营地,主力立刻前出,攻克密支那。
因为没有遭遇成建制的抵抗,本就不大的城镇,轻松占领。这个时候,贾琏能体会到英法联军八里桥的轻松了。
当然贾琏是不会心软的,我们是高道德,但是你先动手了。
继续往北,地形越来越复杂了,贾琏下令停止北上,休整三日。
因为沿途不断留下兵力驻扎被攻克的城镇,贾琏手上只有两个标的兵力了,打了半个月,也该休息一下了。
还有就是,贾琏觉得火候也到了,这次不知道是哪个和尚来谈。
三天没到,上次那个和尚代表又出现了,见了贾琏之后,先行礼,在低沉的说话:“天朝大人,缅王薨了。”
贾琏不动声色,似笑非笑的看着和尚。
“出家人不打诳语,天兵袭击行宫后,缅王惊惧之下,病情加重,十日之前没了。”
贾琏微微坐直了身子,看着和尚代表说话:“如此说来,这次大师为其他人传话?”
和尚沉默了一会才低声道:“天朝大人说对了,现在大家都不想继续打,都愿意坐下来谈。”
贾琏对此早有分析,缅王没了,下面的人肯定群龙无首,开启新一轮的内乱。
之所以还没乱起来,这不是因为有外敌么?好在这个外敌呆不久,捞够了好处就会离开。所以,大家先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如何把外敌送走的事情,才是内部的争斗。一直到产生新的话事人之前,内斗是不会结束的。
这次贾琏没废话了,直接开出条件:“既然如此,那就给大师一个面子,我说说条件,他们能接受就退兵,不接受,我一路打回云南也行。”
和尚沉默了一会才道:“天朝大人请讲。”
贾琏的条件不多,第一条,赔款一千万元,第二条,释放云南方面劫掠的人口,第三条,租借仰光,租期二百年。第四条,开放通商口岸,税率不能高于百分之五。第五条,治外法权。最后强调,这是底线,不允许讨价还价。
条件很过分,但是和尚这次没反驳贾琏,只是表示知道了。随后起身告辞。
贾琏很给面子,亲自送到门口才返回。
为表达诚意,贾琏下令部队后撤,一路撤回了仰光。
刚住下就迎来了正式的谈判代表,所谓的王族人员,一共四个人。
贾琏发现和尚没跟着来,开口很不客气:“条件已经开出来了,你们接受,那就一切结束,不接受,那就等着被灭国吧。”
四个人都在沉默,没有一个人敢开口答应,贾琏也不着急,笑眯眯的很耐心的等着。
一直到有一个人站起来道:“天朝大人,我可以接受您的全部条件,但是需要加一条,得到贵国的支持。”
这一下其他三人都急了,站起来怒喷此人,贾琏往后一仰,笑眯眯的看着四个人现场互喷的大戏。
通过通译的解释才知道,第一个站起的人,是个最弱的,想做话事人,实力不够,所以才要找贾琏要支持。
对此,贾琏不由得眯着眼睛,好一阵四个人都吵累了,贾琏才问他们,要不要继续。
这还继续个屁啊,还是先回去分出个大小王吧。
三人起身离开,剩下一个人犹豫了一会也跟着出去了。
没等一会,那个人又回来了,跪在贾琏的面前道:“天朝大人,我愿意为您做任何事情,只要您让我做缅王。”
贾琏笑眯眯的看着跪在面前的人:“我甚至都没记住你叫什么,没猜错的话,如果我不帮你,你回去就得死,对吧?”
此人二十来岁的脸上,露出了惊慌失措的表情,抬头看着贾琏时,如同在看地狱里出来的魔鬼,眼神里充满恐惧。
只能说,此人还是太年轻了,书读的也少。稍微看几本历史书,就不至于如此惊慌。
争夺大位这种事情,历史上那是太多了,弄死个把竞争对手,那也叫事?你是没见过长安的玄武门吧?
