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37章

作者:断刃天涯

  毕竟说是不要紧,实际上这些职务都有个特点,管实物。

  前一阵子,盯上研发司的事情,就有宗室在背后推波助澜。说句不好听的,研发司太适合宗室来经营了。

  如果交给宗人府来运作,二十年内,承辉帝都不要为宗室的生活质量担忧。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贾琏手里兴旺发达的研发司,到了宗室的手里,十有八九成为富了几个人的买卖,底层宗室,跟着喝汤都够呛。

  正是因为太了解他们了,承辉帝才不支持他们的举动。总不能培育一块肥肉,你们就分一块吧?

  思之再三,承辉帝还是叫来裘世安,让他去传贾琏。

  贾琏来到后,承辉帝开门见山:“户部几个宗室,折腾薛家的事情,你知道吧?”

  贾琏点点头:“微臣知道!”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你不错,顾全大局。只是宗室的问题,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军校生给了名额,就剩下一根独苗还在里头。宗室不出人才,这是问题的根本。前明有宗室带来的巨大负担,本朝已经在极力不免了,却依旧很难一劳永逸。”

  贾琏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只能先安危他:“陛下,人和人不一样,这里头有生下来就不一样,还有父母和家庭环境影响的不一样。以微臣之见,还是要抓教育。宗室也好,庶民也罢,这一辈子吃不了读书的苦,就得吃别的苦。陛下应该集中资源抓教育,搞好教育,人才便是有源头的活水。”

  承辉帝听着有点不高兴,摆摆手:“那都是后话了,眼前的事情先想点法子。”

  贾琏明白了,点点头:“办法有,朝廷出船,他们自己出本钱,出去跑海贸呗。南洋太远,不愿意冒险,那就跑东瀛和朝鲜。还可以跟着出张家口,做点草原的买卖。再不济,去辽东权几块地,租人种也好,自己种也行。总而言之,不想吃苦,坐家里等钱从天上掉下来,没那好事。”

  听到贾琏没提辽东的商路,承辉帝知道他的意思,那是东平王势力的命根子,去辽东经营买卖,那真是会遇见马贼的。

  “朕寻思,口外也好,关外也罢,搞一个经营的牌照,无牌经营,官府可以彻查。”承辉帝动了歪念头。

  贾琏一听这话,立刻拦着他:“陛下,您为宗室好的心思,微臣能理解,这么干,后人就只会骂您一个。”

  承辉帝勃然色变,怒视贾琏:“贾不器,好好说话。”这也是痛点来的,毕竟是个皇帝都在乎身后名。不然哪来的那么长的庙号。

  贾琏一点都不担心,不紧不慢的解释:“陛下,按照您的思路,限量发牌照。好,宗室拿了牌照,会自己去跑商么?肯定是租出去挣钱了。呆家里多舒服的,谁乐意出去风餐露宿?运气不好还要遇见马贼,性命不保。商人租了牌照,这本钱怎么回来?只能在买卖上做手脚,夹带走私,偷税漏税,亏的是朝廷。更有甚者,不能合法经营了,铤而走险,或为盗贼,或行走私。”

  “屁话,朝廷不限制牌照,商人就不走私了?偷税漏税,是商人的恶习。”承辉帝找到了漏洞反击贾琏。

  贾琏心说,您是不知道某个时期批条的威力。那真是,有条子,有货物,没条子,都白扯。多少人就靠倒腾批条,都挣老钱了。

  “陛下,您心里应该很明白微臣的意思,朝廷不该为宗室养闲人。否则,与前明何异?”

  承辉帝的坚持给贾琏一句话打穿了,气急败坏的四处找东西,要砸着孙子。

  贾琏依旧笑眯眯的:“陛下,要不微臣站近一点?”

  承辉帝破防了,挥手道:“滚蛋!朕不想看见你的脸。”

  贾琏笑嘻嘻的告退,出来后不禁长叹一声,生怕别人没看见一样。

  君臣之间的交流,并没有那么简单,薛家的事情也算事?