这个人确实有点小聪明,但是不多。不过这样也好,太聪明了,想法多,不好控制。
“差帕,是叫这个名字吧?”贾琏笑着问一句,此人连连点头。
“我派人护送你回去,你负责带路,说灭谁,就灭谁,跟你争的人都鲨了,你就是唯一的继承人了。记住,这是你求我的。”
差帕连连点头,脸上又惊又喜。
贾琏叫来范平,让他带一个标的人马,护送差帕回去,然后把该送走的都送走。
尽管一个标三个营的新军认识加起来也就两千多,但就战斗力而言,绝对是降维打击。
为了保命的差帕,带着新军直奔最想弄死自己的对手家里,一个冲击就杀进寨子里,一通乱杀,仇家被弄死了。
接着马不停蹄,联系作战,一口气将三个主要竞争对手,全都干死才算罢休。
从此,从血统上,差帕是唯一的继承人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差帕还把那个大和尚请了过来,陪着他一道,与贾琏签订合约。
当然差帕也不是空手来的,得知贾琏还关着一批贵族,还有一批女眷,差帕表示,可以再出一笔钱,委托弄死。女眷也不用了,她们都是周军的战利品,由周军自行处置就好。
说实话,前面的逻辑,贾琏还能接受,毕竟那帮人都是潜在竞争对手,花钱弄死没问题。女眷居然也不赎回,真是逼着自己做人贩子。
第561章 班师
贾琏当然不能做人贩子,所以他决定,这些女眷让未婚的立功士兵带回去做老婆。
别看这些女眷皮肤有点黑,但姿色肯定是最好的一批。
南洋新军虽然待遇好,但依旧不乏家庭困难的,白得一个媳妇,士兵们自然无话可说,还要感恩戴德。
既然在缅奸这条路上了,差帕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和尚也是一个识趣的,得知差帕成为了唯一合法继承人后,站出来给他背书。
双方按照贾琏的要求,签署了一份合约。
此前贾琏要求的五个条件,全面满足了四个,其中一个租借仰光,改成了在仰光另外划一个合适修码头的地方作为租借,租期99年。
另外又加了一条,缅甸对密支那以北地区,不再有领土要求。
薛家商行的一个掌柜,被任命为租界领事,就很草率。但也没人说什么,毕竟这个白来的。
通过谈判收回领土的差帕,成了缅甸的英雄,被认可的新王。
至于放弃了北部的领土要求,租界赔款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了。
现在缅甸的高层,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把人送走,免得真的灭国。一旦灭国了,一切都没了。
南洋新军全部撤走,薛家商行雇佣的卫队,反倒留下来了,成为了当地的驻军。很遗憾,没编制,薛家得自己花钱养着。
那个领事,甚至连一个编制内的官都不是。不是贾琏小气,而是他需要向朝廷汇报,得到许可后,由朝廷决定。
薛家商行的卫队接收了一批新军退役的装备,总算用上的火帽枪,还有四门野战炮。
舰队倒是没完全撤走,留下三艘战舰,半年一个轮换。
丘吉尔见南洋舰队主力真的走了,新军主力也走了,这才大大的放心,并且加快了与贾琏的军火走私贸易。
没错,丘吉尔也是要挣钱的,卖左轮这个勾当,他是不打算给政府缴税的。
如今皇家海军里头,没一把左轮,都不好意思参加趴体。
这玩意不但在英国卖,丘吉尔还通过关系,往欧洲大陆卖。
说起来这厮是真的黑心,枪的售价一支二百,子弹另外算钱。每年单单是卖子弹,丘吉尔都能进账几万英镑。
丘吉尔给政府的报告是这么说的,通过私人友谊,他与周帝国南洋最高负责人,帝国公爵贾琏进行了私下会晤,相互之间达成了一致,确保周帝国不会在印度洋部署主力舰队以及陆军。现在的仰光,只驻扎着一支由民兵组成的一千多人的武装,战舰也只有三艘。
这是丘吉尔主导的又一次外交胜利!避免了与周帝国之间发生冲突。
丘吉尔还特意强调了,周帝国与印度和缅甸,都是陆地上有连接的。
这个就很能吓唬人,按照这个说法,周帝国随时可以挥师印度和缅甸,就英国投入印度的几万人,与周帝国的力量对比,就是大人打小孩。
于是,议会里头的贵族们,开始为丘吉尔歌功颂德,是他,是他,就是他,丘吉尔为了英国的印度战略,做出了巨大的外交贡献。
泰晤士报宣称,仅仅靠外交,大英帝国在亚洲又赢了!
云南方面很快发现,入侵的缅军全面撤退了,走的还很匆忙。当地驻军小心翼翼的尾随,收复了六个县城。
因为信息差,并不知道缅甸发生的事情,云南巡抚立刻上奏朝廷,在他的指挥下,云南总兵亲冒矢石,几经血战,驱逐入寇,收复失地。
边陲各羁縻土司,再一次展现了墙头草的妖娆身段,连续伏击撤退的缅军,将首级送给云南巡抚邀功,并表达了此前的投降,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心还是向着天朝的。他们还表示,已经在派兵追击缅军,收复南部一些地区。总而言之,底线非常的灵活。
云南巡抚大喜过望,再次上奏,为自己邀功,为这些土司洗白。说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
承辉帝那边接到连续的奏报后,很是欢喜,羁縻土司的摇摆行为,他表示可以原谅。关键是对入侵缅军的迎头痛击,大涨朝廷盛世的威风。
皇帝下旨嘉奖云南巡抚,并赦免了当地羁縻土司,并赐予一批赏赐,给他们还加了官位,认可他们对占据之地的统治。
至于此前要求当地土司改土归流的事情,承辉帝也不提了,林如海倒是提了,被皇帝岔开话题。这时候时间是四月底。
五月中的时候,贾琏的奏章走海路用飞剪船送到了。
承辉帝看完奏折,气的破口大骂:“狗贼,安敢欺朕!来人,急招内阁诸公。”
内阁大臣们被着急叫来,心里惴惴不安,以为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承辉帝把贾琏的奏折传阅了一遍之后,众人心里明白了,这是皇帝被云南巡抚的操作闪了腰,气急败坏了。
云南巡抚的奏折,大家都是看过的,什么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什么总兵赤膊上阵,身中数创犹自酣战。
现在一看贾琏的奏折都明白了,什么跟什么嘛?
贾琏率南洋新军,走海路突袭敌酋巢穴,一日而下。短暂休整后,再次出击,一直推进到密支那。
敌酋惊惧之下暴毙,新王被迫接受城下之盟。并附合约一份。
看罢奏折的林如海拍案而起:“身为朝廷封疆大吏,不思报君恩,只知贪天之功,以臣之见,派干员查一查,有没有畏敌不前,收受贿赂,为土司遮掩之事。”遮掩什么?当然是土司反对改土归流,身为巡抚,为他们说话,讲一些地方不安,理应暂缓的话。
这次李清也站出来支持道:“林相所言极是!不仅仅是巡抚,还有总兵及三司,此辈无能,上不能报君恩,下不能安地方。必须严查到底。”
张庭恩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李清,就知道这老东西没好屁,林如海主张只查巡抚,你倒好,搞扩大化是吧?到时候是内阁的决议,锅是首辅的。
“陛下,微臣以为,不宜扩大,先派人查一查巡抚和总兵即可。”张庭恩开口挽回。
岳齐听了赶紧接过话:“陛下,微臣以为,张相所言,老成谋国,臣附议。”
岳齐为啥着急接过去呢?很简单,他是兵部尚书,这个案子查巡抚和总兵,不会得罪太多人,但他可以安排自己人去接任总兵啊。
至于潘季驯,与我无关!你们继续斗,我看着就行。心里默默的还是算了一下,三司里有没有门生故吏。
说起来云南这个地方有点特殊,还真没有几个人归于李清的旗下,所以他才要扩大打击面,反正没三司我的人。
承辉帝对于李清的想法,当然心知肚明,但他也没有斥责李清的意思,本就是他安排在内阁牵制张庭恩,免得一家独大的。
现在别说一家独大了,林如海和张庭恩,客观上都不是一伙的,如果没有贾琏,这俩搞不好还是对头。
至于林如海和李清之间不对付,那也是正常的,次辅和三辅能合拍,那才是怪事了。
当然了,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讲的是一个斗而不破,绝不撕破脸。如果真的撕破脸了,就必须要走一个人,或者两个都走。
内阁会议上有争议是正常的,没有争议才是不正常的,真的精诚团结了,承辉帝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
“派钦差,先罢官,再查案。边陲之地的羁縻土司,也要派人去查一查,他们有没有抵抗朝廷改土归流的举动。”承辉帝的怒气值还很高,云南巡抚和总兵肯定是完蛋了,至于几个土司,估计也在劫难逃。
承辉帝很主观的认为,是巡抚和总兵,勾结土司,欺君罔上。
至于云南巡抚为何出此昏招,是不是因为前一阵压力太大,为了邀功才没有先调查就上报的事情,皇帝已经不在乎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面子要找回来,毕竟才下旨奖励那帮混蛋竟敢欺君,还成功了。
至于皇帝为何被骗,那是提都不能提的。
云南的事情决定了,行文下发,派人走一趟,龙禁尉过去抓人就是了。
缅甸的事情被摆到了桌面上,贾琏搞的这个合约,里面居然还有赔款,真是意外之喜。一千万元,缅甸没钱分期付款,还要给利息。
还有租界的事情,贾琏非要在那边租一块地的原因,大家还真不明白,奏折里也没说清楚。
疑点有,但不是大问题。很快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贾琏的行为,朝廷必须认可,别的不说,就冲一千万银元的赔款,也足够其他大臣好好学习一下了。别说什么荒蛮无用之地,只要能榨出点油水,就不能轻易放弃。
所以,合约先盖印,后归档。租界的事情,也没啥可说的,不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官么?给了!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