  其实承辉帝许诺一个乡试主考的身份时,贾琏就猜到了一些皇帝的真实想法。

  一任主考下来,多半贾琏要外放了,不论去哪,京城的一摊子事情,肯定都得交出去。

  所以呢,贾琏再三躲闪,最后逼着说出【朝廷不该为宗室养闲人】的话,就是最严肃的回答。

  闲人是个好听的说法,废物才是真相。

  别的地方贾琏不知道,贾府里头的宝玉,不就是个废物么?

  废物的特点是啥?没有责任感啊,只想着自己过舒服日子。

  说起来,按照朝廷的制度,每个宗室都该有使命感的。现实就是养了一堆废物。

  贾琏的意思,研发司可以交出来,但不能交给宗室,交给宗室必定就废掉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贾琏或许会放弃外放的机会。因为他太知道,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变化。

  薛家的事情,最终如何处理,承辉帝没有给任何明示。

  忠顺王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反正先拖着再说。

  两江总督的公文在二十天后送到,处罚非常的严厉,需缴纳五十万银元的议罪银子。

  处罚下来后,市面上到处都看到了薛家在卖产业,一些人打定主意,抻着薛蟠,低价入手。

  没曾想,只听到雷声,不见雨点下来,薛家把议罪银子都交上去了,也没见薛蟠出来求爹爹告奶奶的卖产业。

  前脚薛蟠交了议罪银子,后脚就一份状纸告到了顺天府,顺便还给夏家送了一份休书,说明了休妻的理由。

  薛蟠的诉求很简单,拿走多少银子,还回多少,并给与相应数字的赔偿。

  就是说,夏家拿走薛家十万两,那就得还二十万,而且夏金桂还被休掉了。

  这样的要求,夏家怎么可能答应,自然是全力反击。

  这个案子是顺天府接的,府尹拿到状子的时候,冷汗都下来了,还不能不接。

  好在顺天府有靠山,府尹立刻去了亲王府,求见李元。

  李元这一趟陕甘巡视下来,整个人都变黑变瘦了。

  气质也变得的沉稳了许多,见了府尹,得知了细节后,李元干脆的拒绝:“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找孤作甚?”

  这话有点不好听,意思就是,朝廷任命你为顺天府尹,你有事情就推给我,要你何用?

  话是不好听,但是顺天府尹还是得了话的,出来后大肆宣扬,二殿下的原话如何。

  只能说,李元修炼的还不够,被府尹小小的坑了一下。这事情要是放在以前,李元肯定不介意的,现在嘛,等着吧。

  顺天府这边当天开堂,当天审问,当天判决。

  不快不行,慢一点都怕节外生枝。

  结果自然是驳回了薛蟠的部分诉求,只要求夏家归还十万两之后,赔偿一万两。

  夏家反诉薛蟠无理由休妻,两边又对峙了一场,最后府尹判决,休妻是家事,薛蟠只要有合适的理由,就能休妻。现在看实际情况,薛蟠的理由是充分的。首先是不孝,夏金桂屡次顶撞薛姨妈,这理由就够了。加之薛蟠出事后,夏金桂没有留在家中等候,而是回了娘家,这就是人尽皆知的罪名。府尹判决后,案子倒是可以继续上诉大理寺。就看夏家的选择了。

  夏家当然不服,回去之后,继续各种找关系,希望能打赢官司。

  不过夏家很快失望了,非但没有人帮忙,反而不断的接到暗示,你赶紧认怂吧,不然后果更严重。

  银子花出去几万两,事情是一点都没有转机,就得到了几句还算有良心的暗示。

  夏家的心彻底凉了,没有继续上诉,而是真的再卖家产,先把薛家的银子还了。

  当然这个卖家产,就是给人看的,夏家还是能拿出银子的,只是不敢直接拿出来。

  遮遮掩掩的并没有用,随后夏家又经历了一系列麻烦,又被迫拿出了几十万两银子,才算勉强度过难关,这都是后话了。

  薛家这边,一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宝钗答应的事情,该如何面对王熙凤,谁去说呢?

第466章 这就过分了

  薛姨妈只好亲自出马,不过需要绕个圈子,她先找的贾母,而不是王夫人。

  找王夫人可能还会被阻拦,因为王夫人也惦记着宝钗,或者说是薛家那点家当。毕竟林家指望不上了,退而求其次,要求还挺高。

  王夫人是怎么都不肯承认,宝玉是个不上进的孩子。

  具体到宝玉身上,责任感肯定是不要谈的。

  薛姨妈瞅了个王夫人和王熙凤都不在的空子,提出单独和贾母说几句话。

  贾母见薛姨妈要求单独说几句话,很是意外,还是答应了她,身边只留一个鸳鸯。

  薛姨妈也顾不上鸳鸯了,说起宝钗对贾琏的承诺后,叹息道:“如今事情办好了,琏哥儿不计较,宝钗却死活要兑现承诺,愁死我了。”

  贾母听了面无表情的看着薛姨妈,回了一句:“你去与凤辣子私下说,她若来老身处告状,我还能说上话。若不来,也无可奈何。”

  贾母也是老狐狸,她可不肯背下王熙凤的仇恨。

  薛姨妈也没指望她揽下事情,无非就是别帮倒忙就行。

  还是谢过了贾母,薛姨妈出来寻王熙凤。

  王熙凤在家里呢,薛姨妈找来后,还是提出单独说话,王熙凤费解的照做后,薛姨妈还是那套说辞。

  王熙凤听着肺都气炸了,手指都在发抖。

  不过她还是忍了,因为按照薛姨妈的说法,这事情是宝钗一厢情愿。你要说贾琏那个狗东西没动心,杀了王熙凤都不信的。

  既然这里有贾琏的意思,王熙凤也只能忍着怒火,现在还能来问她一句,若是死活不肯让人进门,难不成外面不能养着?他在外面养的还少了?

  人在家里,还是以自己为尊,这点看看桂香就知道了,至于香菱袭人晴雯三个丫头片子,连做个姨娘的机会一时半会都没的。

  封建礼法,女人善妒乃七出之罪。所以那些穿越到古代的女子,或许一时半会的能宫斗得手,短期得宠,以后一定会有别的年轻漂亮的顶上来。

  【见一个爱一个的混蛋!】咬碎银牙,王熙凤还是让自己大度一点,没对薛姨妈发火,微微颤抖道:“待我问了琏哥再说。”

  晚一点贾琏回家了,今天与皇帝之间的交流,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宗室的大家长。他总是要顾及宗室的体面。

  想要宗室的体面,就得有长久的收入维持,动了研发司的念头,实属正常。

  而贾琏就是在提醒皇帝,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只会肥了个别的人,多数人还是老样子。

  产业在国家的手里,就等于在皇帝的手里,真有需要,还能拿出来办事。落在宗室那些个人的手里,皇帝应该是读过明史的,知道李自成杀到城外时,崇祯找臣子和宗亲们筹款时是个啥情况。

  这些宗室自己不争气,给多少都是白给。

  贾琏也看出来了,承辉帝总体还是个仁厚之君,这点令人欣慰,不是那种刻薄寡恩的皇帝,真是一件好事。

  承辉帝应该能看的出来,国家的事情能与皇帝联系上,却不该与宗亲们也联系在一起。

  王熙凤特意等贾琏回来,努力的维持笑容,亲手伺候他更衣,贾琏有点奇怪,平时都是王熙凤双手叉腰,指挥平儿和桂香做事,今天怎么了?

  默默的承受了王熙凤的柔情后,贾琏笑着问:“怎么了这是?可是又出事情了?”

  王熙凤这才道:“薛姨妈今天单独找我说了宝钗的事情。”

  贾琏一副渣男的嘴脸:“这事情不是说了,不必当真么?”

  王熙凤泪眼涟涟道:“你不当真,她当真了。若不让她进门,传出去就是我就是个妒妇。”

  贾琏赶紧安抚:“嗨,那就不纳便好了。就说我不答应!”

  王熙凤听着好受多了,幽怨道:“这跟你纳妾不纳妾没关系,传出去,没人会说你不是,只会说我。这门亲事,不答应都不行了。”

  贾琏看着眼前的王熙凤,觉得不真实。毕竟原著里头,贾琏跟前有俩姨娘,都叫王熙凤抽空子给撵出去了。如今却要主动给贾琏纳妾了。

  “此事,你别管了,交给我就好。”王熙凤还是主动揽下了此事,贾琏丝毫不敢露出开心的样子,努力的让自己看着沉重一点。

  找个借口,贾琏溜回自己的院子,看见只有晴雯一个人坐在门口,腿上摆着个小篮子,低头做事,蹑手蹑脚的上前看她绣的啥。

  “这绣的是鸭子么?”贾琏其实知道她绣的是鸳鸯,毕竟绣工极佳,傻子都能看的出来。

  晴雯惊了,抬头看清楚是贾琏,顿时不悦道;“二爷又打趣俾子,这分明是鸳鸯。”

  贾琏笑道:“鸳鸯不是在老太太跟前么?”

  “二爷不讲理!”晴雯气的起身,不与他说话,转身回了炕上坐下,收拾手里的家伙时,身后被贴住,晴雯顿时僵硬了。

  魔法师贾琏施展充满魔力的双手,晴雯想反抗,觉得呼吸都困难,只能呆呆的站着,任凭他乱来。还努力地说服自己,【我没有应和他】。

  掩耳盗铃的晴雯,最终变成了一只受惊的鸵鸟,只要我没看见,一切都没发生。

  好在外面有声音,贾琏这才放过她,收回了手,出去堵着来者,让晴雯有缓和的机会。

  来的是香菱和袭人,两人不见晴雯,袭人便道:“晴雯呢?怎么不在跟前伺候着?”

  贾琏道:“在里头,我又不是三岁孩子,不必任何时候跟前都需要人。你们这是上哪去了?”

  香菱道:“最近变天,担心娘的腿又犯病,我去看看,回来路上遇见的。”

  袭人则略显犹豫道:“家里有个弟弟,老娘托人带话来,问问能不能进族学。俾子想去族学问问,走半道觉得不合适,回来了。”

  “可曾开蒙?”贾琏上了点心,毕竟袭人还是很不错的,非常润,心里还只有他一个。

  “不曾!”袭人摇头,贾琏这才道:“那便让他去族学,只是不好安排在府内住下,需自己走路去上学。一应待遇,比照族内子弟。”

  袭人大喜,连忙谢过贾琏,说要请假回家,告诉家里这个好消息。

  贾琏许了她的假期,袭人欢天喜地的去收拾行李时,贾琏趁没人注意,悄悄的过去,看看没人,塞给她一张票子:“拿回去给家里,就说是你攒的。”袭人见他过来,正欲说话,却收到了票子,顿时心头一阵翻滚,眼泪下来了。做丫鬟的,哪有什么脸面可言,真是个贴心的爷。

  “有爷这份心意,俾子尽心尽力伺候爷一辈子。”袭人话说的有点毛病,贾琏也没听出来,笑着给她擦了擦泪眼。

  袭人趁时间还早,挎着个小包袱出府回家,贾琏安排了轿子送她,约好时间,回来时轿子来接,不必在外面另外雇轿子。

  袭人开开心心的回去了,贾琏这边晚上就剩下香菱和晴雯,香菱又请假去陪老娘,剩下一个晴雯,面对魔爪,瑟瑟发抖。

  贾琏非常肯定,一定是这个时代的娱乐方式太少了,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没有手机,没有小红书,没有B站。

  结论,肯定不是自己好色。

  晴雯知道自己逃不过去,努力告诉自己,不要迎合,渐入佳境之后,整个人都懵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迎合。

  次日还要不顾伤痛,起来伺候这个混蛋更衣梳洗,期间又没少被骚扰。气的晴雯牙根痒痒,很想咬他一口。